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結局

印軍戰俘魚貫登上飛機,車隆中士擁抱着中國醫護人員,聲淚俱下,站在一邊的印度政府官員尷尬的轉過臉去。

記者們抓緊時機按動照相機的快門。他們知道這種真實場面,不可能是中國政府精心安排的。

達爾維少將最後一個登上飛機,就像面對中國軍隊的進攻,他最後一個撤出一樣,仍然保持着他軍人的風度和尊嚴。

他舉目遙望了最後一眼中國蒼翠如碧似錦如畫的山河,心頭竟浮起一絲惜別之情。

達爾維少將回國後,於1958年指揮一個軍,參加過印巴戰爭,但他始終沒有被提爲中將,這些都沒有影響他在陸軍中被公認爲是一名傑出的將領。

達爾維的重要軍事著作《喜馬拉雅的失策》對中印邊境戰爭的獨特看法,使其成爲一部軍事名著。

印度國防部於1953年發表了中印戰爭中,印度陸軍損失的數字:

死亡:12383名

失蹤:27696名

被俘:33968名

失蹤人數大於死亡人數,這的確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如果中國軍隊推遲宣佈停火,如果印度上兵瞭解中國戰俘政策,那麼情況又會怎樣呢?

在中國軍隊停火之後,至少有15000到17000名印度士兵,從原始森林中得以生還。

中國遣返了全部戰俘,僅有26名印軍士兵因重傷搶救無效死亡,中國方面全部附有詳細的病歷和搶救記錄。

停火之後,印軍西部軍區司令森中將,第4軍軍長考爾中將,第7軍軍長帕塔尼亞少將,幾乎同時向喬杜裡參謀長提出了辭職。

喬杜裡中將批准了森中將和帕塔尼亞少將的辭呈,他勸說考爾到旁遮普邦從事軍訓工作,考爾中將一口回絕了。

尼赫魯總理曾勸說考爾不要辭職,他在給考爾的信中寫道:親愛的畢奇:對你的辭職,我感到遺憾。我曾努力勸你不要這樣,但是既然你堅持要這樣做,我也就無能爲力了。

導致你辭職的事件是傷心的,我們中間許多人也爲此感到苦惱。但是我相信,關於這些事件也不能特別責怪你,有許多人要對這些事件負責,也許這些事件只是由於當時的環境所造成的。

我相信,像你這樣一個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的人是不應該無所事事,不爲國家效勞。也許,不久你可以找到這類對國家有用的工作。……

你的新摯的賈-尼赫魯

尼赫魯事後曾提議讓考爾擔任副部長一類的職務,即使這種有職無權,無足輕重的文官閒職,也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後來金融資本家特賈博士聘用了考爾中將,考爾中將幹了一段金融,這一行實在不是職業軍人所爲,考爾中將屢試不順,只好悻悻辭職,從此考爾中將在印度軍界、政界徹底消聲匿跡了。

中印邊界戰爭對任何人的影響都不能和尼赫魯總理比肩相齊。

尼赫魯的個人影響和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他整日病魔纏身,沮喪不堪。

印度國內公開化的批評和攻擊與日懼增,有人公開叫他下臺,人們感興趣的是誰來當尼赫魯的繼承人,真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1964年1月8日,在布巴內斯瓦爾召開的國大黨年會上,坐在主席臺上的尼赫魯突然中風,左側癱瘓。

1月26日到4月2日,在徵得尼本人同意後,秘密爲他的健康舉行了宗教祈禱儀式。

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的心臟病猝發,在家中去世。

中國軍隊後撤後,印軍自1953年開始,停止了向前推進,繼續侵佔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大片領土的想法。

10年過去了,歷史已經證明了中國的誠意,歷史還將證明多久?

喜瑪拉雅山上的積雪,年復一年,依然潔白,中印同爲喜瑪拉雅山脈的兩大文明古國。

當我們立足於世界屋脊,鳥瞰這個風雲變幻的旋轉球體,中國人民不希望看到來自任何一方的黑色煙塵玷染這座聖潔的冰峰。

中國5000年文明的歷史長卷,鐫刻着這個民族不容侵犯的意志和渴望和平的願望。

喜瑪拉雅山上的雪,應該永遠潔白。

在英國上議院議員克里特勳爵的倡議下,中印兩國代表在英國首都倫敦就中印邊境問題進行磋商。

中方提出五點建議。

一,在邊界問題解決前維持邊界現狀,保持邊界安寧,如邊界上發生問題,雙方應通過友好協商加以解決。

二,邊界問題不應成爲發展兩國關係的障礙,雙方可多方面發展關係,促進相互瞭解。

三,藏南地區向南直線直到孟加拉國的邊境劃分兩國邊境的實際位置。

四,克什米爾地區劃歸中國,原有印度軍隊在三個月之內全部撤出。

五,印度在邊境地區所有部隊後撤50公里作爲兩國武裝力量的緩衝區。

印度代表梅農像被針刺一樣站了起來,克里特勳爵無奈的攤開手。

包家恩旁邊的印地語翻譯不由得念起了古老的詩歌。

喜瑪拉雅女神睜開窮通千年的慧眼,看到了割斷的血管流淌着血的濃漿。

洞穿的胸膛噴濺着血的雨滴,迸飛的彈片撕裂開血的肉體。

……晶瑩的雪嶺被污血浸塌了,潔白的羽衣被濃煙炙黑了,無數的死之幽靈在空中飄蕩、浮游,苦痛的**和怨毒的詛咒充斥宇宙。

死神在顛狂地舞蹈。

兩邊都是可愛的子民,該庇護哪一方呢?

女神的慧眼痠楚地合上了。

也許,這是一場無可避免的劫難。

克里特勳爵臨走對印度首席談判代表梅農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很遺憾。但我要說的是,只要你們不主動挑釁,我以我的名譽保證,中國人不會找你們的麻煩的。

翻翻世界歷史,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很難用非軍事手段解決,何況,所謂爭議地區根本就是要爭議的,到底是是屬於誰還不一定?

印度人放棄幻想吧,不靠強大的軍力,不通過強硬的戰爭,領土是要不回來的。

如果現在我們還不夠強大,不宜運用戰爭手段,那就將問題擱置,讓有能力的下一代解決,或者等我們強大了再解決,千萬不能進行這樣註定我們要忍受屈辱的談判。

梅農暗暗地在心中下着決心。

第66章 收服忍者三第660章 天空戰記四十七第4章 首次辦公會第691章 我的記憶第240章 范登堡二第779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第273章 大盤底第472章 強硬的要求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506章 後勤之常備軍時代第301章 被出賣第486章 幾件必辦的事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269章 沒想到第552章 研究之正確的戰略第662章 天空戰記四十九第413章 孤膽英雄排二第472章 強硬的要求第214章 約定第393章 外交效果第489章 西南之千年恩怨二第164章 天津大水第457章 連續進攻第463章 工業園區第434章 交趾省第181章 1855部隊第117章 斬首計劃第803章 催化劑戰役第762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三第113章 北平攻略第427章 殘酷巷戰第491章 西南之雙方準備第35章 慈善基金會第718章 天空戰記八十九第516章 後勤之貨幣使用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695章 天空戰記六十六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120章 蓄謀已久第138章 齊鳴的禮花二第346章 蒙古內衛旅第661章 天空戰記四十八第585章 中尉日記十六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673章 天空戰記六十第859章 軍種軍事長官會議第718章 天空戰記八十九第5章 老闆娘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453章 頑強的蘇聯英雄第67章 紀念碑的要求第125章 要記錄第874章 錯誤的認識要糾正第5章 老闆娘第290章 體制有問題第748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九第153章 孫志武在忙碌第448章 新國家即將誕生第461章 戰犯態度第631章 規劃三第182章 轉戰第606章 天空戰記二第849章 爭論第803章 催化劑戰役第104章 紀事報一第453章 頑強的蘇聯英雄第513章 後勤之能改變戰略第21章 義結金蘭第847章 轉變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26章 插曲第319章 國家大小在態度第252章 特礦戰略第35章 慈善基金會第559章 研究之放棄冬季攻勢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386章 蘇聯英雄第98章 國民飯店往事第545章 西南之長期戰略第133章 煤球廠的秘密第629章 規劃一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294章 有力的證據第606章 天空戰記二第331章 戰爭靠什麼第94章 雅緻的咖啡館第408章 近坦61旅第255章 河頭鎮第847章 轉變第690章 結局第131章 較量開始第351章 未來的堡壘第204章 裝甲車輛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140章 冀東大暴動三第516章 後勤之貨幣使用第878章 我們要建立的力量第453章 頑強的蘇聯英雄第482章 條約的條件第130章 新天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