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

一個半月之前,南哈迪亞島。

這是一個地理位置非常優良,島上的環境也非常優良的島嶼。這個島位於恆河入海口處,佔領了這裡,等於堵住了大半個孟加拉的出海口;而且這個島嶼本身與大陸又有點距離,陸師不能泅水而渡,必須要水師配合,而這次大明派來的水師遠遠強於孟加拉國。在明軍於這座島嶼登陸之初,孟加拉國之兵曾經想要消滅當時數量極少的明軍,但被及時趕到的南洋水師打的全軍覆沒,之後就老老實實用走私過來的千里眼看着明軍在南哈迪亞島上建立營寨。

至於環境,更是優良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孟加拉整個地區都位於印度東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八成五的地方是平原,只有東南部和東北部部分地區是丘陵。這也罷了,因爲恆河水的沖積,整個孟加拉地區土地非常肥沃,糧食產量極高,南哈迪亞島當然也不例外。這座島嶼上一年出產的糧食就已經足夠數萬將士食用了。可惜明軍登陸時已經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糧食都已經被收割了,不然根本不用從南洋運送糧食過來。

在先頭軍隊佔領這座島嶼,又在南洋過完年後,此戰總兵藍珍馬上命令駐紮在蒲藩、蘇藩的將士北上。藍珍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將士們也不敢不聽從命令,只能很快出動。被內定爲藩國左相的張輔與潞國公文垚首先率領前軍趕往南哈迪亞島,其餘軍隊陸續出發。

從蒲藩或蘇藩前往孟加拉水路十分方便,他們又有的是船,很快將整個前軍大約兩萬人都送到了南哈迪亞島上,張輔與文垚當然也到了。不過他們纔到島上,就聽到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消息。

“這麼說,法赫爾丁·穆巴拉克·沙阿拒絕停止攻打大明的屬國阿拉幹,而且拒絕向大明稱臣,拒絕對阿拉幹賠償?”文垚問面前之人道。

“他面前之人從長相來看是一個標準的東方人,但不知道爲什麼,或許是統治孟加拉國的法赫爾丁·穆巴拉克·沙阿虐待了他們,也或許是他們對當地的飲食接受不能,現在又黑又瘦,身上裹着當地人樣式的破袍子。這人正是出使孟加拉國的使者之一,名叫王森。他聽到文垚的問話腹誹道:‘明明沙阿已經答應派出向大明稱臣納貢,答應以後不再攻打阿拉幹,只是不願對阿拉幹進行賠償而已。’

不過他也知曉文垚這麼說的緣故。大明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要有一個條件孟加拉國沒有答應,大明就會出兵攻打。所以孟加拉國是否同時拒絕三個條件並不重要。他忙說道:“殿下,確實如此,孟加拉國國王沙阿不答應大明的條件。他們甚至對我大明派出的使者有虐待之嫌,住所十分不便,吃食也難以下嚥。”

“他們在聽聞大明的條件後,可有惱怒,虐待甚至想要殺死大明使者的舉動?”文垚又問道。

“啓稟殿下,並無此舉動。”王森說道。開玩笑,孟加拉國又沒有閉關鎖國,與南洋和印度其他地方的貿易都十分緊密,怎麼不知道大明這些年在海上張牙舞爪,頻頻以主持公道爲藉口在南洋打仗。如果殺了大明使者,大明就是出於面子考慮也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沙阿估計做不成孟加拉的國君了。竭力避免打仗的沙阿當然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那除你之外剩下的使者呢?”文垚又問道。大明可是派出了足有二十多人的使者團隊。

“他們都仍在從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返回的路上。下官首先趕回南哈迪亞島向殿下稟報此事。”王森道。

“他們要如何回來?”文垚臉上顯現出懊惱之色,但這時張輔忽然問道。

“應當是坐船回來。當初下官等人前往達卡城就是坐船前往。”王森又回答道。

之後文垚與張輔又問了他幾個問題,又讓他把這次出使孟加拉國的見聞全部寫下後讓他退下了。

“殿下,馬上派出一支最親信之兵,坐船前往北哈迪亞島旁的水域,待其餘使者返回後攔住他們,然後”張輔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張相,你的意思是?不成,不成!”文垚也不傻,明白了張輔的意思。張輔的意思就是將這些使者都偷偷殺掉,但栽贓給孟加拉國人,從而激起將士們的憤怒,讓隨行的文官也不敢說什麼,之後他就能以爲使者報仇爲名義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了。

但文垚不能接受這種事情。那可是二十多人,作爲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文垚的心還沒有那麼黑,不能答應。

“既然殿下心慈,那就仍然派出一支最親信之兵攔住他們,但並不殺人,而是將他們秘密藏在某地,但對將士們宣揚孟加拉國已經將除王森之外的使者殺死。在攻下達卡城後,再趁破城時的混亂將他們放進達卡城的監牢中,之後聲稱孟加拉國將他們囚禁起來,不讓他們返回,這纔有了他們被殺死的傳言。”張輔又道。

“好,這個計策好。”文垚道。這個計策雖然仍要欺騙將士,但並沒有人被殺,他還能夠接受。

他們二人又商議了一會兒,將這個計策完善,文垚對一個侍衛輕聲吩咐幾句,侍衛答應一聲走出帳篷,很快和另一個身材高大之人走進來,聽完文垚的吩咐後躬身行了一禮退出帳篷。

“他從十八歲,孤十歲時就做孤的侍衛,至今已有八年,是孤最信任的將士,派他去執行這個命令絕不會泄露出去。”文垚對張輔說道。

張輔點點頭,又道:“殿下,此事已經安排妥當,是否要商議如何攻打孟加拉國了?”

“咱們兩人商議攻打孟加拉國?”文垚道:“咱們手上只有兩萬多兵馬,而孟加拉國十分富庶,人口衆多,沙阿平日裡的常備兵馬就足足有五萬,自從陛下派出的使者來到達卡城後,沙阿又招募了許多將士,總兵馬已有八萬之多,而且還可再行招募。就算當地人戰鬥力不強,但他們畢竟佔了地利,現下又並未在孟加拉地區找到佛教信徒無法藉助當地反對孟加拉國的人,不能輕易出兵。”

孟加拉地區在這個年代天方教徒就已經很多了,總數甚至已經超過了婆羅門教徒,統治者也是天方教徒。天方教徒的戰鬥力很強,即使戰鬥力最弱的印度天方教徒也比婆羅門教徒戰鬥力強,文垚以兩萬對八萬,不敢貿然出兵。

“殿下,”張輔道:“臣並非是讓殿下直接派兵攻打達卡,以弱勝強,獨佔軍功。孟加拉國兵馬雖然遠比兩萬人多,但沙阿要防備北方與西方之敵,全國境內都要留兵防備,每一處的兵馬並不多。”

“而攻打達卡共有三條進兵路線。其一是從北哈迪亞島以北的諾阿卡利登陸,之後一路北上攻打達卡;其二是一直沿河北上,到納拉揚甘傑甚至達卡才下船攻城;其三是先奪取恆河以南之地,以船隔絕恆河兩岸,待穩固在恆河南岸的統治後再渡河攻打達卡。”

“我軍就可利用孟加拉人難以斷定我軍到底從哪一條路進兵,先派兵奪取諾阿卡利,爲之後大軍到來能夠順利進兵做準備,同時臣也讓自己多一些功勞。”張輔最後笑着說道。

“怎麼,張相認爲應當從諾阿卡利北上攻打達卡城?”文垚又問道。

“不,臣以爲,應當溯河北上一直到拉賈巴里或納拉揚甘傑,之後下船直攻達卡。一來,將士們坐船行軍更加節省力氣,二來攻城器械也能提前打造好用船運去,三來則是萬一攻打達卡城不順利,可以先擊敗從各地趕來支援的孟加拉國之兵。我軍水師遠勝孟加拉國,該國之兵無法走水路趕來支援,只能走陸路,我軍以逸待勞必定能夠擊破敵軍。先奪下諾阿卡利,則是爲了迷惑沙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張輔說道。

“張相想的好計策。”文垚誇讚道。孟加拉這個國家全境大多數地方都是一望無盡的平原,而且因爲開發的早,沒有多少森林都是田地,這種地方很難用什麼戰術,就是正面決戰。張輔能夠想到這樣的計策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藍將軍在此,或許還能想到更好的計策,但臣才能盡於此,想不到更好的計策了。”張輔道。

“你說起藍將軍,是否將你的這個計策派人傳回蘇藩讓藍將軍過目?”文垚又道。張輔過去雖然也立過不少功勞,但他還是覺得比藍珍等人略差些,想請教一下藍珍。這可是他首戰,只能勝不能敗。

“殿下,確實可以向藍將軍請教。只是這樣一來,功勞就是藍將軍得了。殿下將來要做這一藩的主君,能立下更多功勞、威懾當地人更好些。”張輔說道。

“這,”文垚頓時猶豫起來。他仍然擔心計策出問題,但請示藍珍後他的功勞確實會大大縮水。一時無法決斷。

過了好一會兒,文垚才下定決心:“立刻派人對諾阿卡利城附近進行偵查,若是當地的孟加拉國之兵確實不多,孤就即可帶兵奪取此城!”

第10章 後續發酵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番外14:大辯論下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151章 會見前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1140章 臨危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150章 挖坑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番外13:大辯論上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307章 張無忌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396章 濟、青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937章 其它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021章 **主義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80章 下基層上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9章 對話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141章 善後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777章 解惑(二)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795章 諸事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43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西南之人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035章 鐵門關第90章 除夕宴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1174章 插入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63章 新人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954章 續婚姻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306章 元宵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1195章 何爲人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217章 接媳婦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781章 大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