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兒女

(贈送讀者三百字)

“爹!”“爹!”四個小孩子一邊高興的叫喊着,一邊向允熥跑過來。

“哎!”允熥抱了抱自己的四個孩子,又對跟在後面的思齊招招手讓她也過來,笑着對他們說道:“你們適才玩的好不好?”

“好,好長時間沒有出宮了,在宮外的店鋪裡挑選東西真的與從下人手裡挑選喜歡的首飾不一樣,不知怎的,就是覺得更開心一些。”敏兒笑着說道。

“你倒是開心了,爹爹的內庫都要空了。”允熥故意說道。

“爹,你總是嚇唬女兒!”敏兒叫道:“敏兒從孃親嘴裡知道了,爹爹的內庫豐盈得很,根本不是這點兒買東西的錢能夠用光的。”

“呵呵,”謊言再次被女兒拆穿的允熥略有些尷尬的笑了兩聲,說道:“爹爹這是在教導你們注意節儉。爹爹雖然現在內庫豐盈,但若是不注意節儉,奢靡過費,看起來取之不盡的內庫也會變得空空如也。”

“何況內庫的錢財都是大明百姓上交的稅款,皆是百姓辛勤勞動而來,豈能隨意浪費!”

允熥本以爲能夠藉此對她教導一番,文垣他們三個都擡起胳膊答應一聲“兒子知道了”,思齊也回答一句,誰知敏兒卻笑道:“哈哈,爹的反應和女兒想的一樣呢,對女兒說的不實之詞被拆穿後就用教育女兒這個法子轉移話題。”

聽了這話,允熥正不知該說什麼,文垣三人的手也擺在半空不知如何是好,敏兒自己卻又撲到允熥懷裡,笑着說道:“爹爹,女兒適才和爹爹開玩笑呢。”

她隨即又正色說道:“女兒知道爹爹的教導都是好意,適才的教誨敏兒已經聽進去了,以後也定然會聽從爹爹的教誨,決不奢靡過費。”

“你呀你,真是古靈精怪。這麼和爹爹開玩笑。”允熥又抱了抱她,笑着說道。

若是一個道學先生在此見到這一幕,定然會氣憤的鬚髮皆張,厲聲斥責敏兒,因爲敏兒的所作所爲非常不符合儒家禮法,這個年頭即使再寵愛孩子的家庭也不會允許孩子這樣;但此時在場的人都十分淡定的看着這一幕。

允熥秉承後世的想法教育孩子,對於兒子管得還嚴一些,但對於女兒只剩下寵了,從來不會大聲斥責他,即使覺得她說的不對也就事論事認真說理,通過講道理的方法說服她,而不是用家長的權威鎮壓;平素也不注意父女之間的禮節。一開始下人們也都看不過眼,可漸漸的也就習慣了。

父女兩個說了一陣,敏兒又道:“爹爹,將我們扔在那家店裡又幹什麼去了?害的女兒和弟弟又在店裡多待了一刻鐘。”

“哦,快要舉行鄉試了,爹爹在夫子廟那邊轉一轉,聽一聽考生們都議論些什麼。”

允熥說道:“正走着,就遇到了你們賢彩姑姑的丈夫,他送你們賢彩姑姑去醫館行醫爲病人治病;爹爹就順便帶他一起在夫子廟一帶轉一轉。”

“之後又遇到一個姓蕭的商人,他兒子與他家侄子今年要應考應天鄉試。爹爹順便考較一番這兩個年輕秀才。等考較完了讓他們退下,又和你們姑父說了幾句話,他回去等着賢彩姑姑,爹爹就過來接你們幾個。”

“姓蕭?爹爹,您考較學問的這個人,可是那個要選做三姑駙馬之人?”敏兒眼珠一轉,想到了什麼,湊到允熥耳邊小聲說道。

“敏兒,你這是怎麼知道的?”

“聽孃親與二孃議論知道的。上個月有一日敏兒放學回去,本想給娘和二孃一個驚喜,不讓下人們通報,就聽到在議論這件事,女兒就記住了。”

“爹,這個要選做三姑駙馬的人長相如何,學問如何,可配得上三姑?”

‘以後議論事情可得注意,即使不是機密事情也要告訴下人定要通報,防範不被他們聽去。’允熥先在腦海中這樣想了一會兒,隨即說道:“這人學問不錯,確實十分聰慧,今科鄉試只要不跑題,不隨意引用無人知曉的典故,今科中舉應當沒有問題。不過,就是太聰明瞭。”

“爹爹還順便考較了他堂弟的學問。他堂弟就與他差得遠了。爹爹雖然自己去考科舉多半也考不過經義題,但這些年進士的答卷看多了,好壞還是分得出來的。他堂弟除非運氣極好,不然定不能考中舉人。”

“不過這人很有意思。朕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來他其實很喜歡經商,喜歡跟在父親身後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到處走一走;但他因爲開蒙的時候是整個家族讀書最好的幾個人之一,而且他們家擅長經商的人太多而讀書人太少,所以強令他必須讀書。

這次他們參加應天鄉試,他堂兄很早就被送到京城揣摩今年的試題與可能被任命爲考官之人的喜好,但他一直到這個月中旬才從老家出發被送到京城準備考試。就是因爲害怕他父親對他的管教鬆懈使得他不看書而是跟着父親學做生意。”

“之後爹爹又問了這商人幾個問題,就讓他們退下了,來找你們。”

“罷了,不說這些了。都上馬車,爹帶你們去二姑家裡探望二姑。不過你們到了那裡一定記得輕手輕腳。二姑已經懷了身孕,一定要注意。”

“知道了。”幾個小孩答應一聲,敏兒與思齊上了一輛馬車,文垚與文垣、文圻上了另外一輛馬車。允熥本想騎馬,可擡起頭見太陽又出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了,也就上了文垚等人做的那輛馬車。

“爹,天氣真是太熱了,”馬車上文圻一邊使勁扇着扇子,一邊說道:“今日早上還下了雨比平日涼快一些,但卻還是這麼熱。老天爺爲什麼要讓七月份這麼熱。這樣的日子真是不應該出門。”

允熥忍住了給他科普一下天氣是冷還是熱與太陽之間關係的想法,說道:“文圻,正因爲七月份如此炎熱,更要出門。你以後要加封藩國,必定會與蠻夷之人打仗。那時莫非還要說七月份太熱不打,等天氣涼快了再帶領將士去征戰?”

“練武之人有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越是這樣最冷最熱的時候越要練武,因爲在這樣的時候練武的用處才最大,也越能適應嚴寒和炎熱的天氣。”

“所以七月份這樣炎熱才更要出門。你們平日裡練武也絕不能懈怠,不能因爲天氣炎熱就不練或練得時候短了。你們若是這樣做被發現了,定不會輕易饒恕。”

“是,爹。”他們三人說道。

可聽完他們三人說話,允熥卻轉過頭對文垣說道:“文垣,你這是怎麼了,答話這麼無精打采的,也是因爲天氣炎熱?”說到後面,他的語氣有些責備的意思了。

文垣坐在被固定住的小椅子上,看得出來似乎猶豫了一下,之後說道:“父親,兒子有問題想要詢問父親。”

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490章 薛氏第77章 兩個相關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428章 下線遁第1217章 接媳婦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1019章 趕路第90章 除夕宴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963章 鋼鐵廠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777章 解惑(二)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411章 北撤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260章 鍊鐵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426章 誰來查案番外20:祭拜長陵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79章 下鄉進村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170章 砸玻璃第590章 薛救齊第1141章 善後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381章 徵兆第1349章 漢洲攻略(十三)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377章 妹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第1020章 救援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473章 親子第153章 慶功第1151章 會見前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564章 吳王府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83章 告一段落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515章 目的第777章 解惑(二)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570章 父子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