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

“郡王,有些高了。但爲夫也不會加封他爲鎮國將軍。爲夫打算,加封他爲公爵,不世襲罔替的公爵。”允熥說道。

“公爵?妾可是聽錯了?公爵是加封給勳貴的爵位。”抱琴道。

“你並未聽錯。爲夫說的就是公爵。你覺得鎮國公這個名字怎麼樣?不妥,不妥,還是以地名取封號。比如晉國公。濟熺早已改封,‘晉’這個字就空了出來。”允熥半是同抱琴說話,半是自言自語。

“夫君打算變更宗室郡王以下的爵位名稱,與勳貴一樣?”抱琴又道。

“你真聰明。”允熥誇讚道。同時瞞下了下半句:‘不比熙瑤差。’

“爲夫要進行改革的第四點,就是廢除原本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六級爵位,改爲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哦,子爵和男爵是爲夫打算新設的爵位,子爵等同於現在的世襲指揮使,男爵等同於現在的世襲指揮同知,改革後,現下大多數世襲指揮使、世襲指揮同知都會改封爲男爵、子爵。男爵之下,仿效漢代,再設九等爵位,從高至低依次是: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地位等於從三品至從七品。”

“親王、郡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也不再均爲超品、一品。親王、郡王仍爲超品,公爵等於正一品,侯爵從一品、伯爵正二品,子爵從二品,男爵正三品。”

“這樣一來,朝廷設置的世襲爵位總計爲十六等。比漢代的二十一等還少五等。”

“至於俸祿,同等品級的爵位與官位,基本俸祿等同。但可有額外賞賜,不論官位爵位。”

“夫君,你這是要將勳貴的爵位也進行改革?”抱琴愣住了,過了一會兒才說道。

“當然。”允熥笑道。他已經說得這麼明確,誰都能聽出來。

允熥要實行這第四點改革的目的,就是爲了統一宗室與勳貴的爵位,之後打造一個統一的貴族體系,以實現他所想的打造一個堅實的統治階級,作爲自己的統治基礎或統治國家的同盟者。

當然,這個統治階級不可能完全與拂菻的統治階級一樣,允熥也不想完全一樣,而且也不適合大明國情。允熥構想的模板是漢代。漢代宗室與勳貴的世襲爵位就是一樣的,只是勳貴不能加封王爵。

而允熥之所以以漢代爲構想模板,原因很簡單:漢代和晉代是僅有的兩個封建帝制時代,已經亡國的情況下,其他宗室竟然能借屍還魂,再建國家的朝代。其中晉代東晉皇帝的權力太小了,他難以接受,而且晉代持續的時間太短,兩晉加一塊才一百五十多年,還不到半個漢代長;能夠效仿的,就只有漢代了。

而將世襲指揮使和世襲指揮同知改爲子爵和男爵,則是爲了減輕朝廷負擔。太多的勳貴向允熥求情給自家無法繼承爵位的兒子一個世襲指揮使或指揮同知的前程,允熥也不能都拒絕。這兩等改爲正式爵位後,這些勳貴就沒臉給自己的兒子求這兩等的前程了,可以減輕朝廷負擔。

允熥的心思,抱琴當然是不知道的。抱琴的兄長才世襲指揮同知的前程,允熥讓利於勳貴也沒她哥哥的份,她當然也不會關心。不過她好歹明白,改革勳貴的爵位,肯定還有其他目的,她最好不要多打聽。所以抱琴只是笑道:“這樣好,妾的兄長現在是世襲指揮同知,改革後就是男爵,也算是正經爵位了,比從前的世襲指揮同知好聽多了。”

“夫君,妾可否自己給妾的兄長的男爵爵位起名?”她又道。

“當然可以。”允熥回過神來,笑道:“都自己起名纔好,省的朝廷起了名字嫌不好聽。不過名字不能隨便起。名字一定是兩個字;可以是地名,但不能是府、州、縣的名字;也不能與他人重複。”

“那妾可要儘快想好了。”抱琴笑道:“先佔一個好名字,省得到時候沒有了。”

“你也可以爲你弟弟預留一個。”允熥笑着迴應。抱琴的弟弟沒上過戰場,也不願走武將路線,幾年前從國子監戶系畢業,分派到了江西省布政使司做官,還沒有世襲的前程。

“多謝夫君。”抱琴又笑着行禮道。

這話說完,允熥不再和她說有關改革之事,抱琴也不提。他們將文垚叫來,抱琴仍然略帶傷感的告訴他,孃親答應他帶兵去印度了,但反覆囑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在文垚正式出發前她還會再囑咐一遍。

聽到自己母親的話,文垚雖然感覺有些對不住母親,但臉上抑制不住的浮現出高興之情。他讀了十多年書,練過無數武藝,跟許多大將學過排兵佈陣之法,急切的將這些展現出來,讓衆人知曉自己的本事。

“兒子定然不會辜負父親,母親的教誨。”他說道。

見到文垚的興奮之情,抱琴有些氣悶,但很快調節過來。兒子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好事,總比待在京城混飯吃強,不必擔心將來被削了爵位。

“父親相信你不會辜負父母的教誨,但你畢竟年輕,見過的事情還少。這一年你就不必去皇城學堂讀書了,去講武堂,隱瞞身份去講武堂。”

“更要緊的,成婚要開始準備了。現在開始準備,至少也要七八個月才能準備完畢。你大約是九月份成婚,再過幾個月十一二月份出發攻打印度。”允熥說道。

“十一二月份,這已是冬天,是不是太晚了?”

“不用擔心。印度比大明要熱,冬日也與大明秋日的氣候相當。”允熥笑着說道:“你以後要擔心的,是天氣太熱怎麼辦。當然,孟加拉比你賢烶叔叔、高煦叔叔等人的封地還要靠北,冷一些。”

“而且你的封地也確實是非常好的地方了。”從農業角度考慮,印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印度北方有高山,在冬天阻隔了來自北極的寒流,所以即使同緯度的地方也比中原要暖和;夏天呢,這座山又將從南方的海洋吹過來的水蒸氣全部留下,使得氣候溼潤;同時印度洋很少有龍捲風,不會對沿海造成破壞;而且平原面積廣大,後世分裂之後的印度可耕種面積竟然和總面積是印度三倍多的華夏差不多,整個印度地區只會更大。

‘歐洲人能夠憑藉印度一舉崛起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印度這個地方真的太得天獨厚了。但大約是自然條件太好的緣故,不僅發展出了種姓制度,還沒什麼戰鬥力,不斷被外族征服。現在,輪到大明做印度的主人了。’允熥想着。

“好了,沒什麼事了。現下時候也不早了,傳御膳房準備午膳。”允熥說道。

“盧義,你親自走一趟。先去內官監,將文垚要成婚之事告訴小章,讓他預備起來;再去一趟禮部,告訴禮部尚書黃淮,讓他也馬上準備起來;最後去鄭國公府,將此事告訴常升,讓他也準備起來。不,先去鄭國公府,再去禮部。”允熥又道。

“是,奴婢知曉了。”盧義答應一聲,就要轉身退下。

“慢。朕還有一事,你也告訴常升。”

……

……

“陛下選定了珺月爲皇長子妃?”常森驚訝的對常升說道。

“不必這樣驚訝吧,”常升本來滿肚子心事,但見到常森這麼驚訝感覺奇怪:“當初設立女子學堂,咱們就覺得或許是爲以後皇子選妃做準備。過年前後皇后還特意宣召各家勳貴帶女兒入宮覲見,皇后與她們說話時葉妃忽然來到坤寧宮,咱們也猜到了這是在爲皇長子選妃。最後選中珺月,不必這麼驚訝。”

“怎能不驚訝。當今,”常森說道這裡,看了一眼周圍。他們此時坐在院子裡的一間涼亭內,好像是在賞雪,周圍三丈內也沒有下人。“允熥的皇后就是世襲武將出身連勳貴都算不上,允熞和允熙的正妃都是低級勳貴,允炆正妃更是文官,怎麼會選到咱們家的女兒?”按照允熥的做事習慣,皇子的正妃應該不會選他們這種頂級勳貴家的女兒纔對。他以爲珺月和魏國公府、曹國公府、樑國公府的女兒都只是陪榜而已。沒想過會選上。

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66章 新一年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428章 下線遁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206章 目的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1378章 禮物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195章 新位置第185章 崩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021章 **主義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1519章 發現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395章 燕軍人第101章 玻璃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699章 說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696章 孩子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1020章 救援第992章 關注點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311章 楊栽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680章 三清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678章 岷寧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010章 焦急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401章 朱藍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362章 撤退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72章 投奔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698章 說湘王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76章 走進科學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508章 幻彩閣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466章 新任命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1098章 遺書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556章 獻女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