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

允熥其實在蕭家父子退下後就看出了昀蘊的心思。昀蘊的心思很好猜出來,要知道,他的二妹最後嫁給了喜歡的人,四妹也已經有了喜歡之人,昀蘊的這種神情他很熟悉。

但他還是反覆追問。昀蘊的情況與另外二人還不一樣。昀蘭和昀芷都是與自己喜歡之人認識了很久之後才喜歡上的,允熥對他們也算了解,知道他們的脾氣秉性爲人如何,還算放心;可昀蘊只不過是見了一面而已,他對蕭涌也完全不熟悉,很不放心。

而且昀蘊還不能離婚。當然,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妹妹離婚的,但若是實在過不下去了,也會同意。雖然時下的輿論對於離婚的女子,即使是公主也毫不寬容,但他纔不會管那麼多;而且他完全可以使用讓駙馬‘不治身亡’爲手段讓妹妹成爲寡婦,之後再嫁,那樣名聲相對好聽一點。即使他再重用楊峰,再喜歡張無忌,也沒有自己的妹妹重要。但允熥又是對蕭家有安排的,蕭家會代表着商人地位的提高,關係到他對未來的謀劃,一旦將蕭涌賜爲駙馬又廢掉,影響太大,他也未必能下那個決心。

所以他只能反覆詢問昀蘊,確定她的意願。

“妹妹心意已決,皇兄不要再詢問了。”昀蘊平靜的說道。

允熥又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說道:“好,那明日一早,朕就將這封賜婚的聖旨傳給蕭家。”

“妹妹多謝皇兄成全。”昀蘊行禮道。

“好啦,三姐,我就說皇兄一定會答應的。”昀芷笑道。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允熥也感覺輕鬆許多,對昀芷笑道:“四妹,你是因爲自己的婚事也就要有着落,可以正式下旨賜婚了,所以這樣高興吧。”

“瞧皇兄說的,妹妹就不能真心爲三姐高興了?”昀芷臉有些泛紅,但還是這樣說道。

“可以,不過你聽了皇兄之後說的話可不要不高興。皇兄覺得,你的賜婚旨意還是等到明年你三姐出嫁前再公佈,而非今年。”

“爲什麼?”

“你看,你還是,不對,”允熥擡起頭來:“適才那三個字是三妹你說的?”

“自然是妹妹說的。做姐姐的當然要關心妹妹。在妹妹不好意思說話的時候替她把話問出來。”昀蘊抿着嘴笑道。

“你,罷了。原因自然是昀芷你今年才十六歲,兄長覺得年紀還小,想讓你後年十八歲再成婚;但若是今年就傳了賜婚的聖旨,沒準明年就得把你嫁出去。所以打算明年再傳旨。”

“可是,張侍衛的年紀也不小了,雖說男子成婚晚一些也沒什麼,但保不準他的父母就在家鄉給他定了親。皇兄,爲了四妹妹着想,還是提前下旨爲好。”昀蘊說道。

“這不必擔心。”允熥擺擺手說道。同時在心裡補充道:‘要不是兄長早有安排,張無忌家裡早就給他定親了,畢竟他們沒看過《倚天屠龍記》,不知道張無忌是會娶郡主的。’

昀蘊和昀芷當然不知道他的安排,但見他說的這麼輕鬆,也對此不再擔心。“那妹妹就能放心了。”昀蘊笑着說道。

允熥又與她們姐妹說了幾句話,藉口自己還有政事要處置讓她們退下,但卻又故意留昀蘊慢走了幾步,趁機對她說道:“三妹,你的這個夫婿與你二姐和四妹選定的夫婿還是不一樣。他們的夫婿都是兄長的侍衛出身,轉爲武將也很容易,雖然不少人會羨慕嫉妒他們的境遇,但不會受到太多苛責。”

“可蕭涌出身商戶人家,雖然文官願意接納一個出身商戶人家、但能考中進士或舉人之人,卻未必願意接納這樣一個駙馬;勳貴人家也會對皇兄的旨意不滿意。”

“當然,他們的想法不會影響皇兄的決定,你不必擔心皇兄會因此動搖。但你所受的壓力會很大,你能承受的住麼?就算你能承受的住,蕭涌能承受的住麼?若是他承受不住,或許會對你心生怨恨,你能承受的了麼?”

“這話皇兄一開始就想到了,但不適合讓昀芷知曉,所以特意留下你只和你說。”

昀蘊聽了這話沉默了好一會兒,過了半晌才說道:“皇兄,妹妹願意承受這些。”

“正如皇兄之前說過的,就算選旁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雖然他身爲商戶承受的壓力更大些,出事的可能更大些,但,妹妹願意相信他。”

“而且,”昀蘊擡起頭,用亮晶晶的眸子盯着允熥:“妹妹也相信皇兄,相信皇兄不會讓蕭涌陷入最艱難的境地。”

聽到昀蘊這句話,允熥深吸了口氣,說道:“既然三妹你願意相信兄長,兄長也不會讓你失望。”

“等賜婚的聖旨宣佈後,必定會引起百官大譁,即使沒有能站得住腳的理由,文官也必定對兄長進諫,你與蕭家所承受的壓力也不會小;但不必擔心,很快就會有另外一件事情來吸引他們的注意。你們身上的壓力會驟然變小。”

“是什麼樣的事情,能吸引大多數文官的注意?”昀蘊有些好奇的問道。

“過幾日,你就知道了。”允熥笑着說道:“會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

……

……

允熥賜婚的消息傳開後果然引起了文武百官的譁然。從秦代開始,商人名義上的地位一直是最低的,而且蕭涌現在還只是個舉人沒有做官,蕭家在朝廷上也沒有相善的官員能夠辯解,文官階層當然對於他做駙馬羣起反對。至於武將,此時武將階層與勳貴階層基本上是重合的,勳貴的態度就是武將的態度,而只要皇帝沒有將公主嫁給勳貴階層的人他們都不願意。他們雖然不會像文官那樣上摺子反對,可也不會支持,平日裡與交好的人閒聊時也大多語帶嘲諷。

但對於這種情況早有預料的允熥,很快就拋出了準備已久的後手,讓文官顧及不到此事了。

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1178章 安排第1264章 驚險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973章 訓話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539章 答應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394章 燕軍第637章 相模國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178章 祭祖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140章 臨危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307章 張無忌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866章 捷報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805章 臨高韓第953章 婚姻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90章 除夕宴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1403章 偷屍體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400章 齊王女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264章 驚險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258章 車軌第58章 ……陰謀——插敘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150章 挖坑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529章 喜脈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366章 岱璇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