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至山海關

允熥之後過了濱州就到了北平布政使司轄境。

允熥很快的就過了滄州,來到河間府的靜海縣。到了靜海縣,允熥就又慢了下來,從靜海縣城出慢慢地向衛河而去。

衛河就是後世的天濜海河,不過此時並無天濜這個行政單位。允熥來到衛河邊,走到估麼着是後世天濜市區的地方,放目望去。

這是允熥今生第一次來到前世曾經到過的地方,有些懷念。不過此時的天濜地區肯定和後世的完全不同,畢竟天濜衛是永樂二年設立的,此時連天濜衛都沒有,這裡還是一片農田,無數的農戶正在地裡辛勤地勞作。

允熥懷念了一會兒前世在天濜的過往也就罷了,畢竟天濜還不是他的故鄉,也沒多少可以懷念的。

不過在沿着衛河走的時候,允熥在心裡想着:天濜的崛起,全因都定在了北平,不然它豈能越南方那麼多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成爲全國前十甚至第五的城市!今世的天濜,還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嗎?

============================================================

九月初九,朱棣在北平城燕王府聽報信的人說道:“稟殿下,皇太孫殿下已經在九月初八到了滄州。”

朱棣不動聲色地說道:“你下去吧。”

等報信的人下去了,坐在一旁的道衍說道:“殿下今日還是去陪王妃、郡王過重陽去吧,今日何必再想這些煩心的事情。”

朱棣站起來說道:“我哪有心思過節!”走了幾步,又說道:“唉!要是能有辦法除掉允熥就好了,允熥現在就在北平,明日我還得去山海關見他,真是不甘心啊!”

道衍說道:“殿下,不是已經討論過多次了嘛!皇太孫隨行的護衛有兩千多人,僱傭盜匪根本就不可行;下毒之類不說可行與否,只是在北平出事就和殿下脫不了干係。”

“找蒙古諸部在皇太孫殿下巡行至長城一線時偷襲的話,不說現在能有五千以上男丁的蒙古部落有多少,即使是偷襲成功也難保無人被俘,到時候供出殿下就追悔莫及了。”

朱棣說道:“我知道,只不過是不甘心而已。明日就啓程去山海關面見允熥。放心,不會被允熥看出端倪的。”

二人又說起別的事情。正商談間,徐王妃遣宦官來問朱棣:“王妃娘娘讓奴才來問殿下,可處置好事情了,等着王爺去過重陽節呢。”

朱棣說道:“知道了。”然後轉頭對道衍說道:“大師,……”

道衍站起來笑道:“那王爺就去過重陽節,貧僧回廟裡去了。”然後退下。朱棣也隨着宦官去了王府後院。

===========================================================

允熥自過了天濜,就直奔山海關而來,九月十二日就到了山海關。而此時朱棣還在不急不緩的趕往山海關,連寧王朱權和遼王朱植都未到。

允熥在出了青州之時就已經讓人去遼王朱植的封地廣寧州(今遼瀋省北鎮縣)、寧王朱權的封地大寧(今內蒙寧城縣)去通知他們大約在九月十五左右到山海關等着他。

不過既然允熥當初說了是九月十五日到這裡,雖然對於遼王這麼遠的王爺沒有提前到感到詫異,並且打算在朱植到了以後詰問他,但是現在還是好好地遊山玩水吧。

允熥前世就到過山海關,並且翻新以後的山海關和這時年年檢修的山海關看起來樣子差別不大,允熥也沒興趣多看,而是順便巡視起周圍的衛所來。並且遊山玩水和巡視衛所並不衝突。

不知道是平日裡就如此,還是因爲知道他要來,每一個巡視的衛所都是武器齊全,堡壘完整,士兵士氣高昂。允熥並不放心,又問了家學淵源的藍珍等人。藍珍也陪着允熥巡視了諸衛所,看過之後肯定的表示這些衛所的兵確實是精銳並未腐朽。不過巡視這些衛所勾起了允熥的思緒。

允熥在路過永平府、開平中屯衛的時候,得知現在開平衛還在蒙元的開平故城一代,不在現在的唐山,頓時想起了自己前世在看《明史》的時候,看到的那些朱棣當了皇帝之後,放棄北方大量地盤的觸目驚心的記錄。

朱棣即位後棄開平故城、棄興和舊城、棄新城衛、棄富峪衛、棄會州衛、棄榆木衛、棄全寧衛、棄營州城、棄興州城、棄興和千戶所、棄大寧城、棄寬河千戶所等。

這些棄地的做法將老朱耗時二十餘年打造的層層保護幽燕地區的衛所全部廢置或遷徙他處,使得本來在層層保護之下的北平城竟然成爲了抵抗蒙古的第一線,什麼‘天子守國門’就是他自找的,本來即使他遷都北平也根本用不到他來守國門。

朱棣當皇帝時總體上還算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因爲他得位不正,爲了讓自己看起來是正統繼承人,也爲了防範其他的親王有樣學樣造反,辦了許多的錯事,有些事情對後世的歷史產生了極壞的影響,這就是他做的產生極壞影響的錯事之一。

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允熥好不容易纔從思緒中解脫。然後允熥走下山海衛,看着天色已晚,回了自己的住所。

在回下榻之地的路上,講武堂畢業的學生佟永和允熥說道:“殿下,何時去臣的老家遵化衛巡視?”這一路上講武堂‘未分配’的學生都和允熥熟悉了,是以佟永敢這麼說話。

允熥笑道:“彆着急,過幾日往北平的路上就會經過遵化衛,到時定然去巡視。”

允熥回到下榻之地,忽然有人通傳:郭鎮來了。

允熥十分驚訝,因爲郭鎮是他留在兗州處理貪腐案後續的人,怎麼現在就追過來了?

允熥馬上讓郭鎮進來。等郭鎮進來了問道:“兗州貪腐案結束了?還是聖上另派了大臣追查?”

郭鎮說道:“稟殿下,聖上另派了大臣繼續查案。”

允熥問道:“聖上派了何人?”

郭鎮說道:“是刑部郎中鐵鉉。且陛下任命其爲兗州知府。”

允熥聽得這個名字,頓時一拍腦袋。因爲這二年鐵鉉在朝堂之上並不如何出彩,其所在的刑部又與允熥打不了什麼直接交道,所以允熥把他給忘了,現在郭鎮提起來纔想起來。

不過他已經遠離山東了,回去的路上又不經過山東,想與鐵鉉接觸培養感情的事情也只得告罷了。‘等着鐵鉉回京述職的時候再說吧。’允熥想着。

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1692章 尷尬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937章 其它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1035章 鐵門關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1722章 文坻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851章 忘了第256章 多疑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634章 橫濱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427章 長大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625章 體育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90章 除夕宴第172章 投奔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680章 崩塌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185章 崩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381章 徵兆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216章 梅殷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