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

“朕還有另外一事要吩咐你們。原本打算多與你們說幾句,可現在時候也不早了,朕只能長話短說。”

俞周文和鄭軒忙低頭,準備繼續聆聽陛下的吩咐。

可允熥卻轉過頭來,看向窗外。此時上午的課已經都結束了,學生們三三兩兩的從教室中走出來,一邊聊天一邊向食堂走去。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那人是故營國公(郭英追封的爵位)第九子郭鈁吧?”允熥忽然指着正從窗戶底下經過的一人說道。

“是,陛下。”俞周文說道:“陛下,郭鈁今年十八歲,去年爲營國公守孝過後報名參加講武堂學生遴選,取中,今年入學講武堂。”

允熥當然知道俞周文說的事情。實際上,當初郭鈁能夠入選講武堂就是他批准的。“他在學校中表現的如何?”允熥問道。

“陛下,”俞周文斟酌了一會兒,才說道:“郭鈁的表現在所有學生中算得上比較好的,只是勤奮略差些。”

“勳貴人家出身的子弟,即使願意上進,論起勤奮來多半也比不上一般武將人家出身的子弟。營國公生前對兒子教導甚嚴,郭鈁也願意上進,在京城勳貴中算得上好的,但勤奮也比不上其它人。”允熥冷笑着說道。

其實允熥這話略有些偏頗,勳貴子弟雖然紈絝不少,但願意上進的也有,而且勤奮程度比一般人還強得多。不過允熥在這裡比較的當然是他們在講武堂的同學,自然就要差一些了。畢竟,一般武將人家的子弟不付出雙倍努力是進不來的。

允熥略提了一句就不提了,這也不是他要在講武堂吩咐的事情。“朕聽聞,離着講武堂近的風月之所生意一向不錯,尤其是每到休沐日前一日的晚上,幾乎無一家院子不聚滿了講武堂的學生?”

“臣請陛下責罰。”俞周文與鄭軒同時說道。

“此事也怪不得你們。”允熥笑笑說道:“講武堂的學生不是朝廷官員,朕也從未規定他們不能去風月之所。而且休沐日他們允許出學校,到底做什麼你們也管不到。”

“只是朕以爲,他們能夠有精力去風月之所,足以說明現在講武堂的課程安排還不夠多,使得他們空閒時間太多了。而且這些年隨着大明軍隊戰陣、指揮的變化也有許多要教給他們的。”

“所以朕決定增加講武堂的課程。朕並非是要增加新的課程,也不是增加原本課程的課時,而是增加課上講述的內容。”

“陛下,不增加課時,如何能夠增加課上講述的內容?”鄭軒問道。

“每節課結束前先生都要告訴學生們下一節課要講的是什麼,讓學生們提前預習,下節課直接講述重要內容,節約上課時間。”允熥說道。

“陛下。”俞周文馬上說道:“現在講武堂的課程已經不少,學生們每日下午下課後晚上都要再學習一陣,有些學生甚至學習到亥時初。第二日一早卯時又要起牀跑步,晚上睡覺的時間不長。若是如同陛下吩咐的這樣做,學生們下課後需要學習的時間更長,恐怕夜晚能夠睡覺的時間更短了。陛下三思。”

‘每天晚上能睡八個小時很奢侈好不。’允熥在心中吐槽道:‘講武堂身爲大明最高等的軍校,挑選的學生也都是全國最出色的,竟然連朕這樣的安排都不能接受?’

‘而且後世世界知名的大學都是這般,要求學生課前提前預習,上課直接講述重要內容,並且隨時抽查學生們的預習情況,發現沒有預習的學生可是會直接趕出教室的。若是因爲連續幾節課上不了期末考試不能通過就是活該,沒有人會同情,也不會有補考一說,只能重修。’

‘講武堂此時學生的素質應該能夠比擬後世世界知名大學的學生素質,實行這樣的制度應當沒有問題。若是大多數學生都適應不了,再調整。’允熥在心裡想着。

他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就不會因爲別人的反對而改變自己的主意,除非確實發現走不通。此時俞周文和鄭軒當然也無法改變她的主意,小心翼翼的出言提了幾句異議,見允熥堅決不改,也只能躬身答應。

“還有一事朕要吩咐你們。從今年起,講武堂的學制改爲三年,其中課程兩年半,最後半年在應天行都司、江南都司實習,兩個月千百戶,兩個月衛指揮部,兩個月都司。朕會將他們隨機安插到不同衛所實習。”

“現在即使是二年級的學生也纔剛剛開始上二年級,改變也來得及,所以從現在上二年級的學生開始學制改爲三年。”允熥說道。

“是,陛下。”俞周文與鄭軒都鬆了口氣。在他們看來,陛下將學制由兩年改爲三年,其中課程兩年半,比從前多了半年,實際上就是在爲之前改變上課模式留出餘地。至於在京城的衛所衙門實習半年,這也是十分正確的做法,所以他們馬上答應下來。

允熥又說道:“朕還要在講武堂推行新的講課方式,不過,這很難說清楚。”他又想了想,好似下定什麼決心一般:“今年朕要兼任戰例課的先生,從朕的角度向學生們講解伊吾之戰,順便也讓衆人知曉朕的講課方式是什麼。”

“陛下若是重新親自來講武堂教導學生,可真是好事,學生們必定因陛下的教導而高興。”俞周文與鄭軒異口同聲的說道。不論允熥到底教什麼,教的有沒有用,學生們都會很高興能夠接受允熥的親自教導的。

允熥笑笑,又吩咐他們幾件小事,說道:“朕也沒什麼事情要吩咐二位愛卿了。現下時候也不早了,許多學生都已經吃完午飯回宿舍歇息去了。你們二人也趕快去食堂用飯吧。”

“朕適才交待你們的事情,可要抓緊做,尤其是蹴鞠比賽,待龍驤衛將校場交給講武堂後你們就要開始修建球場。不必擔心錢財之事。”

俞周文和鄭軒答應着。允熥想說的話都說完了,正要走,忽然想起來什麼,笑道:“瞧朕這記性,本來說要賞賜你們二人的,可差點忘了。”

“朕口諭,講武堂副校長俞周文加懷遠將軍階,賜上用綢緞一匹、上用玉佩一件;講武堂司務長鄭軒加明威將軍階,賜上用綢緞一匹、上用玉佩一件。”

“臣謝陛下恩賞。”

第1472章 類比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531章 產業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309章 何福與宋晟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428章 下線遁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421章 浮現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1151章 會見前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139章 戰——血戰第248章 龍潭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651章 岷州第181章 安頓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75章 常母密談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516章 抓人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473章 對峙735章 兩方說話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813章 探望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278章 相第343章 安王府第302章 嚮導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1349章 漢洲攻略(十三)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278章 相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938章 黎澄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512章 供詞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43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西南之人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102章 考試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256章 多疑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