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

當然,說是商議,但是調子允熥已經訂好了,就是一定要去幹涉,並且因爲施進卿於昨日說的事情,允熥已經決定要派一名親王去南洋了,還要提前預備左右王相。

所以大臣們可以討論的就是如何幹涉,還有以哪個親王爲國王,還有就是左右王相的人選。

如何幹涉,大臣們一致主張先禮後兵,先派使臣出使滿者伯夷國,如果滿者伯夷國拒絕大明罷兵的命令,那麼再派兵打仗,‘維持地區內的和平與穩定’。

然後本來已經準備好勸諫的持重的文官,比如暴昭,比如陳性善,在聽到允熥不打算派遣6師到爪哇島打仗的時候都鬆了口氣。他們其實本來就反對派兵干涉,只不過允熥說的義正辭嚴:‘維護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大明的責任’,他們反駁不了,所以才接受的。但是如果爲此付出巨大的傷亡他們就要進諫了。

其實這幾天文官中間對於三佛齊國的事情也是議論紛紛,只不過因爲正處於過年假期期間,所以沒有上摺子,但是都已經做好了在正月十六正式開始上班以後上摺子進諫的準備了。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允熥是如此着急的處理這件事情,等他們正月十六上摺子估計事情已經有了決定了。

方孝孺倒是很支持允熥對於滿者伯夷國進行討伐。因爲對於秉持周禮的方孝孺來說,天子討伐不臣的諸侯本來就是應該的,而如果滿者伯夷國不遵從大明要求它罷兵的命令,那麼就是不臣之國,就應該討伐。

這也讓允熥堅定了留方孝孺在內閣的心思,並且允熥甚至想讓方孝孺兼任禮部侍郎或者尚書,提高他的地位。到目前爲止,方孝孺這一派的儒家學者是對於允熥的不少改革最爲支持的,允熥也投桃報李,提拔了好幾個方孝孺舉薦的官員到禮部、鴻臚寺、光祿寺等虛務重於實事的衙門,比如鬍子昭、鄭居貞、王景、王達雲等人。

關於如果打仗的話,調動南洋藩屬國的軍隊也得到了方孝孺的支持,因爲本來在西周時期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經過商議,決定派遣使臣出使暹羅、呂宋、須文達那(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浡泥(文萊附近)四個藩屬國,讓這四個國家出兵助戰。

當然,允熥爲了讓這四個國家‘心甘情願’的助戰,允熥決定將南下的水師分爲兩路,一路沿中南南下至滿剌加海峽再去舊港,一路從呂宋西部向南過娑羅州也至舊港。同時也是順便接他們參戰的軍隊一起走。

至於另外三個在南洋朝貢的國家,安南、占城與真臘,允熥考慮到日後對於安南的最終解決方案,所以不打算調動這三個國家的軍隊。並且安南一向自大,即使是調動他的軍隊他也未必會聽從,還是不要提前招惹安南了。

另外大明也要出動6師的。即使不到爪哇島打仗,也要把已經在三佛齊國境內的滿者伯夷國的軍隊消滅。

允熥本來本着珍惜人口的想法,想調動廣西的狼兵出戰;但是馬上被方孝孺反駁了。方孝孺說道:“陛下,此次出兵,是爲了討伐不臣,恢復秩序,務必讓南洋的藩國見到我大明的軍威;而廣西的狼兵,據臣所知,降服未久桀驁難馴,前元用狼兵出戰往往所到之處劫掠甚巨,所以還是任用大明的衛所爲好。”

允熥想了想,覺得既然要冊封一個親王過去,那麼還是讓他們對大明的軍隊有一個好印象爲好,所以就從善如流的說道:“方卿所言不錯,朕知道了。”

最後允熥與張溫等人商議之後,決定調動廣東都司的衛所參戰。另外關於調動的水師,決定調動江浙一帶的水師參戰。

關於指揮官的問題,要是擱在現代,一個出國征戰的總指揮官的位置大家估計會搶破頭,怎麼也得是上將才能當;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對於去南洋出戰興致缺缺,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

還是在允熥的強烈要求下,曹震舉薦了東莞伯何榮爲統帥,加封平南將軍,任總兵官,統領大軍;廣東都司都指揮使花榮的弟弟花英,曾經與他共事過的藍珍、曹震等人說他本事不錯,所以允熥決定叫花英進京面見自己,差不多就定下來爲6師的統帥,加副將。同時,花英也是未來的三佛齊國左相的預備人選。

關於水師的統帥,允熥思量片刻,說道:“金山衛指揮使張小東去年清繳東海的海盜功勞不小,並且也是從先帝在世之時就統領水師的人,就以他爲水師統帥,加副將吧。”

既然允熥已經親自點了人選,曹震等人又覺得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自然不會反駁,就這樣通過了。

這三個人的派系,何榮是原來傅有德的老部下,傅有德死了以後逐漸向曹震靠攏;花家是常遇春的人,現在算是藍珍的人,但是因爲花家一直在兩廣,與常家、藍家的關係也不是很密切。

張小東一直在江浙一帶,算是耿炳文的老部下。三人互相之間並不是很親近,但是也沒有什麼仇怨,並且何榮身爲伯爵,也能夠壓住他們兩個,不必擔心互相拆臺,能保證順利完成任務。

同時爲了讓張小東指揮起水師來能如指臂使,主要使用江浙一帶的水師出戰;不過這樣江浙一帶防備海盜的水師就不夠了,允熥下令在開戰之後調福健的部分水師暫時北上。

之後就是討論先派出去出使滿者伯夷國的使臣是誰了。這個人會在過完年之後就出,向滿者伯夷國的國王宣佈允熥的聖旨。

允熥對於這個人選是不怎麼在意的,反正一定不會成功,必然要打。但是文官們還是很重視的。經過討論,以行人司司正楊載爲使臣,出使滿者伯夷國,宣揚大明國威。

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216章 家話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565章 道理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684章 西域佛教150章 挖坑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1685章 行刑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739章 色目後裔(完)——儒學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765章 做夢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490章 薛氏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206章 目的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395章 燕軍人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395章 結果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45章 卡廷——截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533章 府試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363章 吃飯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716章 新錢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353章 徐南青第996章 玉佩第777章 解惑(二)第354章 前夜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1479章 囑咐第532章 縣試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