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

“妙錦,你現在明白,夫君爲何要從藏傳佛教中選格魯派去蒙古草原傳教了麼?”看着宗喀巴離去的背影,允熥問妙錦道。

“啊,”妙錦略有些驚訝。她本以爲當時允熥只不過隨口與她調笑,但現在忽然又提起,這是有什麼用意嗎?

“夫君,妾以爲,是否是因爲格魯派的組織更加嚴密?”徐妙錦想了想,說道:“妾因宗喀巴大師解甘州城之危,之後也瞭解了一番藏傳佛教各教派,發覺另外各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等,組織均十分鬆散,雖然各地的僧衆信奉同一教派,也尊崇同一位上師,但互相之間並不隸屬。”

“而格魯派嚴守教義,設立教理學院,組織嚴密,即使各地的僧衆也都聽從宗喀巴大師的教導。”

“妾知曉,夫君使藏傳佛教向蒙古草原傳播是想消除蒙古人對大明的威脅。即使他們現下打不過大明,但大明也無法剿滅他們。”

“格魯派組織嚴密,若是信奉該派之蒙古人遍佈蒙古草原,只要大明將幾位上師籠絡好了,再適當與蒙古人開互市讓他們能夠較爲容易的得到大明的諸般貨物,就不會再生事端,讓北邊之地安穩起來。”

“你不愧是魏國公府出身,對於事情分析的這般透徹,不錯,不錯。”允熥笑道:“這正是夫君爲何要從藏傳佛教中選格魯派去蒙古草原傳教的緣故。”

後世滿清之所以選擇格魯派爲統治蒙藏地區的合作伙伴,其中的緣故之一,也是因爲格魯派的組織嚴密吧。雖然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就不斷與蒙古人聯姻,但蒙古畢竟是遊牧民族,分爲一個一個的部族在整個草原上游牧,那些小部族未必會買汗王的賬;而當滿清入主中原以後,即使爲了自己的利益,他也得擔負起保護北方邊境漢人的責任,所以選擇組織嚴密的格魯派,以宗教而不是汗王的命令約束小部族就成了更加明智的選擇。

同時,不論是允熥還是歷史上的滿清,選擇格魯派的另外一個緣故就是因爲這一派嚴守清規戒律了。格魯派主張全心全意鑽研佛經求得解脫,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靈魂不死不滅,所以要求僧人不結婚不生子。這樣當格魯派在蒙古草原上廣泛傳播後,就可以極大抑制蒙古人的數量。在這方面還得提滿清。滿清歷史上採用種種手段讓蒙古人當僧人,歷史上在嘉靖年間俺答汗時期,蒙古人的總人數一度達到一千兩百萬;但在滿清最後一年西元1912年溥儀退位、外蒙宣佈獨立的時候,外蒙只有五十萬人,算上內蒙也不到兩百萬人,人口減少了七分之六,是整個世界,除了屠殺之外最成功的減丁政策。

並且滿清政府花的錢也不多。除了初始啓動資金外,後續供奉僧衆的錢大多是信徒自願奉獻,雖然也有些賞賜,但比駐紮百萬大軍在長城沿線的花費要低得多。要知道,憑藉河北、陝西、山西等地根本供應不起百萬大軍的糧食消耗,都要從南方運輸過去。耗費在路上的糧食就超過了將士吃掉的。更不必提還有其他花費。

既然選擇格魯派的花費不高,效果又這麼好,他當然要選擇格魯派了。

不過,允熥看了一眼徐妙錦。後面的這些緣故她就不必知曉了,她只需要知道自己讓她知道的事情就好。

“妙錦,你覺得朕適才對宗喀巴大師的吩咐,可有問題?”允熥又問徐妙錦。

徐妙錦更加不解,不明白允熥爲什麼要和她說這些的。但既然允熥問了,她也就回答道:“夫君,妾以爲,對宗喀巴大師的賞賜,或者說對格魯派的援助太多了?格魯派若是不能達到夫君期望之目的,夫君給再多的援助用處也不大;格魯派若是能夠達到陛下期望之目的,那沒有這些援助也能達到,只是會慢一些。”

“你說的不錯,但正是因爲格魯派要達到我期望的目的沒有援助會慢一些,夫君纔要大肆援助。”允熥說道:“若是要讓格魯派自己勝過藏傳佛教其他各派,進而在蒙古草原上廣泛傳播,得花多長時間?是一百年,還是二百年?”

“朕等不起這麼長時間。朕必須要在生前見到格魯派成爲蒙古草原第一大派別,徹底消除北邊的邊患。”

實際上,不論對漢傳佛教、道教還是藏傳佛教,允熥都是大力支持的緣故就是他等不及這麼長的時間。他因爲後世的眼光能夠明白宗教在這個年代的巨大影響,但他的後繼者未必能夠明白。萬一等他死了繼承人改變政策,就前功盡棄了。他總不能從地底下爬出來,估計也不可能再穿一次。爲了穩妥,必須在他生前就見到格魯派成爲蒙古草原第一大派別。

‘好在朕今年只有二十七歲,不,還不到二十七歲,總還有三四十年的壽命,只要大力援助,應該能夠看到這一天。’

“既然夫君有自己的打算,妾也就不多言了。”徐妙錦說道。

“還有一件事,夫君要交代你。”允熥又道:“你記得提醒夫君,在宗喀巴大師去世的時候,爭取讓他的弟子同意實行輪迴轉世制度。”

“輪迴轉世制度?”

“對,輪迴轉世制度。”允熥說道:“適才你也聽到了,藏傳佛教崇信三生道,修煉有爲至上士道之尊者可將靈魂從身體中脫離,轉託到另外一具新生身體上。修煉有成的尊者靈魂能夠生生不滅。”

“夫君之前也聽說過,烏斯藏藏傳佛教派別之一的噶瑪噶舉派中,有一座寺廟於蒙元至元二十年(西元1283年)實行上師轉世之制,選擇於前一任上師去世同一時刻懷孕的女子所生的男孩爲轉世活佛。”

“在朕看來,這一制度不錯。”

允熥沒有具體解釋爲什麼不錯,但出身大明頂級官員家庭的徐妙錦能夠明白。現在實行的師徒傳承製度外人不易插手,但若是實行活佛轉世制度,不論是轉世活佛的選擇,還是之後活佛成長中的教育,大明就有了上下插手的餘地。

另外,這一制度還有助於格魯派在蒙古草原上傳播。他們完全可以以讓某一位汗王的兒子成爲轉世活佛爲交換條件,讓這個汗王支持教派在全國境內傳播。至於等格魯派在蒙古草原上得到普及後,就由不得他們了。

“朕打算制定《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定大活佛的轉世靈童,須由金瓶掣籤確定。凡遴選轉世靈童,均須按宗教儀式,經過依照前世預言、自現徵兆、護法神諭、密查暗訪、遺物認證等選認程序,將初選者名籤放置在金瓶中掣定。現下還難以做到,但朕以後要派出駐藏大臣,監督這一過程。”

允熥說完這番話正要再說什麼,王恭忽然走進來,見允熥看起來不像是在議論政事,湊近低聲說道:“官家,現下已是午時了,可否傳膳?”

“已經這個時候了?”允熥側頭看了看刻漏,轉過頭來說道:“那就傳膳吧。”

“是,官家。”王恭走進來後發覺此時這裡的氣氛並不輕鬆,答應一聲就又退下了。整間宮殿又只有他們二人。

“本還想與你多交代一些,但既然已經快要用膳了,而且這些事情也不急在一時,就不說了。夫君最後交代你一件事。你可知,夫君爲何要與你說這些事情?”

“臣妾不知。”徐妙錦搖搖頭。允熥和她說的事情已經遠遠超過閒聊,其實剛纔她一直在琢磨爲什麼,但一直沒有想明白。

“妙錦,皇宮之中,莎兒與熙怡信奉道教,抱琴信奉漢傳佛教,至少她表面上信奉漢傳佛教。她們三人各有信仰,所以朕打算讓你信奉藏傳佛教。”

“這,夫君是打算讓各宗均在宮中有信奉之人?”徐妙錦說。

“是。漢傳佛教、道教與藏傳佛教在朕眼裡都一樣,但現在宮中有人信漢傳佛教與道教,卻無人信奉藏傳佛教,這可不成。四妃之中只有你還未信奉,所以夫君只能選擇你了。而且你這次也正好被宗喀巴大師所救,信奉格魯派也順理成章。”允熥看着徐妙錦的眼睛,說道。

“妾知曉了。從今日起,妾就開始信奉藏傳佛教格魯派。”沉默片刻,徐妙錦答應道。

“你放心,這對你,對文堃,和你以後會給夫君生的孩子都有好處。”允熥將她抱進懷裡,說道。

“官家,娘娘,午膳已經備好了。”王恭此時又出現在屋門口,說道。

“走,咱們去用午膳。”“好。”

===============

感謝書友流光縹碧的打賞。

前文召見克拉維約那一段出現了兩個錯誤。第一是當時伊比利亞半島還有一個國家,名叫格拉納達,信奉天方教;第二是離伏爾加河很近的河流是頓河,不是第聶伯河。對書友們說聲抱歉。現都已改正。

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088章 內亂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62章 撫慰第814章 雷州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522章 回賜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292章 過年了第1464章 光榮第153章 慶功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80章 下基層上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288章 追捕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251章 反應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1157章 追與逃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577章 傳道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402章 吳橋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60章 祖陵第498章 任官第153章 慶功第248章 龍潭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63章 新人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1817章 大結局第675章 出診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279章 杭州事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