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封鎖江面

第596章 封鎖江面

淅陽郡,均陽縣。

前淅陽太守如今已經進了均陽城,試圖爲大燕立功,說服均陽縣令。

程咬金領軍列陣於城外,雖說淅陽太守入城前,信誓旦旦,聲稱自己與均陽縣令交情深厚,必能說服對方獻城而降。

但程咬金還是做好了城中傳來噩耗,繼而派遣將士攻打均陽城的準備。

此時他已經得知張須陀率領水師撤離了武當,眼見對方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來去自如,還是讓程咬金心有不甘。

徐世𪟝見他怏怏不樂,勸慰道:

“如今陛下佔據魚梁洲,還有一場苦戰等着張須陀,豈能輕易退走。”

程咬金知曉他說的在理,然而他也同樣清楚雙方之間,水軍力量的對比,畢竟當了幾年的魯州都督,自家南陽水師是個什麼實力他還是清楚的。

哪怕如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張須陀麾下的襄陽水師,差距依然明顯。

“只希望李司馬能爭氣些,將張須陀攔下,爲我出口惡氣。”

徐世𪟝戲謔道:

“程兄指望李司馬麾下的南陽水師攔下張須陀,倒不如盼着陛下能想到什麼好法子。”

程咬金聞言,啞然失笑。

而在襄陽,崔澈並沒有急於南下,就是爲了將張須陀堵死在漢水。

一旦張須陀退往江陵,無疑會對後續攻取江陵城增添極大的困擾。

崔澈從來沒有想過能夠招降張須陀,但凡襄陽水師的主將換作任意一人,崔澈都會派遣使者接洽,許下高官厚祿,以招降襄陽水師。

畢竟對於水面實力薄弱的燕朝來說,這支襄陽水師可以說是極大的補充。

可張須陀這位原時空中,隋朝最後的柱石,敗兵之際,高呼無顏再見天子,慷慨赴死的忠臣,是斷然不會接受威逼利誘的。

這一點,崔澈很清楚。

既然得不到襄陽水師,崔澈所要做的,便是毀了它。

南陽水師的戰鬥力,崔澈也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單純依靠他們,別想攔住襄陽水師。

在佔據襄陽城後,崔澈當即下令,在襄陽與安養兩岸大量架設投石車,又以十餘道鐵索攔江,在江中佈置暗樁,阻攔船隻通行,以封鎖江面。

漢江在流經襄陽與安養之間時,河道明顯窄於兩側,最窄處僅四百餘米。

當然,這也是漢江越流越窄的特性使然,漢江匯入長江的河口竟然只有一百餘米。

崔澈在襄陽河段兩側佈置投石機。

雖然如今的投石機,還做不到像回回炮一般,將三百斤的巨石,投出三四百米,初次炮擊就能將襄陽城樓擊毀。

但在崔澈通過槓桿原理,指導工匠們加以改進的新式投石機,卻也能在兩岸齊發的情況下,覆蓋整個江面。

畢竟也就四百餘米寬,兩百多米的射程足以。

崔澈雖然不是工科生,但最基本的槓桿原理還是清楚的。

當張須陀率領水師退回至襄陽河段西側,望着眼前十餘道鐵索封鎖江面,水下還不知道立有多少暗樁,而兩側皆是投石機,也不由爲此感覺到頭皮發麻。

他一時之間,竟然不敢繼續向前。

然而漢江中上游的周邊郡縣,都已經被燕軍佔據,襄陽水師別說得到食物補給,就連船上的箭矢,在經過拆毀浮橋一戰後,也消耗嚴重。 他們甚至沒辦法上岸拔除這些投石機以及攔江的鐵索。

畢竟漢江兩岸,燕軍步騎正虎視眈眈。

在水面上,燕軍水師並非襄陽水軍的對手,但襄陽水軍如果下船上岸作戰,無疑會被燕軍步騎蹂躪。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襄陽水師無法上岸攻城劫掠,收穫補給。

就這樣耗在此地,無所作爲,等糧食吃光,無非是投降與餓死的選擇罷了。

擺在張須陀面前的,只有拼死突破崔澈封鎖這一條路。

“用火攻!以火船熔燬鐵索!”

軍議上,張須陀決定道。

當天,張須陀分出數十艘小船,載有桐油,作爲火船。

只需要燒斷鐵索的任意一處,鐵索自會沉入江底。

然而第一艘火船被放下,還沒有靠近攔江的鐵索,就有十艘燕軍小船載着鐵鏈靠近,鐵鏈一端固定在小船上,另一端置鐵釘。

當靠近隋軍放下的火船,善泅之人則會跳入江中,把鐵釘釘在火船在水面下的船身。

由於火焰是在船身上,故而燒不到鐵釘,燕軍十艘小船合力將火船拖拽至安全處,不使它能夠燃燒到攔江的鐵索。

而漢江兩側,還停靠着上百艘這樣的小船,這讓張須陀目瞪口呆。

若是平常,他自然可以順流而下,護衛火船,但兩岸的投石車卻讓他不敢輕易進入對方的射程。

哪怕一次性放出數十艘火船,可火焰想要熔燬鐵索,也並非一時半刻所能做到。

即使真能在燕軍上百艘小船將所有火船拖拽走前,熔燬鐵索,但也只是其中一道。

燕軍總計以十餘道鐵索橫江,真要一道一道的熔燬,且不說桐油夠不夠用,只怕用作火攻的小船也經不起這般消耗。

崔澈立於襄陽北面城樓,得意的注視着停泊在西側江心的襄陽水師,周遭盡是恭維稱賀之聲。

當然,這並不是崔澈一人的功勞,他的謀士們也並非是只知道喊666的廢物。

拖拽火船至岸邊,就是薛收效仿高歡的幕僚張亮保衛蒲阪浮橋的舊事,而給崔澈出的法子。

崔澈享受着羣臣的讚歎,他朗聲笑道:

“朕倒要看看張須陀如何能夠破這鐵索陣。”

此時的襄陽水師士氣低落,原以爲能夠通過火攻燒燬鐵索,如今卻被燕軍以小船牽引而輕易破解。

破解鐵索陣的法子並不少,但是在兩岸投石機的威脅下,卓有成效的卻不多。

畢竟無論是拔除漢江裡設下的暗樁,還是不顧一切的砍斷鐵索,都是需要時間。

而兩岸的投石機能夠在此期間,無情將巨石砸向江面。

砸得多了,連城牆都扛不住,又何況是木質船身。

這一刻,就連張須陀也對穿過崔澈在漢江上的封鎖,不再抱有希望,他不得不另選它法。

(本章完)

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30章 貴人相邀第54章 再見德彝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03章 廢立儲君好消息與壞消息還要晚一點第81章 皇家尼寺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104章 處刑立威請假一天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40章 孝寬之疾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7章 楊廣相求第193章 再往長安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章 初入崔府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5章 封家六子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81章 皇家尼寺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409章 賣主求榮大家不要等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227章 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