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

過了一會兒,徐菲絮看着時候也不早了,就告辭離去了。不過她還沒有走到二門處,就遇到了下班回家的徐暉祖。

她們姐弟的關係很不錯,站在一起聊了幾句,要不是現在確實是時候已經晚了,沒準會多聊一會。

最後徐菲絮提到:“輝祖,妙錦的婚事你還是多上心。”

徐暉祖說道:“哎,我也沒有不上心,但是現在京裡年紀合適的勳貴子弟我沒有看得上眼的,都配不上妙錦,低一等的又身份不合適。大姐你們三個都是王正妃,總不能把妙錦嫁到普通人家去。”

徐菲絮也知道徐妙錦的婚事不好決定,所以只是說道:“你多廢廢心吧。北平倒是有幾個人不錯,可惜也是身份太低了。”

徐菲絮又說道:“你可是見過你姐夫了?”

徐暉祖說道:“自然是見過了,不過我這風塵僕僕的也不好多說話,就先回後院換一身衣服再去前院。”

徐菲絮心下明白,徐暉祖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不願意與朱棣多接觸也是真的。朱棣是藩王,他們家是大明最頂級的幾大權貴之一,雖然現在允熥看起來是個大度的人不忌諱這個,但是皇帝的心思還是不要亂猜,謹慎一些最好,所以徐暉祖一直與朱棣接觸不多。

徐菲絮又與徐暉祖說了幾句話,出去了。朱棣此時也已經與徐增壽說完了話,然後婉拒了徐增壽與換完衣服趕來的徐暉祖留飯的請求,與徐菲絮一起走了。

在路上,徐菲絮與朱棣說道:“與我四弟說了什麼有用的事情沒有?”

朱棣說道:“主要就是京城生的一些事情,邸報畢竟是乾巴巴的文字,不如徐增壽說的清楚。至於其他的,還是沒有什麼。即使在京,徐增壽也完全不知道允熥下一個有可能實封的地方會是哪裡。”

“看來,想毛遂自薦是不成了,連地方都不知道,怎麼毛遂自薦?等到知道了,咱們又在北平來不及反應,還是等着吧。”

朱棣不願意就此事多說,忙轉移話題說道:“你聽徐暉祖說了爲什麼允熥讓徐家準備你孃家三妹的婚禮的事情了嗎?”

徐菲絮忙說道:“沒有,他完全沒有和我說,你快和我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

徐暉祖與徐增壽送走了朱棣夫妻,返回大堂以後,徐暉祖對徐增壽說道:“趕快預備着徐夢羽的婚禮吧。”

徐增壽說道:“怎麼?他還真的不顧孝期就讓安王成婚了?”

徐暉祖坐下,說道:“你今天沒有去上朝,因爲燕王要來的事情估計也沒有出去吧。今日陛下已經在上朝的時候決定了,從明日起,皇室宗親、文武百官斬崔服只服一年,若是心中仍然悼念過世的父母可以自己在家哀悼,但是不影響爲大明盡忠和婚嫁。”

徐增壽也坐了下來,但是諷刺的說道:“他自己做的決定,卻讓安王第一個踐行。他自己倒不會有太多的非議,畢竟自古以來皇帝都是以日易月,倒是三妹夫卻會遭受非議。”

徐暉祖說道:“也不會像你說的這樣。陛下下旨,安王還能不遵從?大家也都知道。”

“別說這個了,陛下已經讓欽天監選黃道吉日去了。他們的六禮也已經走了一多半了,要不是先帝突然駕崩去年就已經舉行婚禮了,估計六月底七月初就該舉辦婚禮了。”

“嫁妝什麼的早就準備好了,可是其他的你也多費費心。”徐家雖然是徐暉祖是家主,不過日常家裡邊的事情打理都是徐增壽來辦,所以徐暉祖囑咐徐增壽。

徐增壽雖然對於允熥讓這麼早的舉辦婚禮很不滿,但是對於自家妹子的婚禮還是很重視的,聞言也說道:“知道了。”

徐暉祖又與他說了幾句婚禮的事情,最後說道:“增壽,你以後還是遠着點兒燕王吧,咱們家與燕王殿下多接觸沒什麼好處。”

徐增壽沉悶的說道:“是。”雖然他並不願意接受徐暉祖的話,但是也不會當場與徐暉祖頂嘴。

不過徐暉祖也知道徐增壽只不過是隨口一說,只是給自己面子而已,以後該接觸朱棣還是會接觸朱棣。

‘好在朱棣在北平,平時想要多接觸也沒法。’徐暉祖這樣想着。

======================================================

這天晚上,在京城南部看起來好像是某個做買賣的人所存放貨物、但是其實是有一個獨立宅院的地方,幾個人又一次在這裡匯合了。(第242章)

其中一人說道:“陛下竟然要從明年的會試開始,就分省錄取,整個浙茳省與直隸地區一共只有二成三的名額,就是一次錄取一百人,也不過頂多是有二十三個咱們的人進入朝堂。皇帝這是要釜底抽薪哪!”他的說話聲音雖輕,但是卻飽含了憤怒。

另外一個聲音響起:“並且浙茳與直隸地區,尤其是直隸,不可能都是咱們的人爲官,這樣咱們在官場上就佔不到優勢了。”

“並且他仍然沒有改變朱元璋對於咱們的歧視策略,潘仁打上去的包括以咱們浙茳人爲戶部官員的的摺子又被駁回了。雖然是整個駁回而不是單獨針對咱們江浙人,但是也瞞不過咱們。”

又有一個聲音響起說道:“看來,以前定下的偃旗息鼓的法子是不行的,爲了保住咱們的利益,必須與他作對了。”

“不過如何作對還需要斟酌。要儘量挑動其他人,不要咱們的人當出頭鳥。雖然能混在官場上的人都不是什麼菜鳥,但是也未必不能挑動。”

另外一人說道:“可是當今皇帝可不傻,只怕不容易。應該先怎麼辦呢?”

前一人說道:“先,就是要增大四輔官的權力!”

“四輔官雖然現在還遠遠比不上前朝宰相,但是皇帝的精力有限,總會將很多事情交給四輔官的。咱們的目的,就是讓這個過程越快越好,只要能夠讓四輔官有前朝宰相的權力,那麼咱們就有機會把自己人推到四輔官的位置上,從而奪回權力!”

“不要把目光僅僅放在眼前。當今皇帝位置穩固又不偏向咱們,估計在建業朝是沒什麼可能了。但是咱們還有子孫,總會有傑出的人才接續,但是坐在皇位上的未必一直英明,咱們達不到,也要爲子孫鋪路!”

其他人聽了他的這番話都是有些動容。他們也知道與允熥作對希望渺茫,但是誰也不願意口頭認輸。但是這個人卻已經決定犧牲了自己的這一代爲後代鋪路了,把話說透了。不管是他把話說透,還是這種爲了下一代的犧牲,都讓他們不得不有所動容。

半晌,一人說道:“要是皇族內部能夠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就好了,哎。”

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414章 勸降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110章 見藍珍第411章 北撤第868章 反應第843章 軍醫第939章 鑄炮第1722章 文坻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590章 薛救齊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982章 評論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2章 太子將死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306章 元宵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498章 任官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07章 成親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692章 尷尬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1374章 日心說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138章 陳立傑第1558章 增兵!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507章 秦淮第46章 再至麪館第499章 兵藩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007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下)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685章 對蒙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866章 捷報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1427章 長大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1680章 崩塌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