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

“噢。”聽到小宦官的話,允熥輕聲答應一句,沒有多說什麼,但臉上的神情變幻了一番。

見到父親的神情,敏兒一怔。她並未聽見宦官同父親說的話,但她感覺父親的神情一瞬間變得不同了,略有一絲驚訝,但更多的,似乎是興奮之情。這種神情她並不陌生,每當父親謀劃得逞的時候,就會流露出這樣的神情。據她的侍女說,她在類似的情形也會露出一樣的神情,四姑昀芷還曾笑道:“不愧是三哥的嫡親女兒,那個神情真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爹,又發生了何事?”文圻倒是並未注意到父親的神情有些奇怪,只是隨口問道。

“是朝鮮國君朱芳遠派出使者出使大明,已經抵達了上海市舶司。”允熥回過神來,說道。

“朝鮮國君竟然真的派出使者了?”文垣馬上說道,而且語帶驚訝之色。他並不完全相信父親剛纔的話。朱褆生病或許不是朱芳遠設計的,那個偷偷來到京城的所謂朱褆親信說的或許也都是假話,這件事或許可能從頭到尾都是子虛烏有。但是這個朝鮮使者的到來將他的想法擊毀了大半。現在纔是二月底,恭賀新年的使者才離開京城一個多月,即使朝鮮被允許一年兩貢,也從不會現在就再次進貢,擺明了是有事情要向大明請求。他心中只能盼望着使者的請求不是改立世子。

“朝鮮的朱芳遠要改立世子了?”文圻卻說道:“他們就這麼迫不及待,新年纔過去兩個月!朱褆傳出生病的消息,也纔不到一年。”

“或許是朱芳遠等不及了吧。”文垠說道,神情十分冷靜。

“文圻,文垠,你們可不能直呼朝鮮國君的名諱。朝鮮國君等同親王,地位與你們以後的地位等同;爲父又把他當做平輩,你們等於是他的晚輩,對他還是尊敬些。尤其是你文圻,你適才已經直呼過一次朝鮮國君的名諱了,當時爲父沒有計較,可以後一定要注意。”允熥卻首先訓斥了他們二人幾句。

文圻和文垠馬上低頭認錯。允熥說的道理很正確,他們可不敢違背。見到兩個兒子低頭認錯,允熥點點頭,才繼續說道:“朝鮮派出使者未必一定是請求廢立世子。你們也切不可先入爲主,不然等朝鮮使者說出請求時或許會鬧笑話。”

“是,父親。”文圻又馬上答應道。可文垠想了想,忽然說道:“父親的意思是,我們還能見到朝鮮使者?”

“父親?”聽到這話,文垣、文圻都驚訝的擡起頭來,看向允熥。

“你當然見不到朝鮮使者。”允熥卻笑道:“爲父適才那句話不是對你與文圻說的。”他轉過頭來看向文垣。“文垣,你今年已經十七歲,當年父親才十五歲已經出來做事了。你也應當開始歷練了。”

“是,父親。”文垣按捺住激動的心情,起身答應道。

“那兒子呢,父親?”文圻卻說道。

“你,繼續在學校裡學習吧。”允熥對他笑着說道。

文圻略有些失望,但沒說什麼。二哥是皇太子,身份與衆不同,父親對待他與對待自己不同也十分正常。大哥在前往孟加拉前不也是一直在學堂上學?

“不過文圻,你也已經上了十年學,從小學堂至大學堂,該學的都已經學到了,剩下的倒也不必再學。爲父的意思是,讓你去講武堂讀二年書,將來統兵更有把握。”允熥卻又說道。

“是,父親。”文圻剛纔的失望消失無蹤,高興的答應道。

“文垠,你年紀還小些,今年才十四歲,等你十七歲,父親也會對你有所安排。”允熥又對自己的五兒子說道。

“是,父親。”文垠也躬身答應道。

敏兒知趣的一直沒有說話。她若是出言,父親一定會提到讓她成婚,但她對成婚毫無想法,還是萬言不如一默的好。允熥撇了她一眼,但今晚沒有勸她的興趣,而且允熥因後世的影響,對大女兒十九歲還不成婚也不是十分在意,又同兒女們說了一會兒話,回答了他們幾個問題,時候已經不早,敏兒起身帶着三個弟弟退下回去休息。

“夫君,確實應當讓垣兒出來做事了。他喜好讀書,甚至有些像是書呆子,妾也有些不大樂意。讓他出來做事,知曉書本上的內容雖然都是大道理,但做事沒那麼容易,就會逐漸明白更多的事情,對他以後治理國家十分有好處。”熙瑤說道。

熙瑤這話若是放在一般情形下可不該說,允熥今年才三十多歲,現在就讓太子出來做事,任何一個年富力強的皇帝都不會高興的;但這段時間,熙瑤說這話卻十分頻繁,而允熥也沒有表示反感。

‘當時真的不應該動這樣的心思,更不應該同熙瑤說。不,既然動了心思,就應當對人說出來,不然憋在心中早晚有一日會壞事。當初就不應當動這樣的心思。’允熥想着。一邊想着這句話,他又想起了當時同熙瑤說出這件事的情形。

……

……

“夫君。”見到允熥回來,熙瑤忙放下手頭的事情,彎腰行禮道。

“都已經午時了,還沒將宮裡的事情吩咐完?”允熥問了一句。

“纔過去元宵節,還有些事情尚未處置完畢,都是些瑣碎小事,所以一直到現在尚未處理完畢。”熙瑤解釋了幾句,讓面前的管事都先退下,等下午再來回稟,又吩咐宮女道:“快將茶點端來。”

“這不必忙。”允熥說了一句,四處張望了一番,又對她說道:“敏兒他們呢,都在做什麼?”

“敏兒去找思齊說話了,文垣和文垠在屋裡讀書,文圻出了宮,說是去集市上轉一轉,但天知道他會去哪兒。幾個小的都聚在一起玩耍。”熙瑤回答。

“幸好。”允熥輕聲說了一句,待宮女將茶點拿來後對屋內所有的宮女、宦官吩咐道:“你們都退下,不論發生任何事情,沒有朕的命令不得進入這間屋子。”

“是,官家。”所有下人答應一聲,轉身離開這間屋子。最後走的人將門窗都關上了。

“夫君,有何要緊的事情與妾說?”熙瑤問道。這太奇怪了,到底有什麼機密的事情,不能讓任何人聽到?熙瑤下意識覺得不對勁。

允熥沒有立刻回答她的話,而是又檢查了一遍門窗,這才又走回羅漢牀旁,同熙瑤說道:“瑤兒,你覺得文垠怎麼樣?”

“垠兒當然很好。垠兒雖然才十四歲,但做事認真,而且沉着冷靜,又十分有條理,學堂裡的先生都誇讚他呢。更要緊的是,垠兒雖然也喜好讀書,但卻不是死讀書的人,按照夫君的話說,他是讀書讀進去又讀出來的人,在他這個年紀十分不易。垠兒將來一定能做一個好國君,被他統領的百姓日子一定過得十分不錯。”熙瑤讚不絕口的稱讚自己的次子。不過她的稱讚也不是無腦吹捧,文垠確實十分優秀。

“是啊,文垠確實這般優異,見過他的朝中大臣也多有稱讚。你覺得,他與文垣比,如何?”允熥慢慢地繼續說道。

“文垣他,夫君,你這話的意思是?”熙瑤正要順嘴點評自己的長子幾句,忽然反應過來這句話蘊含的意思,雙眼直直的盯着丈夫,聲音有些尖銳的問道。

“瑤兒,正如你猜測的。”允熥站起來說道:“文垠不僅做事沉着冷靜有條理,讀書讀進去又能讀出來,最要緊的是他才思敏捷。之前不論在學堂內打架時他的做法,還是有一次議論諸葛武侯的得失,他都能想出最好的法子,或者說,最適合一國之君的法子。作爲一國之君,最要緊的是什麼?不是做事的本事,而是知人善任,同時在羣臣爭論不已時能做出決斷。文垠十分符合這一點。”

“反觀文垣,雖然做事也十分認真,但總有些呆板,所做不能說是錯的,但並不是最適合的法子。而且他做事容易猶豫不定,當覺得幾種意見都有道理時難以決斷。須知三軍危害,猶豫最大,哪怕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也比不做決定要好。至於用人,他還未做過多少事情,尚瞧不出來,可那次學堂內打架他選擇的幫手就不大合適。”

“由此來看,文垠比文垣更加適合做儲君,爲夫,想着與你商量,由文垠代替文垣做儲君。”允熥最後說道。

是的,允熥想要與熙瑤商議的,就是更換太子。他在前年學堂打架事件時就對文垣的處置不滿意,反而覺得文垠的做法最合適;之後他幾次教導自己的這些兒子,文垣每次的意見都不太合自己的口味,反而文垠每次提出的想法他都認爲十分正確。慢慢的,他就生出了易儲的心思。

但因爲他自己就是憑藉嫡次孫的身份成爲皇太孫,平時也一直堅持嫡長子繼承製,最初心裡生出這樣的心思時他自己都覺得十分荒謬,無法接受;但慢慢的,隨着文垠的表現越來越好,文垣的表現仍然不盡如人意,這個心思就好像火苗一般越燒越旺,最終,他決定同妻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好在不論文垣還是文垠都是熙瑤的親兒子,熙瑤應當不會偏向哪一方。

第165章 送行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292章 過年了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1021章 **主義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678章 岷寧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82章 抓海盜第1213章 來頭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474章 下旨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137章 決心第105章 殉葬第1021章 **主義第1267章 七月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270章 兒女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90章 除夕宴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697章 永問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633章 出門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411章 北撤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308章 反應第1248章 讓他們發財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