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吃瓜羣衆

第41章 吃瓜羣衆

沁水之敗的消息傳到鄴城,崔昭容更是惶恐不安,急着讓崔澈留下血脈的她,甚至找了穩婆來給妙容瞧身子。

在得知妙容竟然還是處子之身後,崔昭容怒不可遏,卻偏偏無處發泄。

她也知道這肯定是自己那寶貝侄兒的意思,便沒有責難妙容與他夥同欺瞞自己。

缺不放過崔澈,如今整個鄴城都知道了尉遲迥要招他爲孫婿,與尉遲家的關係如此親密,一旦事敗,哪有活命的道理。

將崔澈喚回了府,崔昭容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崔澈卻只是笑着讓她息怒,崔昭容見他油鹽不進的模樣,更是氣極,卻也拿他沒辦法。

道理都已經講遍了,崔澈就是不聽,難不成還能將他綁在牀上,讓穆邪利、妙容二人強迫。

崔昭容氣沖沖回去了裴府,澈哥兒也沒有在府裡久留,代替堂兄處理了今日後勤諸事後,崔澈便以巡視軍營爲由,去了趟紫陌橋。

那裡可還駐紮了他三千氣氛組。

說是氣氛組,但在張武的操訓下,如今也有模有樣,張武本身並沒有什麼才能,不過是崔澈從尉遲迥的軍中請了幾名老兵,學着他們的操練來安排內容。

效果還不錯,至少今日崔澈巡視一番後是這麼覺得的,他甚至大手一揮,今天日落後便休假一日,後日一早再讓將士們集合。

這般作爲自然是要爲軍中細作提供方便。

方纔慰問將士的時候,崔澈已經藉着與人握手言歡的機會,不留痕跡的將一張紙條塞進了細作手中,便是有關青州尉遲勤出兵的消息。

尉遲勤雖然領五萬大軍馳援鄴城,但尉遲迥卻只讓崔澈先準備三千騎兵所用的糧草,崔澈將這份情報告知韋孝寬,具體如何行動,自有韋孝寬去下判斷。

“我軍當疾行!”

收好了紙條,韋孝寬讓人請來高熲,篤定道。

高熲對此沒有異議,卻也想知道韋孝寬突然急促起來的理由,此前他在河陽遷延時日,可不是這模樣。

況且如今尉遲勤五萬援兵將抵達河北的消息甚囂塵上,穩步向前也是之前商議好的事情,此番突然改了主意,總得說出個道理。

無奈,韋孝寬只得將紙條交予高熲過目。

“此事當真?”

高熲看過後,急促問道。

若消息無誤,只准備三千騎兵糧草供應,便說明尉遲勤的主力部隊暫時到不了,只有三千騎兵作爲先頭部隊馳援。

如此,自當疾行,趁尉遲勤大軍還未抵達,先與尉遲迥決戰,不使其二人合兵。

“傳遞消息之人是丞相暗子,深得尉遲迥的信任,高監軍無需懷疑真僞。”

無論出身、年紀、甚至過往功勳,高熲如何能與韋孝寬相比,之所以受到禮遇不過是他代表了丞相楊堅。

但終究只是代表,並不是楊堅親臨,韋孝寬既然有了決斷,高熲只得聽隨,更何況確認了消息真假,高熲對韋孝寬急行軍的帥令也是認同的。

自從收到崔澈傳信,韋孝寬便星夜兼程,終於趕在尉遲勤來援前,兵臨鄴城城下。

之前才因爲青州尉遲勤將援的好消息而安定下來的人心,再度陷入動亂。

尉遲迥並非河北人,坐鎮相州也才一年,此番叛亂之所以得到河北士民擁護,不過是憑藉自己過往威名。

前段時間,足足十萬步騎,浩浩蕩蕩西進,尉遲惇卻僅以身免,單騎逃回鄴城,已經連累尉遲迥受人非議,認爲他廉頗老矣。

如今更是被人打到了家門口,尉遲迥的聲望再度受挫,哪還有此前一呼百應之勢。

尉遲迥對此也心知肚明,若是據城而守,說不準就會有人暗地裡打開城門,引周軍入城,以求免罪甚至是榮華富貴。

既然不能守,便只能出城與之決戰,尉遲迥集結十三萬大軍,出屯城南以禦敵,崔澈麾下三千部曲則被安排守備鄴城。

再是有模有樣,也只是新組建兩個月不到的新兵隊伍,在城頭上搖旗吶喊噹噹氣氛組還行,真給拉去野戰,與人正面交鋒,稍有挫折便會潰散,到時候反而影響了己方陣型。

韋孝寬稍作休息,於第二日列陣與尉遲迥決戰。

崔澈立於城頭,遙看兩軍對壘。

雙方擺開車馬,以堂堂之陣對決。

尉遲迥以逸待勞,而韋孝寬遠道而來,很自然的是尉遲迥一方佔據了上風,其麾下頭戴綠巾的黃龍兵勇不可當,直向韋孝寬中軍突進。

平叛大軍作戰不力,各部軍隊不得不向後撤退。

亂軍之中,周軍行軍總管宇文忻瞥見了第三方勢力。

所謂第三方勢力並非尉遲勤的青州援軍,而是見周軍退卻,出來瞧熱鬧的吃瓜羣衆。

有數萬鄴城百姓出城吃瓜,近距離觀賞這場大戰。

這真不關澈哥兒的事,都是這些人好奇心太過旺盛,自發組團。

崔澈給楊堅當臥底是一回事,但不代表他要禍禍鄴城百姓。

這種事情得不償失,他爲楊堅做得夠多的了,無需再獻毒計。

若是將來讓人知曉是崔澈慫恿百姓出城,驅使無辜民衆使其受池魚之殃,河北哪還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名聲非得在家鄉父老口口相傳中臭不可聞。

宇文忻立即將此事報知高熲,二人一番商議後,居然缺德帶冒煙的下令,讓將士們朝觀衆方陣放箭。

熱鬧瞧得好好的,突然一陣箭雨朝自己射來,吃瓜羣衆們紛紛躲避,四散奔走。

宇文忻趕緊讓麾下與自己高呼:

“敵軍敗了!”

周軍各部信以爲真,見百姓潰散,真以爲是尉遲迥敗退,於是奮發鬥志,紛紛回身再戰。

尉遲迥冤啊,一場大勝近在眼前,可軍陣先是遭受慌不擇路的百姓衝擊,陣腳大亂,又有周軍各部齊力相攻,最終落得大敗,只得率餘部逃亡北城,企圖據城堅守。

鄴城分南北兩城,北城爲舊城,南城爲北齊所築新城。

周軍各部紛紛圍困北城,一心爭奪尉遲迥,而崔澈主持的南城,卻無人問津,崔澈也只得命令自己部曲維持南城治安,等待北城大戰落幕。

卻沒想到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部曲譁變,自己被活捉了。

這都是些什麼事!

(本章完)

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88章 私兵國有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8章 周主滅佛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418章 擄人東出老書完結了第92章 可汗夜遁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15章 搶奪隋羊請假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147章 冊立新汗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399章 孰輕孰重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12章 三部酋長番外發不出來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39章 姑母有命第579章 天竺夫人請假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5章 避難關東第618章 父子合謀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152章 弱落之戰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89章 有子名樂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68章 太原王氏第33章 暗中投效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142章 趙穆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