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

允熥又問了問他們在治理封地過程中發生的其他事情,允炆一一作答,而且還對當時自己與朱楨、朱柏等人的做法進行點評,評價其中的不足之處。允熥聽了好一會兒,忽然側身對文圻與文垠說道:“這些都是你們六叔祖、十二叔祖與二伯治理封地的經驗,你們以後前往漢洲大陸就藩後,遵循他們的經驗,必定能夠事半功倍。”

“是,父親,兒子一定向六叔祖、十二叔祖與二伯學習。”文圻與文垠答應道。

允熥點點頭。漢洲大陸是十分富饒之土,也是王霸之基業,他封給兩個兒子的又是最有可能發展出強大國家的地方,他相信,在他兩個兒子及他們的子孫後代的帶領下,會守住這片基業,建立強大的國家。

他正要再說什麼,這時昀芷笑道:“二哥,三哥,已經到了青州府城,現下天色也不早了,今晚還是在青州府城歇息一晚。這會兒先下車,待安頓好了你們再聊吧。”

“都已經到了青州府?”允熥道:“馬車怎麼走的這樣快?都快趕上有軌馬車了。”

“這是因爲道路太平整了,而且拉車的馬也都是最好的馬,自然就快。不過速度還是比不上有軌馬車的。”昀芷又道。

聽到昀芷的話,允熥本想說什麼,但並未說出來。他在侍衛的保護下走進青州府城,早已得知陛下近日會途徑青州府的知府、府同知早就做好了準備,這時匆忙趕到城門處迎接皇帝陛下。待行禮過後與他們說了幾句話,囑咐他們萬萬不要因自己來到青州府而驚擾百姓,之後就讓他們退下了。

晚上一行人下榻在原齊王府裡。十九年前的路謝之亂王府內部的景緻損壞嚴重,但這座府邸修建的十分結實,等遼王三衛的兵馬打進城裡後殘存的叛軍也都鬥志全無跪地投降,所以房屋倒是沒什麼損壞。青州知府因青州城內沒有其他能讓上千人住下的地方,所以將原齊王府收拾一番供陛下入住。

允熥二十三年前曾經來過這裡,認出這是過去的齊王府。他擡起頭看了一眼原本應當懸掛‘齊王府’三個大字匾額的地方,忽然想到什麼,回過頭問道:“昧庵大師仍在明道寺出家?”

“啓稟陛下,昧庵大師確仍在明道寺出家。大師自從去歲從廣東返回後,就一直整理從其他高僧手中得到的經卷。”知府回答。

允熥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走進原齊王府。知府有心還想在陛下面前多表現表現,但陛下沒宣他入行在,他也不敢自己進去,只能怏怏的對着府邸行了一禮後返回府衙。

但等衆人都安頓下來後,允熥瞧着天尚未完全黑下來,同衆人說道:“你們可要去見一見昧庵大師?”

“去,我要去。”敏兒馬上說道。她同文垣一樣,早就對朱榑好奇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見面。這次終於有機會見面了,當然不會放過。

“怎麼,三哥你不去見七叔?”昀芷卻聽出了別的,出言問道。

允熥搖搖頭。“不見了,見了面也尷尬,乾脆不見。”

“你不去也好。”昀芷道。

“我回屋待一會兒,過一會兒用過膳了叫我。”允熥說了一句,又對其他人道:“今日雖然是坐車,但也有些顛簸,坐一天的車骨頭也不舒服,你們最好也先回去休息一會兒。”衆人不管心裡怎麼想的,都趕忙答應。

等允熥走了,昀芷對敏兒等人說道:“坐一天的車確實骨頭也不舒服,是該先休息。況且雖然天還沒黑,但也不早了,寺廟也已經關門了,你們明日再去見七叔。”

衆人紛紛答應,但有一人卻說道:“四姐姐,妹妹想現下就去拜見昧庵大師。”

“你去吧。”昀芷卻一反剛纔的態度,答應道。這人又對允熥行了一禮,走出府邸。

“爲什麼彩姑姑這個時候去見七叔祖就行,我們就不成?”文圻忍不住問道。

“你彩姑姑是七叔的親女兒,你們和她怎麼比?”昀芷道。

“彩姑姑是七叔祖之女?七叔祖過去那麼殘暴,還能有彩姑姑這樣的女兒?”文圻驚訝的說道。賢彩從來不提自己來自哪一支,知道內情的人也不隨便說,文圻又一向不關心這些事情,竟然不知道,或者即使曾經知道過,也忘了。

“七叔祖過去殘暴,就不能有你彩姑姑這樣的女兒了?你這話若是被你爹聽到,小心他揍你。”昀芷開玩笑道。

“我爹纔不會因爲這點兒事情揍我。”文圻又笑着迴應。

他們又開了幾句玩笑,也先各自回房休息。但昀芷卻向允熥的房屋走去。

“讓孩子們都去休息了?”她走進來的時候允熥正靠在牀邊看書呢,見昀芷走進來問道。

“還有二哥呢,而且還有寶慶姑姑,哪裡都是小孩了?三哥你這話說的可不對。”昀芷笑道。

“是我說錯了。”允熥也笑着迴應一句。

“不過妹妹有些好奇,”昀芷忽然問道:“三哥你爲何要帶着寶慶姑姑北巡?”

“寶慶姑姑雖然成婚幾年了,但自從建業二年的巡行江浙以來,除了鳳陽府與應天府,也沒去過旁的地方。她也是好動的性子與敏兒相似,但卻不能去許多地方,這次既然帶着敏兒出來了,也就順便帶上了她。”允熥回答。

“將寶慶姑姑的丈夫也任命爲某一地的總督,寶慶姑姑不就能夠去許多地方了?”昀芷又道。

“不成。寶慶姑姑的丈夫可沒治理一地的本事。不要說做總督,就算在中原做一個知縣都不夠格,可不能派出去。”允熥道。

“怎麼不將寶慶姑姑嫁給一個有本事的人?”昀芷問道。

“寶慶姑姑自己有一次和敏兒出宮的時候見到她現下的丈夫,喜歡上了定要出嫁,我有什麼法子?”允熥解釋道。他畢竟是晚輩,寶慶非要嫁給現下的丈夫,他也不好否定。

“不說寶慶姑姑了。”允熥說起別的事情。“這五年來你在印度,印度現下的情形如何?”

第412章 合圍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141章 善後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246章 接旨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10章 見藍珍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221章 三年守孝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1720章 退休第1036章 決心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418章 蕭卓說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012章 母女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213章 來頭第292章 過年了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617章 榮譽感第204章 彌勒佛第470章 對聯第626章 好馬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556章 獻女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71章 上朝感謝和求訂閱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529章 喜脈第1752章 炮灰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129章 過山東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401章 朱藍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775章 醒來第3章 徹底融合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308章 封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1157章 追與逃第583章 親人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977章 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