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

“大師,朕在三年前會見甲曹傑大師時就與他提起過,由格魯派向蒙古草原傳教之事。他可與大師說了?”

“陛下,甲曹傑與貧僧說了向蒙古草原傳教之事,但我派雖然教義純正,但勢力現在不大,尚無餘力向草原傳教,請陛下諒解。”宗喀巴說道。他當然願意自己信奉的教派傳播的越廣泛越好,但此時黃教即使在烏斯藏本地的影響力都趕不上紅教等教派,他的想法還是先立足於藏區,實在不願現在就分散精力開拓外部。

“大師你說的可不對!”允熥笑道:“現下藏區已經全是各派信徒,可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信奉宗教的極少。如果你要作畫的話,是手裡拿着一張白紙好作畫,還是一張已經有了許多顏色的紙張好作畫?顯然是白紙好作畫,因爲上面什麼都沒有,你畫什麼就有什麼。”

“類比傳教,大師您開創的格魯派,到底是在什麼信仰都沒有的蒙古草原容易傳播,還是在已經都是他派信徒的烏斯藏地區容易傳播?”

“顯而易見是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人此時並無宗教信仰,更容易接受大師的格魯派。大師根本不需派出太多人去傳教,只要有幾個人,讓幾個當地的蒙古人信奉,格魯派就會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在草原上傳播開來。到時還能反哺烏斯藏。”

“而若是大師您遲了一步,讓其它教派佔了先,那時大師再想在草原上傳教就會事倍功半,如同在烏斯藏一般了。是以朕以爲,大師應當馬上派人去蒙古草原傳教。”

“陛下說的也有道理,可是,我派現在連自己的寺廟都沒有,至少要將寺廟建起來,設立教理學院,教導僧衆學習佛法後纔好。”聽了允熥的話,宗喀巴有些意動,但還是這樣說道。

“你要在哪裡建寺廟?朕出錢給你建!”允熥說道:“不論是金錢還是物品,只要需要,朕都給!”允熥知道在烏斯藏區這種生產力非常落後的地方,有錢也未必有用,社會總生產力就這麼大點兒,突然投入過量的金錢只能導致通貨膨脹。所以他不僅提給錢,還要給東西。

“貧僧多謝陛下。”

“那等寺廟建立起來,教理學院也設立以後,就能夠派出僧人去蒙古草原上傳教了吧?”允熥馬上又道,顯得頗爲急切。

宗喀巴猶豫了一下,躬身答應:“等寺廟建立起來後,貧僧會派出僧人去蒙古草原傳教。”

宗喀巴不傻,他雖然猜不到允熥一個勁要求他派人去蒙古草原傳教的目的是什麼,但也知道肯定是別有所圖。但他還是答應了。因爲他左思右想,都找不到這件事對格魯派的害處。

出錢建寺廟,出錢供傳教,怎麼都對他沒有絲毫害處。允熥總不可能覺得能夠藉此控制格魯派指使他們做出危害自身之事吧?格魯派作爲一個宗教派別,即使將來教派的最高領袖成了大明的傀儡,也指使不動底下的僧衆做出違背教義的事情。他剛纔與允熥說話,雖然覺得他很容易激動,但不會有這樣簡單的想法。

秉承着‘這樣的好事過去就再也找不回來了’的想法,宗喀巴答應了允熥的要求,或者說交換條件。

聽到宗喀巴的話,允熥臉上一閃而過喜色,隨即正色說道:“大師指派一人負責從甘州城領取物品或金錢,修建寺廟。”又問道:“既然大師已經答應派人去傳教,打算派出何人?”

“就是貧僧的大弟子甲曹傑。他的佛法精深,應當足以使蒙古人信奉我派。”宗喀巴說道:“至於修建寺廟之事,貧僧打算將第一座寺廟建在拉薩附近。材料從甘州運至拉薩數千裡,一路上又有許多高山,是以就不需大明援助了。”他還是不想第一座寺廟是大明援建的,很可能落下口實,何況拉薩附近一直以來都是烏斯藏地區的統治中心,將寺廟建在那裡影響更大。

“拉薩距離甘州太遠,恐怕大明幫不上忙了。”允熥忽然話鋒一轉:“但格魯派如此高尚的教派,豈能只有一座寺廟?朕聽聞,宗喀巴大師出生於青海湖附近的湟水谷地?”

“是,陛下。”

“既然如此,朕就派人在湟水谷地,大師出生之處附近修建一座寺廟。大師放心,我大明在修建寺廟完成後,絕不干涉寺廟的日常,所有僧衆均由大師或大師任命的主持指派,大明絕不會派出任何人在寺中出家爲僧。”允熥說道。

大明已經先後給了他太多的優厚條件,使得他聽到這一條的時候已經不再驚訝,只是神情如常的感謝。

允熥見此,忽然發覺自己做的過了,給予格魯派的條件太優厚了。但已經出口的話也不能再收回,況且在青海湖附近修建寺廟也不是沒有別的目的,仍然決定繼續修建這座寺廟。‘只是之後給予他們援助還是要斟酌。’

說完此事,允熥又提出了他的第二目的:蒐集有關印度的情況。

“拉薩與印度相去不遠,朕也知曉有時會有藏人翻山越嶺前往印度做生意。朕也不求你們搜尋如何隱秘之事,只要將返回的商人所說的事情事無鉅細全部記下來。”

“貧僧定當完成陛下交待的此事。”宗喀巴答應。這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順手的事情,除了紙張也不費什麼;至於紙張可以從大明獲得,他們也不用耗費自己的。

“對了,你們將記錄再送到甘州城也有些遠了,不如朕命肅王每年派出商隊前往拉薩做生意,順便將記錄帶回來。”允熥又好像忽然想起來一般說道。

“只要商人能夠經受住烏斯藏的氣候,他們願意來多少都可。至拉薩這一路上的部族和僧人也不會阻攔。”宗喀巴不在意的答應。

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474章 第三次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10章 見藍珍第589章 湘王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678章 岷寧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184章 醒來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415章 降與死第766章 發現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84章 醒來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5章 各自盤算第612章 滁州寧國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1212章 在人市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234章 足球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601章 競買第166章 新一年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327章 在講武堂聽到兩事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851章 忘了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498章 任官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538章 求娶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686章 總督府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99章 四輔官第849章 僞軍第626章 好馬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175章 上滬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1151章 會見前第1474章 下旨735章 兩方說話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2章 太子將死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617章 榮譽感第140章 戰——死戰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267章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