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 抓到你了

之後果然如同朱芳遠所預料,允熥駁回了他請求收回旨意的奏摺。不僅如此,允熥還公開了自己得到的證據:包括一名自稱是朝鮮世子朱褆伴讀的人,他所寫的供詞,以及獻上的少許物證;而且,允熥是在京城上朝時將這個自稱是朱褆伴讀之人叫到朝堂之上,讓他當衆說自己知曉的事情,以及展示物證。

當見到特意爲他送來的邸報後,朱芳遠的心徹底涼了。如果是在現代打官司,這個自稱是朱褆伴讀之人所獻上的物證,以及他本人作爲人證根本不足以確定朱褆生病是假的,最後一定是以證據不足結案;但在這個年代,這些已經足夠了,足以證明朱芳遠在蓄意欺瞞大明皇帝。

朱芳遠馬上又上了請罪折,而且立刻廢除朱裪的世子之位,重新扶立朱褆爲世子。見到大明皇帝陛下收到他的請罪折後竟然留中不發沒有任何反應,心知陛下仍然不滿意,朱芳遠咬咬牙又不得不舉行禪位大典,將王位讓給朱褆。

這個消息傳到京城後,大明皇帝終於有反應了。允熥下了一道旨意給朱芳遠,再次斥責了他一番,不過語氣已經和緩許多,只是又告誡他既然已經讓位,那就要有遜位的樣子,朱褆也要有國君的樣子。朱芳遠揣摩了一番,覺得大明皇帝的意思是不僅要讓位,也要讓權,平素也不要干擾朱褆施政。

揣摩到這一層意思後,朱芳遠差點兒沒將牙齒咬碎了。讓出王位也就罷了,反正自己也做了十六年國君,又已經年至五旬,心中已有讓位之意;但讓他交權可是如同割他的肉一般。這也不僅是因爲他戀戰權位,也有自己的改革剛剛進行到一半,若是撒手不管,不和朱褆心意的改革或許就會廢止,讓自己的心血付諸流水。

但大明皇帝的話不能不聽,朱芳遠也只能對朱褆交代了一番後基本放棄對朝堂的影響。好在朱褆忽然登上王位,也不知如何治理朝鮮,對於父親的囑咐倒還聽從。

但有一件事,朱芳遠卻堅決不願放棄,就是追查這個自稱朱褆伴讀的人到底是何人,哪家的子弟。朱芳遠恨透了這個人,一定要找他出來,將他挫骨揚灰,甚至剷除他的家族。

朱芳遠在聽聞大明朝堂上發生的那一幕後就將所有朱褆的伴讀都叫進宮來,仔細辨認,確定所有伴讀都是本人,而非他人假冒。這就讓朱芳遠很難查出揭發朱褆生病爲假的人到底是何人了。尤其當日允熥在朝堂上宣召這人的時候讓他頭上帶了斗笠,並未被人看到長相;這人說話時的聲音也故意扮作低沉,更加看不出來。朱芳遠雖然仍派人嚴查,但心裡也不抱希望,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本來若是這件事繼續隱瞞下去,即使許多年之後查出到底是誰,朱芳遠報復的心思也淡了,何況到那時朱褆的王位已經穩固,即使朱芳遠想要報復也能夠護住這人;但是……

……

……

“你說什麼?”朱芳遠表情即驚訝,又有些憤怒的對面前之人喊道:“你說的可是實話?”

“上王,臣絕不敢在上王面前說謊。”跪着這人忙磕頭說道。

朱芳遠見這人的神情不似作僞,又仔細詢問了作證的兩個平民,頓時相信了他的話。他揮揮手讓他們都出去,隨後憤怒的喊道:“竟然是金家!”

剛纔那人所奏報的,就是到底是何人向大明皇帝揭露朱褆之病爲假之事。那人適才說道:“上王,自從先王以來,一直委派臣等監視大明派至朝鮮的錦衣衛。臣等也從不敢懈怠,對於每一位來到朝鮮疑似錦衣衛校尉之人,或大明錦衣衛在當地任命的校尉,都派人牢牢盯着,絕不讓他們得知任何不該得知的事情,做下任何不該做下的事情。大明自然也知朝鮮不願有錦衣衛安插在國內,必定會着人看守,所以有時會收買北邊幾府的胥吏,僞造戶籍又派人至漢城,作爲暗間。但他們並不知曉,大多數暗間都會被發現。”

“有兩名暗間在建業十年被派到漢城,臣之屬下早已發覺他們的真實身份,但一直並未揭露,而只是派人盯緊,他們也並未發覺自己被發覺。昨日伴晚,他們閒極無聊,在屋內聊起有關殿下之事。”

“其中一人說道:‘朝鮮上王恐怕很想找到泄露現在的國君當時生病爲假的人是誰。他或許也有猜測,猜到了那個家族嫌疑最大。但他沒有證據,又害怕自己猜錯了,畢竟許多人都可能向大明透露此事,有本事將人送出漢城的家族也不少,所以他不會輕舉妄動。但其實,向陛下泄露那件事的人就是來自嫌疑最大的那一家。他抄了那一家,就什麼都清楚了。’”

“當時聽到這段話的人覺得事關重大,馬上向上奏報,報到臣這裡。臣當機立斷,派人將這兩名暗間抓了起來,嚴刑拷打,終於問出向陛下泄露那件事的人就是光州金氏的族人:金成復。”

“竟然是金家!”朱芳遠又喊了一句。正如那名錦衣衛暗間所說的,他不是沒有想過會是金家,但有嫌疑的人家很多,都可能做出這件事,他不敢將這些人家全部抄了,只能望着這幾家的府邸所在心中暗恨。

可現下他有了證據,就不必那樣隱忍了。朱芳遠又咬牙切齒的說了幾句,叫宦官進來,對他們吩咐道:“你們即可將大王叫來,告訴大王,寡人要與他說的事情非常重要,不論他在做什麼事情,都必須立刻趕來寡人的宮殿。”

“是,上王。”宦官忙答應一聲,轉身小跑着去傳令了。不多時,朱褆也急匆匆跑過來,站在朱芳遠面前喘了口氣,對他行禮完畢後問道:“父親,叫兒子前來所爲何事?”

“要叫父王!咱們家乃是王族,豈能與平常人家的稱呼一樣!”朱芳遠呵斥他道。他做國君的時候對兒子們對他的稱呼還不十分在意,但在遜位後變得十分在意,任何不叫他父王的人都會被斥責。

“是,父王。”朱褆也不與他爭辯,答應一聲。

“你們都退下。”朱芳遠又對屋內所有下人說了一句。下人們趕忙行禮退下,出門前又將門窗都關緊了。

“厚伯,爲父已經知曉了,那件事到底是何人告訴大明皇帝得了。”朱芳遠說道。

朱芳遠這話說的沒頭沒尾,朱褆一時沒有想到父親說的是那件事。但他看到朱芳遠憤怒中夾雜着些許快意的表情,頓時明白過來。

“父王,是何人?”過了一會兒,朱褆問道。

“就是光州金氏的族人,據說一直在重病的金成復。”朱芳遠道。

“是成復?”朱褆驚訝的叫道:“怎會是成復?他一直在生病,怎會跑到大明的京城將此事告訴大明皇帝?而且我最近還見過他,確定是他本人無疑。”

“現下是他本人,但三五個月前未必是他本人。”朱芳遠隨即說了金家的瞞天過海之計。說完這番話朱芳遠又冷笑道:“金家的人果然很厲害,能想出這種計策,就算是爲父,也甚爲歎服。”

朱褆沉默起來。他明白父親叫他來這裡的意思:處置金家。但他卻不知該說什麼。他相信父親不會隨意污衊金家,但他卻不能,也不願意遵循父親的意思,處置金家。

不論如何,金成復將此事告訴大明皇帝是幫了他,讓他能夠繼承朝鮮國君之位,即使他不感激金成復,也要保他,不然以後誰還會爲他賣命做事?不必說朱褆心中也不是沒有對金成復的感激。更何況,金家還是他的岳家,在兩班豪族遍佈朝鮮的各地的情況下,任何削弱他岳家的行爲都會削弱王權,他更不能處置金家。

可父親的意思也不能完全違背。朱芳遠雖然遜位,但才遜位不到兩個月,在朝堂上仍然有極大的影響,許多官員仍然更聽從他的命令。若是他直接下令處置金成復,事情會更糟,影響會更壞。

“父王,雖然金成復此舉頗爲不妥,但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不如就讓事情的真相被掩埋起來。兒臣一輩子不許金成復出仕,再尋理由削金家應得的賞賜。”朱褆想了好一會兒,說道。

“這就是你對金家的處置?如此輕描淡寫?”朱芳遠生氣的說道。“爲父知曉你在想什麼,但爲父這口氣一定要出來才甘心!”

“可是,若是重重處罰金家,對兒臣掌控朝堂不利。”朱褆不得不說道。

“正是因爲顧忌到你掌控朝堂,所以爲父沒有自己下令查抄金家,而是將你叫來與你商量。但爲父一定要重重處罰金家涉及此事的人!”

“父王打算如何處置?”

“所有涉及此事的光州金氏族人,金成復及想出這個計策之人‘病逝’,其餘人等一輩子不能爲官、不能入京,將他們全部驅逐回光州。”朱芳遠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很想將金家查抄了,將金氏族人全部處死或流放。但考慮到朱褆掌控朝堂,最後做出這個處置。

朱褆與他爭辯幾句,見父親執意要如此處置金家,只能答應道:“是,父王,兒臣知曉了。”

“你答應就好。”朱芳遠說道:“此事是爲父最後一次要求你做什麼事,之後爲父不會再強求你任何一件事。”

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231章 比武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16章 首抄詩詞第231章 比武第1010章 焦急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88章 喪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696章 孩子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066章 決戰——開始番外20:祭拜長陵第1521章 勸說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036章 決心第1521章 勸說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68章 海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843章 軍醫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507章 秦淮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299章 簡化字第507章 秦淮第1426章 好奇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843章 軍醫第1308章 反應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637章 相模國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後記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982章 評論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412章 合圍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963章 鋼鐵廠第1217章 接媳婦文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