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半道伏擊

第594章 半道伏擊

大軍開拔不久,蕭瑒就遇上了第二批求援信使,得知燕軍已經發動了進攻,也讓他心急如焚。

作爲太守的蕭瑒,對於軍事不甚瞭解,只知道催促郡將,讓他加快行軍速度,早些回援襄陽。

但是郡將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提醒道:

“府君,這般操之過急,只怕沿途遇到危險,不如派遣斥候在前方探路”

然而話未說完,就被蕭瑒粗暴打斷:

“襄陽危在旦夕,哪有時間讓你佈置斥候,摸索前進!

“我意已決,你無需再勸,即刻下令全速行軍!”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這位襄陽太守又是皇后的弟弟,外戚出身,身份尊貴。

郡將啞然,即使心裡一萬個不同意,卻也只能遵照蕭瑒的命令行事。

他若是一個執拗的性子,也不至於被張須陀以郡丞的身份,搶奪了軍務。

而蕭瑒如此急不可耐,也與他的妻妾兒女都還留在襄陽有關。

隋軍高舉着火把,在夜間急行軍,遠遠望去,好似一條奔騰的火龍,不多時,便來到了崔澈在魚梁洲降將指引下,選擇的伏擊地點。

兩側伏兵人馬噤聲,蕭瑒並未有所察覺,領着輕裝上陣的隋軍一頭扎進了伏擊圈。

無需親隨提醒,崔澈一聲令下,隨着尖銳的鳴鏑聲響徹夜空,燕軍騎卒紛紛取掉坐下馬兒嘴上的籠套。

一時間,官道兩側,盡是駿馬被約束許久好,暢意的嘶鳴。

衝鋒陷陣這種事,自然不是崔澈自己做的,他在當上地方總管好,幾乎就沒有真正參與過拼殺。

屈突通、魚俱羅一左一右,率領着三萬騎卒奔涌而出,喊殺聲響徹天際。

“有埋伏!”

襄陽郡將騎在馬背上,拽着繮繩,大聲呼喊:

“快結陣!快結陣!”

然而隋軍將士爲了能夠加快行軍速度,連甲冑都不曾穿戴。

畢竟沒有誰會穿着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盔甲急行軍。

隋軍並未能結成陣型,甚至都不曾穿戴整齊,燕軍騎卒就已經在魚俱羅、屈突通的率領下,殺到了眼前。

這三萬單馬騎卒,也是崔澈在幽州帶出來的精銳,只不過是因爲缺少軍馬,故而失去了長途奔襲的作戰能力。

這場伏擊戰,燕軍以衆凌寡,以逸待勞,以有備算無備,面對這些驚慌失色的襄陽守軍,有如砍瓜切菜。

哀嚎聲、求饒聲此起彼伏,隋軍大潰。

蕭瑒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初次置身戰場的他,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些什麼。

直到魚俱羅舉着長槊向他殺來,蕭瑒這纔回過神來,他趕忙調轉馬頭而走,魚俱羅策馬緊追在後。

蕭瑒驚恐不已,沿途向潰散的士兵們高呼:

“我是襄陽太守!是皇后之弟!快救我!

“替我攔下身後之人,我必有重賞,賜下一場富貴!”

卻無人響應。

不過魚俱羅身穿重甲,又帶着馬槊,坐騎雖是駿馬,但也追不上輕裝上陣的蕭瑒。

蕭瑒見魚俱羅被自己越甩越遠,終於不再呼救。

可兵荒馬亂間,他此前的呼喊還是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一名隋軍騎士從側後方追上蕭瑒。

蕭瑒見對方穿的是隋軍甲冑,也沒有當回事,只以爲是潰兵在向自己聚集。

正欲詢問對方的身份,那人卻手起刀落,只見寒芒一閃,便將蕭瑒砍落馬下。 騎士跳落馬下,割取蕭瑒的頭顱,高高提起首級,朝着蕭瑒笑道:

“富貴何須太守相賜,我自向大燕領取!”

魚俱羅原本以爲蕭瑒已經走脫,不曾想他的頭顱還是被送到了自己的手中。

由於天色天黑,許多襄陽守軍得以逃脫,但是他們受到驚嚇,有如驚弓之鳥,已經不成建制,構不成威脅。

當戰場上的喊殺聲消停之時,崔澈才終於出現。

蕭瑒的頭顱也被魚俱羅進獻給了崔澈,魚俱羅並未貪墨那名騎士的功勞,如實上報。

也許是稱帝之後,身份的變化,崔澈越來越討厭以下犯上的行爲。

他強忍內心的厭惡,重賞了在危難之際,殺死蕭瑒的隋軍騎士。

作爲上位者,行事不能全看個人喜好。

苻堅就是最好的反面典型,哪有斬殺投靠自己之人,卻敬佩忠義,而善待拼死反抗自己的人。

不久,又有一顆人頭被送了過來,正是襄陽郡將。

崔澈問道:

“驗明過身份了?”

早年間崔澈與楊廣爲刎頸之交,自然認得蕭瑒,但襄陽郡將是個什麼相貌,他可不瞭解。

送來頭顱的屈突通趕忙回道:

“已經找人辨認過了。”

崔澈點點頭,將兩顆頭顱都交給了屈突通,吩咐道:

“派人送往襄陽。”

屈突通領命,帶着蕭瑒與郡將的頭顱告退。

此時已經是後半夜,襄陽城內燈火通明,哪怕城外的燕軍已經偃旗息鼓,可留守的郡正依舊不敢大意,只盼望着太守與郡將能夠早些回來。

正如他所期盼的,蕭瑒與郡將終於回到了襄陽,卻與他預想的見面方式有些小出入。

看着被端來的二人頭顱,郡正兩股戰戰,甚至需要人來攙扶,才能站穩。

蕭瑒與郡將都在這了,城外的援軍遭遇了什麼,不問可知。

“這、這可如何是好!”

郡正作爲文官,也是第一次直面如此血腥恐怖的一幕,已經六神無主。

官吏們面面相覷,沉默許久,終於,有人吞吞吐吐道:

“不如.不如降了燕軍。”

衆人目光都放在了出聲之人的身上,在這麼多視線的注視下,他感覺頭皮發麻,連忙擺手道:

“我就只是隨口一說。”

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痛斥此人。

郡正其實也沒有堅守的心思,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一個不通軍事的文官,帶着數千守軍,能在十餘萬燕軍的圍攻下守住襄陽,這不是天方夜譚麼。

“罷了,哪位同僚願意出城向燕軍請降”

話音剛落,剛纔還一片死寂的廳堂立馬炸開了鍋。

官吏們紛紛爭搶着要出城與燕軍聯絡,這與先前衆人的沉默形成了鮮明對比。

還有

(本章完)

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69章 晉王設宴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93章 三線告捷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0章 貴人相邀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14章 妙容訪親第88章 私兵國有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9章 巡視田宅第59章 爲友尚義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71章 一喜一憂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2章 相府同僚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2章 天子禪位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22章 求學之心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5章 闔家再聚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64章 再別長安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11章 江南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