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

范雎

范雎,約前305年—前255年,字叔,也寫做範且(這裡念“居”),戰國魏國人(今山西芮〈念“銳”〉城)。

趙國武安的官舍裡,各國謀士歡聚一堂,商討合縱對付秦國的計策。現場氣氛熱烈,個個情緒高昂。

甲突然說:各位,你們有沒聽說應侯(范雎)又拿了五千金,讓唐雎來趙國撒錢?

乙說:聽說了。奶奶的,上次我去晚了——大家別誤會。我要去早了,非吐唐雎一臉唾沫不可!

丙說:就是。他把我們當什麼人了!在座的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衆人紛紛點頭)那點小錢就想打發,也太小看我們了。

丁說:何止是小看,那老小子還把我們關東六國的謀士,全都比做狗。他說有一羣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趴着,有的發呆着,有的假死着。平常哥們好得跟什麼似的,只要扔一塊大骨頭,它們立刻翻臉不認人,互相撕咬爭鬥;這五千金就是骨頭。這舌實在是毒!

戊(念“務”)氣得拍案而起:秦國太欺負人了!我去找那唐雎算賬!

說完就走了。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這貨該不會找藉口,去撿錢了吧。

果然一會兒,戊在院子裡大喊:現在只剩三千金了。

衆人一陣騷動。

甲說:我那個小老婆又要生了,我要趕緊回去看看。各位,先走了。

丙說:我想起來了,今天買菜的錢忘了給人家了。我去還一下。

乙說:——我去吐口水。

丁說:你們好歹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怎麼能這麼沒原則呢——前面幾位等等我!

選自《戰國策•秦策三》。是說范雎用點錢,就把合縱打秦國的計劃給拆散了。

另外,這唐雎身份比較複雜,史料上記載不清,一會兒秦國人,一會兒魏國人,一會兒又是安陵國(一個小國,魏國屬國)人,時間跨度有一百多年(初中有篇課文《唐雎不辱使命》,可能是杜撰的),這裡就不研究了。

如果說百里奚、管仲他們的前半生很慘,那范雎的則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他們最多也就放放牛、做買賣老虧本什麼的,而范雎則是遭受過非人的待遇。是的,非人的!

范雎家境貧寒,但很有才華。年輕時,他仗着自己的才學到各國遊歷,想撈個一官半職,但沒人理他。不得已,他只好又回到魏國。

當時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也在招人,他的門客據說就有好幾千人。不知是不願當白吃,還是沒看上,范雎沒有去,而是在中大夫須賈手下做事。

就這麼過了幾年。一次,須賈接到了出使齊國的任務,沒伴,就拉上范雎一起去。這一拉,把范雎拉進了鬼門關。

當時齊國是齊襄王在位。他是齊國的倒數第二個君王,也是個苦命的主;他老爹就是差點讓齊國滅國的齊湣王。早期老爹被人幹掉後,他不得不改名,到別人家裡做傭人避難。之後大臣們找到他,想立他爲齊王,因爲怕步老爹後塵被殺,他死活不答應,直到最後纔不得不勉強繼位。

後來田單收復了所有齊地,把他迎回了原來的都城臨淄,他心裡才踏實了些。但國家一直不安定,隔三差五就被趙國和秦國打。

正沒地方出氣呢,須賈和范雎送上門來。雖然此時魏國並沒打他,但齊襄王翻老賬,質問他們當初跟魏國無冤無仇,爲什麼要和其它國家一起聯合打齊國,還害死了他老爹。當時鄒衍可能也在朝堂上。

須賈嚇得不敢吭聲。范雎卻很從容地說,當時主要是燕國打你們,我們只是啦啦隊,來湊熱鬧的。而且當初你老爹囂張跋扈,到處挑逗人,搶人地盤,占人妹子,惹了衆怒,鐵定要被羣毆。另外,您老現在英俊瀟灑,英明神武,肯定能重振原來的霸業;往前看,不要老揪着過去不放。

這馬屁拍得酸爽酸爽的,齊襄王很受用。退朝後,他還特意送了范雎黃金和牛肉美酒等禮物。這一送,又把范雎直接送到了閻王殿。

須賈因爲朝堂上受辱,再加上沒有禮物紅包拿,羨慕嫉妒恨,一回去就跑去當時魏國的相國魏齊(不是魏無忌,他一直沒當過相)那兒,誣告范雎背叛魏國,私通齊國。

這魏齊也夠狠的,不分青紅皁白,讓人將范雎一頓猛打。范雎被打得肋骨斷了好幾根,牙齒掉了好幾顆,昏死過去。魏齊還不罷手,又讓人把他丟到茅廁裡,一起往范雎身上撒尿。

後來魏齊被逼得自殺,有人由此說范雎睚眥(念“牙字”)必報,心胸狹窄。我覺得這些人活得太舒坦,也該抽打抽打下再淋淋尿。

命硬的范雎沒有死。他被尿澆醒後,等到沒人時,就懇求看守的放他走。看守的也不忍心,於是上報說范雎已經死了,把他當死人一樣丟掉。據說魏齊還不死心,後來還派人去找范雎的屍體,沒找到又下了通緝令。這得有多大仇呀。

帶着一身的傷痕,范雎逃到好友鄭安平的家裡。鄭安平很講義氣,把他藏了起來,準備伺機一起逃往它國。范雎還改名叫張祿。

一段時間後,秦國的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鄭安平混入出使的隊伍中當下人,然後藉機向王稽推薦范雎。王稽對范雎很賞識,就偷偷把他帶去了秦國。

在秦國,范雎見到了秦昭王。重點介紹一下一億的秦昭王。

他是重用張儀的秦惠王的兒子。因他哥哥秦武王太過張揚,沒事去周朝洛陽比賽舉鼎,結果手滑被鼎砸死,即位不到三年就玩完了,然後秦昭王撿到王位。

秦昭王在位期間,滅掉東周王朝(公元前256年,前後791年的周朝到此正式說拜拜),搞掉背後下黑刀的義渠國,打得趙國元氣大傷,韓國只剩幾塊小地盤還互不搭界,魏國屈服投降成了秦國的屬國(還沒滅),楚國只剩一半土地、國都都沒了。他使秦國的地盤增加了一倍多,爲秦國後來的統一做出了極爲巨大的貢獻,和他的曾孫秦始皇相比,都毫不遜色。

另外,秦昭王不僅雄才大略,武功赫赫,還活得長(在位五十五年,太子等不及死了他都沒死)。而且他很會使壞,楚懷王就是被他約去喝茶品酒,然後被扣留至死。所以後來他約趙惠文王時,趙惠文王嚇得直哆嗦不敢去。

見到秦昭王后,范雎開始推薦他的遠交近攻戰略,得到秦昭王的高度認可,馬上被任爲客卿(一般指當官的外國人,地位很高,當時相當於副相)。四年後,他又因幫秦昭王清除了太后(宣太后)及其親黨的專權,鞏固了秦王政權,被任爲相國,還被封爲了應侯。

在范雎之前,秦國一直推行的是張儀的連橫、就是近交遠攻的策略,而從范雎的遠交近攻開始,秦國才真正走上統一中國的正確道路。他對秦國外交戰略的調整,爲秦國最後完成霸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事業是有成了,但仇還沒報呢。

就在范雎當上秦相沒多久,其它六國就招來天下謀士,要搞合縱對付秦國。於是就發生了開頭的事。合縱沒搞成,魏國慌了,因爲秦國要先拿它和韓國開刀,於是就派須賈來遊說。

范雎做了相國後,秦國人仍叫他張祿,所以須賈並不知道,秦國相國竟然是范雎。否則他打死都不會過來。

得知須賈來秦國,范雎故意打扮成叫花子去見他。須賈嚇一跳,以爲見了鬼了,不過看范雎可憐,良心發現,給范雎飯吃,還送他一件外套。就是這件外套,救了他一命,范雎最終放過了他。

但魏齊就沒那麼好命了。范雎逼着魏國,要魏齊的人頭。魏齊東藏西躲,先逃到趙國,害得平原君趙勝被秦昭王也請去喝茶囚禁。他又跑回魏國,想請魏無忌幫忙,但魏無忌沒吭聲。最後魏齊不得不自殺。

所謂惡有惡報,天公地道,這樣一個人實在不值得同情。

除了報私仇,范雎也在努力爲秦國出謀劃策。在魏齊自殺前一年的長平之戰前,他用反間計,讓趙國將廉頗換成了趙奢揪心的兒子趙括,使白起得以在長平之戰中大勝,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不過,這時范雎的毛病也來了。他怕白起功勞比自己大,先阻止白起攻打趙國,又向秦昭王進讒言。秦昭王也怕白起功高蓋主(又是一個),於是賜劍給白起自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這是范雎一生最大的污點,他使秦國走上正確的道路,但這事又使秦國倒退了好幾年。白起的死,是導致秦昭王在最後幾年,一直止步不前的最大原因。

在當了十一年的相國後,最後在蔡澤的勸說下,范雎辭去了相位,回到封地應城(今河南寶丰),不久就病死了。

范雎也是個在歷史上很有爭議的人。他的才能是沒得說,深謀遠慮,運籌帷幄,足智多謀。他對秦國的貢獻是巨大的,爲秦國指明瞭勝利的方向,可以說是秦國的引路人。

但是,他也貪慕權勢,胸懷不夠,難容人,跟鄒忌差不多,把可憐的白起直接坑死了。另外,他恩怨分明,懂得報恩,但眼光實在太差。他推薦了當初幫他的鄭安平和王稽,一個後來投降趙國,一個被懷疑私通別國而被處死,他自己本人也因此受到不小的牽連。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呀。

所以,上天是公平的。讓你帥,但又沒什麼才華,又帥又有才華的品德卻不咋地;又帥又有才華品德又好,又會疼女人感情專一,還會做家務的——你還讓不讓別人活了!

春秋戰國的名相,其實有很多。像本書現過身的狐偃、趙武、子產,沒出現過的的荀息、斗子文(又名鬥谷於菟〈這裡念“圖”〉)、屈建(字子木),還包括李悝、商鞅、申不害、張儀、呂不韋等等,他們都對本國做出不小的貢獻,所以都算。只是篇幅所限,就不介紹了。

另外,說到上天的公平,順帶說下這個蔡澤。

這蔡澤也是戰國的名嘴。他很有才華,口才還特別好,但長得卻不是一般的醜。據說他是朝天鼻、大肩膀(目測已變形)、凸額頭、眉毛鼻子擠一堆,還有羅圈腿。因此除了被打和被撒尿,他早年的經歷和范雎很相似,也是到處沒人要(沒人敢要呀!),一直西漂到了秦國。

最後,他靠他的辯才說動范雎,讓他辭去相位,最終當了秦國相國。不過沒當幾個月,因爲有人說他壞話怕有麻煩,他又辭職了,後來他還在後面幾個秦國君王那兒任過官職。

所以不管怎麼樣,他也算是給我們這些長相平凡的人,一點勵志的雞湯養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