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記憶的天空

1953年10月12日,我接到命令,開赴克什米爾附近的高山。我們用了3天時間才爬到山頂,在建起牢固的碉堡前,我們只能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裡。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登上山頂後的頭5天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準備了大量的槍支防護油、防凍劑、潤滑劑,還有瞄準鏡的防凍保養用品等。

此外,像護脣膏、防凍的ru霜ru液以及手套、毛襪,還有墨鏡等個人裝備,我們也都一樣沒拉地帶上了。

這些東西在我們隨身攜帶的巨型背囊裡只不過佔了一小半位置,其餘的位置全部用來裝燃料。

雪山之巔的平均溫度在零下40c到零下30c之間,多年來,這裡死於對方子彈的士兵人數遠遠少於死於肺氣腫、體溫過低及凍傷等高原疾病的人數。

冰天雪地的最大危險是凍死,而生火取暖是避免死亡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們拼命蒐羅任何能夠燃燒的物質,把背囊塞得滿滿的。

我們只帶了很少的口糧。按原定計劃,當我們抵達山頂後不久,一架載滿食品的軍用直升機就會飛到那裡與我們會合。

我們按時抵達目的地,一天也沒耽擱,而直升機卻姍姍來遲,由於天氣的原因直到5天后才露面。

在這5天裡,我們只好用野戰乾糧配雪吃,到了第5天,野戰乾糧也所剩無幾,我們只好用方糖充飢。

當直升機終於抵達時,雪山頂上人人喜形於色,卻不敢大聲歡呼,惟恐引起雪崩。

教官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教訓,在雪山上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爆炸性武器,因爲巨大的爆炸聲可能引起雪崩。

雖然我們在上山前都接受過高山作戰訓練,但是訓練畢竟是訓練,上了雪山後,許多事情還得靠自己慢慢摸索。

在雪山作戰中恪守的戰鬥隊形是縱隊,不論是直行縱隊、斜行縱隊或是水平縱隊,最忌諱的是以密集隊形作點狀移動,一般最好是以每人間隔5米以上作線式移動,彼此之間以能互相呼應支援爲標準。

除了防範可能出現的敵人外,浮動雪層與冰川裂縫是最主要的潛在敵人。

此外,官兵間要繫上固定繩以防範戰友失足,另外隨身攜帶的雪靴、冰爪、十字防墜鉤和滑雪板都可幫助平衡身體。

冰川地形使得我們的機動性非常有限,主要是地表的堅硬光滑所致,若使用冰爪,則每一步都得花上好大力氣去踩破冰層,這樣容易讓敵人發現行蹤,若不用冰爪,一步踏上去,不是滑走就是摔倒。

平原地形作戰時的許多常識到了雪山上都不再適用,比方說,修建在叢林中的掩體使用的材料不外乎泥土和樹枝草葉,使用普通槍榴彈或火焰噴射器就算無法完全破壞掩體,爆炸產生的火苗也極可能引燃掩體材料而逼出敵人。

但在雪地裡,就算使用火焰噴射器,也不可能把冰塊與雪塊所堆積的掩體燒起來,高熱溶化的水再凍結成冰反而強化了掩體,即使穿甲彈也無法保證能絕對有效地穿透,更不用說一般的步槍或衝鋒槍子彈了,這就是雪地作戰的場地規則。

即使是百裡挑一的神槍手,到了雪山上也會變成第三流的槍手,明明瞄準了目標,子彈落下的地方與目標卻相差好幾米。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以爲這是因爲茫茫白雪讓我們看花了眼,把光學儀器認真調整,結果還是不管用。

教官告訴我們,子彈飛出槍膛的時候溫度極高,而雪山上的空氣卻極冷,極大的溫差導致子彈旋轉不均勻,彈道不穩定,子彈落下的地方與預定目標自然相差甚遠。

爲了克服這一困難,我們採取了種種方法,既試過精確度較高的抵腰射擊姿式,也試過調整測距儀,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試驗,我們終於逐漸找到了感覺,擊中目標的比率比剛上山時提高了許多。

當我們終於與敵軍生死相拼時,我們對雪山的環境已經十分熟悉,此外,我們還佔據了戰略制高點,形勢對我方有利。

雪山上到處都是屍體,許多士兵因爲吃了混有火藥的雪而得了腸胃炎。

所有在雪山上作戰的士兵都知道自己進了一個吃人洞,別想活着出來。

戰鬥是在10月份爆發的,我們憑藉地形的優勢,居高臨下地幹掉了許多印度兵,但他們就像螞蟻一樣多。

你剛剛殺死了4個印度兵,在他們身後又冒出了10人、50人,我們的手指因不斷扣動扳機而痠痛不已。

有時他們的人數多得讓我們擔心會在戰鬥中耗光所有的子彈,那樣的話,由於運輸直升機5天才來一次,只要再來一批印度兵,我們就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兒了。

幸好老天庇佑,這種情況沒有發生,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屍體,它們一直無人掩埋,慢慢地腐爛,最後成爲土壤的一部分。

我方的傷亡也相當多,我在雪山上的7天裡便有27名戰友陣亡。

人們說,你在雪山上可能凍死、餓死或病死,但絕不會渴死,因爲只要隨手敲下一塊冰或抓起一團雪,就是純淨可口的水。

在1953年10月雙方交戰最激烈的時候,連這句話也變得不對了,山上的雪全都蒙上了一層火藥,就連山腳的小溪也被污染了,許多士兵因爲吃不乾淨的雪而得了腸胃炎。

當時我們的碉堡還沒有蓋好,爲了躲避印軍的炮火,我們在積雪下挖了一條5米深的戰壕。

印軍常常在夜間用迫擊炮炮轟我們的陣地,我們蜷曲着腳就在戰壕裡睡着了,後來,抱着膝蓋打瞌睡成了我們的習慣性動作。

我們自豪的是,如果你在山上死去,有人會將你的屍體立刻送回家鄉,我們一般都把屍體擡到崖邊,認真擺好等待直升機的到來。

據我軍的一份情況通報,在克什米爾地區高寒雪山的我軍已有270人死於嚴寒或當地極爲惡劣的氣候,另有2000多人負傷,而在與印軍交戰中傷亡的官兵人數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

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也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至今已有1萬多名印度士兵因爲凍傷或遭遇雪崩而殘廢,2000多名士兵死亡。

第227章 1942年初第296章 我們的對手第282章 逝去的記憶第534章 後勤之也要考慮政治因素第805章 指揮官只是擺設第720章 天空戰記九十一第441章 混亂的現狀第124章 新腳行第767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八第634章 海軍規劃二第738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九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277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19章 今後的計劃第112章 貝勒爺第815章 進攻開始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539章 後勤之一定要到位第63章 機關長睡着了第687章 談判登場第554章 研究之繳獲不可考慮第428章 總結第710章 天空戰記八十一第694章 天空戰記六十五第78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五第456章 橫掃中亞第575章 中尉日記六第435章 收服勘察加第874章 錯誤的認識要糾正第800章 停戰談判起因第452章 庫爾幹之戰的效果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838章 快速反應第405章 坦克王牌之爭第590章 法理之辯第349章 阿欽斯克的人們第276章 正式會面第122章 這事有點大第641章 天空戰記二十八第569章 名將不是戰略家第707章 天空戰記七十八第837章 戰爭要乾淨第415章 第152坦克營第752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三第774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五第321章 我們應有的態度第303章 叛亂第23章 意租界第506章 後勤之常備軍時代第355章 有利的國際局勢第530章 後勤之戰爭總是意想不到第523章 後勤之行之有效第78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二第682章 痛擊印度三第833章 徹底打垮的師級部隊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418章 反擊在繼續第468章 談判代表第217章 今後的對手第429章 新規劃第371章 不是一個理念第377章 戰爭反應第326章 穿梭的范登堡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294章 有力的證據第808章 部隊從哪裡來第323章 紮實的基礎第443章 等待的機會出現第631章 規劃三第206章 開始解救第541章 後勤之現代戰爭對後勤的第683章 痛擊印度四第587章 中尉日記十八第97章 提出條件第175章 信仰論三第447章 南洋在行動第642章 天空戰記二十九第521章 後勤之還有其他原因第402章 中亞目標第604章 東方最美麗的地方第858章 總統的左右手第207章 嚴明的認識第264章 驕橫的談判第1章 湖邊第29章 日本老兵第258章 談判局第731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二第715章 天空戰記八十六第7章 櫻花書畫社第561章 後勤之無小事第599章 停戰協議三第797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二第82章 英國人的觀點二第409章 編制的威力第634章 海軍規劃二第618章 天空戰記十四第205章 總體變化第129章 軍統訓練人員第44章 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