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在人市續

張倫也因此變得有些憂心忡忡。他不擔心自己如何,可十分擔心會因此牽連到秦鬆。

但不論他怎麼擔心,既然要留在京城爲官,他即使不願也必須有自己的宅院與奴僕,總不能一直借住在女婿家裡,用女婿家裡的僕人,雖然秦鬆的父親秦守山也歡迎他住在秦家。正二品的高官由朝廷分配宅院不需要他買,剩下的就是買一些奴僕,既是爲了自己方便也是爲了填充門面。張倫謝絕了秦鬆送給他幾個人的好意,打聽了人市在哪裡,打算擇日去買幾個人。

他本來沒打算今日來買奴僕,可這附近有一個京衛駐紮,家眷也都住在營地附近。這個京衛的指揮使是他的老朋友,他去拜訪這個朋友偶然提起這事,張倫想着擇日不如撞日,就來了這邊。路上正好碰到也要買奴僕的餘瑱,就一起來前來。

店鋪的夥計見他們操着外地口音,身邊沒跟着幾個下人,又仔細觀察了他們二人的言談舉止,判斷他們二人是剛剛從外地入京的武將,官職最大不會大於正三品。正三品表面上看來已經不小了,若是文官定然會得到隆重對待,可當初朱元璋制定官銜和品級的時候武將的品級虛高,與六部尚書等同的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是正一品,高了尚書兩級,也因此在大家心目中武將的官職不那麼值錢,所以一般人家在對待武將的時候都比照文官下調兩三級的待遇。而四品的文官,只要不是現管的官兒這些店鋪就都不怎麼在意了。

所以夥計的態度當然仍舊很好,可在價錢上不願讓步,劉掌櫃也和他一樣。

可張倫正與劉掌櫃砍價,一個夥計從店鋪門口走出來,看了一眼跟在張倫身後的幾個下人,頓時嚇了一跳:這幾個人他見過,都是秦府的下人,怎麼會跟着這個外地來的土老帽?

他上前聊了幾句,得知張倫是秦鬆的岳父,馬上湊到劉掌櫃身旁小聲告訴他。劉掌櫃一邊讓他去後院告訴蕭卓,一邊調整了自己的語氣,而且三言兩語就願意讓步了。

蕭卓隨即趕過來,和張倫說六百貫足以。張倫有些遲疑,蕭卓馬上就舉出種種理由,表示六百貫這個價錢正合適。

張倫並不知道這家店鋪的人認出了秦府的下人,可也感覺到店鋪對他便宜了不少,心裡心裡有些不安。但轉念一想自己是付了錢的,也就不覺得有什麼,說道:“那就多謝店家了。六百貫就六百貫。”

蕭卓笑容更盛,讓夥計給這三十多個奴僕穿上衣服,又殷勤的說:“這許多僕人,大人家裡也不好安置。不如今日送五六個人到大人的府邸,其餘的之後每日再送。”之後他對餘瑱又這樣說道。

張倫想着自己現在借住在秦鬆的府邸,也不好將僕人都放在秦府;朝廷雖然在外地因公入京的官員也安排住所,但公租房的面積都不大,這麼多僕人也安排不下,就拱手說道:“那就多謝店家了。不過這些人也不都是我們兩個買的。今日我們帶走十二個人,其餘的暫且寄存在貴店,等我派人來取。”說着,他讓隨從拿出一個口袋:“這是六十兩金子,還有一千五百貫鈔,是買這些奴僕的錢。他們寄存在貴店的的開銷等將這些僕人都帶回去後再和貴店覈算。”

“行,我們店裡也不缺這點兒地方。”蕭卓本想說他們的開銷也沒幾個錢,但轉念一想自己一開始說養這些人的開銷不小,總不能前言與後語不搭,也就沒有多說。

張倫與餘瑱二人將奴僕分好,張倫帶走八個,餘瑱帶走四個,離開蕭家的店鋪。

這時蕭統上前詢問他們二人的來頭,聽到其中一人是秦鬆的岳父,想起來什麼,說道:“是了,我記得與薛熙揚閒談的時候說起過,秦鬆的婚姻是今上親自做媒,因洪武二十八年徵漠北之戰秦鬆的長兄秦楠戰死,之後許了秦鬆一個北邊的指揮使的女兒。應該是那個指揮使調入了京城。”

“你與薛熙揚閒談還能聊到這些?看來你們二人的關係不錯。”蕭卓卻注意到了其他方面。

蕭統自悔失言,可說出去的話也不能收回,只能說道:“薛熙揚畢竟是武將出身,雖然現在讀書考科舉可還是帶有武將的性子。正好我也會武,又在考科舉同他一樣,所以關係近一些。”

“確實如此,讀書人有幾個會武藝的?會武的大多是武將人家出身。可就算是那些考入講武堂的,要求必須識字,也有連《千字文》都沒有背下來的,像薛熙揚這般能考中秀才的整個京城的衛所都找不着幾個。正好你也會武藝,可不就投了他的所好。”蕭卓笑道:“當初你爹不願意讓你也習武,怕影響了讀書,可現在看來,習武還是挺有用的。”

又開玩笑道:“要是當年我考中秀才後能遇到薛熙揚這樣的人,也不至於會去江湖浪蕩。”

他和蕭統說笑幾句,忽然轉入正題:“既然你與薛熙揚如此相投,就更要與他交好了。自然,讀書也不能落下。薛熙揚即使考不中舉人、進士在國子監讀書,只要陛下提拔將來也有前程,你可不行。還是認真讀書最要緊。”

“是,六叔。”蕭卓這樣認真的說話,他也只能這樣答應。

蕭卓點點頭,想想也沒什麼事情了,正好現在也沒幾個客人,讓劉掌櫃將夥計都叫來,代表蕭家對過年仍然在幹活的夥計表示感謝,每人派發了十幾兩銀子的紅包。

夥計們都高興不已。現在整個店裡的夥計也不到平時的五分之一,都是特別想掙錢的,不然就回家過年去了,聽到除了工錢還有額外的紅包當然高興。

分發完了紅包,蕭卓這次真沒什麼事情了,就要帶着蕭統回去。可剛向坊門處沒走幾步迎面碰上一人,蕭卓忙說道:“常爺,我給常爺拜年了。”

“我也給蕭六哥拜年了。”這人也說了一句,隨後說道:“我算什麼爺?不過是一個下人罷了,還跟了主子的姓,可不敢當爺的稱呼。何況咱們也挺熟的,叫我的名字就成了。”

蕭卓和他說笑幾句,問道:“怎麼,貴府這是要進下人?怎麼在正月?”

“繼峰少爺今年十五,也是個快成年的少爺了,二老爺要教導他待人接物,安排幾個下人跟着他。貼身的自然是從府裡選,粗使的下人從人市買兩個。另外,繼峰少爺對他從小陪到大的伴讀也好,打算爲自己的伴讀在京城置辦家業,買兩個下人。”

“你家店賣的人雖然貴了點兒,可買着放心,這次的四個人也都從你們家買。可得給我點兒折扣。”

“哎呀常兄,我們店裡不巧都賣光了。您去鄭家的店買吧。”

“都賣光了?”這人有些懷疑:“正月生意這麼好?”

“剛纔來了兩個武將,大約是外地剛進京的,將剩下的都買走了。因往年正月生意都差也沒準備多少,新的奴僕得從上海市舶司調來,這幾天都不會有。”蕭卓說道。

“那我去鄭家看看吧。期盼能有好貨。”

蕭卓又和他說了幾句話,就要拜別;可這人忽然又想起來一件事,對他說道:“蕭兄,有件事我差點兒忘了。你們家不是要從上海市舶司調貨來?調來一個完全聽不懂漢話、也不認識漢字的,我家老爺要。記住,可一定得是完全聽不懂漢話、不認識漢字的,要是買回去發現能聽得懂漢字可不依的。”

“常兄放心,肯定不會出問題。我們蕭家做了這麼多年的買賣,這種問題從來沒出過。”蕭卓拍着胸脯保證,隨後又問問有沒有其他要求。

“長相不能難看了,年紀十五六歲吧,別太大也別太小,身子勻稱點兒,……”他又提了許多要求。

蕭卓聽得有些驚訝。他本以爲常家是買一個負責打掃儲存機密文書屋子的下人,所以必須聽不懂漢話也不認識漢字,可對長相、年紀還有這麼多要求,就有些奇怪了。

他忍不住出言詢問。常府的下人看左右無人,輕聲對他說道:“年前當今皇上叫二老爺入宮不知道吩咐了什麼,回來後二老爺就整日琢磨事情,還找了許多將領來府裡談事情,這個奴僕是爲他們談事情的時候端茶遞水準備的。”

“至於到底談什麼事情,你可別問我,我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敢說。”

蕭卓一聽涉及皇上也不敢問了,與他隨意閒扯兩句,就帶着蕭統走了。

可他在心裡想着:‘看來皇上年後對武將要有大動作,就是不知道會是什麼動作。好在我們家與京城的武將沒有什麼關係,應當影響不到,但也不保準,還是使人探聽一番,若是涉及到了嘉興府的那幾個衛所指揮使,早些做準備。’

‘不過不能將蕭統牽扯進來。即使薛家肯定有消息也不能讓他去打探。’

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11章 文官反撲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304章 水師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383章 事情第1536章 拜訪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575章 回 道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396章 濟、青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100章 後續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992章 關注點第153章 慶功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529章 喜脈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246章 接旨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565章 道理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387章 喜歡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384章 秦與浙第1473章 對峙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201章 定年號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1136章 上陣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99章 四輔官第675章 出診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473章 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