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備忘錄將矛盾公開

結果,孫志武上將就提出了下述備忘錄:

華夏聯邦陸軍總司令致議會軍備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的聲明。

1959年1月19日,軍種軍事長官會議向國防部長提出一個題爲--會議對1960財政年度預算的態度的備忘錄,下述聲明是根據參議院軍備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的要求,進一步闡明1月19日的備忘錄中提到的我對某些陸軍計劃的保留意見。

我的這些保留意見特別涉及陸軍的四項主要計劃,包括:

(一)陸軍的現代化。

(二)新型反導彈導彈計劃。

(三)現役陸軍和後備隊的實力。

(四)陸軍的地對空導彈計劃。

(一)現代化:陸軍的現代化計劃旨在使現有的庫存裝備現代化和逐步增加庫存裝備的數量,以適應動員的最初幾個月及戰爭對戰鬥和訓練的要求,每年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設法得到經費,以更換一年一度的由於消耗、磨損和過時而平均損失的庫存裝備。

經驗表明,每年由於這些原因而需要更換的裝備均佔現有庫存裝備的10%。

陸軍現有庫存裝備的總值約爲1400億人民幣,因此每年更換裝備所需的經費約爲140億人民幣。

第二個要求是將陸軍庫存裝備的水平由現在的1400億人民幣逐步增加到2000億人民幣,這是我們的補給系統爲了適應動員和戰鬥初期的需要所必需的裝備的數量,這個水平是陸軍希望在五年內在武器裝備方面所達到的目標。

因此,除了用於更換裝備的140億人民幣外,陸軍要求在五年計劃內每年再增撥120億人民幣,以增加庫存裝備,達到上述武器裝備方面的目標。

另外還要求撥給20億人民幣用於工業動員和交通運輸,因此,在五年內,每年需要採購撥款約280億人民幣,這不包括新式反導導彈的費用,以支持這一階段的爲陸軍提供大量現代化裝備的計劃。

與280億人民幣的需要相比,1960財政年度預算將撥出119億人民幣用於採購,176億人民幣用於交通運輸。

119億人民幣這一數字比原來爲了補償由於消耗、磨損和過時而產生的每年庫存量下降所需要的數字大約少20億人民幣,而且沒有規定把現有的庫存量從1400億人民幣提高到2000億人民幣。

我對這個計劃的保留意見起因於對下述情況的憂慮,即按照1960財政年度預算,在使陸軍現有裝備現代化和獲取必要的更多數量的裝備方面,我們不能得到所期望的進展。

(二)反導彈導彈:1960財政年度的預算爲反導導彈以最適當的速度繼續進行研究和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經費。

反導導彈能夠保衛我們的報復力量和重要中心,使之免遭洲際彈道導彈和由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的襲擊,是我國目前正在發展中的唯一具有這種能力的武器系統,但是預算中沒有爲着手生產戰術裝備和導彈提供經費。

我在這方面的保留意見是由於沒有人對洲際彈道導彈威脅的存在表示反對以及由於我深信儘早獲得這種獨特的反導彈武器的重要性勝過目前着手有選擇地生產該武器可能帶來的財政上的危險。

(三)人力:在編造1959和1960財政年度預算期間,我曾建議現役陸軍應該保持20個裝甲旅、92萬人,領薪受訓的後備部隊爲70萬人。

1960財政年度預算將提供現役陸軍17個裝甲旅,87萬人,領薪受訓的後備部隊爲63萬人。關於現役陸軍人員的情況,我的保留意見是基於各種報告和我親自訪問國內外陸軍主要指揮官的結果,他們都認爲他們的人力不足以充分滿足所受領的任務的需要。

爲了彌補我國人員的不足,駐歐亞分界線的陸軍指揮官就不得不把大量的外國人編入戰鬥部隊和支援部隊,因此造成了對外國人員的很大的依賴。這種依賴在突然事變中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關於削減領薪受訓的後備隊問題,我所擔心的是這會給最近正在與各行政區行政長官進行商談的武裝警察部隊機構的整編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也會對爲了迅速適應動員需要的許多武裝警察部隊和陸軍後備隊部隊的戰備程度帶來不利影響。

(四)地對空導彈:陸軍擔任大陸防空和海外戰區防空的地對空導彈部隊的數量是在考慮了大陸防空司令部司令和各聯合司令部司令的建議之後,由軍種軍事長官會議確定的,1960財政年度預算中陸軍地對空導彈的費用還遠不及爲達到會所建議的目標而需要的經費。

我在這方面的保留意見是,我們沒有爲這種防空武器提供足夠的經費,而這種防空武器在將來對付高空和低空的有人駕駛轟炸機和空對地導彈的威脅,是永遠需要的。

三軍長官在議會小組委員會的公開作證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這次作證和三軍長官在議會其他各委員會的秘密證詞聽取會上的證詞一起,第一次暴露了軍種軍事長官會議內的紛爭以及他們在大規模報復政策和有關戰略的問題上的意見分歧。

這一暴露使許多議會議員和有見識的公民深感不安,這種健康的驚慌狀態有助於造成一種氣氛,這種氣氛有利於對戰略的需要進行必要的重新估價。

從1960年度預算的編造中,我發現國防部打算在1961財政年度預算中保持同樣的不變的結構。

基本的國家安全政策中所規定的指導原則不會有改變,除非新的力量發揮作用,否則現狀將繼續保持下去,這種全國氣氛的變化使得人們難以固守過去的戰略和計劃。

由於大規模報復戰略在1959和1960年已經走進死衚衕,我們達到了不得不作出決定的地步,因而要求我國領導人拿出勇氣和智慧來。

爲了瞭解如何完成必要的戰略上的重新估價,必須瞭解政府內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制定戰略的過程,特別要了解軍種軍事長官會議的工作情況。

第338章 坦克戰觀第406章 王牌之爭越演越烈第693章 天空戰記六十四第855章 最低限發展第214章 約定第148章 封鎖租界第709章 天空戰記八十第752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三第371章 不是一個理念第788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四第416章 勳章和認識第547章 西南之分析第650章 天空戰記三十七第458章 中亞之雄第559章 研究之放棄冬季攻勢第402章 中亞目標第313章 開始攻堅行動第236章 日軍戰力分析第833章 徹底打垮的師級部隊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625章 天空戰記二十一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158章 清除隱患第356章 民族軍第661章 天空戰記四十八第97章 提出條件第832章 系列艱難第295章 可以放手幹了第807章 看似美好的計劃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735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六第44章 訂婚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231章 淚眼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17章 儀品公司的設計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第277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90章 西南之最後的對手第843章 華夏戰略的起源第205章 總體變化第30章 百浪多息第547章 西南之分析第407章 不成功的反擊第166章 黑白分明第660章 天空戰記四十七第425章 講話記錄第176章 視察參謀學院第493章 西南之大潰退第144章 工字團第175章 信仰論三第677章 痛擊印度一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676章 天空戰記六十三第361章 標書擱置第522章 後勤之最成功的的戰略第523章 後勤之行之有效第77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四第8章 車伕的秘密第537章 後勤之實在不好把握第359章 這是標準第201章 我們有準備第7章 櫻花書畫社第876章 批覆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870章 我們可以應付第411章 感懷第137章 戴奧特事件一第160章 電話抗交一第797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二第450章 戰役規劃第498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雙方第314章 目標保定第851章 矛盾的觀點第284章 一號作戰計劃開始第18章 漢斯的心思第314章 目標保定第629章 規劃一第695章 天空戰記六十六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153章 孫志武在忙碌第174章 信仰論二第616章 天空戰記十二第409章 編制的威力第867章 出發點不同第357章 南洋的安排第458章 中亞之雄第256章 另類游擊隊第34章 連興茶社第682章 痛擊印度三第682章 痛擊印度三第672章 天空戰記五十九第20章 盛家鐵鋪第79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八第410章 蘇軍的反擊第870章 我們可以應付第268章 漢斯的要求第79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七第10章 人員框架第280章 不可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