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

允熥回宮換了身衣服,就又溜出了文華殿,溜到了東華門。他帶着王喜,留王進在宮裡看家,在東華門和每天專門保護他的侍衛中的兩人匯合後就出了宮。

可能有人覺得允熥要去兵部上班了。那你可就猜錯了。允熥今天出來就是來逛逛京城的。

允熥早就想知道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大街上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和後世的電視劇一樣。但是以前的允熥都沒有機會出皇宮;近些天可以出宮了但工作又太忙,實在是沒有時間。今天老朱給幫忙請了天假(誰敢不給假),終於有時間出來逛街啦!

爲了防止被人們躲着走,允熥除了王喜以外,只帶了兩名侍衛,大家也都換成了便衣,這樣就和京城多如狗的普通世襲武官家的公子差不多了。

其實重陽節登高是傳統習俗,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爬山。但是今天一是隻有一個下午的時間,即使去登高爬山也不盡興;二則今天登高的人也多,指不定就碰到哪個認識的人。允熥怕麻煩,所以就只是逛京城。

一行人從長安街走到石成門。明代京城有明確的佈局,雖然不像唐代的長安城那樣裡坊分明,但也有明確的分佈規則,西北邊兒和北邊是軍事區,駐紮着京城附近的48衛,各種與軍事相關的倉庫啊之類的地方,普通武官也大多住在北城;中部和西南部是商業區,城中間兒的成賢街、北門橋和城西南的秦淮河,都是著名的商業街區;城南則是商業和手工業混合的地區,既有國家從全國各地召集來的各種工匠所形成的區坊,也有像大中橋、鎮淮橋、聚寶門、石城們這樣的商業區;城的東北面兒當然就是皇城和宮城,是允熥日常居住的地方,還有政府主要部門兒辦公的地方;皇城以南就是長安街和洪武街,如各位王爺和公侯伯等達官顯貴多住在這兩條街上;城東南是普通文官兒的住址。之前允熥都是出宮城的東華門去午門東側的兵部,或者去西北神策門外的軍隊校場,還從沒有來過這繁華的大街小巷。允熥一邊走着,有沒見過的就問,旁邊的侍衛就一一告訴。

兩邊的房屋與古裝劇裡面的樣式差不多,大多數爲磚石修成,侍衛說這是在城裡,鄉下多是用木頭做房子。兩邊賣東西的小商販不少,富麗堂皇的店鋪也多,街道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只不過沒有電視劇裡常見的仗勢欺人的情況。一些官家子弟雖然面對小商販態度輕視,言語之中頗有貶低之意,但也都按價給錢,讓有‘千古文人俠客夢’,想行俠仗義的允熥暗暗失望。

另一個意料之中又失望至極的情況是大街上基本沒有年輕女子,即使有少數,也是頭戴面紗,與父親、兄弟或丈夫在一起行走,所有沒帶面紗的女人,基本都是四十以上看起來和現在五十多差不多的老年人(古代活過五十就是高壽)。

四人走了半日,從聚寶們走到三山門,又走到成賢街的最西邊兒,到了一家麪館前,一直護衛着他的一名侍衛,叫做陳興的說道:“殿下走了半天也累了吧,不如在這裡歇歇腳。臣父親是sd人,隨大軍輾轉落在了京城,但家裡吃麪爲主。這家店主人從北方過來,自稱祖上給元丞相脫脫做過面的,也不知真假,不過他家的面確實好吃,殿下嚐嚐?”

允熥上輩子可是北方人,每天早晚吃麪食,怎麼會吃不慣。本來不累的,但是聽陳興這麼一說就想嚐嚐面,擡頭看了看店鋪的招牌:齊魯麪館,也就走進店裡。

四人坐下,王喜眼尖,指着從後廚到前臺進進出出的人說:“那不是有一個沒帶面紗的年輕女人?”王喜家窮,五歲就進宮了,所以對於外面的事也不瞭解。

另一名侍衛林峰笑到:“那是這家店的女主人;並且這店鋪就和大街上不一樣了,不論是後廚還是前臺,戴着面紗都不方便,並且女主人招攬客人總比男主人容易,京城天子腳下,也沒有人有膽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

這家的男主人看他們落座了,迎上來,衝着允熥說道:“這位公子,是吃麪還是喝粥?要什麼菜?”又衝陳興說道:“陳公子有日子沒來小店吃飯了,今天怎麼有空帶朋友來?”這人到也眼尖,一下子看出允熥在這裡面地位最高,先給允熥說話,再和陳興打招呼。

шωш ⊕тTk án ⊕c○

陳興笑道:”這些日子工作忙,不得空,今天重陽節,纔有閒工夫。”又對允熥,“允公子,他們這兒的山東打滷麪是招牌面式,來一碗?”見允熥點頭,又轉過頭說“王,嗯,王兄弟和楊兄弟要什麼?”王喜說道:“也來一碗山東打滷麪。”楊峰也要了一碗。陳興對店老闆說道:“那就四碗山東打滷麪,再加四碟小菜,一份豬頭肉,務必要好好做,拿出最好的手藝來。對你有好處。”允熥出來前約定稱呼他爲允公子,所以陳興這樣稱呼他。

老闆說:“既然陳公子這樣說了,我親自下廚,務必做到最好。”又面向允熥“公子這姓可是少有。”允熥點點頭,沒有說話。老闆下去做面去了。

接下來等面的時間,允熥聽他倆講一講各地的趣事。陳興和楊峰都是上十二衛金吾前衛的人,金吾前衛幾年以前參加了徵納哈出的戰爭,二人都二十多歲,正好參加過那次戰爭,講解征戰中的事情,讓王喜聽得大呼過癮,允熥也感覺漲了很多見識。

楊峰正說着“納哈出投降那天,我們金吾前衛就在大賬外頭守衛,忽然帳內傳來喧譁聲,我們都很緊張,趕緊拿起……”正說到這,陳興拿手碰了碰楊峰的胳膊,楊峰不解,陳興偷偷指向允熥,楊峰還是不解,不過陳興肯定是有道理的,於是停下不說。又琢磨一下才想過來:弄得帳內喧譁,與納哈出生爭執的是藍玉,允熥的舅姥爺;拿刀要砍納哈出的是常茂,允熥的舅舅,這怎麼好在允熥面前說。

允熥一開始也沒反應過來,見楊峰停了,想了一下,纔想到,但不由心裡失笑道:他怎麼會拿這個怪罪別人,不過這話也沒法說。

但是王喜正聽得高興,見楊峰突然停了,追問:“怎麼不說了?”一時場面上陷入了難堪的沉默。正尷尬時,老闆端着面上來說道:“幾位爺,面好了。”楊峰慶幸面這時好了,忙說:“先吃麪,涼了就不好吃了。”陳興也說:“這面趁熱吃好,允公子嚐嚐。”就把剛纔王喜的問話忽略過去了。

允熥夾起麪條吃了一口,嗯,是不錯,不比宮裡偶爾做的麪條差,說道:“是不錯,比家裡的還好。”王喜也稱是。陳興鬆了一口氣,說道:“那允公子可擡舉他們了,外頭的小店那能和公子家裡的相提並論。”四人氣氛又活躍起來,說說笑笑。

櫃檯那裡,店老闆也在琢磨這‘允公子’到底是什麼身份。陳興家裡可是世襲的千戶,雖然父親尚在未襲職,目前只在金吾左衛當個小兵,但是因爲長相俊美,身體高大,武藝又好得以入直大內,尋常的指揮僉事都不放在眼裡,上次陪一個已經襲職的指揮使來吃飯都沒這麼恭敬。而今天已經不是單純的恭敬了,那允公子吃麪前,他注意到陳興的手指分明在微微顫抖,這允公子是哪家的公、侯?但大明的公侯有姓允的嗎?

正思索着,陳興招呼他“唐老闆,結賬。”唐老闆忙上前,說道:“承蒙惠顧,一共一百八十八文,陳公子是熟客了,給一百八十文即可(明初一文錢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兩元錢,可能還多)。”

陳興正在掏錢,允熥突然問道:“老闆,你這店裡收不收寶鈔的?”

唐老闆說道:“客人要給,自然是不敢不收的,但是不願意收,所以像陳公子這樣的熟客都不給小店寶鈔。”

允熥又問:“爲什麼不願收寶鈔?”

“不瞞您說,因爲寶鈔貶值太快了,您這樣的貴公子自然不知道這小店的難處,寶鈔好收不好花。我們店裡的材料都是在城外的農民那裡收購,那些農民都不要寶鈔,都說大明開國時一貫鈔還相當於一貫錢,還才二十年,現在就只值二百五十文,又不讓用寶鈔交稅(農業稅),怎麼敢要。起了爭執,我們是商,他們是農,士農工商,官府都偏向他們。”

允熥點點頭,陳興付完了錢,說道:“做你的生意吧,說這些沒用的幹什麼。”老闆遂停住不說。

允熥等人起身要走,允熥叫住老闆:“店老闆,不知尊姓大名?”

老闆回道:“回公子的話,小人叫做唐伯鶴。”

允熥一怔,笑道:“那你可有一個叫做唐伯虎的兄弟。”

老闆一臉茫然“小人一根獨苗,三代單傳,並無兄弟。”

允熥大笑起來,轉身出門。其他人也不知道允熥在笑什麼,同樣一臉茫然的跟了出去。

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201章 定年號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5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時間緊迫啊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181章 安頓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475章 恭賀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699章 說第15章 賜名朝鮮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977章 兩地第969章 計算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204章 彌勒佛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45章 卡廷——截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85章 崩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474章 下旨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1012章 母女第499章 兵藩第196章 新問題第1470章 大吵第167章 國力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963章 鋼鐵廠第1271章 教子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305章 見水師副將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415章 降與死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805章 臨高韓第137章 戰——初戰第1017章 帖木兒的演講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53章 慶功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39章 戰——血戰第699章 說第77章 兩個相關第424章 驚動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393章 徐州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