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恩師留書

第520章 恩師留書

響徹龍首山北坡的喊殺聲早已停歇,夜晚又恢復了寧靜。

報捷的哨騎向大營通報了這一好消息,初戰告捷的崔澈並沒有太多的欣喜。

他領着親衛,順着渭河向西行了數裡,披星戴月的來到一處校舍前。

這處校舍承載着崔澈許多記憶,正是他少時的求學之所,渭水書院。

渭水書院,堪稱是大隋朝教書育人的聖地,崔澈、崔棄疾父子,以及楊玄感、李密、王世充都曾在此就讀。

其中也少不了渭水書院的編外人員,東隋世宗明皇帝楊諒。

沒錯,楊諒也是崔澈恩師徐文遠的弟子之一,而且,這並非是崔澈的出現而引發的蝴蝶效應。

開皇年間,徐文遠曾步入仕途,官拜太學博士,負責教導漢王楊諒。

原時空中,徐文遠受到楊諒的殃及,而被坐罪除名。

而這一時空,崔澈、楊諒都是他的名下弟子,更是討不着好,甚至被楊廣下獄,險些身死獄中。

好在徐文遠在渭水授學數十年,也積累了深厚的人脈,譬如當時還在人世的楊素,就因爲其子楊玄感曾師從徐文遠,而爲他求情。

最終僥倖留了一條性命,甚至因其確有才學,又在大業初年,被楊廣起復爲國子博士,如今已經被帶去了江南繼續教書育人。

渭水書院如今也廢棄了許久。

騎兵包圍校舍,驚醒了看門的老翁,他挪開一條門縫,只見門外站着一名丰神俊朗的中年男子,他身穿錦衣,天色太暗看不清容貌,但就算是模糊不清的身影,依舊讓人覺得器宇不凡。

來不及爲中年男子的姿儀而讚歎,老翁趕緊將門合上,那中年男子身後,多的是凶神惡煞的親衛。

他們左手提着燈籠,右手挎着腰刀,時刻戒備,彷彿一有變故,就會暴起發難。

門外的中年男子正是崔澈,他早已讓人打聽清楚了渭水書院如今的情況,直到只有過去的門房徐翁留了下來,看護書院,他敲門道:

“徐翁,還請開門,我是當年在恩師門下立雪的崔澈。”

老者是徐文遠府上的家僕,自然是跟的主家姓。

他當了三十多年的門房,人也老了,卻仍然清楚的記得當初那名徐門立雪的少年。

少年已經成爲了東隋的權臣,如今帶領軍隊打進了關中。

老者顫巍巍的打開了門,本想提起燈籠,好好打量崔澈的容貌,卻擔心冒犯了貴人,又只能把燈籠放了下來。

崔澈從長孫無忌的手中接過燈籠,微微擡起,照亮他的五官,問道:

“徐翁可還認得我?”

老者看清了崔澈的容貌,再無疑惑,他興奮道:

“真的是你!”

隨即又發現自己失禮,趕忙拜道:

“老奴拜見燕王。”

崔澈還是一慣面對舊相識的和善態度,他笑道:

“徐翁無需多禮。”

說着,便將老者扶起,又問道:

“敢問徐翁,恩師南下之時,身體可還好?”

老者顯得很激動,自覺自己身份低微,卻能被關東之主以禮相待,他答道:

“家主的身體好得很,離開之前,還曾提起過大王。”

崔澈略帶愧疚道:

“都是崔某連累了恩師。”

老者卻着急的擺着手:

“家主從未責怪過大王。

“對了!家主曾留有一封書信,說是將來大王必取關中,若是再回渭水書院,命我將它轉交給大王。

“老奴一直擔心無緣面見大王,不曾想今日大王果然來了,家主的確沒有看錯人。

“還請大王稍候,我這就去取來。”

說着,老者便匆匆忙忙返身回屋,一陣翻找,終於找到徐文遠留給崔澈的書信。

崔澈並不急於拆看,他來到當年與裴秀、楊玄感、竇威三人居住的宿舍,也不知道在他們之後,又有多少學弟搬了進來。

點燃一支蠟燭,藉着燭光,崔澈默誦起了恩師的留書。

徐文遠在信中對崔澈大加誇讚,告訴他,就像當年崔澈揚威塞北一般,自己始終以他爲榮。

對於楊諒、崔澈宣揚的楊廣弒父,徐文遠同樣深信不疑。

他相信自己的兩個學生,也叮囑崔澈,希望他能夠念着同門之誼,爲楊諒留下一條血脈,將來莫要害了楊顥的性命。

在信中,徐文遠告訴崔澈,他被迫跟着楊廣南下,但也願意在江都找機會爲崔澈傳遞消息。

並非是爲了攀求富貴,而是不忿楊廣弒父殺兄。

徐文遠所言,崔澈自然是信的,正如他相信自己的學生,崔澈也信任自己的恩師。

對於他們這種大儒來說,弒父殺兄,殘害子侄無疑便是罪大惡極。

崔澈自會派遣潛伏在江都的細作與徐文遠聯絡,當然,出於謹慎考慮,徐文遠傳來的情報,崔澈還是要仔細甄別。

信任是一回事,但他的決定,事關許多人的生死,不可不慎重。

崔澈本想留宿在校舍,但被親隨們苦勸,也考慮到渭水南岸終究不是自己掌控的北岸,還是返回了軍營。

臨行前,崔澈爲看守校舍的徐聞留下了一個錢袋,數額並不多,但也夠他改善伙食。

倒不是崔澈小氣。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給這樣一位孤寡老人留下一筆橫財,在這兵荒馬亂之中,必然會將他害死。

次日,清晨,天色大亮,崔澈的車駕果然如秦瓊昨夜所言,進入了長安城中。

崔澈直奔自己在城中的舊宅,匾額早已換了人家。

他舉兵反叛之後,楊廣沒收了崔澈在關西的一切財產,包括長安城與大興城的府邸。

“大王,是否要將門上匾額更換,把裡面的住戶驅逐出來?”

有親隨問道。

長安城雖然不再是隋朝的國都,但也沒有被徹底遺棄,城中還是存有許多居民。

常住人口被遷走了大半,但是宇文述等人堅壁清野,周邊鄉民也大多被遷入了城中。

就像大興城中,如今常住人口,包括五萬守軍在內,僅有二十五萬人,但臨時人口的存在,也同樣保障了城內有充足的人力,能夠應付崔澈攻城。

崔澈沒有急於答覆,而是派人詢問後得知,如今住在裡邊的是被迫遷來長安城的貧苦百姓,崔澈搖頭道:

“就讓他們住着吧。”

還有,第四章在兩點左右

(本章完)

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61章 恢復舊姓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36章 天元駕崩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10章 各方來使好消息與壞消息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03章 屯兵嶺下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5章 竇府家宴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6章 夜不能寐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20章 抵達長安第501章 徐郎何來新章在審覈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604章 夜襲水寨番外發不出來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章 鄴城來人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24章 爲報君恩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8章 周主滅佛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29章 孝子阿贇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484章 軍隊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