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

“夫君,你怎麼能生出這樣的心思!”聽到允熥的話,熙瑤登時就大驚失色,忍不住站起來說道:“這可是皇祖父訂下的規矩,豈能違背!”‘況且夫君你就是因嫡長子繼承製才得以繼承大統,若是不然,若是不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父皇(朱標)故去後應當由秦憨王繼承皇太子之位,之後儲君之位會流傳到原燕王頭上,夫君豈能成爲九五之尊!夫君豈能違背使自己繼承大統之制!’熙瑤在心裡想着。但好在她還有理智,知道這番話說出來不僅不會爲挽救文垣的太子之位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會使得本就出現裂痕的夫妻感情破裂,所以忍住了沒有說出口。

聽到熙瑤的話,允熥微微皺眉。即使她後來想的話沒有說出口,但第一句話就已經讓他覺得不大高興了,若是放在旁人身上,允熥甚至能以此爲藉口將這人以‘大不敬’的罪名處死。不過允熥想到熙瑤這時是激動之下口不擇言,眉頭皺了一下又舒展開來,語氣較爲平靜的說道:“我也知曉此事確實違背了皇祖父定下的規矩,也會引起朝廷動盪,但文垠確實比文垣更加適合爲儲君,將來治國理政會比文垣更好,以違背皇祖父定下之規矩引起動盪爲代價換文垠爲儲君,在夫君看來值得。”

“夫君,可不僅僅是朝堂動盪。朝中之臣贊同嫡長子繼承之制的大臣爲數衆多,若是這些大臣羣起反對,夫君如何應對?夫君自然可以不理他們,但若是這些大臣之後就連差事都不顧了,只是每日向夫君進諫,夫君如何處置?難道將他們全部罷免不成?”熙瑤又道。

ωωω▲t t k a n▲¢ O

‘就是將他們全部罷免,又有何妨’允熥剛想說這句話,就聽熙瑤又道:“即使將他們全部罷免,提拔上來的官員若是品格正直的,也都是贊同嫡長子繼承製之人,他們同樣會反對夫君易儲之想法,難道將這些大臣也都罷免不成?若真如此做了,朝堂之上恐怕只能剩下溜鬚拍馬之人,再也聽不到正言,於夫君治理國家大害啊!”

“這。”允熥思忖起來。因他之前一直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又是從周代起始傳承至今的制度,所以朝堂之上的大臣幾乎都支持這一制度,再參考歷史上明代皇帝幾次想要易儲的事件經過,他若是想要廢文垣的太子之位,恐怕會引起整個朝堂所有大臣的反對。而且這不比他納藍思齊爲妃嬪,或進行種種改革等事情,更易太子在所有人眼中是事關綱常倫理、王朝延續,和自己身後名的大事,比其他一切事情都重要,大臣們對差事不管不顧專心進諫是很有可能的。

至於將他們都罷免,先不說將七八成的官員罷免會引起怎樣的動盪,就算將他們都罷免了,提拔上來的官員就會支持更易太子?從朱元璋開國之後就一直強調嫡長子繼承製,近五十年來培養的所有士子也都以此爲最爲重要的綱常,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準則,不贊同這一綱常的士子少之又少,而且他們既然連這最重要的道德準則都不在乎,恐怕也會是道德敗壞之人。想要培養出不以這一綱常爲最重要道德準則的士子少說也要十幾年。中間空白的這十幾年,難道他都要依靠道德敗壞之人輔佐自己治國?

想到這裡,允熥更易太子的心思頓時淡了。雖然他仍然認爲文垠比文垣更加適合做皇太子,但爲更易太子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也使他十分猶豫。正好此時已經到了平時用膳的時候,敏兒、文圻已經回來,文垣和文垠等人也都放下書本走出屋子,允熥暫且停止談論此事,面色如常的出去和孩子們用膳。熙瑤也面色平靜,沒有被幾個孩子看出來。

當日下午允熥批答奏摺的時候腦子裡仍然在琢磨這件事,晚上回到坤寧宮忍不住又與熙瑤說了起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熙瑤竟然馬上跪倒在地,哭了起來。一邊流淚,她還一邊說道:“夫君,你想要讓文垣死無葬身之地麼?”

“你怎麼會說這樣的話!”允熥馬上說道:“夫君雖然想要更易太子,但對文垣的喜愛之情絲毫沒有減少,只是覺得文垠更適合爲太子而已。豈會想要害死文垣?”

“妾自然相信夫君無害死文垣之意,也絕不會害死文垣,但夫君若是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就等於要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啊!”

“三國東吳,孫權死後孫亮繼位,後權臣孫綝所廢改立孫休爲帝,後孫休殺孫綝得以親政。孫休之皇位並非篡奪孫亮而來,但孫休親政後仍殺了親兄弟孫亮;孫休死後,經大臣推舉孫皓爲帝,又將孫休之子盡皆誅殺。”

“秦代太子本爲扶蘇,始皇帝死後胡亥、趙高秘不發喪,以始皇帝之名賜死扶蘇;隋文帝廢除長子楊勇之太子位,改立隋煬帝楊廣爲太子,隋文帝死後煬帝即刻僞造文帝遺照,賜死楊勇。”

“由此可見,即使夫君仍舊憐愛文垣,但若是他被廢除太子之位,繼任之國君仍然會將文垣視作眼中釘,文垣仍然難以活命啊!”熙瑤跪在地上哭訴。

“這。”允熥聽到這番話,一時竟然愣住了,跌坐在地上。他向熙瑤吐露想要更易太子之事並未經過深思熟慮,只是覺得文垠比文垣更加適合做太子,又想着熙瑤是文垣和文垠兩個兒子的母親不會有所偏向,所以同她說了,根本沒有想這麼多,也或許是他下意識避免想這些手足相殘之事。當他聽到這番話之後,原來不願想,不敢向的事情也涌入他的腦海中,讓他一瞬間不知如何是好。

“夫君,文垣是臣妾的第二個孩子,也是臣妾的第一個兒子,對他十分鐘愛,猶在敏兒、文垠之上。臣妾也不忍見白髮人送黑髮人之事,還請夫君保全文垣的性命!”熙瑤又哭着說道。

“何至於此。大明畢竟與其他朝代不同,大明土地之廣闊遠超其他任何朝代,若是將文垣封到南漢洲距離中原如此遙遠之地,繼任之國君豈會將他害死,豈能將他害死?”允熥勉強說道。

“若是臨近之藩王邀功呢?文垣一向不善征戰,未必打得過其他藩王,也有兵敗身死之虞。”熙瑤又道。

允熥不知該說什麼了。他當然可以強辯,比如繼任之人不會這樣想,或者他爲文垣留幾個能征善戰的將領。但不論他說什麼,熙瑤也都可辨別回來,面對一個認爲自己可能痛失兒子的母親,他說什麼都是沒有用處的。

熙瑤斷斷續續哭了半夜,後半夜才睡下,早上起來的時候眼圈還泛紅。她不得不讓貼身侍女認真洗了臉,又使勁化了妝才遮掩下去。但宮內各處的管事之人仍然看出了皇后與平常不同,也不知因爲何事,只能小心翼翼的回稟差事;幾個子女倒是沒有看出什麼來。

允熥則是一夜沒睡。他昨晚上也不知想了多久,一想到史書上所記載的廢太子的悲慘命運,更易太子的心思也就淡了。更要緊的是,之後他在乾清宮批答完奏摺,隨意翻出一本史書竟然就是《新唐書》,翻開來的第一頁就是記載玄武門之變許多血腥細節的《尉遲敬德傳》,腦中頓時‘嗡嗡’作響,之後就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唐高祖建立大唐後立李建成爲太子,但又十分重用秦王李世民,而且因秦王能征善戰,一度有改立其爲太子之意。正因唐高祖搖擺不定,最後釀成血肉相殘的慘案。朕現在的想法,與唐高祖李淵又何其相像?只是並未被旁人知曉罷了。但若是朕繼續這樣琢磨下去,早晚會被旁人知曉,文垣和文垠,或許就會走到李建成與李世民這一步。罷了,朕就放棄更易太子的想法吧。’

‘而且更易太子本就不好。一來,朕是憑藉嫡長子繼承製繼承皇位,若是下一代皇帝不選擇嫡長子,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而且造成的動盪也無可估量,若是更易太子,繼任之人爲求穩定,也爲求皇位鞏固,或許就會廢除許多朕的改革,朕的心血就白費了。罷了,罷了。’允熥最後終於放棄了更易太子的想法。

……

……

“你說的不錯。”允熥回過神來,對熙瑤說道:“體驗世事,確實是讓他成熟起來的好法子。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間的學問不比書本上的學問要差。”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兩句話雖然淺顯,但含義卻深,值得體味。夫君,不知是何人想出來的?”熙瑤笑道。

“這,是一個叫做曹雪芹的人想出來的。”允熥愣了一下,說道。

“一位名叫曹雪芹的先賢?”熙瑤追問道。允熥點頭答應。熙瑤對於歷史也不大懂得,只看過李朝歷代的后妃傳,不知道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一位叫做曹雪芹的先賢,不過她也不在意,只是說道:“妾要將這兩句話寫在紙上,貼在垣兒的寢殿裡。”

“吩咐盧義去做即可。”允熥也只能這樣說道。他將盧義叫進來,吩咐了這件事。盧義領命而下。

=========

感謝書友統一俄羅斯黨、板塊漂移、其四七七的打賞,感謝所有書友的支持。

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466章 新任命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678章 岷寧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305章 見水師副將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49章 對話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6章 首抄詩詞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595章 應對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145章 卡廷——截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481章 改任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281章 安排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249章 解釋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634章 橫濱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384章 秦與浙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273章 正名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396章 濟、青第840章 升龍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1062章 決戰——踐踏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531章 帶誰第1817章 大結局第181章 安頓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1157章 追與逃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