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內禍

方顯忠望向門口衆人,一語不發,積威之下,人羣中個個低頭,並無一人敢擡頭迎向他的目光。

“父親,我覺得可以接受這個條件。”一個聲音突然打破了沉默。

方顯忠尋聲看去,原來是自己的長子——方守德。方顯忠頓時怒火滿胸,罵道:“孽子,這種不仁不義的話,你也能說得出口?!”

方守德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向方顯忠求道:“父親,倘若要我交出自己的孩子,去換二妹孩子的性命,我絕沒有絲毫的猶豫!反過來,難道就不行嗎?明朝現在已經亡了二百多年了,朱氏血脈早就沒用了。他朱家的血脈,跟我方家的血脈,都是一條性命,有什麼不一樣嗎?父親,交出二妹的孩子,可以救活我們一家上下;不交,誰也活不下來呀!父親!”

“住嘴!你這個畜生!滿清無道,朱明當興!朱氏血脈是我漢族復興的希望,我就是拼盡最後一口氣,也不會讓清門得逞!就算不說這個,你多年無子,要不是一舟妙手,你能有子嗣?今日就算你還給了一舟,從沒有這個孩子!”

“那我的孩子呢?”

“那我們的孩子呢?”

底下衆人再也忍耐不住,剛纔清門如鬼如魔的手段,早已經嚇破了衆人的膽,衆人但聽的有一條活路走,都拼命的想抓住這根稻草。見到方守德領頭,一個個的膽子早就越漲越大,直包住了身子。一看方顯忠不同意,頓時咆哮起來。

方顯忠怒喝一聲:“你們、要造反嗎?”

這一聲響亮至極,衆人的氣焰一下子被壓了下去。但只是一會兒,就像火苗被風一吹,雖然小了一點,但是繼起的,會是更大的火焰。

“他不要我們活,我們就叫他死!”不知道是誰的一聲喊,衆人一擁而上,揮舞着手裡的兵刃向方顯忠突去。

方守德大驚,起身叫道:“你們幹什麼!”衆人絲毫不理,有幾個紅眼的,見他攔在前面,舉刀就向他劈去。方守德一咬牙,揮劍將那幾人砍倒。一見血,卻是誰也停不下來了。一個個紅着眼,嘶吼着,都想只一刀就砍倒前面的人。剛纔實在是被嚇破膽了,現在把所有的膽怯都發泄了出來……

那載泓三人走出方府,白髮老人問道:“公子,您何必給這些奴才機會?這百十個人,我和黑髮聯手,也不過多花一盞茶的功夫。”

載泓還沒有說話,只聽的方府裡面,乒乒乓乓響起兵刃交擊的聲音,夾雜着幾聲槍響,間或還有人喝罵的叫聲。載泓灑然一笑,說道:“我們動手,平白讓他們落個英雄義士的名聲。他們自己動手,不省了許多事?你聽,裡面現在不比剛纔熱鬧?”他停了一下,神色一變,又嘆道:“幾百年了,還是這麼不長進。要是能夠齊心,或是一死,或是求生,外人哪能欺到頭上?”

白髮老者和黑髮老者對視一眼,知道載泓又想到自家身上,也不再多說什麼。

這時,卻見剛纔的那隊法蘭西士兵,排隊向這裡走來。估計是聽到了這裡的打鬥聲,想過來看看。剛纔清門與方婉容拼鬥秘法,雖然險惡,卻是無聲無息。現在方府自相殺戮,呼喝慘叫,單說聲勢,比方纔實在是勝過萬千。

載泓看見那隊法蘭西士兵,眉頭皺了皺,回首對那黑髮老者說道:“別讓他們礙事!”

黑髮老者躬身一應,口中做聲,幾下唿哨過後,就見牆角樹梢,飛起數十個白影,在空中交錯亂舞,口中更是發出淒厲鬼叫,沒料想那法蘭西士兵對中國的神鬼並不感冒,雖然也有些害怕,更多的卻是莫名其妙。士兵們多數還是向前走來,雖有幾個停下步子,卻是舉槍瞄準,聽得領頭的少尉一聲命令,登時砰砰幾槍,射向空中的白影。

聽得槍響,載泓臉色一變,恨恨的說了一句:“給臉不要臉。”黑髮老者聽的此話,口中又是呼哨幾聲,空中的白影倏然不見,跟着在樹梢牆角處,卻飛出十幾只弩箭,端的是又快又準又狠。那隊法蘭西士兵還沒有做出反應,便一個個中箭倒地。不等他們倒地,黑暗中緊隨弩箭竄起幾條身影,迅速在法蘭西士兵的屍體上灑了些藥粉,一會兒工夫,那些士兵就化爲膿水,流失不見。

一炷香的時間能有多長?等載泓處理完這隊法蘭西士兵,也差不多就到了時間。這時方府裡打鬥的聲音也漸漸熄了。載泓隱身暗處,向方府裡看去,只見院裡院外,堂前堂內,死屍遍地,一片狼藉。

方顯忠身上鮮血淋漓,手拄着大刀,站立堂前,臉上老淚縱橫,但也不知道究竟是喜還是悲。看到載泓走進門來。方顯忠嘶啞着聲音道:“真是好手段!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心腸卻是這般的毒辣!”

載泓臉色淡然,回道:“我不過是給你們一個活命的選擇,是死是活,都是你們自己選的。你們咎由自取,又怪得了旁人嗎?”

方顯忠長嘆一聲,說道:“想不到我方家行善一世,到頭來卻是這般下場。”

一旁的方守信受傷最多,幾道刀傷竟是深可見骨,他掙扎着站起來,衝着載泓罵道:“是漢子,就該真刀真槍來個痛快!玩這種手段,算得了什麼!你們要我妹子,要我侄子,須等我嚥下這口氣!”

載泓不理方守信,拿眼打量了一下院內,除了方家父子二人,這院內再無一個活物,連方守德和方守禮也倒斃在堂前。載泓見狀,嘆道:“看來真是求生者得死,求死者得生啊。方老丈,我剛纔的問題,您想好答案了嗎?”

方顯忠默然的看了載泓一眼,然後挺背直肩,對載泓說道:“昔日田橫五百,義不帝漢,今日我方家,有死而已。”說完,將刀一橫,自刎而死。

旁邊的方守信看到老父自盡,一聲長慟,雙膝跪地,伏身拜了幾拜,也橫刀自刎而去。

載泓臉上閃過一絲不忍之色,片刻之後,慢慢說道:“我大清若是多幾個這樣的人,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般田地了。完事後,找幾個人,好生把方家父子葬了吧。”

這時白髮老者走了過來,對載泓說道:“少主,已經仔細看過了,院內和堂中並無方婉容的屍體,只是幾個僕婦。”

載泓點點頭:“應該是在後面了,既然方家父子都已經死了,我們也不用顧忌了,儘快將這裡撲滅了吧。”

白髮老者應了一聲,剛要吩咐下去,只見方府東北角處一道紫光飛騰而起,直衝向雲霄,華彩非常。三人看到此景,臉色頓時大變。那東西要出世了。這個念頭在三人腦中一閃而過。三人立刻縱身而起,直向東北處奔去。

原來明空坐在佛堂之內,看着殘陽入地,層雲漸青,忽一陣晚風吹來,竹葉沙沙作響,想到今夜之事,心有所戚。一時也不想跟朱丘說些什麼,便閉目沉思起來。

清門秘法一出,天地岑寂,萬物息聲。明空和尚立刻便警覺到了。當年他還在師父身邊學藝時,就聽師父說過當年南少林被隳滅之事,也親眼見過師父與清門高手放對,所以對這清門手段,十分的清楚。他同樣清楚,今夜之事,方家的生與死,可能就完全繫於他的身上了。清門秘法,在這方府之中,也只有他能爲之一抗了。

他長吸一口氣,正欲發聲示力,便在此時,地下的寶物,突然鳴叫起來,初時或斷或續,如石乳滴水,雖然綿綿不絕,但是聲音很小,也只有他這樣經常守護的人才聽的出來。但是轉眼間,滴水變作小溪,千溪匯流,轉眼又是大江大河,錚然嘶鳴,如同虎嘯龍吟,聲擊長空,衝入雲霄。明空和尚大吃一驚,氣息一頓,急回過頭去,想讓朱丘捂住耳朵,莫受驚擾。卻更是吃驚,因爲朱丘臉上忽喜忽悲,忽怒忽悵,時而手舞足蹈,時而靜若處子——卻是活脫脫走火入魔的樣子。

明空和尚頓時慌了,但不過片刻,他明白了過來。那寶物的鳴叫,不是受到了清門秘法的刺激,而是因爲朱丘骨骼清奇,天資英縱,它起了試煉之心。它要仔細看看,這朱丘,是不是它下一任的宗主!

明空想到這點,心內更是有若烈火焚燒,這試煉過程,兇險萬分,故老傳說,自這寶物煉成,千百年來,天資英縱之輩,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受過這寶物試煉的,也是數不勝數,但真過了這試煉,自開天闢地混沌分開以來,不過手掌之數。一旦試煉之人經不過,輕者瘋呆癡傻,重則立時斃命。明空和尚眼見摯友之子身受試煉,雖亦喜其天資,卻更怕一旦試煉失敗,那時,自己有何面目去見老友?

但明空卻沒有任何辦法。因這寶物的試煉一旦開始,幾乎沒有任何方法使其停止。說是幾乎,因爲相傳,曾有一對兄弟,弟弟經受試煉,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眼看就要死去。這時哥哥來到弟弟家中,見到此景,根據高手指點,灑血於寶物之上,因哥哥之資更勝於其弟,寶物棄弟轉兄,後來那哥哥竟然通過試煉,後來終成一個驚天動地的人物。

而明空,並不認爲,自己的天資高於朱丘。因爲這幾年來,自己時刻守護着寶物,卻沒有一次經受試煉!

事已至此,只能希望佛祖保佑了。

明空和尚低聲唱了一句佛,緩緩起身走到佛堂門前,手中暗結術勢,將這佛堂的異象與外界隔絕開來。至於那方家,卻是已經顧不上了。

那寶物錚鳴越來越響,到最後竟似錢塘潮涌,驚濤拍岸,一浪高過一浪,不但錚鳴,更有一股浩然之氣,沛然而出,此刻清門環伺,明空不敢讓絲毫聲氣外泄,只有增加念力,維持隔絕不破。

然而人力有時而窮,而天道不絕。那浩然之氣越積越厚,凌然已不可當,漸漸凝成一股股紫氣,氤氳如雲,瀰漫整個佛堂。突然,朱丘一聲長嘯,紫氣如天地初分,又如朝陽驟升,噴薄而出,其勢再無可當,明空頓時身影一震,再也無法阻隔,一口鮮血吐出,歪身倒地。只見那股紫氣,隨着寶物錚鳴之聲、朱丘長嘯之聲,直向九天雲外而去。

第三十一節 談局第六節 景命第二節 議策第八節 翻雲第十四節 日俄第六節 棉鐵第三節 後繼第二十八節 洪清第三十四節 衝陣第三節 畏難第五節 夜話第十九節 螻蟻第四十一節 決戰第八節 宵小第一節 故地第十節 遊說第二節 湛盧第十八節 變亂第二十八節 洪清第二節 議策第八節 書憤第十三節 送葬第二十二節 漢留第九節 傳訊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三十四節 衝陣第二十二節 不爭第五節 夜話第十三節 出草第十二節 國士第十五節 紐約第九節 夢碎第三十四節 衝陣第二十三節 別離第四十五節 牢獄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十八節 變亂第十六節 雪色第十節 有晴第六節 日僑第四節 賭劍第十七節 父子第五十八節 鍾英第五十六節 秦淮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六十四節 去國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十節 有晴第二十九節 恩仇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二十節 亂平第七節 許諾第三節 悶鬥第五十六節 秦淮第三十七節 解甲第十二節 十年第一節 風起第二十九節 恩仇第十三節 出草第三十三節 鼎屬第七節 養士第四十節 技擊第四十一節 決戰第二十五節 秋涼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七節 許諾第一節 來島第十九節 螻蟻第十三節 傳檄第十七節 黃雀第十三節 傳檄第九節 雲動第十二節 書院第三節 雲起第二十節 雲緒第九節 傳訊第六節 燒圖第七節 許諾第四節 解惑第十三節 傳檄第三十節 芥蒂第二十三節 別離第十六節 螳螂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十七節 民變第二十五節 秋涼第十八節 變亂第三節 後繼第一節 禍至第二十四節 結業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三節 悶鬥第九節 傳訊第十節 遊說第十二節 書院第六十節 憲成第七節 厲兵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九節 去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