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

“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已經走了?”還是那戶中等人家的院子中的一間房屋,尚炳斜靠在榻上看着手裡的書,問剛剛走進來的宋晟道。

“是,殿下,科利賈克汗與伊伯剌罕倭古倫汗已經離開撒馬爾罕城,返回其國內去了。”宋晟說了這句,忍不住又道:“殿下,恕臣直言,殿下您去送送二位汗王更好。”

“孤已經將他們送到了城池北門,還非要送他們出三十里?宋愛卿,孤身爲大明的親王,莫非就比不得蒙古人的汗王不成?莫非在孤的秦藩,孤說話不算不成!”尚炳重重的說。

‘你尚未得到孤的允許就殺了沙迷查幹,現在又……’他又在心裡補充。

“臣逾越了,請殿下恕罪。”宋晟馬上說道。

此時尚炳也意識到自己剛纔那句話有些重了,起身將他扶起,說道:“是孤適才話說的重了些,愛卿請起。”

經過這一番對答,尚炳的情緒降下去一些,讓宦官給宋晟泡茶,又對他說道:“這些日子可有關於其他蠻夷之國的消息?”

“依據從阿富汗傳回來的消息,駐守在赫拉特的哈里勒並無攻打撒馬爾罕城的意思,他反而帶兵向西,似乎要征服波斯。波斯在帖木兒兵敗戰死的消息傳過去後有些異動,不服從原本帖木兒派去的官員。”

“烏馬爾佔據阿什哈巴德,在聽聞殿下攻打撒馬爾罕城後曾帶兵東向,但只到了阿姆河流域就停下腳步,沒有再東進。”

“有傳聞說沙哈魯在喀布爾出現,並且得到原本駐守在這座城的將領的支持,控制住了這座城。其它情形尚不知曉。”

“沙哈魯出現在喀布爾?”尚炳十分驚訝的說道:“他不是跟隨薩爾哈帶兵逃往,在烏魯木齊城下被攔住,最後全軍覆沒嗎?藍將軍回報稱所有人都被殺死了,雖然當時沒能找到沙哈魯的屍首,但也無人逃脫。”

“現在看來,要麼是有些許人逃脫而樑國公未奏報,要麼是他們當時撤兵時太過匆忙沒有將所有人都殺死就帶兵返回。”宋晟分析道。

“罷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沙哈魯出現在喀布爾。”尚炳道:“喀布爾處在從西域前往印度的咽喉之處,既可以南下攻打印度,又可以北上攻打撒馬爾罕城,宋愛卿以爲他會怎樣打算?”

“多半是南下印度吧。臣記得陛下曾提起,現在統治印度大多數地方的國家衰弱,而我大明正處於鼎盛,沙哈魯手裡的兵也不多,應當會撿軟柿子捏。”

“着人注意沙哈魯的動向,若是他南下印度就不必理會。”尚炳說道:“西面的烏馬爾既然只是佔了阿姆河就不再東進,就派人去阿什哈巴德與他談判,以阿姆河爲界和平相處。”

“但哈里勒的動向不能輕忽。他若是佔了波斯,勢力定然大漲,沒準會北上來找孤的麻煩。波斯是否有看起來能夠對付他的勢力?”

“有一個白羊國,因其旗幟上繡着一頭白羊而得名。這一國現在國主名叫卡拉奧斯曼,曾經在兩年前跟隨攻打奧斯曼國,因立下戰功得到一大片封地。帖木兒現在兵敗身亡,他定然不會甘心就窩在封地。”

“還有一個黑羊國,因其旗幟上繡着一頭黑羊而得名。原國都在赫拉特,也曾佔領波斯大部分土地。其國現在的國主名叫優素福,被帖木兒打敗後逃到埃及。其國雖然幾近亡國,但在原國土內仍然得民心,如同被秦滅亡的東方六國一般。現在帖木兒敗亡,他多半也會重新返回波斯重建其國。”

“派出使者與這兩國聯繫,隨時將情形通報給孤。”尚炳想了想,吩咐幾句,宋晟躬身答應。

說完了外交,尚炳說起了內政:“宋愛卿,孤經過思量,覺得還是不將秦藩的首府放在撒馬爾罕城。孤既不佔着阿富汗,又不控制阿姆河,撒馬爾罕城不僅容易被敵人騷擾,也不處在整個藩國的中心,不適合作爲首府。”

“那殿下以爲何處適合?”

“依孤看來,塔什干這個地方不錯。位於錫爾河附近不會缺水,城池又十分險要,還靠近整個西域最富饒的費爾幹納盆地,適合作爲首府。”

“既然殿下覺得塔什干適合,臣也無意見。”

“那孤就定下首府就在塔什干了。”尚炳最後決定。

他們二人談論起如何發展首府。允熥允諾將現在伊吾、吐魯番一帶的漢人百姓都給他,並且將此戰死掉的人的缺口也都補給他,這些人自然大多會被安置在新首府塔什干。

塔什干雖然原來就是一座擁有數萬人口的城池,但尚炳要將他作爲首府還需對城池進行大規模改建,起碼大多數天方寺都要拆掉,城防也要按照大明的樣式修改。

他們二人對此討論了好長時間,一直到天快黑了纔將大部分事情定下來。

尚炳說的口乾舌燥,忙拿起茶壺“咕嘟咕嘟”喝了半壺茶,見宋晟手裡的茶杯空了,將茶壺遞過來。宋晟猶豫了一下,伸手接過茶壺倒茶。

“議定了這些就只有最後一件大事需要定下了。”尚炳說道:“既然首府不在撒馬爾罕城,孤也不會留在撒馬爾罕城;但這座城池又十分重要,愛卿以爲,安排誰留守此城最好?”

“這次跟隨西征的將領中最適合的當然是朱恆實,有勇有謀還擅長處理政事,只是他並不會留在秦藩;百夷衛雖然會留下一些人,但統領的將領卻不適合。”

“徐有德雖然一直在與蒙古人交界之處爲將,但撒馬爾罕城周圍的情形比北邊要複雜百倍,臣以爲他恐怕也難以勝任。”

宋晟連續點評了幾人,都不合適。尚炳見他將所有漢人蒙古人將領都排除了,心裡焦躁,問道:“莫非要任命一個當地的蠻夷爲主將?”

“殿下,依臣看來,依照現在的情形,無人適合,只能任命一個西域信奉天方教的蠻夷了。”

“這不行!”尚炳不能接受一個當地人當駐守撒馬爾罕城這麼重要的城池的主將,正要隨便點一人,忽然他的一名宦官走進來,跪下說道:“殿下,陛下給殿下派來了援兵。”

“援兵?是誰統領?”

“殿下,是原本殿下手下的千戶秦守山。”

第162章 撫慰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53章 慶功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60章 祖陵第947章 買首飾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378章 禮物第1010章 焦急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58章 李芳遠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331章 漢洲攻略(四)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63章 新人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634章 橫濱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633章 出門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270章 兒女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216章 家話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696章 孩子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151章 會見前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866章 捷報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629章 檢閱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547章 再次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