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孰輕孰重

第399章 孰輕孰重

劉士龍並未離開,他在等待楊素的答覆,而楊素沉吟不語,許久,才緩緩道:

“今日初戰不利,折損了楊恩思,軍中士氣受挫,崔澈便是見此,故而遣人邀戰。

“如今他見老夫不願應戰,這纔在營外污衊聖人,試圖激我出營。

“劉監軍所言不假,君主受辱,爲臣者自當奮起,可這也正是落入了崔逆的圈套。

“堅守不出,事後聖人或許會怪罪,但冒然出擊,以致喪師失地,又有何面目能見聖人。

“劉監軍無需多言,事後若是聖人怪罪,老夫一肩擔之。”

楊素投效楊廣也有一些年頭了,當然知道這位大隋聖人的心眼子不比他父親的大,哪怕將來得勝回朝,這件事恐怕會作爲自己被定罪的佐證,從而被貶官,甚至免職。

畢竟真要讓楊素平定了叛亂,功高震主,繼續使楊素手握重權,楊廣必然也是睡不安心的。

但楊素還是執意不受崔澈的激將之法,他早已經將平定崔澈之亂,當作是最後一場戰爭。

贏下與崔澈的這一戰,從此大隋第一名將再無爭議,楊素也覺得自己的軍旅生涯能夠圓滿。

至於楊廣在事後究竟是將自己貶職,還是免官,相較於此戰的勝負,那都已經不重要了。

劉士龍見楊素決心已定,知道不可能再勸動他,只得請辭。

在這位監軍御史離開後,楊素坐在帥帳之中,繼續思索着如何從崔澈手中佔到便宜,將士氣提振起來。

在營外叫罵的蘇定方在隋軍出營後,便已經退走了。

回到燕軍大營,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崔澈與楊素交鋒的第一天即將落下帷幕,而崔澈也在這一天奠定了對楊素的巨大優勢。

並不僅僅是程咬金陣斬楊恩思,重創隋軍士氣,更是上午的時候,藉助崔澈與楊素會面的功夫,麥鐵杖將隋軍各部的紀律性,看了個一清二楚。

當天夜裡,二人都沒有耍什麼襲營的把戲,畢竟他們面對的也不是行軍打仗,從來不設警備的史萬歲。

一旦夜裡襲營,被對方擊退,反而是要影響士氣。

當然,二人不願發動夜襲,但也在小心翼翼地安排部衆在夜裡輪值,唯恐對方給自己來一招出其不意。

晉陽城內,華燈初上,今日早些時候隋、燕兩軍鬥將之事,如今已經在城內傳開,酒肆中的食客們都對程咬金之名津津樂道。

王拔自從受到房彥謙的暗中招攬,已經擺脫了頹廢,但還是喜歡來這酒肆喝上幾碗。

“王將軍獨酌,豈不乏悶,可否讓沈某與王將軍共飲?”

一名少年笑吟吟地走了過來。

王拔定睛一看,原來是沈君道之子沈光。

沈光是江南吳興人,其父沈君道曾仕南陳,爲吏部侍郎。

陳朝滅亡後,沈君道被遷入長安,沈光便是在長安出生的。

由於家中資產早已被隋人充沒,沈光的降生對於沈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的父兄只得依靠給人抄書來維持生計。

直到沈君道獲得了太子楊勇的賞識,受楊勇的引薦,沈君道被任命爲學士,家境才得以好轉。

楊勇被廢后,沈君道又受楊諒的招募,來到晉陽,成了幕府府掾。

在沈光看來,父親先受楊勇賞識,又是楊諒幕僚,就這身份背景,真要是等哪天晉陽淪陷,只怕也難有好下場。

而如今楊諒的頹勢盡顯無疑,沈光不是一個甘於平凡的人,他雖然只有十四歲,卻常常想着建立功名。

因此,父兄都是文人,沈光卻自幼勤練武藝,驍勇敏捷。

幷州不缺馬,更少不了騎士,但論及騎術,沈光堪稱第一。

無論是王公子弟,還是軍中悍將,與他賽馬,就沒有能贏的。

故而沈光小小年紀,卻在跟隨父親來到幷州後,在當地有了不小的名氣,至少王拔是認得他的,並且交情還算不錯。

王拔曾經與沈光賽馬,卻敗下陣來,又約沈光騎戰,這一次勝的便是王拔了,但王拔吃驚於時年十四歲的沈光就有如此武藝,而沈光也欽佩王拔的勇武,二人因此結下友誼。

“我道是誰,原來是總持(沈光字總持)呀,來得正好,某正覺得一人獨酌,不能暢快心意。”

王拔笑道。

沈光也沒有客套,走進雅間,席地與王拔對坐。

王拔爲沈光滿上一碗酒,問道:

“賢弟今日怎地過來尋我了?”

原來沈光之父沈君道雖然是楊諒的幕僚,卻不贊同楊諒造反,故而被疏遠,整日閒居在家,也不許沈光摻和其中,因此沈光與王拔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來往。

但沈光卻不同於其父,少年人終究是嚮往着建立功名,有程咬金一戰成名作爲榜樣,沈光更是羨慕不已。

聽說崔澈用人,不論年齡,唯纔是舉,沈光便也生出了投效之心。

面對王拔的疑惑,沈光笑道:

“聽說王兄今日運氣頗佳,贏了燕王使者許多銀錢,沈某這不是來蹭吃喝的來了麼。”

王拔聞言,臉色一沉,他倒不是吝嗇錢財,而是在疑惑沈光又是如何知曉這件事的。

沈光猜出了王拔心中所想,戲謔道:

“王兄莫非以爲你與房彥藻結交一事無人知曉?

“這晉陽城看似大得很,可又哪能藏得住事。

“燕王大肆結交城內將領,受重禮者,可不只是王兄一人,燕王之所圖者,路人皆知。”

“只不過如今燕王與楊素在城外對峙,沒有人敢得罪燕王罷了,哪怕是天子(楊諒)也得裝作視而不見。”

王拔反問道:

“賢弟今日與我說這一席話,又是何意?”

沈光終於道明來意:

“燕王,當世英雄也,今虎踞河北,麾下帶甲數十萬,沈某早有投效之意,願請王兄代爲引薦。”

沈光覺得,以自己父親的履歷來說,自己投楊廣是不可能有出路了,而崔澈是天下強蕃,那纔是他的用武之地。

王拔聽罷,笑着答應道:

“此事易耳,待某再見房公,必爲賢弟引薦,今後你我兄弟同在大王麾下效力,相互扶持,定能成就一番功業!”

沈光聞言大喜,趕忙舉起酒盞敬向王拔。

(本章完)

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9章 孝子阿贇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99章 放浪形骸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10章 少年出遊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419章 世子相求請假一天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13章 辭親遠行第309章 父子娶妻請假一天第99章 放浪形骸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8章 周主滅佛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6章 天元駕崩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3章 辭親遠行第564章 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