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

兩日後方正啓程前往廣東。他在廣東待了五個多月,經過一系列臺上臺下的反覆談論、收買、妥協、威脅,方正如願以償成爲佛教會的首任領頭之人。又經過議論,決定將佛教會的領頭之人尊爲上師,意指他是所有佛教徒之師。又經代表統轄藏傳佛教的宗喀巴來參會的賈曹傑提議,爲方正加尊號‘遍知一切德智如海上師’。當得到‘遍知一切德智如海上師’的尊號後,方正同自己的弟子說道:“爲師即使現在就死了,也死而無憾。”

廣東熱火朝天召開佛教大會的時候,朝堂上倒是十分平靜。允熥沒進行什麼改革,官員們也不會沒事找事;再加上大明也並未派兵赴海外征伐,官員們都覺得這纔是正常的日子。

不過有一個衙門卻與其他衙門完全不同。張學熙不僅被加封世襲的爵位、得了官職,還成爲駙馬之事讓格致院所有人都非常激動。張學熙的境遇充分證明了在格致院當一個研究人員是很有前途的,即使成不了駙馬,能得一個世襲的爵位這輩子也值了。所有人都竭盡全力,休沐日也不休息了,597努力研究。

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得到什麼成果,反而是張學熙,竟然將蒸汽機又進行了改進,不僅能拉動的東西更重了,而且竟然拿來一輛較小的有軌馬車,將改進後的蒸汽機裝到了馬車上面。不過當張學熙想讓這輛車開動的時候卻失敗了。他有些沮喪,反而是允熥得知後派人安慰他。得到陛下的安慰,張學熙又鼓起勇氣繼續研究。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份,方正來到京城,向允熥彙報過佛教大會上發生的事情。這時文垣也已經返回京城,允熥與他一同接見方正。待方正退下後,允熥對文垣說道:“文垣,宗教是終日奔波但也只能餬口的窮苦百姓躲避現實、讓自己心中有個寄託而誕生之物,除非能夠讓所有百姓都過上十分富足的日子,不然宗教是無法消除的,你不要想着消滅宗教,更不能完全排斥宗教,要利用宗教。尤其是佛教,在中原要對佛教又打又拉,但在外番要鼓勵佛教,利用佛教控制外番。但你自己也切不可真的信奉任何宗教。”

“對天方教與十字教,萬不可允許其在大明傳播。這兩教均是尊崇同一神之教,不同地方的信衆聯繫密切,若是有人信了這二教,到底是聽從官府還是教宗就難說了。未免這種情形發生,所以不能允許他們傳播。”

“兒子知曉了,兒子必不會違背父親的教誨。”文垣當即答應道。

十一月底,舉行了敏兒和張學熙的婚禮。衆所周知,廣陵公主殿下是陛下最寵愛的公主,允熥又大張旗鼓地籌備婚禮,擺明了是要往大里辦,所以所有有資格,或者自認爲有資格參加婚禮的人都來了,不僅是留在國內的勳貴、藩王,就連分封海外的藩王,分封到孟加拉的文垚以及三個總督中的秦鬆,與張無忌的妻子淮南長公主昀芷都返回京城。甚至恰好遇上封到北漢州大陸的允炆回京,自然也來爲她慶賀,使得婚禮熱鬧到了極點。

成婚當日更是萬人矚目。允熥爲敏兒準備了讓頂級勳貴都倒吸一口涼氣的嫁妝,有些人議論道:“陛下莫不是將國庫裡的東西拿出來一半作爲嫁妝?不然怎會有這許多?可這樣一來,明年年初還要舉行太子殿下的婚禮,皇三子殿下的婚禮,淄川公主殿下的婚禮、皇四子殿下的婚禮,如何還有財貨分給皇三子、淄川公主與皇四子殿下?陛下這也太偏向廣陵殿下了。雖說廣陵殿下是嫡長女,嫁妝理應厚重,但也不能厚重到這個地步。”

允熥對他們的議論不屑一顧。他嫁女兒,也沒有從戶部和度支院管的國庫裡拿錢,用的全部都是宮裡的錢,花的多了些又怎麼了?而且現在他可富裕的很,每年從漢洲大陸運回來的金銀,除了購買布匹、碗筷等剩下的全部都進了他的倉庫,不要說置辦敏兒的這些嫁妝,就算是爲他所有的女兒再置辦幾份同樣的東西也不會吃力。

敏兒婚後不久就是除夕。除夕過後建業二十年從二月到五月,又先後舉行了文垣、文圻、文琳與文坤的婚禮。因這段時日婚禮太密集了些,允熥本想將文坤的婚禮推遲到年底,但被煕瑤阻止了。煕瑤說道:“夫君,現下所有海外的藩王都在京城,要慶賀文垣婚禮,文圻與文琳的婚禮也在其後不久,他們也會慶賀,婚禮都會十分熱鬧。若是將文坤的婚禮推遲到年底,他們定然不會再敢來慶賀,雖然賀禮不差,但看起來就不如與文圻等人的婚禮。文坤向來好面子,看着自己的婚禮不如哥哥姐姐的,心裡恐怕不會高興。所以還是將文坤的婚禮也安排在這幾個月更好些。”

“那就將文坤的婚禮安排在文琳之後。”允熥聽她說的有理,就答應了。

文垣的婚禮與敏兒一樣萬人矚目,文圻、文琳與文坤的婚禮就差了些,畢竟文垣是太子。不過從海外趕回來的藩王都是一場不落的參加婚禮,本就在中原的勳貴王爺更不會缺席,從場面上來說倒是不差什麼。

等文坤的婚禮舉行完畢,海外的藩王就要離京返回封地,昀芷也要返回印度與丈夫團聚。但允熥卻把親妹妹昀芷與親兄長允炆留下了。允熥對他們說道:“二哥,四妹妹,自從二哥封到漢洲,咱們兄弟已有十多年未曾見過面了,弟弟有些話想和兄長聊一聊。四妹妹,自從建業十五年你與無忌去了印度,也已經五年多沒見過了,爲兄也有話想要與你說。而之前這幾個月弟弟十分忙碌,沒有許多時間與你們說話,就留你們在中原再陪弟弟一兩個月。”

“而且,”允熥看着允炆與昀芷又道:“二哥四妹,你們也已經十多年沒見過面了,難道就沒什麼話想說?”

“這個,”允炆和昀芷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因允熥成了皇太孫,允炆一是避嫌二也是不擅長與女孩子打交道,所以一直是允熥對四個妹妹履行長兄的職責,昀芷又是四個妹妹中年紀最小的和允炆接觸不多,所以他們確實沒有話好說。

不過昀芷很快笑着說道:“妹妹早就猜到三哥會留二哥與妹妹在京留幾日,自然要等着三哥出言挽留妹妹後,才順勢答應。”

“哈哈,你呀,永遠這麼機靈。”允熥笑着說了一句。他又看向允炆:“二哥難道不想留在中原與弟弟聊一聊?”

“我也十多年沒有回過家鄉了,下次回鄉或許又是十年之後,也想多在京城待幾日,與親眷敘舊,自然也想與官家說話。”允炆也已經想好了言辭,出言道。

“好,既然如此,過幾日你們就與我一道北巡。”允熥道。

“北巡?”允炆和昀芷同時驚訝的說道。

“就是北巡。”允熥道:“從建業六年冬至今,我也已經十三年多沒去過除鳳陽府之外的地方,早就想出巡一番。正巧去歲新設立天津市舶司,這個市舶司又是我推進北方繁榮十分要緊的一步,所以決定親自去瞧瞧。”

“線路則是從京城北上沿着江淮之間的運河來到徐州,從徐州走兗州府、濟南府、河間府至天津;回程則是天津來到北平,從北平南下保定、真定、順德等一路南下至襄陽,從襄陽乘船回京。”

“這一路走下來,至少也要四個月,我在中原滯留的時間也太長了些。”允炆道。他是趁着北半球夏季的北赤道暖流返回的中原,若想回去,最合適的時間仍然是夏季,順着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返回。可若是他陪着允熥北巡,等四個月後都是九月底了,根本沒有合適的洋流能夠返回。雖然冬季逆着洋流回去也不是不行,但畢竟危險,他可不願冒險。

而且他也不想離開封地太久。他長子就是嫡子,與敏兒同歲,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二十三歲當然是可以治國理政的年紀了,允炆離開封地前也將權力交給長子。可如同大多數人到中年的君王一般,他也擔心被儲君篡奪了權力,所以雖然將權力交給長子,也留了一手。但他對於自己留的這一手也不是很放心,生怕自己離開封地的時間太長權力被長子完全拿走。

“這好辦。”允熥笑道:“讓船隊前往直沽港等着,你從天津上船返回漢洲。最晚七月份也能趕到天津,不至於耽誤了行程。”

“既然如此,我願意與官家一併去北巡。”允炆答應。

得到他的答應,允熥又看向昀芷。“妹妹在印度的總督府還有無忌看着呢,也不必着急,怎會不答應?”昀芷笑道。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過幾日,咱們一同去北巡。”允熥最後笑着說道。

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99章 通知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1510章 審問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150章 挖坑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1299章 簡化字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704章 晚會第291章 家族宴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292章 過年了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472章 賽兒第629章 檢閱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733章 海盜們第177章 端午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75章 上滬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307章 祖宗們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234章 足球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589章 湘王第590章 薛救齊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138章 陳立傑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365章 誰決定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696章 孩子第616章 齊步走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1226章 來京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99章 四輔官第556章 獻女第1217章 接媳婦第5章 各自盤算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866章 捷報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473章 親子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1471章 打臉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472章 賽兒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576章 封賞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感謝和求訂閱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