第421章 浮現

允熥行進的速度很快,當然,遠遠比不上送信的信使快,但是比過來的時候速度要快得多。

不過這是自然的,因爲允熥將步兵全部交給了曹震等人帶領,自己帶着那些重要人物帶領騎兵先期返回京城。

路過風陽的時候,雖然時間已經很緊張了,但是允熥還是在這裡停留了幾日。只是因爲這裡是皇陵所在,只是因爲他北征的時候並未拜祭,所以回程的時候不管怎樣都要拜祭。

不過允熥卻實在不知道該對着應該算是他曾爺爺的陵寢說什麼,跪了一會兒就回來了。

但是在他回來之後,卻有另外一場談話在等着他,並且是事關重大的談話。

……

“四叔?你怎麼今日會在這裡?爲何昨日不答應跟着侄兒去拜皇陵?”允熥對着他這裡的不速之客有些驚訝的問道。同時,允熥也用眼神示意留守的侍衛,侍衛給他回了一個明確的眼神之後,允熥接着說道:“四叔怎麼不坐下?”

朱棣雖然不知道侍衛的眼神代表什麼意思,但是他能猜出來大概是什麼意思,所以非常貼心的在距離允熥的座位大約一丈遠的地方坐下。

朱棣對允熥說道:“今日我來,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說。”

“之前曾經有官員、文官主動投靠我,幫助我順利在菏北之內行軍。”

允熥只是挑了挑眉。有官員看出了些什麼但是貪生怕死反而投靠朱棣並不是什麼怪事。但是他相信朱棣不會拿平常的事情來消遣他,所以繼續聽着。

“一共是有兩個文官這樣。其中一個人的籍貫是蘇州府,另外一人的籍貫只是山東一個平常的小地方。”

“陛下大概也猜到了,因爲其中一個人是山東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山東的叛軍身上,況且並非是兩個人都是山東人,不會讓人太過於懷疑。”

“但是我還是覺得不對勁,就讓人仔細查了查這個人的過往。最後終於查到,他雖然是山東人,他的妻子也是河難人,但是他其實小時候父親英年早逝,族人將他們母子趕出了家族之中。”

“他母親改嫁給了一個杭州到山東做生意的人。但是在這個杭州商人在這裡待了半年之後回到南方之前,他就顯示出了不凡的讀書材質。”

“他的族人知道了之後馬上把他帶回了族中,花費了全族之力來供養他讀書,最後讓他考中了科舉當了官。”

“其實他的族人對他也只不過是只有不到半年的冷落,之後對他都是極好,族長家中有了什麼都是先想到他然後纔想到自己的兒子。”

“但是他就是不喜歡自己的族人,在他母親去世之後又把只當了他半年繼父的人當做父親。”

允熥沉默片刻之後說道:“這些都是你調查出來的?”

朱棣搖搖頭:“只有他的母親嫁給了一個杭州來的商人是查出來的,其它都是我擒下他之後審問出來的。”

“江浙五府,雖然不在一個省,但是因爲距離非常近和自古以來就是血脈相連,所以一向是並稱。父皇還活着的時候就嚴防江浙五府之人。”

“並且之前我聽說陛下在京城也有些發現。”

朱棣的話沒有說完,他知道允熥一定能聽懂。

允熥又沉默片刻之後說道:“這兩個人呢?”

朱棣說道:“都已經死了。當時投降的時候營地內有些亂,一是看顧不到就死了。”

允熥不知道朱棣的話是真是假,不過他自然不會繼續問怎麼死的這樣的問題,就像他不會去問爲何現在他才告訴他這件事情一樣。

允熥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又待了一會兒之後說道:“四叔如果沒有其它的事情了,就請回吧。”

朱棣站起來,行了一禮之後就走了。

等他走了,允熥突然失態起來,把手上的茶碗摔倒了地上,並且對王喜說道:“去把楊士奇、郭洪濤給我叫來!”

但是在他們二人來到這裡之前,一個六百里加急的信件來到了允熥的面前。允熥一開始只是隨意一看,但是僅僅看了幾行字之後就目瞪口呆起來。

==========================================

河難,河難府,洛陽城郊外。

這裡有一片湖泊,周圍長了一圈樹木,可惜現在已經是冬天,樹木全部處於枯萎,湖泊中間也沒有荷花,否則景色應該很美麗。

不過此時在湖泊旁邊的人卻不會去想象夏天這裡的美景,他們關心的只有升官和發財。

一個總旗對自家的百戶說道:“張百戶,這些人也他媽真是的,知道自己跑不了了竟然投湖自殺了,害的我們還得從湖中把他們的屍首撈上來,不然沒有辦法算功。”

另外一個總旗也說道:“就是,不僅他媽的投湖,還從山東的東昌府大老遠的跑到洛陽來,害的咱們從山東追到這裡,真是夠賤。”

張百戶說道:“別抱怨了,讓千戶大人聽到就不好了。不過他們之所以從山東跑到這裡我倒是知道緣故。”

“他們中的有一個人是山硒人,知道山硒多山,要是能夠跑到山硒去說不定就能夠逃出生天,反正他們只不過是不引人注意的餘部,也沒有任何重要人物,跑了幾個也沒有人在意。所以他們一直向西跑,想去山硒。只不過沒有成功。”

正說着,幾個船伕在當地官府的帶領下過來了,開始打撈屍體。他們這些當兵的自然是不會親自打撈的。

一具又一具的屍體被打撈上來,過了好一會兒,船伕對帶着他們過來的官府的人說了什麼,官府的人隨後對他們說道:“湖裡所有的屍體都撈出來了。”

這次帶兵進剿他們的人是徐州衛指揮使楚智,他這次這麼大規模的平叛之戰最後竟然沒有撈到仗打,讓他也沒有任何升官的機會,所以他很鬱悶。

好在曹震也瞭解他的這個鬱悶,並且雖然楚智不是曹震的舊部,曹震依然讓他帶兵來追繳殘部。這讓他能夠有些功勳。

‘此時這個追繳終於要結束了。’楚智想着。然後他揮手,士兵們忙衝上去開始清理屍體,辨認到底是小兵還是武將。

第529章 喜脈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387章 喜歡第1248章 讓他們發財第1531章 產業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939章 鑄炮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470章 對聯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315章 齊夜話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828章 多邦城——調兵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1248章 讓他們發財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758章 開羅——驅趕出城第362章 撤退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249章 解釋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446章 說話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65章 充分準備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327章 在講武堂聽到兩事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1157章 追與逃第149章 對話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458章 求封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486章 惦記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651章 岷州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271章 教子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617章 榮譽感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974章 問題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089章 血色(一)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755章 開羅——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