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懸賞

這時朱柍也已經平靜下來,不再那麼激動的與妻兒說話。允熥走到後面躬身等待的曲風等人面前,說道:“諸位愛卿,此次盜匪襲擾甘州城,你們立功不小,朕之後定有賞賜。”

“臣向陛下請罪。”曲風馬上跪下說道:“臣未能指揮將士守住甘州城,不敢受陛下的賞賜。”

“臣向陛下請罪,不敢受賞賜。”其他的武將也馬上跪下說道。

“你們都起來!”允熥朗聲說道:“甘州城只有一個衛所約萬人,而盜匪足有六七萬人,還驅使良民百姓攻城;況且守城的器械也大多被帶走,城池丟失並非你等之責。”

“而且即使在城池失守後你等也率兵退守肅王府,堅持守府一直到援兵趕來,立下功勞。”

“朕一向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們的功勞必定會賞賜。”

“多謝陛下隆恩。”曲風又叩頭說道。其它武將也連忙謝恩。

說過此事,允熥帶上幾人重新坐上馬車,向肅王府而去。不過在臨上馬車之前,他對朱柍交待道:“十四叔,之前朕已經答應讓十萬大軍暫且留在河西剿匪,但如今看來十萬人馬還不夠。僅僅被帖木兒派來的人聚攏起來的盜匪就有六七萬人,還有並未被他聚攏的,河西之地的治安形勢很嚴峻啊。”

“我無能。”朱柍請罪。

“十四叔,這與你有何干系?”允熥說道:“河西之地土地貧瘠,老百姓不富裕,又兩面皆敵,形勢如此如何能夠怪到十四叔頭上?反而就藩甘州後當地的治安緩解,十四叔是有功勞的。”

“謝官家理解。”朱柍雖然也不是毛頭小子了,但還是有些感動。

“朕決定再增加五萬人馬清剿盜匪,同時派人出使藏地與蒙古草原,讓當地人也一起剿匪。朕還打算定下賞格,無論漢、藏、蒙古,亦或是其它番民,提盜匪頭顱,均可在陝西布政使司下轄的各衙門,與陝西都指揮使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的各衛所換取賞錢。具體賞格多少你與吳傑商議一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次參加圍攻甘州城盜匪。普通盜匪難以辨別,但首領本來就被懸賞,也曾繪圖捉拿,能夠辨別。參加過圍攻甘州城的盜匪首領賞格翻十倍;至於最主要的兩個人,馬步祥與索拉哈,凡是提他們二人的頭前來的,賞格翻百倍!朕一定要讓你們死!”允熥咬牙切齒的說道。

“是,官家。”朱柍答應。他老婆孩子也差點兒都陷在城裡面,對馬步祥和索拉哈的恨意不比允熥差多少,何況剿匪的錢也不是他出,當然願意。“我再單獨出一份賞錢,懸賞圍攻過甘州城的盜匪首領的腦袋!”

“可有什麼難處?”允熥又問。

“陛下,說不上難處,不過我此時能想到的問題有二。其一,若是有盜匪見此不妙主動來降,如何安排?其二,若是有番民隨意殺了幾人,就裝作盜匪的頭顱前來領賞,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賞賜?而且這樣一來開銷太大了。”朱柍說道。

“你所說的其一,如果是與明軍並無冤仇的,這次並未圍攻甘州城,接受了投降,編爲衛所就是。”

“其二,首先開銷不必擔心,全由朝廷撥給。賞格訂的不要太高就行;至於其次,”允熥陰沉一笑:“番民隨意殺番民裝作盜匪,不是正減少了蠻夷的人數?”

“啊,是。”朱柍愣了一下才答應。

“十四叔,你在西北爲王,可不能心慈手軟吶。”允熥拍拍他的肩膀,上了馬車。朱柍自己站在原地,等允熥乘坐的馬車開動後才返回自己的馬車旁上車。

坐在馬車上,允熥雖然已經很疲憊了,但還是強撐着安慰志堩等秦王尚炳的孩子。尚炳此時遠在七河之地(他還沒有抵達撒馬爾罕城),王妃唐月婉雖然也很着急,但經受不住這樣奔波落在後面,他身爲朱家的族長,當然應該關心一下自己的侄子。

但令允熥非常奇怪的是,志堩的表情卻十分平靜,嘴裡還唸唸有詞,他仔細聽了聽,感覺像是在誦讀佛經。讓他退下後,允熥不由得問徐妙錦:“他這是怎麼了?”允熥在伊吾的時候與尚炳閒聊,知道志堩本人並不喜歡佛教,聽到誦佛的聲音就煩,怎麼此時忽然開始誦讀起佛經來?

“夫君,志堩這樣有兩日了。自從那日宗喀巴帶領藏兵解了甘州城之危,妾又與他一起見過宗喀巴後,他就一直如此了。”徐妙錦略有些忐忑地說道。

“僅僅如此?他沒和宗喀巴說什麼?”允熥又問。

“嗯,志堩問了宗喀巴幾個問題,宗喀巴給予解答,並且送給志堩一本佛經,之後志堩就一直捧着佛經來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詢問。”徐妙錦聲音越來越小。

“妙錦,你覺得這是你的過錯?”

“夫君,若不是妾帶他一起接見宗喀巴,他多半就不會如此了。”

“這不關你事。”允熥笑道:“若是志堩喜歡藏傳佛教,即使沒有你這回事,他自己早晚也會聘請大師來教導自己的,你阻攔不了。”

聽了允熥的話,徐妙錦心下稍稍放鬆了些,不由得靠在了身後的靠背上;不過允熥心裡卻估量起來:‘若是讓秦藩信了藏傳佛教,是否有好處?’

這一時半會兒估量不好,允熥先放下此事,又問:“妙錦,宗喀巴自從來到甘州城後,都做了什麼?”

“夫君,宗喀巴大師來到甘州城驅逐盜匪後,就一直住在驛館中研究佛經,只有昨日出門去了一趟寶覺寺(大佛寺),但片刻時間後就回來了。”徐妙錦回答。

“他去寶覺寺幹什麼?”允熥好奇。寶覺寺是漢傳佛教的寺廟,起碼現在是漢傳佛教的寺廟,與藏傳佛教說勢同水火有些誇張,但也不能相容。宗喀巴身爲藏傳佛教的大師去幹什麼?

“不知。妾派人問了寶覺寺的主持,他說,宗喀巴大師就在寺廟的前殿稍稍轉了轉,之後就離開了並未與他說話,也未與寺內任何一個僧人說話。”

“這到奇了!”允熥更加奇怪:“那他轉一圈到底是爲什麼?”

“皇兄,你接見他的時候問一問就行了,何必猜想。”昀芷忽然說道。

“這可不成。誰知他說的是真是假?不過也罷,這干係不大,我也不猜了。閉目養神吧。我從伊吾這一路趕過來,可是很辛苦的。”允熥笑着躺下來,閉上眼睛。

“皇兄,你爲何要將這個叫做宗喀巴的喇嘛教大師請到甘州來一見?我也與小嫂子一起見到他了,一個乾乾瘦瘦的中年人,雖然精通佛法,但皇兄你沒有學習佛法的想法吧?莫非是預見到我們會在甘州出事讓他來救?”昀芷坐到允熥身旁,好奇的問道。她自己雖然信佛,但對於藏傳佛教不感興趣,所以對見到宗喀巴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此時還以調侃的語氣與允熥提起。

“皇兄給他命了新的名字,藏傳佛教,以後不可再稱呼爲喇嘛教。”允熥首先強調了這一點,之後說道:“至於爲了將他請來甘州,當然不可能是專門來救你們的。我要是早就預料到你們在甘州會有危險,肯定提前派人將你們送回西安,西安有耿炳文坐鎮非常安全,怎麼可能還把你們留在甘州!”

“那是爲什麼?”昀芷也知道自己剛纔的想法絕對是在瞎扯,所以又問道。

“當然是要向蒙古草原傳教了!”允熥說道:“北邊草原上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最重的邊患,歷朝歷代從秦代開始朝廷的主要精力就花在了對付他們身上,不管這個民族是叫做匈奴、突厥、契丹還是蒙古。”

“但想要徹底消滅他們又不太可能。漢武對付匈奴用的兵馬錢糧夠多了吧,匈奴人雖然損失慘重,但漢代同樣損失慘重,最後撐不下去了不得不停下攻打。司馬光甚至說‘漢武有秦亡之過’,若不是晚而改過、所託得人,漢代也就要亡了。他這話雖然偏頗,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你要不理他們吧,他們還南下劫掠。並且因爲他們都是騎兵,來無影去無蹤很難全殲,所以運用一般的手段沒法解決他們。”

“所以兄長要派藏傳佛教去蒙古草原傳教。昀芷,你多半沒有了解過藏傳佛教如何,其實兄長也沒太瞭解,但只要知曉若是藏傳佛教在蒙古草原上廣爲傳播,大多數蒙古人都信了這一教,他們就不會再變成邊患就行了。”

“那爲何不派中原的佛教高僧去蒙古草原傳教?藏傳佛教與大明的佛教有這麼大區別?蒙古人願意信藏傳佛教也不願意信中原的佛教?”昀芷這次真真正正有了疑問,出言詢問。

“這?”允熥略有些撓頭。他讓藏傳佛教向蒙古草原傳播的緣故很簡單:滿清成功了。所以用藏傳佛教肯定能成功。漢傳佛教未必不成,但總有些風險不是?這樣重大的事情,他還是追求穩妥。

“淮南,說了這麼多話渴了吧,喝杯茶。”徐妙錦忽然出言打斷,並且端着一杯茶要遞給昀芷。

“嗯,多謝嫂子。”昀芷接過茶杯,感謝一句。

“淮南,你皇兄數千裡奔波來到甘州城,現在非常睏乏,你若是有話要問,還是等明日再說。”徐妙錦趁機湊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知道了,嫂子。”昀芷此時也想到這一點,忙答應一聲,就轉過頭去不再與允熥說話。

允熥見此也不再說話,躺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們來到肅王府,允熥又對徐妙錦和朱柍略微交待了幾句,就去睡覺了。朱柍和他一樣一路奔波而來,隨便交待了幾句也去睡覺了。

允熥這一覺就睡到了伴晚時分。飽飽的睡了一覺的允熥伸伸懶腰坐起來,問身旁服侍的宮女:“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官家,現在已經是酉時初了。”宮女回答。

“都這個時間了,我這一覺睡得可夠長的。”允熥不由得說道。都已經下午五點了,他從早上大約巳時初就開始睡,一直到現在,這可是整整四個時辰。

允熥又打了個哈欠,正要起牀,就聽見推門的聲音,隨後傳來徐妙錦的說話聲:“夫君,你醒了?”

“嗯,醒了。”允熥說道:“我不是和你說了,未時前把我叫起來。”他忽然意識到這樣說話太生硬,忙開玩笑道:“夫君一醒就覺得肚子都快餓癟了,想來是午膳沒吃的緣故。”

“妾見夫君睡得很熟,沒忍心打擾,就讓夫君繼續睡下去了。耽誤了夫君用膳,真是臣妾的罪過。”徐妙錦笑道。

允熥又與她調笑幾句,起牀穿衣。徐妙錦又問道:“夫君,現在可傳膳?”

“傳!夫君的肚子都餓癟了,再不傳膳就該餓死了。”允熥笑道。

徐妙錦隨即命身邊的宦官去傳膳,然後她見允熥也沒有出屋的打算,坐到牀邊似乎就這樣等着膳食送來,想了想坐到他身旁,隨意聊起來。

不多時膳食送來,他們一起坐下用膳。允熥問道:“昀芷呢,不叫她過來一併用膳?”

“她也正睡着呢。中午用過午膳,她去找侍衛練了一陣武藝,後來歇覺。就一覺睡到現在。”

“怎麼大中午的去練武?”允熥嘀咕了一句,但並未在意,一邊隨口與徐妙錦聊天一邊用膳。

這他就見到徐妙錦眉頭皺起來,似乎有什麼事情想說,出言問:“妙錦,你這是有什麼話要向夫君說?不然爲何眉頭緊鎖?”

“啊!”徐妙錦失聲叫了一聲,隨即說道:“沒什麼,就是想夫君爲何會召宗喀巴大師前來。雖說宗喀巴大師是當今藏傳佛教最爲出名的大師,可他創立的黃教勢力不強,未必擔得起向蒙古草原傳教的重任。”

“這你就不知道了。”允熥笑了笑,正要說話,忽然頓住了,匆匆將碗裡的飯吃完,隨後說道:“你要想知道,等明日夫君召見他時你也在場,就能知曉了。”

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258章 婚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637章 相模國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521章 勸說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372章 燕周浙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1216章 家話第528章 高燧婚禮第1279章 杭州事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980章 唱戲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01章 玻璃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39章 戰——血戰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374章 日心說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201章 定年號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713章 劍指……第678章 岷寧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206章 目的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678章 岷寧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387章 喜歡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1308章 反應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697章 永問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62章 二十八日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48章 卡廷第595章 應對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947章 買首飾第1673章 三日後第481章 改任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533章 府試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405章 友情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849章 僞軍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