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

就在這時,幾名徐家的護衛已經從馬車那邊走了過來。領頭那人說道:“四小姐,生了何事?”

而允熥的一名侍衛也同時悄聲與允熥說道:“公子,是魏國公徐家的人。”

魏國公徐家?允熥又看了徐妙錦一眼。‘那她就是後世史書上神秘莫測的徐家的四小姐徐妙錦了。’

允熥前世可是專門瞭解過徐家的事情。依據《明史》記載,徐達只有三個女兒;但是留存的朱元璋親自確定的徐達墓碑碑文,卻顯示徐達有四個女兒,於是徐達到底有幾個女兒就成了一個懸案。

滿清雖然熱衷於刪改明代的史料,但是刪掉徐達一個女兒的記載顯然沒有必要,基本可以排除。所以有的史學家猜測徐妙錦應該是在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夭折了。

但是還有人猜測,很有可能是徐暉祖把她嫁給了朱允炆的親信,甚至就是嫁給了朱允炆本人,然後朱棣屠殺建文舊臣的時候徐妙錦卻堅決與朱棣對着幹,所以朱棣乾脆刪去了關於徐妙錦的記載,就好像他刪去關於常森的記載一樣。

允熥正在思考關於徐妙錦的事情,不禁又看了徐妙錦幾眼。徐妙錦雖然不是很在意男女大防,但是她一個未嫁的小姑娘總被一個男子看來看去的,還是不好意思,也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蹙了蹙眉。

一旁徐家領頭的侍衛很有察言觀色的能力,一看自家四小姐蹙眉,馬上擋到徐妙錦的面前,厲聲對允熥說道:“閣下是何人?如此無禮!”他也是覺得允熥不像是一般人,徐暉祖又一向囑咐他們低調,所以沒有其它動作。

允熥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微服出來的事情,所以說道:“原來當面是徐縣主,在下冒昧了,還請縣主恕罪。”說着還躬身施禮。

不過是多看了幾眼,也不是什麼罪過,徐妙錦也不可能就把他怎麼着,所以說道:“也沒什麼,罷了。”

允熥隨即說道:“多謝縣主。”然後帶着侍衛趕緊走了,他怕讓徐家的人認出他或者認出他的侍衛,所以度不慢的向講武堂走去。

等他們走了,徐妙錦問自家的侍衛說道:“剛纔他並未說自己是哪家的人,我也不好問,你們可有認得的?我看他在你們出來以後就認出了咱們家的身份。”

徐家爲的那個侍衛說道:“這人我倒是沒見過,不過他身邊的侍衛我有兩個覺得面熟,好像是見過。”

徐妙錦說道:“你們覺得面熟,看來也是京裡勳貴人家的吧。看來是徐欽的同學。”

“不過這也和咱們家沒關係。走吧,我今天好不容易趁着大哥不在出一回家門,得好好轉一轉!”

================================

允熥也很快把這件事情拋在了腦後,走進講武堂內。

今日是休沐日,又是剛開學不久,這又是講武堂,所以教室之內沒幾個人在上自習,倒是校場上練武的人還有一些。

允熥先路過校場,自己也假裝是來練武的學生,一邊練武一邊觀察其他人武藝如何。

結果令允熥失望。也不知道是有人在藏私還是怎地,反正允熥沒覺得有誰的武藝太好。雖然領兵打仗的本事如何與武藝如何沒有必然聯繫,但是允熥不可能讓他們直接當大官,多半是從千戶、副千戶開始,而千戶是要帶兵衝鋒的,武藝好的更容易活下來,所以允熥還是希望他們武藝高一些。

允熥又來到教室這邊。怎麼說呢,雖然看到正在認真讀書的人他也會覺得欣慰,但是他覺得能不能帶兵打仗與讀書成不成的關係更小,所以也不會因爲某個人認真讀書就考慮以後留在京城爲親信中的親信。

所以允熥只是隨便逛逛。並且這個時候在讀書的人也不多,一間屋子也不過是三四個人,所以允熥很快就逛完了大多數教室。

等他快走到從東邊開始的最後一間教室的時候,忽然聽到裡邊傳來聲音。允熥一邊走着,一邊側耳聽去,

只聽到:“你這步棋,放在這裡是幹什麼用的?”

另一個人說道:“我現在告訴了你,不是就沒用了嗎?等着你輸了以後我就告訴你。”

前一人說道:“哼!你可別這麼自信,雖說與你玩我是輸多贏少,但是也不是沒贏過,這把說不定最後是你輸了呢!”

允熥此時已經走到了窗戶旁邊,向裡望去。講武堂是允熥的武將親信基地,所以自然是配置高,都鑲上了玻璃。

允熥只見裡邊兩個少年正在下圍棋。他們二人大約都是十七八歲,其中一人長相不錯,另外一人就比較平庸了。

允熥走進去,長相平庸的一人擡頭看了一眼,也沒有在意,又低頭看着棋盤。另外一個長相不錯的則一直低頭,右手捻着一枚黑色的棋子。

允熥圍棋下的不好,但是因爲見過的棋手都很厲害,所以看了一會兒之後就覺得他們的棋力不錯啊!

允熥於是站在一邊觀看起來。

這一看就是半個多時辰,這還是他們在允熥開始看的時候已經下了一半的情況下。

等他們下完了,長相平庸的人站起來對允熥說道:“在下巴蜀俞周文,這是我的朋友鄭軒,我們都是一年級三班的學生,不知你是?”

允熥笑道:“我叫朱林,是二年級五班的學生,一時間見二位學弟棋藝不錯,所以站在這裡看看。”

俞周文說道:“學長的棋藝估計也不錯吧,可與我下一盤棋?”

允熥推讓道:“我棋藝不行的,只不過家裡有人棋藝甚高所以眼界還算可以,就憑藉剛纔俞兄的水平,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將我殺得片甲不留,還是不獻醜了。”

俞周文也不勉強,然後轉過頭對鄭軒說道:“還下一盤嗎?”

鄭軒揉揉腦袋說道:“不下了,我的腦袋啊,過會兒再說吧。”

允熥坐下來說道:“不僅是你們下棋的人費腦筋,就是我這砍棋的人都覺得很費腦子,還是隨便聊聊天,舒緩一下吧。”

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575章 回 道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280章 心得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716章 新錢第993章 樣子第1471章 打臉第588章 宗喀巴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251章 讀書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403章 偷屍體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354章 前夜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354章 前夜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381章 徵兆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171章 上朝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2章 太子將死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185章 什麼菜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335章 去孝陵第365章 對陣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508章 幻彩閣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231章 比武第1426章 好奇第1685章 行刑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161章 祖制第531章 帶誰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514章 議論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421章 浮現第626章 好馬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164章 各種事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172章 投奔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306章 都督同知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645章 鐵紀鐵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437章 閒聊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331章 漢洲攻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