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

“皇兄,耕種與其它不同,違背天時,會事倍功半。這幾日剛剛下過雨,正是播種之時,若是錯過了這幾日,即使補種收成也相去甚遠。是以農戶都趕在這幾日匆忙耕種。”朱有燉說道。

“是啊,種地有種地的規矩,萬不能違背天時。可有些規矩,比如種地的法子是否萬不能違背?自古至今,農具從先秦至秦漢,至隋唐,至宋代,再至本朝,已經變換過無數次,可卻是讓種地越來越容易。”

“皇兄,農具與種地的法子不同。農具就算不如從前的好用,也不過是農戶多費些力氣,大不了收成略少些;可種地的法子變化,若是錯誤,那就會損失慘重,甚至可能顆粒無收。皇兄,還是要慎重啊!”朱有燉勸道。

昨日允熥叫他夫婦入宮,就和他說了今日要帶他在京城的郊外農田轉一轉,要向他推廣新的種地的法子。朱有燉想了半夜,覺得還是謹慎一些爲好,所以如此說道。

“兄長自然也知曉,所以只是帶你來這座莊子,而不是明發旨意在全國推廣。”允熥帶着他一邊向田地附近的農莊走去,一邊說道。

“這處莊子?皇兄可是要以這處莊子作爲進行試驗之地?”朱有燉打量着路邊田地裡正在種地的農戶。“皇兄,這可是一處皇莊?”

“這裡並非是皇莊。此處名叫河沿莊,原本是薛家的莊子,你嫂子嫁入皇家陪嫁的嫁妝。你嫂子一入了宮就將陪嫁的莊子都入了文華殿的公賬,但因是她的陪嫁,也就沒有算作皇莊。之後就成了一筆糊塗賬,這麼下來了。”允熥笑道。

‘薛家?’朱有燉卻沒那麼好糊弄:‘當時薛家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三品指揮使,世襲的前程纔是四品的指揮僉事,這個莊子的位置這麼好,怎麼可能落在薛家手裡?不過,這個莊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和我也沒什麼干係,不要多問了。’

他哪裡知道,這座莊子當初是常家的。允熥那時還是皇太孫,按照親王儀制給俸。允熥當然不會有提前繼位的想法,可他當時年輕做事不多考慮,手裡有了點兒權,就想仗着自己腦袋裡記得的東西搞些科學發明。

可他又不是相關專業畢業的,只能讓工匠們慢慢探索,這一下子花的錢海了去了。他又自己摸索着如何恩威並施對待文華殿的下人與自己的侍衛,也要花錢,錢就不夠花了。正好這時常家也有心將親戚關係恢復起來,就要送給他一個莊子。他當時手頭緊,也就答應了。

允熥此時想起當年的事情,感覺頗爲可笑,又暗道一句:‘雖然爺爺當時什麼都沒做,可爺爺早就知道吧。’他想的不錯,這一切好像做的很隱秘,但其實都在朱元璋的視線範圍內。只不過他覺得這都算不上什麼,沒管而已。

思索間,他們已經走進莊子。莊頭昨日就已經得到消息,見到允熥一行人後忙跪下說道:“小人陸靈風見過老爺。”他自然知道允熥的身份,但允熥不想讓莊內的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只是稱呼爲老爺。

他又看向朱有燉,正遲疑應當如何稱呼,朱有燉自己笑道:“就叫二老爺吧。”

“見過二老爺!”陸靈風磕頭說道。

“起來吧。”允熥說道。當初他將搞科學發明的工匠放在了河沿莊,繼位後纔將他們搬到了別處。原本的莊頭陸乘風一躍而爲管着那些工匠的官,就讓親弟弟陸靈風當了莊頭。

“謝老爺恩典。”陸靈風又說了一句才站起來。

“莊中的農戶都下地幹活去了?”允熥向莊內走了一步,見家家都渺無人煙,問道。

“今日好不容易下了場雨,莊戶們自然要抓緊種地。您不知道,我們這處莊子大半的田地因爲地勢高引不了水都種不了水稻,只能種麥子。種麥子可要抓緊下雨的時候,所以大家都十分着急的去播種。”陸靈風解釋道。

“讓他們都回來!”允熥吩咐道。他可沒有時間等着他們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再吩咐。

“老爺!”陸靈風叫道:“若是錯過了這場雨,今年的收成就會少不少。”他下意識喊了出來,但馬上就害怕起來:‘我竟然沒聽皇上的話!萬一皇上下旨把我拖出去斬了怎麼辦?’

他正要跪下求饒,忽聽允熥說道:“本老爺免了今年要上交的糧食!你再告訴他們,今日過來聽朕,本老爺說話,每戶賞賜一貫錢。”

“小人這就去傳老爺的命令!”陸靈風急忙答應,然後馬上就向田間地頭跑去。過不多時,所有的農戶都跑回了村子,生怕慢了。免除今年上交的糧食和賞賜一貫錢,不要說耽誤半天只會減少一兩成的收成,就算一半的田地絕收也值!

這些人神情激動的看向允熥,就好像看着一串串錢一般。好在他們還知道尊卑,在莊頭陸靈風的帶領下都跪下說道:“小人見過老爺!”所有人都用了自己最大的力氣來喊,震得喜鵲“撲撲”亂飛,各家養的狗也“汪汪”叫了起來。

“都起來!”允熥擺擺手說道。

待衆人都站起來後,有人搬過來一個大櫃子,橫着放倒。允熥跳到櫃子上,也不廢話,直接說道:“諸位莊戶,本老爺今日來叫你們過來說話也沒有別的事情,就是要告訴你們一種新的種地法子,以後用這個法子種地。”

衆人臉上露出懷疑的神色。眼前這個人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城裡人,還是很有錢有地位的人,哪兒會知道怎麼種地。若不是擔心這會兒回去領不到一貫錢,估計就轉頭走了。

允熥對他們的表情也不在意,繼續說道:“本老爺今日要交給你們的種地法子,本老爺起了個名字,就是家庭農場。”

是的,允熥一直以來所要推廣的新的種地的法子,就是家庭農場。

所謂家庭農場,指的是以家庭成員爲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爲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家庭農場的出現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商品化的進程。能有效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同時,家庭農場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爲目標,使農業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爲社會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

到了20世紀,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實行的都是家庭農場制度,人少地多的米國和澳洲實行大型家庭農場,次之的法國等國中型家庭農場,人口密度最大的日本1946-1950年在米軍的刺刀底下實行強制有償土改以後,也在國內普遍建立起了小型家庭農場。

當然,現在連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到,農業機械是談不上的,可只要給他們牛和配套發明的新式農具,以及促使他們轉變觀念,農戶能夠耕種的田地至少可以增加三倍變成原來的四倍。

“……,現下大明人少地多,有那麼多荒蕪之地,爲何你們還要耕種這麼少的土地?”允熥喊道。

“老爺,不是我們不想多種幾畝地,實在是種不了!能種地的日子就那麼幾天,錯過了時候補種也得不了好收成,白費力氣;大牲口又貴,栓不起!”有人紮在人堆裡喊道。

“只要你們按照本老爺交給你們的法子種地,就能多種幾畝!”允熥也喊道。

“老爺,小的聽了老爺剛纔說的法子,聽起來比從前的好一些。但也不少費力氣,就算您老發給新的農具,也多種不了幾畝。”又有人喊道。

“所以,爲了讓你們多種幾畝地,有一個觀念需要你們轉變。”

允熥說道:“你們施肥的時候,要是肥少了一半,收成能少多少?翻土、鬆土、混土、碎土的時候要是少用一半的力氣,收成能少多少?”

聽到允熥這話,底下的農戶都皺起眉頭。種地爲了追求最大產量哪有少用力氣的時候?就算有些年景因爲恰好在該種地的時候家裡人病倒了,只能草草了事,可過去這麼多年,也忘了到底收成少了多少。

“沒有人知道麼?”允熥又問了一遍,見還是無人答話,就想將自己的觀點拋出來,可就在此時聽有人說道:“我知道!”

允熥聽到這話,忙擡頭看過去,就見到一個年紀大約三十多歲,穿着一身破衣,身旁沒有婆娘的男人喊道。

“原來是他!”下面響起議論聲,而且大多在嘲笑這人。允熥不解,詢問陸靈風。陸靈風說道:“老爺,您不知道,這人叫做楊凌,最是好吃懶做的一個人,種地從來不肯用盡力氣,他種的地收成總比別人少。他又沒有別的本事,因此日子過得很差,也沒有人家願意把女兒嫁給他,就一直打光棍到這個歲數。”

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213章 發福利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1381章 徵兆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170章 砸玻璃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1234章 足球第601章 競買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304章 水師番外13:大辯論上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1479章 囑咐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68章 四名太監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766章 發現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文章相關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1062章 決戰——踐踏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1685章 行刑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84章 醒來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473章 親子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1212章 在人市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583章 親人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704章 晚會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947章 買首飾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626章 好馬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427章 長大第395章 燕軍人第1007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下)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64章 新的開始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675章 出診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209章 賢才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258章 婚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1466章 新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