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

昀蘭的婚禮舉行完畢,允熥了卻一樁心事,又全身心投入到朝政之中。他最近不打算進行什麼改革,但之前年後上朝頭一日吩咐的有關軍事方面的改革卻仍然沒有完全結束。畢竟這次五軍都督府改大都督府與朱元璋時大都督府改五軍都督府不一樣,整個內部架構都發生了變化,不能沿用從前的。

同時給上直衛換裝的事情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原本隸屬工部,現在隸屬總裝備部的兵器作坊天一亮就開始運轉,天不黑不停,打造燧發槍裝備上直衛。上直衛替換下來的火繩槍則交給其他京衛。

新作物的種子也都播下去了。所有勳貴都知道這些新作物必定值錢,就算不值錢自家也可以嚐個鮮,所以費盡力氣爭奪種子生怕少了,還是允熥出面劃定了每家分的數量,才解決這個問題。

所有的勳貴分到種子後都馬上在自家的田地種了下去。當然,他們各家的一部分田地也都按照允熥之前對河沿莊的農戶說的那樣,用了新的種地法子。

方鳴謙也帶領船隊重新前往漢洲大陸。這一次他的船隊規模大了許多,被朱有燉編寫的戲曲鼓動起來的要錢不要命的人,被流放到漢洲大陸的文武官員,被俘虜的全國各地的流氓土匪,統統被一股腦裝上了船,要打包送到漢洲。

而且這次他們的航線也會有變化。根據這二年方鳴謙在漢洲大陸對洋流的觀察,結合日本漁民的經驗,認爲在傳統的航線以南一定存在一股洋流從日本向東到漢洲,所以他們決定探索這條洋流去航線,去往漢洲。

另外隨同一起去的還有楚王朱楨和湘王朱柏的孩子。朱柏已經在漢洲大陸站穩了腳跟,自然要將妻兒接過去;朱楨則覺得兒子年紀還小,再在京城留幾年。

而且他還有自己的心思。開發漢洲大陸目前離不了本土的支持,把兒子留在京城,多與允熥接觸,沒準分給他的人就比分給朱柏的人會多幾個,其它支持也會多一些。

至於允炆,允熥雖然答應把他封到漢洲,可卻想把他封到南邊去,北邊加利福尼亞——墨西哥一帶不需要再加封一個藩王。可南邊一時半會兒還開發不到,他除了囑咐方鳴謙儘快在南方建立立足點之外,只能暫時將朱允炆留在本土。

爲了加快開發進度,允熥甚至暗示方鳴謙,可以允許他在南方仿照春秋戰國時的例子,建立一個半獨立性質的公侯封地。這果然將他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十分激動的答應儘快在南方建立定居點。

允熥還對他說道:“你回了漢洲大陸,去南方建立定居點的時候,注意一種作物。”

“這種作物不是用來吃的。它是一種大明沒有的樹上長出來的,不對,不是長出來的,是割開樹皮後從樹裡流出來的東西。它流出來後會逐漸凝固。這東西彈性極好,在它從樹裡流出來時可以做成球的樣子。下次再有人從漢洲大陸回來,帶着這種樹的種子。”

方鳴謙強行將‘陛下是怎麼知道漢洲大陸的南方有這麼一種作物的’這句話嚥了回去,答應一聲。

允熥又吩咐他在漢洲大陸尋找其他從未見過的作物,以及好好輔佐朱柏、朱楨等人治理、馴化當地土著,增加治下的人口與土地後,讓他離開了。

站在龍灣渡的碼頭前,看着遠去的載着方鳴謙、朱楨等人的船隻,允熥在心裡說道:‘二百年之後的未來,就在你們手中了。’

送走了去往漢洲大陸的船隊,朝中再無什麼大事,允熥的日子也變得按部就班起來。

……

……

這一日下了朝,允熥回到乾清宮換一身衣服正要出門,忽然熙瑤打發人來對他說道:“二妹妹回宮了。”

聽到這話,他忙又將衣服換了回來,匆匆向坤寧宮而去。

他剛走到大殿門口,就聽到從裡面傳來昀芷的大笑聲,忙加快幾步走進去,笑着說道:“昀芷,你這麼笑,是聽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

“妹妹見過皇兄。適才二姐說,二姐夫下了值回家,和她說應天行都司裡有一名官員當值的時候一不小心掉在了泥塘裡,渾身上下都是泥水,還灌了一肚子。”昀芷站起來說道。

“確實可樂。但也不值得你這樣笑吧。都是大姑娘了,過些日子該出嫁了,還和小孩子似的。”允熥先回應一句,之後與上前行禮的昀蘭,昀蘊等人打招呼,又對昀蘭說道:“二妹妹,今日怎麼又進宮了?我知曉了,準是又來看你母妃的。”

“瞧皇兄說的,妹妹就不能入宮看看兄嫂了?”昀蘭故意白了他一眼,又將敏兒拉到身旁。“何況敏兒這麼可愛,我也要來看看敏兒。”

“敏兒最可愛了!”她聽到有人誇她,說道。

“嗯嗯,咱們家敏兒最可愛了。”允熥順嘴答應一句,坐到她身旁,正要與她說幾句話,就聽昀芷說道:“皇兄,這樣的話你都拿來打趣妹妹好多次了,妹妹還出不了嫁呢,還得等着三姐嫁人了才能出嫁。”

“四妹!”昀蘊叫道。

“三姐害羞了。”昀芷又叫道。聽到這話,昀蘊過來和她打鬧在一處。

“皇兄,三妹確實年紀不小了。她今年也十八了,也該爲她選一名駙馬準備出嫁了。總不能都和我似的拖到二十一歲。”昀蘭說道。

‘二十一歲怎麼了?二十一歲正是好時候。’允熥在心裡說道。不過他也知道,按照這個年代的標準二十一歲已經很大了,若不是昀蘭十八歲就第一次許了駙馬,只是後來駙馬戰死,再次選駙馬才拖到這麼晚,指不定會有什麼流言出現。就是現在,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也層不出窮,甚至有些小道消息猜測昀蘭看上了楊峰,允熥得知後故意將她的第一個駙馬害死,又害死了楊峰的妻子。

不過,允熥仍然會堅守底線:民間如何他不多管,可宮中女子至少十八歲才能出嫁;男子迎娶妃子,也最少十八歲。

“皇兄心裡記掛着這事呢。”允熥說道:“今年肯定想方設法爲她選出合適的駙馬,明年將她嫁出去。”

“倒是你,懷上了麼?”

昀蘭的臉馬上紅了起來,但總算比出嫁前強了許多,用正常的聲音說道:“還沒。”

“有些晚了,得讓楊峰加把勁才行。”

“不過嫁過去一個多月,如何就晚了。”

“怎麼不晚?當初你嫂子嫁給我後可是一個月就懷孕了。”

“皇兄你還說?”昀蘭決定變被動爲主動,反擊起來:“你壓給他那麼多差事,除了休沐日都要戌時才能回府,每日都累得不行。皇兄少給他安排點兒差事吧。”

“誰讓張數還沒回京呢!”允熥說道:“原本兄長任命他爲應天行都司的都指揮使,可沒想到英藩的事情一直沒能交割完畢,他一直不得回京。楊峰以一身辦着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兩個人的差事,自然忙碌。”

“不過馬上就好了。英藩的事情終於交待完畢。前日的消息,他已經啓程返回京城,再有十多日就能到了。等他到了京城,楊峰就能輕鬆起來。”

“真的?這真是太好了。”昀蘭高興的說道。

聽到自己的丈夫再過幾日就能輕鬆後,昀蘭說話的興致明顯高漲許多,又與允熥說了一會兒話,和昀蘊、昀芷坐在一起談論起了珠寶首飾。

“宮裡的首飾自然都是頂好的。”昀蘭說道:“可樣式雖然也經常翻新,卻比不上民間店鋪的東西。宮裡的工匠總是想的太多,從而做不出樣式最好看的。”

“年後京中出現了一家珠寶首飾店。這家店的主人據說來自蘇州,姓李,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家的首飾樣式新奇,據說店中的工匠不僅有大明的人,還有日本、朝鮮的。那些最善於琢磨的工匠將日本、朝鮮首飾的特色與大明首飾的特色放在一起,就做出了新奇的首飾。”

“我和常家大表嫂一起去過一次,買了不少的首飾回來。”說着,她從身上摸出幾件首飾,遞給她們二人:“看,是不是樣子新奇?”

‘蘇州來的,姓李?蘇州李氏?’允熥卻注意起了這一點。‘他們家將買賣做到了京城?’

就在允熥思索的時候,昀芷的眼睛也閃了閃,不過馬上恢復平靜,稱讚起昀蘭拿進宮的首飾。

允熥想了一會兒覺得就算他們家將買賣做到京城也沒什麼影響,回過神來,就見熙瑤也看着昀蘭的首飾,雖然旁人看不出來,可與她做了十年夫妻的允熥能夠看出來她也很喜歡那幾件首飾。

“瑤兒,下午夫君出宮,回來時給你帶幾件,也順便給怡兒和敏兒帶幾件。”

熙瑤向他投來感謝的眼神,但想了想說道:“思齊、賢琴也不能落下。還有小姑姑,她也大了。”

“知道了。”允熥笑道:“一定照辦。”

中午在一起用過飯,昀蘭自然去見自己的母妃秦太妃。允熥在坤寧宮歇了小半個時辰的中覺,去乾清宮將上午積攢的奏摺批答一番,再次換了一身衣服帶着侍衛出了宮。

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381章 徵兆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46章 再至麪館第98章 議婚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576章 封賞第149章 對話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849章 僞軍第812章 四王第488章 貢院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78章 有人出城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984章 願意打仗番外13:大辯論上第1516章 抓人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1673章 三日後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45章 卡廷——截第1155章 出征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414章 勸降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939章 鑄炮第98章 議婚第394章 燕軍第699章 說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353章 徐南青悼念金庸第1264章 驚險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1066章 決戰——開始番外14:大辯論下第971章 年輕人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981章 本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454章 銀行業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590章 薛救齊第1531章 產業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1522章 回賜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019章 趕路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