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屯駐邙山

第425章 屯駐邙山

程咬金出其不意,襲得中潭城,來不及喘口氣,繼續領着衆將士殺奔南城而去。

南城守軍已然有了防備,只是城內守軍不足,又加之程咬金及其部將受到沈光在汜水之戰的激勵,人人奮勇爭先,個個拼死血戰。

有這些將領們以身作則,軍中士卒跟隨他們飛身猛進,終於趕在洛陽城內的援兵抵達之前,奪取了河陽三城的最後一城,東隋的旗幟,在南城緩緩升起。

崔澈領着十萬步騎抵達南城的時候,不免心懷遺憾。

天公不作美,黃河水漲,又非冰期,自己非得通過河陽三城。

如果能夠有爾朱兆的運氣,人馬能夠涉水而渡,繞過河陽三城,徑直夜襲洛陽,只怕自己這時候早都已經進了洛陽城。

可惜剛纔的戰鬥驚動了洛陽守軍,對方有了防備,東面的大軍隨時能夠回援,再想偷襲洛陽,已然是不可能了。

崔澈自是扼腕嘆息,於仲文卻險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自崔澈領兵南下以來,發生的一切都讓於仲文覺得自己是個傻子,被崔澈牽着鼻子走。

崔澈襲佔北中城,讓他以爲對方是要經河橋南下,於是派遣重兵把守,甚至設下小船,就等着崔澈快要奪取河橋之時,以火船燒橋,挫敵銳氣。

沒想到崔澈卻突然帶着主力放棄河橋,在東側渡河,襲取鄭州。

當他把將士們又安排在洛州東部的時候,崔澈的真實目的,居然還是河陽三城。

於仲文到現在也終於明白,崔澈佔據鄭州後,爲何只派遣一支偏師東征,主力卻在鄭州按兵不動。

原來是要等他抽調走駐防黃河大橋的守軍。

這一局,於仲文輸得心服口服,但是被人戲弄的羞辱感,卻讓於仲文心態爆炸。

於仲文固然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宿將,有勇有謀,但他有一個缺陷,便是特別容易上頭。

楊廣第一次東征高句麗時,調集113萬大軍,分出九路隋軍精銳共計30萬5千人,在鴨綠江西岸會師,以於仲文節制諸將。

但就是於仲文在關鍵時刻上頭,不顧後勤壓力以及宇文述等人的勸阻,執意追擊乙支文德,直至平壤城下,致使隋軍因爲缺糧而潰敗,潰兵一日一夜,向西逃竄四百五十里。

30萬5千人渡過鴨綠江,最終只有2700人逃了回去,致使隋軍三十萬精銳一朝喪盡。

如今於仲文被崔澈愚弄,他的頭腦再次發熱,居然不想着固守洛陽,而是計劃與崔澈在邙山決戰,以期一雪前恥。

當然,於仲文也不是胡來,面對楊義臣、段文振的勸說,他慷慨激昂道:

“河東大戰,我軍之敗,非在於敵勢之強,而在於我軍被斷絕了後路。

“如今背靠洛陽,糧草無虞,我軍擁衆二十餘萬,爲何卻只能困守洛陽,任由崔賊來去自如。

“許國公(宇文述)、永寧公(來護兒)正在東部厲兵秣馬,準備收復失地。

“我等若不能將崔賊看住,崔賊可在東部大戰期間,留偏師在西側虛張聲勢,暗中率領主力經由河橋,返回黃河以北,暗中東進。

“一旦崔賊趁機襲擊許國公與永寧公的軍隊,河南東部必然盡數淪陷,老夫坐擁二十餘萬大軍在洛陽看戲,又哪還有顏面再見天子!”

楊義臣與段文振默然無語,依他們對崔澈的瞭解,於仲文所言並非沒有可能。

到時候真要給崔澈暗中轉移主力,參與東部大戰,致使河南東部盡數被其奪取,不僅是於仲文這位河南道行軍總管,就連他們這些大將都得被釘在恥辱柱上。

二十餘萬大軍,在洛陽城裡不動如山,坐視友軍被人包抄殲滅,這樣的罪責他們擔不起,也不敢擔。

最終二人同意了於仲文的計劃,留下部分人馬守衛洛陽,於仲文親領二十萬大軍出城,在邙山以南紮下營寨。

此時,邙山已經被東隋軍所佔據,崔澈站在高處眺望遠方的西隋大營,不禁喜上眉梢,他擔心的就是於仲文會堅守不出,逼得自己要用這支精銳的野戰軍去攻打一座擁有二十餘萬大軍的城池。

洛陽並非堅城,自北魏孝武帝出逃,高歡遷都鄴城,將北魏洛陽城拆毀,盡遷其民於鄴城,洛陽就已經處在了半荒廢的狀態。

而東西魏之間的交戰,洛陽就處在第一線,例如兩魏五大戰之二的河橋大戰、邙山大戰便是發生在此。

幾乎將洛陽打成了一片廢墟。

北齊滅亡後,周武帝之子周宣帝原本計劃要遷都洛陽,但洛陽只營造了一年,便暴斃而亡,隨着楊素上位掌權,他爲了拉攏關隴勳貴,立即叫停了營構東都的計劃,一直拖延到了現在。

對於西隋軍出城,欲在邙山腳下決戰,東隋軍的將領們無不抱有樂觀情緒。

此前最知名的兩次邙山大戰,一次是東魏權臣高歡與西魏權臣宇文泰之間的戰鬥,此戰,東魏大勝,西魏損失督將四百餘人,軍士被俘斬六萬餘人。

宇文泰靠着賄賂高歡麾下大將彭樂,才僥倖在戰場上逃得性命。

第二次邙山大戰則是發生在北周、北齊之間,北周聯合突厥伐齊,但在北齊三傑段韶、斛律光以及高歡的孫兒蘭陵王高長恭的通力合作下,北周權臣宇文護大敗,周軍死傷無數。

兩場關東集團與關西集團在邙山爆發的大戰,無疑都是以關東的大勝而告終。

古人都是迷信的,負責所謂讖言,又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殺傷力,至少崔澈在提前放出‘仁壽四年,子弒父,山陵崩’的讖言後,河北民衆對於楊廣弒父一事全都深信不疑。

東隋諸將看來,在邙山大戰,無異於氣運加身,軍中士氣更是高昂。

面對跟隨於仲文出城的二十萬大軍,也沒有將衆人嚇倒,除去留守南城的軍隊,雖然崔澈只在邙山佈置了十萬步騎,但他們全都是脫產戰兵。

而西隋二十萬人馬,良莠不齊,其中固然有精兵的存在,但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難以與崔澈這支兩河地區十萬精銳相比較。

(本章完)

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616章 兵臨成都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55章 徵辟裴矩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65章 屠戮宇文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98章 南郡太守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1章 崔府夜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30章 貴人相邀第44章 提攜後進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27章 胭脂鋪子第511章 忠臣義士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36章 天元駕崩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99章 放浪形骸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78章 同姓聯結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47章 獻策平陳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489章 契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