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挖人

五人聚了一會兒,因爲天色已晚就都各自安寢去了。

朱棣回到自己的安寢之地,讓人叫來道衍。

道衍此時已經睡下,聞聽朱棣這時召見,不敢怠慢,急忙走過去。朱棣之所以路上走得慢,有一半原因是爲了無法騎馬的道衍才慢的。

等到道衍到了,朱棣讓服侍之人都退下,又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對道衍說道:“大師,今日與允熥會面,本來是三位王爺,但是允熥卻一直盯着我說話,是不是父皇在燕王府安插有暗線,知道了咱們曾經說過的一些對允熥不太恭敬的話,然後告知了允熥,所以允熥才這樣一直針對我?”

道衍思考片刻,說道:“應該不是。若是陛下暗插了人,應該會來信與殿下,而不是告知皇太孫殿下;畢竟,這不利於皇家和睦。”

朱棣一想也對,但是疑惑地說道:“那爲何允熥一直盯着我說話?”

道衍說道:“據貧僧所想,多半是殿下久震北邊,皇太孫殿下想從殿下口中瞭解更多的關於北邊的情況。”

朱棣一想覺得道衍的猜測比較合理,因此也不糾結了,讓道衍下去休息,自己也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天剛矇矇亮,允熥就起來到空地上鍛鍊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允熥每天爲了保持自己的功夫不退步也是蠻拼的。

練了一個時辰,允熥吃了早飯,突奇想,想知道朱棣在幹什麼,所以帶着王喜和另外兩名宦官,還有兩名侍衛去了朱棣的下榻之地。

朱棣因爲昨晚上思慮過甚,睡得很晚,此時剛剛起牀還在洗漱。

允熥走到朱棣下榻之地的門口,正要往裡邊走,門口的侍衛攔住他說道:“燕王殿下還未起來,任何人不能進去。”

允熥說道:“你可知我是何人?”

那侍衛彎腰行禮道:“見過皇太孫殿下。”然後行完了禮說道:“無燕王殿下的命令,不許任何人進去,請皇太孫殿下恕罪。”

允熥看着他的眼睛,知道他不是像兩年多以前武德衛的人那樣假裝的,是真的不會允許任何人進去。

王喜叫到:“大膽!你可知你犯了何罪!”

但是那人卻並不答話,只是死死守着院落的大門。

正沒奈何,朱棣匆匆跑了過來,見到情形,馬上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馬上下令道:“張玉,讓皇太孫殿下進來。”

然後上前說道:“皇太孫殿下,臣的侍衛有些死性,不知變通,臣一定好好責罰他,請殿下不要降罪與他。”

不過他後邊的話白說了,因爲允熥聽到張玉的名字之後就根本沒注意朱棣後邊說的話。

張玉啊!朱棣手底下的兩大名將之一,允熥聽到朱棣叫張玉的名字之後就特別的看了張玉幾眼。

然後王喜輕聲地提醒允熥道:“殿下,燕王殿下等着您回話呢。”

允熥聽了王喜的話,反應過來,雖然沒聽清朱棣說的是啥,但是猜也能猜到,對朱棣說道:“四叔有如此忠勇之人,我怎會怪罪於他。”不過允熥眼珠一轉,有了新的主意。

朱棣剛剛鬆了口氣,聽到允熥接着說道:“四叔久震北邊,想必手底下的侍衛都是非常之人,不如都叫過來讓當侄子的開開眼界。”

朱棣馬上推辭道:“我這北平的侍衛如何與京城的侍衛相比?還是不要貽笑大方了。”

允熥說道:“四叔過謙了,北平一直都是藏龍臥虎之地,豈會沒有出色的人才,四叔還是把人都叫出來吧。”朱棣推脫不過,只能將侍衛都叫過來。

朱棣共帶了侍衛八人,又有一個百戶所的軍隊跟隨護衛。允熥讓也把跟隨護衛的百戶所百戶叫過來。

等這九人到齊了,朱棣一一介紹。第一人爲張玉,朱棣說道:“此人剛剛你已經見過,我就不多說了。”然後指着第二人說道:“此人名爲朱能。”朱能忙上前行禮道:“見過皇太孫殿下。”

然後朱棣指着第三人說道:“此爲邱褔。”指着第四人道:“此爲火真。”又指着第五、六、七、八人依次道:“此爲譚淵、此爲王真、此爲王聰、此爲張武。”這幾人也依次向允熥行禮。

然後朱棣指着第九人對允熥說道:“此人名叫張輔。”張輔也向允熥行禮。

張玉、朱能、邱褔,都是後來朱棣造反的時候手下大將;譚淵這個名字好像也見到過,應該也是大將;其它四個名字不知道了,但是既然朱棣只帶了八名侍衛也帶着他們,應該也是朱棣最信任的侍衛,按照造反時朱棣每戰必身先士卒的個性,應該也是立了大功的人,不管是死後追封還是活着受封,總是能有個爵位的。

然後就聽到了最後一個名字。允熥當然是聽說過張輔的,於是笑着說道:“我觀這張輔與張玉長相相似,可是父子或者叔侄?”

朱棣回道:“你說的不錯,這張輔確是張玉的兒子。”

允熥見張輔此時還年輕,與張輔多說了幾句話。然後心中一動,問道:“你今年多大歲數了?”

張輔不知允熥問這個幹什麼,老實答道:“臣今年二十一歲。”

允熥笑道:“你今年才二十一歲?不是正好在講武堂學生的年紀之內嘛。”然後對朱棣說道:“我觀這張輔有大將之才,年紀又輕,怎麼不送到京城的講武堂來?”

朱棣此時無數類似於“艹你老母”的話幾乎要脫口而出,強忍住纔沒有出口。朱棣勉強笑着說道:“京城講武堂英傑輩出,我手下的侍衛怎能與之相提並論。”

允熥說道:“怎會不能相比?並且這兩屆北平軍中選送京城的講武堂學生,依侄兒的眼光看來,並無能與這張輔相提並論的。”

然後允熥笑着說道:“叔叔也太偏心了,有了英才只知自己藏着,難道我還能搶了叔叔的人不成?送到京城的講武堂學上兩年又不是一直在京城待着了,學完了自會返回北平的。”

然後斬釘截鐵的說道:“今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了,等明年講武堂開學,一定將張輔送至京城。”

朱棣此時後悔不已。本來張玉他們四個並非是侍衛,而是燕王三衛的千戶、副千戶。朱棣十分信任他們幾個,所以這次來山海關也帶着他們。張輔因爲朱棣也十分讚賞他,所以選派他到身邊爲侍衛,這次也一併帶來了,誰知會被允熥挖了牆角。

但是允熥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不能再推辭了,所以朱棣只能強笑着說道:“既然你如此看得起你四叔的侍衛,那就讓他明年去講武堂。”又轉過頭對張輔說道:“還不趕快謝恩。”張輔忙跪下謝恩。

允熥因爲挖到了一名年輕的大將高興不已,也沒心思繼續在這裡呆着了,又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495章 殿試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414章 李家慶賀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939章 鑄炮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626章 好馬第1089章 血色(一)第1692章 尷尬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711章 要求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565章 道理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1231章 藉口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53章 慶功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1271章 教子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673章 三日後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78章 有人出城第269章 驚動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1685章 行刑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868章 反應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2章 太子將死第260章 鍊鐵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80章 下基層上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557章 我來也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85章 失常的人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590章 薛救齊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938章 黎澄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3章 徹底融合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1427章 長大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495章 殿試第981章 本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426章 好奇第1250章 副校長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