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諸將爭先

第396章 諸將爭先

崔澈的帥帳之中,此刻嘈雜得很,衆人鬧哄哄地,都在爭搶出戰的機會。

年輕氣盛的蘇定方按捺不住,甚至搬出了軍令狀:

“大王,請准許末將出營,末將願立軍令狀,如若不勝,甘當軍法從事。”

還不等崔澈應允,一旁的程咬金卻不願相讓,他徑直道:

“啓稟大王,敵軍膽敢前來邀戰,必是軍中猛將,不可輕敵大意。

“如今定方年少,體猶未壯,若有閃失,豈不是墮了軍中士氣,還請大王派遣末將出營,方纔是萬全之策。”

蘇定方惱了,程咬金也就只比自己大了兩歲,居然拿他年齡說事,蘇定方氣憤道:

“黑廝!你莫要瞧不起人!走!與我去帳外過兩招!”

程咬金眼珠一轉,當即應道:

“好!你我之間,誰贏了,誰就出營!”

這話一出,衆人可就不幹了,合着就憑你程咬金與蘇定方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給排除在外了,你兩唱雙簧呢。

麥鐵杖當先罵道:

“你這程黑廝,看着憨厚,內裡實在狡猾,什麼叫你二人誰贏了,誰就能出營!”

說罷,麥鐵杖拱手對崔澈道:

“大王,義貞(程咬金)、定方年僅弱冠,若是驅使一少年出營,豈不是讓敵軍笑話大王麾下無人!

“末將是個粗人,如今正值壯年,氣血旺盛,跟隨大王南征北戰,有今日之地位,全憑一身勇力,有末將出馬,定能斬將奪旗,還請大王准許末將應戰。”

崔澈不由搖頭苦笑,這麥鐵杖爲了迎戰楊恩思,居然都自貶有勇無謀了。

見他如此渴戰,崔澈正欲同意,程咬金這貌似憨厚的黑廝便反駁道:

“大王,方纔麥將軍說末將年少,不宜出營交戰,免遭敵軍笑話。

“但若是以一少年之軀,陣斬敵方猛將,豈不是說敵軍精心挑選的一員猛將,反倒不如大王麾下隨意一名少年,末將以爲,此舉更能打擊敵方士氣!”

崔澈聞言,不由笑罵道:

“就你最機靈!罷了,殺雞焉用牛刀,麥將軍就在營中觀戰,讓義貞應戰吧。”

麥鐵杖見崔澈決心已定,也沒有再爭執,程咬金雖然只有十六歲,但其驍勇,麥鐵杖也是認可的。

程咬金聞言大喜,趕忙向掌管軍中文書的祖君彥討要紙筆,便要當場寫下軍令狀。

只聽崔澈笑道:

“軍令狀就免了,義貞之勇,孤又豈能不知。”

說着,又喚道:

“叔寶!”

秦瓊聞言,出列應道:

“末將在!”

崔澈吩咐道:

“以防萬一,由你爲義貞掠陣助威,若有變故,需得及時救援!”

秦瓊平靜道:

“末將遵命。”

實際上,真要是出營鬥將,秦瓊遠比麥鐵杖、程咬金、蘇定方等人更適合,他就是如今燕軍的最強戰力。

在原時空中,每當有敵人炫耀軍中存有猛將,李世民都是將秦瓊派去,在萬軍之中,斬得敵將首級而還。

別看秦瓊如今只有三十三歲,他是在開皇三年跟隨的崔澈,至今已有二十二年,燕軍大將,除去家奴出身,留守燕地的張武以外,就沒有比他資歷更老的了。

其人勇冠三軍,又是諸將公認。

因此,除非是崔澈主動派遣,否則秦瓊是不會與衆將爭奪這一次表現的機會。

其實麥鐵杖也不需要,但他到底是個粗人,沒有秦瓊心思細膩。

程咬金與秦瓊告退,二人走出帥帳,秦瓊告誡道:

“先前你也說了,那人既然敢來求戰,必然也是一位悍將,鬥將勝負,關係到軍中士氣,你不可掉以輕心。”

程咬金連連點頭,他笑道:

“叔寶放心好了,大王讓你爲我掠陣,可見他對此番鬥將的重視,我雖然未立軍令狀,但若是敗了,又哪有顏面再見大王。”

二人在帥帳之外分別,各回營帳去穿鎧甲。

平時在軍營,除非是有警備任務,否則無論將領,還是士兵,都是不會穿戴鎧甲的。

畢竟一身鎧甲有三四十斤重,往身上穿一天,不是在白白浪費體力麼。

當程咬金與秦瓊披甲執銳,騎着戰馬來到營門處時,崔澈已經領着衆將早已等在了那裡。

二人正要下馬行禮,卻被崔澈所止,他笑道:

“我就在哨樓觀戰,看着義貞爲我斬將。”

程咬金滿懷信心道:

“末將必不辜負大王的信任!”

在營門打開後,程咬金與秦瓊領着三千騎兵魚貫而出。

此時,楊義臣與楊恩思正領着兩千騎兵在燕軍大營一里外等候。

遠遠望見秦瓊策馬而來,楊義臣指着秦瓊,半是激勵,半是提醒楊恩思道:

“此人便是秦瓊,號稱崔逆麾下第一勇將,若能斬殺此人,必能使你揚名天下。”

楊恩思聞言,眸中閃爍着興奮之色,肉眼可見他高昂的戰意。

“泰興公(楊義臣)且看好了!”

說罷,楊恩思領着十餘名從騎策馬而出,來到場間,高聲喝道:

“秦瓊!速速前來受死!”

楊恩思的目光直視秦瓊,但秦瓊卻沒有動作,反倒是他身旁的一名黑臉大將同樣領了十餘名親騎躍馬出陣。

程咬金大聲回道:

“殺你何需勞動秦將軍,且看我程咬金取你首級!”

程咬金雖然臉黑,但那稚嫩的面龐,卻能讓人輕易看破年紀。

楊恩思只覺得是崔澈輕視自己,派一個少年應戰。

感覺受到了侮辱的楊恩思不願與程咬金廢話,當即挺槊,向程咬金殺去。

程咬金亦策馬奔馳,兩馬相交,楊恩思率先刺向程咬金,卻被程咬金擋開,兩把馬槊碰撞在一起,二人都能夠感受到對方巨力從杆身傳來。

他們在相鬥十五個回合,三十個照面,卻始終不分勝負。

只見場中你來我往,又是十多個回合,二人都已經是氣喘吁吁。

楊恩思一顆心也隨之沉了下來,如今眼前這黑麪小將已經能與自己戰成平手,若是再過幾年,等他的身體邁入鼎盛時期,自己又怎麼是他的對手。

察覺到這一點,也讓在楊義臣麾下打遍全軍的楊恩思不再自信。

(本章完)

第83章 太子設宴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4章 提攜後進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33章 暗中投效第46章 鋃鐺入獄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4章 再見德彝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16章 德彝同行第83章 太子設宴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30章 貴人相邀第12章 少年詠鵝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509章 攻心爲上新章在審覈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章 時來運轉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13章 辭親遠行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37章 共誅國賊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81章 皇家尼寺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章 鄴城來人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0章 抵達長安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348章 奪取遼東新章在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