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

(補昨日欠更)

“即使二位汗王願意向我大明皇帝陛下稱臣,我也無權代替皇帝陛下接受,二位還需派出使臣去京城請求陛下接納。”尚炳說。

“這,如何是好。”科利賈克有些焦慮的說了一句。他們並不在意稱臣,鐵木真的子孫一向能屈能伸;但他們派人去大明本土,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等使者從中原回來,尚炳再爲他們進行調解,這得花多少時間?少說得半年的光景。黃花菜都涼了。

“二位汗王,我有一個建議。不如白帳汗國、藍帳汗國與瓦剌暫且就以現在所佔之土爲界停止交戰,待陛下接受二位汗王爲我大明番屬,並且派人爲你們調節後,再依據調節的結果重新劃分土地如何?”尚炳看出了科利賈克的心思,又提出建議。

“也只好如此了。”科利賈克嘆了口氣,答應道。尚炳的建議合情合理,他沒有理由拒絕。伊伯剌罕倭古倫也是一樣。

暫且說定此事,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略微放鬆下來。雖然事情並未真正解決,但總算留有希望,這個結果還可以接受。

此時已是午時,尚炳遂邀請他們二人一同用飯,邊吃邊聊。他們兩個其實並沒有吃午飯的習慣,但尚炳不願意得罪他們,他們更不願意得罪尚炳,何況多吃一頓飯也不是吃什麼虧,於是答應去用飯。

一邊吃飯,尚炳問了許多這兩國的往事與習俗。伊伯剌罕倭古倫介紹道:“我與科利賈克都是成吉思汗之長子朮赤汗之後,我的祖上是朮赤汗第五子,因在匈牙利立下戰功被封到烏拉爾河附近;科利賈克的祖上是……。”

“既然你們二人都是蒙古人,爲何你的長相看起來與蒙古人有所不同?”尚炳對着伊伯剌罕倭古倫問道。

“雖然我們都是黃金家族的後裔,但當初跟隨賽因汗(拔都)西征的蒙古人本就不多,賽因汗返回草原參加窩闊臺汗的葬禮後返回西邊的人就更少了,大多將士都娶了當地的女子爲妻,即使我們黃金家族的後裔也不例外。是以我們的長相與仍然留在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有所不同。”伊伯剌罕倭古倫解釋道。

其實按照血緣來講,經過長時間的混血他們體內西方各民族的血統遠多於蒙古血統,已經不能被稱爲蒙古人了。實際上,藍帳汗國的人後來變成了烏茲別克人,白帳汗國的人後來變成了哈薩克人,後世中亞兩大民族都是蒙古人與各原生民族混血而成。

但現在蒙古人在整個大陸上還有赫赫威名,即使如同帖木兒這樣的人爲了擡高身份也自稱是蒙古人,娶黃金家族的後裔爲妻,所以此時藍帳汗國與白帳汗國的貴族不論長相、信仰如何,都自稱是蒙古人。

“我記得當初賽因汗建立起來的汗國名叫金帳汗國,這一國現在如何?”尚炳又問道。

“雖然經過帖木兒幾次攻打損失慘重,但金帳汗國的實力仍然比我們二人的汗國要強得多。可其內部紛爭頗多,不易統治。”伊伯剌罕倭古倫大概介紹了一下金帳汗國的內部紛爭,接着說道:“而且它西面也有國家漸漸強大起來。西方,距離撒馬爾罕城七八千里之地有一國名爲波蘭,國力很強,另有一國名爲立陶宛,實力也不弱,這兩國十多年之前聯姻組成聯盟,對抗金帳汗國。”

“不過更大的威脅仍然來自帖木兒。帖木兒的國家是整個世界除了大明最強大的國家,現在帖木兒戰死,不僅我們鬆了口氣,沙迪別(金帳汗國汗王)也會鬆一口氣。”

尚炳詳細問了問有關金帳汗國和波蘭-立陶宛聯盟的事情,想了想問道:“二位汗王,既然你們願意對我大明稱臣,那之後我大明也就願意與貴兩國互通有無,進行貿易。”

“這當然好!”科利賈克馬上笑着說道。在國際貿易體系中,中華一直處於非常優勢的位置,除了奢侈品和少數普通商品外基本不需要進口,但其它國家卻需要從中華大量進口商品,白帳汗國與藍帳汗國也不例外。但從前這一貿易在中亞是被撒馬爾罕國壟斷的,帖木兒又有意加以限制,他們只能高價從帖木兒麾下的商人那裡購買,還常常有價無貨。這下可以直接與大明的商人交易,他們當然願意。

“那依你們看,我大明的商人可否與金帳汗國甚至那波蘭-立陶宛國的商人做買賣?”尚炳又道。

“秦王您是什麼意思?”雖然尚炳的話說的很平靜,但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聽到這話不低於耳邊響起了一聲炸雷。他們二人同時轉過頭來,目光灼灼的看向尚炳。

“我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重新打通從中原到扶菻這一條商路的北線。”尚炳沉聲說道。

這個要求是允熥對尚炳吩咐的,尚炳覺得對自己沒有壞處,所以也就同意替允熥宣揚。其實依照他的本心,雖然支持商人同白帳汗國與藍帳汗國做買賣得到賦稅,但對於完全打通後世被稱爲絲綢之路的道路沒有興趣。從撒馬爾罕城前往波蘭七八千里,一路上危險重重,風險比收益要大,他只想讓手下的商人與白帳汗國藍帳汗國做買賣,賺的少些但安心。

可後知六百多年的允熥對於這條道路十分重視。從陸地直接建立與斡羅斯、波蘭、立陶宛、匈牙利等扶菻國家的聯繫對他來說很有用處。建業二年他已經派出了一個名叫張碳的人走海上絲綢之路去西方探索(參見第483章),現在既然已經打敗帖木兒,是時候開始探索絲綢之路的北線了。何況徹底打通這條商路也能帶來滾滾的財源,有利無弊,他當然要打通。

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考慮一會兒,伊伯剌罕倭古倫說道:“秦王,金帳汗國與我們兩國到底都是由朮赤汗的後代建立的國家,我們與沙迪別也都是朮赤汗的後代,彼此又並無利益衝突,何況沙迪別也能從中賺錢,肯定不會反對商人去做買賣。”

“但波蘭人或立陶宛人可說不準,他們與金帳汗國的人有深仇大恨,大明的商人又是東方人的長相,貿然前往這兩國,不,不僅是這兩國,所有金帳汗國以西的國家,包括什麼匈牙利或摩爾達維亞等的都很危險。”

“是以我認爲,還是將前往西方的重任交給我們的商人爲好。”

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也知道這條商路能帶來的財富,所以想讓自己人賺大頭。

“科利賈克汗,伊伯剌罕倭古倫汗,我,不,我大明的皇帝陛下此次派人去西方,並非僅僅是做買賣,也是要派使者去西方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聯繫。我國派出的人會拿着大明的相關文書,並且所派之人中還有懂得西方諸國語言的,我想即使是波蘭或立陶宛人也不會貿然殺死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東方國家的使者吧。”尚炳笑道。

“這,”伊伯剌罕倭古倫想了想,人家派出使者出使外國自己還真沒有理由阻止,至於順便帶着幾個商人一起去也是這個年代常有的事,只能答應:“好,秦王,如果大明派出使者出使西方,在我國內會派人護送,並且勒令沿途的部族不得騷擾。”科利賈克也如是說道。

“這就好。明日我也將文書出具好,讓你們派出的使者可以通過關隘去往中原。”尚炳笑了笑,說道。科利賈克與伊伯剌罕倭古倫心下不高興,但也不敢發作,只能賠笑。

這件事說完,這頓飯也吃完了,科利賈克和伊伯剌罕倭古倫心情不爽,起身告辭。

尚炳假意挽留幾句,見他們執意告辭,就吩咐自己的侍衛道:“杜浩文,孤記得帖木兒在城中設立的驛館已經清理出來,帶二位汗王和他們的隨從去驛館安歇。”

“是,殿下。”這侍衛答應一聲,隨即對着他們二人用流利的蒙古話說道:“科利賈克汗,伊伯剌罕倭古倫汗,請隨我來。”

二人答應一聲,就要跟着他一起離開這座尚炳臨時佔據的房屋。帖木兒原來的王宮面積也很大,宮殿也很多,這幾日的時間尚未清理完畢,尚炳害怕裡面藏着對死忠的人等着幹掉自己呢,就沒有入住,隨便選了一箇中等人家的院子作爲自己臨時下榻之處。

可就在此時忽然秦王長史周以川走進來,附在尚炳耳邊說了句什麼。藩王外封后雖然增設了王相府等新的官職,但原來王府的官職也沒有撤銷,負責幫助秦藩王處理一些瑣事,與王相的關係大約等同於漢代宮廷內侍郎、侍中與外廷丞相的關係。

此時尚炳聽了他的話恍然大悟,叫到:“原來如此,要不我怎麼覺得忘了件事,原來是將詢問他們的國家是否允許佛教傳播之事給忘了。快將二位汗王請回來。”

“殿下,現在二位汗王已經離去,忽然叫回來詢問此事恐怕會讓他們心生警惕,不如晚上再宴請二位汗王,起一個因子好似順嘴提起。”

“也好。周愛卿,你馬上派人去安排晚宴。另外記得派人將馬哈木叫來,孤有事與他商量。”

“是,殿下。”

第258章 車軌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516章 稅清氓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758章 開羅——驅趕出城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68章 四名太監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712章 辨別真相——二人的訴說第102章 考試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81章 安頓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035章 鐵門關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2章 兩個爆點第560章 杭州事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25章 立儲之兆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1185章 什麼菜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140章 臨危第269章 驚動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633章 出門第1012章 母女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720章 退休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140章 臨危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61章 祖制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1475章 恭賀第74章 拜訪常家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088章 內亂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1467章 遲遲未到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