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最低限發展

在很少有希望改變國家戰略的前景下,編造1960年度的預算工作於1958年仲夏開始,一直進行到秋末,國防部頒佈的指導原則對於各軍種的限制超過了新面貌時期的任何時候,實際上,這一指導原則旨在保持1959年國防預算的最高額,並保持各軍種原來的分配比例。

從1955到1959財政年度,各軍種每年撥款的百分比爲:空軍約46%,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約28%,陸軍約23%,其餘作爲其他軍種的開支。

在主要用來購買控制軍隊現代化速度的新式裝備的資金方面,空軍在這一段時期內,始終是佔總款項的60%,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約爲30%,其他軍種約10%。

當然,我們的戰略部隊是最大的贏家。

最後,這項預算於12月送交國家安全委員會,而沒有對前幾年的固定分配比例作出重大的改變,唯一的原因可能是認爲1956年以來世界形勢基本上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到底有沒有發生變化呢?

人員仍然保持在1959財政年度末的水平,這樣,撥給陸軍的款項是維持72萬人,海軍爲23萬人,海軍陸戰隊爲20.5萬人,空軍爲30.5萬人。

儘管國會通過的1960年軍隊的後備隊爲70萬人,然而國防部卻指示在63萬人的基礎上編造預算,比議會通過的數字減少了10%。

在這種情況下,編造國防預算的工作很快就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各軍種,特別是空軍和海軍,已經着手進行諸如華夏一號和二號洲際彈道導彈、雷神和閃電中程彈道導彈、由潛水艇發射的北斗七星導彈系統和藍天地對空導彈等重型武器的長期的、耗費大的生產計劃。

建立預先警報系統的費用超過了預算的數字,陸軍的反擊型系列反導彈導彈的新項目也要求增加資金,這樣,爲了不超過前幾年的預算限額,就需要取消或削減上述許多正在擴充的項目,結果,削減最大的是中程彈道導彈和反導彈導彈計劃。

決定壓縮反導彈導彈計劃的決定,在當時特別令人遺憾,中蘇大戰結束後不久,陸軍就預料到需要有這種防禦導彈的武器,並於1958年就開始認真進行這項工作,那時,我們的導彈製造商已經取得了研究和生產防空導彈的經驗,正準備着手進行擊落入侵的彈道導彈這項新的、更艱難的工作。

對我們的導彈製造商來說,憑着他們已有的經驗,完成這項工作並不比在導彈發展初期製造截擊有人駕駛轟炸機的導彈的工作更困難。

迫切的需要激勵導彈製造商們及時提供一種防禦武器來對付一種新的、具有威脅性的進攻性武器,鑑於我國的政策是不首先發動預防性的原子戰爭,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經受敵人的首次打擊並且仍然生存下來,因而對上述防禦武器的需要就特別明顯。

同時,蘇聯顯然正在大力研製遠程導彈,而不是如我們空軍所預言的正在建立一支大規模的遠程轟炸機部隊,有跡象表明,蘇聯的這種努力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而且在遠程導彈方面可能比我國進展得快一些,因此,加速我國反導彈導彈計劃的主張是不應該遭到反對的,陸軍領袖們竭力擁護這一計劃。

然而,國防部和其他軍種對於反導彈導彈計劃卻不大熱心,國防部預見到在預算上難以提供加速生產另一種昂貴的武器系統所需要的費用,其他軍種則把這個計劃看成是爭奪1960年以及以後幾年的拮据的國防費用的競爭對手。

結果,在軍種軍事長官會議上,除了陸軍代表外,其他軍種的代表建議撥給反導彈導彈計劃的費用只限於滿足研究和發展的需要。

作爲戰略部隊總司令的我,我的意見是,1960年度的預算也應包括此種導彈的生產費用,以便及早採購爲以後的計劃所必需的、需要長時期才能生產出來的各種部件。

由於某種情況,國防部長盛建文很難同意軍種軍事長官會議的多數人的建議,不然,他是會歡迎這一建議的,事先他曾指定他的辦公廳內的一些人員組成一個以樑建祥博士爲首的科學委員會,責成該委員會就1960年度新型反導彈導彈計劃的範圍提出建議。

這個委員會支持陸軍的意見,建議撥款78億人民幣,以便能生產反導導彈的部分裝備,然而,國防部長最後還是不同意在1960年度的預算中撥出生產費用,而把它限制在繼續進行研究和發展上。

這個決定使這種獨特的武器用於作戰的時間至少又推遲了一年,而它在威懾失效的情況下對於遏制原子攻擊和對於國家的生存卻是不可缺少的。

作爲一個機構,軍種軍事長官會議並沒有參加1960年度預算的編造工作,前幾年也沒有參加,這件事常常使議會感到驚奇,因爲議會總是期望軍種軍事長官會議能夠就預算問題提出充分的意見,但是到目前爲止,國防部長從未明確規定軍種軍事長官會議這一機構在預算編造工作中的作用。

所以產生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於對會議應參預財政事務的程度頗爲疑惑,另一方面是由於感到三軍長官可能會因此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

到1959年6月,我們就表現出這種不切實際的趨勢,那時,我們向國防部提出了1962年度兵力估計報告,其費用大約需要4800億人民幣,國防部長認爲這樣一筆款項在財政上是負擔不了的,因而,在規定編造預算的指導原則時沒有考慮軍種軍事長官會議的這個估計。

由於軍種軍事長官會議不參加預算工作,所以這次預算仍按常規編造,即各軍種孤立地提出各自的預算,國防部長雖然對於各軍種的需要進行過很多次認真的討論,但據我所知,三軍的預算從未被並列地提出來過,也從未對預算所支持的整個武裝部隊的戰鬥力作過估計。

這種按照所謂縱的而不是橫的方法編造預算,有許多缺陷,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爲什麼不能編造一個按軍事上的先後需要來確定財政重點的預算,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沒有人知道我們用各種特別預算撥款買到了什麼東西,預算問題仍將是未來廣泛討論的問題。

第173章 信仰論一第305章 戰爭的後方第282章 逝去的記憶第434章 交趾省第112章 貝勒爺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439章 對抗體系形成第441章 混亂的現狀第182章 轉戰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161章 新倉庫的火光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298章 偷襲重炮陣地第138章 齊鳴的禮花二第432章 軍力準備第198章 準備出發第173章 信仰論一第858章 總統的左右手第719章 天空戰記九十第626章 天空戰記二十二第301章 被出賣第396章 目標坎斯克第870章 我們可以應付第90章 南苑之戰三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458章 中亞之雄第78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三第154章 總結會一第630章 規劃二第716章 天空戰記八十七第664章 天空戰記五十一第554章 研究之繳獲不可考慮第328章 兩個拳頭第123章 文化事業第643章 天空戰記三十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86章 英國人的觀點三第618章 天空戰記十四第45章 長槍隊基地第459章 斯大林堡壘第19章 良緣暫緩第324章 日本投降第629章 規劃一第73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一十第380章 深度轟炸第595章 歐亞分離計劃四第123章 文化事業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143章 冀東大暴動五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200章 戰鬥機選擇第523章 後勤之行之有效第174章 信仰論二第81章 英國人的觀點第583章 中尉日記十四第503章 後勤之16世紀末第389章 無憂後方第5章 老闆娘第306章 準備的原則第125章 要記錄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第592章 歐亞分離計劃一第679章 全面準備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541章 後勤之現代戰爭對後勤的第167章 焦頭爛額第418章 反擊在繼續第468章 談判代表第654章 天空戰記四十一第714章 天空戰記八十五第225章 都有算盤第258章 談判局第602章 中尉日記十九第194章 解決問題要靠鐵與血第345章 工兵問題第259章 佈局西北第557章 研究之要聽到呼聲第507章 後勤之革命第597章 停戰協議一第478章 前哨戰役第785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第273章 大盤底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385章 赤塔圍殲第149章 四處點火第751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二第649章 天空戰記三十六第270章 美國的消息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38章 婚禮需要禮花第29章 日本老兵第29章 日本老兵第370章 無後顧之憂第393章 外交效果第20章 盛家鐵鋪第535章 後勤之戰爭不是碰運氣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785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第501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烏拉爾第523章 後勤之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