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

小宦官一愣,目不斜視答應一聲,轉身退下。他當然識得允熥,雖然對皇上忽然出言吩咐感覺奇怪,可皇帝的命令是不能違背的,他都不敢看朱有燉一眼就連忙退下。

不一會兒,兩個粉妝玉砌、明眸善睞的六、七歲的小姑娘在兩個身着宮裝的青年侍女帶領下走進來,依照青年侍女的樣子對允熥三人行禮。這兩個小姑娘上身穿着一件交領襖衣,下身穿着一件六幅襦裙。這幅襦裙以整鍛折以細道,民間俗稱百褶裙。大約是因天氣寒冷,外面又穿了一件水綠色棉比甲,看起來十分漂亮。

允熥頓時眼前一亮。‘這一身行頭穿起來還挺好看的,回去後讓敏兒也這麼穿穿試試。我家的敏兒不比這兩個小孩差,穿起來也不會差。對了,還有文琳,文琳今年也六歲了,實歲不到五歲,年紀與這兩個小姑娘相差的還小些。’

‘衣服過一會兒從有燉這裡要一身,不,要兩身。宮裡不論主人和下人都不穿這樣的衣服,恐怕沒有現成的。尚服局現做就沒法馬上讓敏兒和文琳試穿了。’

允熥在這走神想自家閨女,朱有燉和朱有爋雖然不解,但也不敢說話;他們不說話,屋內的下人也都不敢說話,氣氛頓時僵硬了下來。

可兩個小姑娘之前都沒有在貴人面前當差的經歷,年紀太小也察覺不出氣氛不對,尤其是唐賽兒,從小父母就只有她一個孩子,寵得很,更不會看人眼色,此時雖然也不敢說話,可覺得鼻子有些癢,重重的打了一個噴嚏。

帶她進來的那個侍女聽到噴嚏聲,先是一驚,隨後馬上跪在地上說道:“奴婢該死!”又將唐賽兒按倒在地也跪下。

“一個小姑娘,之前也沒當過差;而且打噴嚏又不是故意做出聲響,有什麼罪不罪的。”允熥回過神來,笑着說道:“她們兩個就是給小侄女的伴讀?”

“是,陛下。”剛纔來請示的宦官說道:“陛下左手邊那人姓唐,籍貫山東,是府內新添的侍衛之女,出生於建業元年七月;右手邊那人姓李,籍貫河南,是府內外門管事之女,出生於建業元年五月。”

允熥一聽,馬上看向左手邊那個小姑娘。適才他已經注意過這兩個小姑娘的衣着和長相,此時着重觀察她的神情。‘眼睛很靈動,看起來是個聰明的小姑娘。’他想着。

他又想到當時唐景羽的招供的狀子,說自己只有一個女兒。當時可是對他們反覆詢問了多遍,而且用了手段,唐景羽應當不是在說假話。‘只是會不會被白蓮教掉了包,將真正的唐賽兒留在山東,換了另外一個小姑娘?’允熥有些糾結。

他想了想,對這次跟他出宮的王喜輕聲說了幾句。王喜領命退下。

允熥轉過頭來,又對有爋笑道:“這兩個伴讀選的不錯,宮裡都沒有這個年紀如同她們一般聰明伶俐的小宮女,兄長想爲女兒選幾個合適的伴讀都不好選。”

“要不,就將這個姓李的送到宮裡給敏兒當伴讀?”朱有爋笑道。爲了自己能夠長久的混飯吃,而且待遇不差,他都願意冒着生命危險來當誘餌,更不必提一個選出來的伴讀了。

允熥正要答話,忽然聽從門口傳來聲音:“父親。”允熥與朱有爋側頭看去,就見到敏兒正從門口進來,小跑着來到父親面前又說了一句“父皇好。”,又對朱有燉和朱有爋行禮。

之後她說道:“爹,我喜歡左手邊那個姓唐的小姑娘,讓她入宮給女兒當伴讀吧。”

“不行!”允熥斷然拒絕。誰知道這個唐賽兒是真是假?萬一是假的,是白蓮教高層安排的,入了宮不僅是他,整個皇宮的人都有生命危險。其實就連這次給朱有爋的女兒選伴讀都只是藉口。選伴讀是真,但選上唐賽兒就是假了,過幾日就會找個理由將她調到其它地方爲侍女。朱有爋雖然心狠,但也不至於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也陷入危險之中。

“爹!”敏兒見這裡除了父親、兩個叔叔都是下人也沒外人,抱着允熥的胳膊撒起嬌來。

“撒嬌也不成!”允熥斬釘截鐵的說道,旋即又問:“父親還忘了,不是讓你在你兩個嬸子那邊和兄弟姐妹們玩,怎麼來父親這邊?”

“弟弟妹妹們年紀都太小了。”敏兒說道:“敏兒今年都十歲了,可是大姑娘了,可二叔的孩子年紀最大的也才六歲,女兒豈能總和小孩子一起玩。”

“哈哈!”允熥三人都笑了起來。其實敏兒這話說出來有點得罪人的意思,不過敏兒年紀還不大,允熥畢竟在皇位上做久了對有些事情的反應變得遲鈍,敏兒這樣說話也不覺得有什麼;朱有燉和朱有爋自然也不會和敏兒計較,笑笑就過去了。

敏兒等允熥笑完了又開始撒嬌。允熥正要再次出言拒絕,王喜走過來,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官家,奴才問了安插在周王府裡的錦衣衛,說已經探過唐景羽的女兒了,確定真的是他的女兒,而且唐景羽確實只有這一個女兒,並無其它孩子。”

允熥點點頭讓他退下,之後開始認真思考要不要將唐賽兒選入宮爲敏兒伴讀的事情。最後想想還是算了。就算真的是唐景羽的獨女,他也不能冒着這樣的危險。

“敏兒你現在女子學堂讀書,一日的大半時候都在學堂,哪裡用得着一個伴讀?”

“就算女兒用不到,也可以給二妹妹當伴讀。”敏兒眼珠一轉說道。她在門口看了唐賽兒一眼就覺得很投自己的眼緣,所以想要帶進宮裡。

“敏兒,她原本是要給你二叔家的大妹妹當伴讀的,豈能奪人所好?而且你二妹妹建業三年出生,今年也六歲、明年就要去女子學堂讀書,就這一年的功夫不必安排伴讀。”允熥又道。

敏兒一聽這樣說,知道父親是不會答應讓唐賽兒入宮了,只能悶悶的答應一聲。允熥又扶着她的腦袋安慰道:“敏兒,若是你確實想要一個這樣的伴讀,父親在宮裡的宮女中爲你選一個。”

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83章 準備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1427章 長大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135章 實話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498章 任官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589章 湘王第575章 回 道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412章 合圍第308章 封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185章 什麼菜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327章 在講武堂聽到兩事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323章 風雨,前奏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035章 鐵門關第1270章 兒女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307章 張無忌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977章 兩地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110章 見藍珍第83章 告一段落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532章 縣試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77章 兩個相關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925章 殿試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