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擄人東出

第418章 擄人東出

女眷們盡數來到晉陽,無疑也了卻了崔澈一樁心事。

含飴弄孫的時候,固然愜意,但崔澈也清楚,自己還沒到安享天倫之樂的年紀。

東隋相較於西隋,在國力上還是要處於劣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崔澈在楊家姐妹來到晉陽的第二天,就重新投入到了緊張的戰備工作之中。

與此同時,觀察司副使趙文也悄摸來到了大興。

觀察司是崔澈在奪取毛州以後,下令由趙穆、趙文二人創設的一處特務機構。

趙穆擔任正使,趙文擔任副使。

作爲觀察司的副使,趙文冒險返回大興,也自然是身負使命。

以崔澈的能力以及人脈,爲趙文等人置辦假的西隋戶籍,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況且趙文自小就跟隨崔澈來了關中求學,說得一口關西方言,在喬裝打扮以後,更不會惹人懷疑。

宜陽坊,是大興城109坊之一,坊內居住着許多達官顯貴,已故襄州刺史杜吒的府邸亦在其中。

杜府附近有一家酒肆,趙文每天都要來光顧,他會在二樓選擇一間雅室,坐在靠窗的位置,獨酌之餘,觀察杜府人員進出。

不久,有人匆匆走上二樓,敲響了雅室的門。

“進來。”

趙文喚道。

來人推開門,正是跟隨趙文一併來到大興的細作。

那細作近前,附耳道:

“副使,事情都辦妥了,杜府長子被誆出城,已經給弟兄們劫走了。”

趙文微微頷首,叮囑道:

“記得以禮相待,莫要傷了他。”

細作應諾而退,趙文又喝了一杯,這才起身下樓,付過了酒錢,便往杜府拜門。

門子禮貌的詢問趙文身份。

趙文不答,只取出一塊玉佩,說道:

“煩請交給貴府三公子,他自會出門相見。”

果然,正如趙文所言,杜府三公子杜楚客望見門子手中的玉佩,頓時臉色大變。

他趕忙出門,將趙文迎進了廂房,杜楚客屏退旁人,將玉佩又擺在了桌上,問道:

“不知這位兄臺是從何處得到的這枚玉佩?”

趙文笑道:

“此玉乃是故友所贈。”

時年十八歲的杜楚客臉色凝重,他追問道:

“敢問兄臺的友人,如今身在何處?”

趙文吐出了兩個字:

“晉陽。”

杜楚客情緒激動起來:

“我二哥如今怎麼樣了!”

原來這枚玉佩正是他二哥杜如晦的貼身之物。

早些年,杜如晦在吏部待選時,與前來大興述職的房玄齡相識,只不過房玄齡考慮到杜如晦是關西人,因此並沒有拉他下水。

此後,杜如晦被吏部派往河北,任職滏陽縣尉。

但與原時空不同的是,有崔澈在暗中出力,杜如晦在滏陽任職期間,順風順水,並沒有中途棄官,反而在任期結束後,被提拔做了縣令,只不過還是留在河北爲官。

不用想,這也是崔澈的手筆。

當時他還沒有與朝廷鬧翻,暗地裡安排一個縣令,不過是舉手之勞。

而杜如晦所治之縣,便在定州。

當崔澈與朝廷交惡,拒絕入朝,杜如晦也察覺到雙方必有一戰。

杜如晦十分果決,他當即棄官而走,只是崔澈早已派人暗中監視他,還沒等杜如晦離開定州,就被劉方給捉了回來。

劉方將杜如晦下獄,對他不聞不問,直到崔澈奪取了河東,又將杜如晦帶來了晉陽,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囚禁。

崔澈知道,要想讓杜如晦一心爲自己效力,就必須爲他免除後顧之憂,這纔有了派遣趙文前來大興,親自主持將杜如晦的家人帶去關東的計劃。

杜楚客情緒激動,但趙文卻從容得很,他淡淡道:

“二公子如今在晉陽作客,一切都好,無需掛心,但二公子或許可以問一問我,大公子如今身在何處。”

杜楚客再也壓抑不住憤怒,他揪住趙文的衣襟,逼問道:

“你將我大兄如何了!”

趙文拍了拍杜楚客的手,笑道:

“這可不是待客之道。”

等杜楚客放開了手,趙文一邊整理衣襟,一邊道:

“大公子無恙,只不過是燕王邀請他去晉陽作客了。”

杜楚客咬牙道:

“你們究竟意欲何爲!”

趙文雖然是客,卻主動爲杜楚客斟一碗茶,遞向杜楚客道:

“三公子先消消火氣,且聽我慢慢道來。”

見杜楚客喝下了茶,趙文解釋道:

“燕王有意重用二公子,又擔心牽連到杜府之人,於是命我前來前來大興,將二公子的家人接往河東。”

杜楚客聞言鬆了口氣,這樣看來,至少自己大哥、二哥都沒有性命危險,但他還是不忿道:

“兄臺劫持家兄,是否太過無禮。”

趙文笑道:

“沒有大公子爲質,趙某又怎敢登門拜訪。”

杜楚客這才消散了怒氣,如今二哥身陷晉陽,大哥也被擄爲人質,杜楚客無奈道:

“杜某應該如何作爲,還請趙兄明言。”

趙文心中一喜,說道:

“還請杜兄謊稱大公子在城外出了禍事,速速帶上家眷出城,燕王早已在晉陽安排好了府邸,一切都準備妥當,無需再去收拾行裝細軟。”

杜楚客沒得選擇,他只能答應了趙文的要求。

在趙文離開後,杜楚客以兄長遭難爲由,帶上一衆擔驚受怕的家眷出城。

杜如晦與李靖不同,他並未從賊,如今還被關在晉陽獄中,故而西隋朝廷也沒有限制他的家眷自由。

而李靖的親族,卻是受了他的連累。

李靖之兄李端,其弟李客師、李偉節都被免官,賦閒在家,輕易不能離開大興。

杜楚客帶着家中子侄、女眷趕到城外渡口與趙文等人匯合。

家眷們沒有見着其兄,紛紛責問,杜楚客這才吐出實情。

事已至此,衆人也不能苛責他

在看到趙文出示的杜家大公子的信物,以及杜楚客出示的杜如晦的貼身玉佩,家眷們登上了船,至於跟隨她們出城的奴婢們,也被一併帶上,免得走漏了消息。

而杜家大公子,則被早先一步送往了晉陽,趙文其實也在提防杜楚客臨時反悔,好在這一切只是他多心。

沒有了

(本章完)

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4章 提攜後進第575章 重回幽州請假第9章 巡視田宅第84章 涼亭桂樹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47章 開解心結好消息與壞消息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95章 天子賜婚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60章 來使催促請假一天第227章 自相殘殺請假一天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85章 相士納賄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90章 反擊突厥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25章 竇府家宴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47章 變故突發更新要晚一點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43章 尉遲身死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75章 渡江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