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承天

卻說朱丘依照明空和尚的所示,坐在他的身側。無巧不巧,正正處在那寶物的上方。朱丘睡了一天,此刻活動開來,又是飯食吃飽,正是頭腦最清明的時候。又聽得有舞蹈可看,更是躍躍欲動。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朱丘坐在明空和尚身後,左等等右等等,左望望右望望,卻是隻有佛堂一層一層的沉入空寂森暗之中,並無一人出現。最初的興奮期待過去之後,卻是漫長的百無聊賴。

明空也不點燈,只是繼續在黑暗中打坐修行。朱丘睜着一雙眼睛,卻是什麼也看不見,只聽到風吹過竹林,竹葉沙沙的聲響,像是一隻蛇,慢慢爬過竹林。

卻是有幾隻真的蛇,慢慢爬滿了朱丘的身體,冷冰冰,溼乎乎。朱丘一激靈,身子一下繃直,剛想叫前面的明空和尚,卻發現自己,開口也沒有了聲音。

然後倏忽一頓,眼前一黑,再光明時,已經身處一座山谷之中,谷內鳥語花香,白雲環繞,遠處更有飛瀑流溪,落水與流水之聲,不絕於耳。朱丘揉揉眼睛,還未想個明白這前因後果,只見迎面走來一個峨冠古袍的中年人,翩然而至,席坐在朱丘面前,端詳了朱丘一陣,未語先笑,先是微微而笑,繼而抑制不住,竟然仰天大笑,驚起一陣飛鳥。

朱丘奇怪的看着那個人,不知道這個人笑些什麼,難道自己有什麼好笑的?好一陣兒,那人止住笑聲,對朱丘說道:“這廝越發的沉不住氣了,這纔不過三百七十三年,就耐不住寂寞,飢不擇食到了這種程度,你纔多大?又知道些什麼,經歷過什麼?動心忍性,對你來說,有何用處?”

朱丘雖是聽的莫名其妙,但峨冠男子話中的輕視之意卻聽出來了,朱丘撇撇嘴,對那峨冠男子說道:“你這人,看起來也好大的年紀了,但是說話卻這麼沒意思。年紀大小很重要嗎?張建、甘羅、呂不韋,哪一個年紀最小?哪一個見事最明?人無七竅或七竅不開,即使壽命長過彭祖,也不過是一個豬一樣的人。”

峨冠男子聽完,很認真的看了朱丘一眼,眼中雖有讚歎之意,口中卻說道:“事非經過不知難,年齡太小,不能經過世事磨練,終歸不能知道是不是甘羅。”

朱丘更是不以爲然,說道:“如果都要經歷過才能明白,那麼,鴻蒙之時,天地初分,又有誰能定天地?天地既分後萬物叢生,誰又能定人倫道德?那第一個開闢的人,又從何說起?”

峨冠男子不由得深深盯了朱丘一眼,拊掌大笑,繼而道:“想不到,想不到,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卻是聰慧天生;想不到這廝近四百年不出世,竟然耐得住寂寞,眼光犀利,絲毫不減當年!倒是我,落了下乘。好好好,且送你去試煉。不過,你可要仔細了!”

說完,峨冠男子陡然站起身來,衣袖一揮,只見流雲飛舞,花草搖曳,恍然一剎,卻是風景全殊。塵煙似紗如簾,繚繞四周,朱丘頭頂上空,流星般墜下一座黃鐘,將他罩在其中。

卻說這黃鐘,本是佛門秘寶,喚作混沌鍾,鍾內蘊育天地萬物,可演萬世輪迴。不過此時拿來,是做第一層試煉的道具。

這第一層的試煉,名爲輪迴境。是以混沌鍾爲介,以六道輪迴爲體,試煉者須在其中歷遍六道,破開輪迴,跳出三界,脫離苦海。但是,試煉並不僅僅如此簡單容易。得脫六道,證得本性,雖然萬人中也可能並無一人,但作爲秘寶的試煉者,則必須在六六三十六重輪迴內,斬斷三尸,消除業力。如此方可算是經過了輪迴境的試煉。若是三十六重輪迴之後,仍在輪迴之中,輕則永墮輪迴,萬世不得超生;重則爲混沌鍾吞噬,形神俱滅。

想那六道之中,分別都有着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單是生而爲人,便有無窮苦業。人之一生,長不過百,如白馬過隙,石火瞬光。生既短暫,而生也無限。人只活一次,當然不可一一嚐遍,而在這混沌鍾內,試煉者卻能一一體會。

生者何歡?生有老、病、殘、弱之痛,又有貪、嗔、愛、怨、癡、怒、妒之傷,又有遍求不得神思輾轉之困,凡此種種,難以勝數。試煉者須在混沌鍾內,一一歷遍。只活一次,固然未曾活過,但活過之後,幡然能悟,即使重來,又能如何?這、便是生之苦。

死之苦,只有未曾嚐到、未曾想到生之歡的懵懂少年,纔會不以爲然。死不可懼,可懼者,在生命最美好的時刻,在生命打開幸福之門時,在生命畫卷徐徐打開,展示它的壯麗時,生命卻戛然而止。金榜題名,鵬程萬里之時;洞房花燭,情濃愛深之時;久旱龜裂,甘霖普降之時;他鄉多年,乍遇知交之時;滿懷希望,以爲生命將會用更熱烈更多彩的顏色去渲染之時,一切到此爲止。死是寂寞,死是寂滅,死是萬古長夜,死是千年枯澀。那美麗的愛情,那美麗的愛人;那歡樂的相聚,那歡樂的友人;那激情的創作,那激情的知音……一切,都成爲鏡花水月。不能嗅,不能聞,不能聽,不能觸。嚐遍生之歡,始知死之惡。

…… …… …… …… …… …… …… …… …… …… ……

混沌鍾內演三十六重輪迴,時光漫漫,但在鍾外,卻不過是幾柱香的時間。那峨冠男子坐在白雲深處,悠然自得的彈着琴,琴聲清幽,如淙淙流水,綿綿源源不絕。一曲未完,那混沌鍾已然騰身而起,隱入虛空之中,朱丘仍是坐在原處,神色間頗有落寞之意。

峨冠男子見狀,微微一笑,手揮五絃,只見一座青銅巨鼎拔地而起,俄而佇立二人之間。峨冠男子笑道:“你既然過了第一層,便進這禹王鼎中,一試手段吧!”

說完,那鼎放佛若有吸力,未見朱丘有何動作,已經被吸入鼎中。那峨冠男子喃喃道:“這文明之演,不知道這七歲孩童,會不會有些新意出來,我且也去一看吧。”說完,峨冠男子憑空消失,也是進了那銅鼎之內。

朱丘進的鼎來,卻看那鼎的壁上,鐵鉤銀劃,浮光躍金,刻着數行大篆。朱丘仔細辨來,見那字句凌然透出一股皇者之氣。朱丘不由唸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夫天地爲爐兮,造化爲工!陰陽爲炭兮,萬物爲銅!”悠悠長音,自朱丘後面傳來,是那峨冠男子到了。朱丘過了混沌鍾試煉,自然已經知曉了峨冠男子的身份,他並未回頭,口中卻是不客氣問道:“紫微大帝不在外面等着,怎麼也進到這試煉之物中來了?”

原來那峨冠男子,竟是佛道兩門共尊的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帝徑自走到朱丘身旁,仰頭看着浮空中的古篆,半晌不語。忽而說道:“不見這道門真義,已是三百七十三年了……你年不過七歲,竟能通過佛門輪迴境的試煉,也算是天縱奇才,千年以來,也不過你一人而已。這第二層的試煉,本是以道門真義爲用,以你的智慧才智,規設天地萬物,構建一道物界,一演生死存亡。你有三次機會,一旦物界繁衍過萬年,便算你通過。”

朱丘聽完,隨口問道:“倘若三次都不過,會是什麼結果?”

“你便會被打入你自己的物界之中。當然,是最短的那個。”

朱丘一笑,凝神細想。有了混沌鍾內的經歷,他對這天地法則、萬物演化規則,自然是已經非常熟悉。不過半響,朱丘便構建出了他創造的第一個天地。

紫微帝看到朱丘規設完畢,強忍笑意,對朱丘說道:“這種程度,最多不過五百年便會消亡,你可要仔細,這雖然是遊戲,可是性命攸關的。”

原來這第一個物界,朱丘只是簡單的設了人、鬼、妖、仙四個物種,一應法則,皆如現世。果然不過五百年,仙種過於強大,橫斷仙途,自去逍遙;鬼妖合力,將人種消盡,繼而鬼妖反目,相互屠戮而亡。文明自是失敗。

第一個物界失敗之後,朱丘開始靜默沉思。紫微帝也不着急,自去彈琴飲茶,消磨時日。間或來鼎中一觀朱丘動靜。果見許久之後,朱丘纔開始動手規設第二個物界。

這次的物界,卻只有三個物種:神、人、妖,三者各具一地,神有神法,人有人規,妖有妖道,三者互相剋制,各有長短。紫微帝來時,這個物界已經延續了五百年。看到這個三足鼎立般的世界,紫微帝微微點頭,說道:“這次有些進步,不過要想過關,卻是遠遠不夠的。”果然,千年以後,三族經歷無數或長或短的戰爭,以爲相互之間只有和平共處的希望,便締結合約,各自繁衍去了。不料想,數百年後,神族有不世出之人才,更新神族,而人族和妖族卻因昇平日久,已是醉生夢死,神族不過數十年,便屠滅兩族,獨佔世界。

第二個物界也消亡了。

紫微帝轉身便要離去,卻見朱丘並不停頓,已然迅速設好了第三個。紫微帝大是驚訝,回頭看去,臉色大變。

原來這第三個物界,朱丘消除神妖,只留人之一族,外無強敵,內無仙鬼。破碎虛空爲妄誕,長命百歲是笑談。只不過憑着人之善惡而演化文明。紫微帝暗自嘆惋,他本來極是看好朱丘,覺得此人年紀輕輕,竟能通過六道輪迴,演化文明至千年,殊爲難得。但是不曾想最後一次機會,他竟是如此胡鬧。以前不是沒有試煉者試過,但是一個物種,沒有制衡,百代輪迴,便會繁衍失衡,將文明的能量消耗殆盡,枯竭而亡。

紫微帝心裡默默惋惜,靜靜等着物界消亡的時刻到來。卻見已是過了數千年,這一道物界仍舊繼續繁衍,並不見爆棚的跡象。紫微帝細細看來,原來朱丘並不是真的消除神鬼的存在,他只是將之虛化,存入人心。而人既有善惡,便有紛爭,既有紛爭,便有屠殺,既有屠殺,物界便不至失衡;且人非生而知之,前人所有智慧積累,並不遺傳,也不能以神識相映而得,只有通過言傳身教,向後傳遞。如此,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一個沒有記憶的種族,即使沒有神鬼,也在自身百代間,不斷輪迴。雖然繁衍過千年,智慧經驗也在不斷累積,但其根本所行,千年以降,卻是沒有絲毫不同。這樣一個常衍常新卻又永恆似一的文明,的確可以不斷的延續下去。

紫微帝看看朱丘,雙眼已有欣賞之意。自試煉有始,試演文明者,雖然不多,也有千百餘人,其中不乏構思精巧別出機杼者,似這種大巧若拙的構建,卻是第一次看到。

雖是演化已經過了數千年,朱丘仍是有些發呆的看着鼎內文明的演化。隨着時光流逝,更是越來越緊張,臉上的汗如同千萬道小溪,涓涓而下。果然,堪堪過了萬年的關口,這第三個物界,便莫名的消亡了。

朱丘長舒了一口氣,回頭看看紫微帝。紫微帝也是吐出一口長氣,說道:“不管如何,總算你通過這第二層的試煉。我們且出去說話吧。”說完,袍袖一揮,拉起朱丘,縱身出鼎。

出得鼎來,見那山谷之中仍是鳥語花香,白雲繚繞,飛瀑流溪,淙淙而鳴。

風景自是無殊,而斯人已異。

第一節 聆訊第二節 陳詞第二節 祭烈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五十二節 之貉第十四節 日俄第二十六節 錦瑟第二節 湛盧第三十五節 救死第三十節 芥蒂第二十五節 秋涼第六十三節 星散第二十三節 首鼠第九節 傳訊第五十七節 司徒第十三節 傳檄第三節 故人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四節 賭劍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四十八節 一丘第四十八節 一丘第十節 遊說第四節 內禍第九節 傳訊第四十五節 牢獄第十九節 報信第九節 雲動第五十八節 鍾英第四節 賭劍第五十七節 司徒第六節 棉鐵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二十節 園遊第八節 書憤第六十節 憲成第五十二節 之貉第三節 畏難第二十九節 恩仇第三節 後繼第五十五節 誅陳第四十五節 牢獄第六十三節 星散第三節 悶鬥第三十五節 救死第四節 解惑第二節 衣冠第五十二節 之貉第八節 宵小第一節 來島第十六節 螳螂第十一節 聚議第三十節 芥蒂第十五節 紐約第二十節 園遊第十七節 民變第二十節 亂平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七節 厲兵第一節 禍至第一節 風起第五十三節 秣陵第七節 厲兵第十二節 書院第十三節 傳檄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七節 許諾第十一節 踏歌第二十節 亂平第七節 養士第九節 傳訊第九節 雲動第二十節 亂平第二十二節 漢留第四十二節 紫禁第十四節 截江第五十三節 秣陵第八節 書憤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五十節 國史第六節 日僑第五十七節 司徒第十六節 螳螂第二十二節 仇讎第三節 故人第十二節 國士第十七節 父子第二節 湛盧第三節 故人第二十二節 仇讎第三十七節 解甲第一節 聆訊第二十三節 別離第三十七節 解甲第十六節 志大第二十節 亂平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二十七節 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