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燕周浙

允熥以朱賢烶爲統帥的事情再一次引起了文官們的反對,雖然允熥把叛亂定爲了底下人挾持朱榑造反,但是文官們並不相信,即使是不敢公開認爲允熥扯淡,也再次上摺子進諫。

不僅是他們,就連允熥親信的大臣都有些擔心。

第二天上午允熥還是先正常的打理摺子。齊泰趁着把自己草擬了意見的摺子遞給允熥的時候,輕聲對允熥說道:“陛下,以齊王世子爲大軍的統帥是不是不是非常妥當?”

“不管如何,齊廢王都是齊王世子的父親,7真的能夠狠下心來與父親作對?”

齊泰還是懷疑朱賢烶是不是真的能夠與朱榑作戰。

允熥能夠分辨的出來,雖然齊泰心中是不贊成分封的,但是他的建議與朝堂之上的那些唱反調的人還是不一樣的。

於是允熥也輕聲說道:“你說的這些事情,朕豈能不知?但是不這樣,不足以表示朕對於宗室的信任。”

“不過朕也不會沒有準備的。”

齊泰也不過是點到即止,既然允熥心意已決也就不多說話了。然後齊泰提高音量說道:“陛下,既然山東的叛軍並非是齊廢王所統領,那麼該怎樣稱呼這隻叛軍?”齊泰在允熥跟前站了這麼長的時間,總得找個藉口。

允熥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謝成造反,那麼就稱呼他們爲‘成逆’吧。”

========================================================

同日,北平城。

允熥是在九月十六日得知山東的謝成突然叛變造反的,不過在允熥知道之前的兩天九月十四日,朱棣已經知道了謝成叛變,之後今天朱棣就知道了濟南城已經在五天以前被謝成帶兵包圍,估計已經淪陷了。

朱棣拿着濟南城過來的奏報,對着一旁的道衍說道:“我怎麼也想不到,謝成竟然會造反。要說一開始七弟造反是被下邊的人不懷好意的攛掇之後昏了頭,但是謝成與他完全不一樣啊,朝廷沒有任何虧待他的事情啊。”

道衍其實對於謝成造反也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對於他來說這並不重要。道衍說道:“殿下,謝成之所以叛變造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可是天賜良機啊!”

“殿下,謝成率領山東諸衛所的軍隊叛亂,是九死一生的局面,但是若是殿下起兵靖難,那麼就有至少兩成的把握了。”

朱棣對於道衍鼓動他造反一點都不驚訝,道衍要是哪一天不這麼說才奇怪。即使是朱元璋還活着的時候,道衍也鼓動他爲造反做準備。

但是朱棣怎麼可能同意造反!現在他日子過得這麼逍遙,雖然實封封國還沒有準信,但是北平城這一畝三分地還是他說了算的,完全沒有必要賭上一切造反。

更何況即兩成的造反成功概率也太低了,要是五成以上的造反成功概率還差不多。但是說實在的,當年朱元璋全家幾乎死光,無妻無子,還一直不願意造反,直到有人舉報他纔不得已造反。以朱棣現在的小日子如此的好,怕是得有八成以上的勝算纔會下定決心造反。

朱棣根本沒有接道衍的話茬,而是直接談起了其他的事情。

道衍也知道朱棣現在基本不會同意造反,但是道衍雖然也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談論下去,可是眼睛卻有一閃而過的精光。

河難開封,周王府。開封距離山東比北平更近,所以朱棣能夠得到的消息朱橚比朱棣知道的還早。九月十七日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濟南城已經淪陷了。

朱橚這下子徹底慌了。他可也是完全沒有造反的打算,並且雖然他覺得叛軍不會拿他怎麼樣,但是也害怕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種在草藥園之中的草藥被破壞了。

朱橚馬上把河難都指揮使曹興叫到了周王府,然後問道:“曹將軍,現在因該如何是好?要不要派兵進入東昌府或者兗州府,協助他們守住這兩個城池?”

曹興看着六神無主的朱橚,耐心的解釋道:“殿下,我是河難都指揮使,不是負責平叛的統帥,現在朝廷沒有旨意,我帶兵進入山東有可能被朝廷認爲是要造反,反而會壞事。”

朱橚接着說道:“那我派出周王三衛的人馬呢?”

曹興繼續解釋道:“殿下,現在是齊廢王造反,殿下派出自己的三衛去山東,那麼,陛下會怎麼想?”

朱橚剛纔只是太過於驚慌,所以才接連出這種餿主意,思考了一下之後就知道這樣是不可行的了。

然後朱橚問道:“那曹將軍,現在該怎麼辦?”

曹興說道:“不要貿然攙和山東的戰局,先集結北河難的衛所守住開封府等地,保證讓山東的叛軍不至於進入河難即可。”

“至於之後的事情,陛下到時候應該有旨意到河難了,就聽陛下的旨意就行了。”

====================================================

九月十七日夜,還是京城南部那個地方,幾人再次匯合。

其中一人說道:“爲什麼?爲什麼陛下竟然沒有順着文官的意思來辦,竟然還是以齊王世子爲統帥平定山東的叛亂?”

“難道陛下真的一點不擔心這些封出去的王爺造反推翻他嗎?”

這次聲勢比較大的反對分封的奏摺攻勢,少不了他們江浙人的鼓動。不過他們的鼓動也並不顯眼。這次很多人都站在了他們這一邊,即使是平時與江浙官員不對路的人,到處串聯的人也不少,他們也不顯眼,所以放心的鼓動着。

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允熥竟然以朱賢烶爲平叛軍的統帥,這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不過另外一個人說道:“我覺得倒不能就以陛下以朱賢烶爲平叛軍的統帥來判斷他的目的。現在是平叛時節,哪怕是做樣子陛下也不會現在就對這些王爺怎麼樣的。還是要看陛下在平定這次叛亂之後的處置。”

“不過,依照咱們這幾天知道的,陛下好像是仍然堅持分封,看來是壓力還是小,要是壓力能增加一些就好了。”

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405章 友情第98章 議婚第828章 多邦城——調兵第588章 宗喀巴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795章 諸事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143章 戰——安全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38章 戰——兩邊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843章 軍醫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124章 傅安(一)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13章 初到兵部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258章 車軌第307章 祖宗們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490章 薛氏第529章 喜脈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124章 傅安(一)第1752章 炮灰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106章 婚禮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562章 滿江紅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765章 做夢第992章 關注點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486章 不公平第564章 吳王府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感謝和求訂閱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1373章 重力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831章 多邦城——阮勳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206章 目的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399章 朱榑異變番外19:奇怪的問話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201章 定年號番外2:允熥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