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南北之事

第128章 南北之事

恩旨確實是崔澈向楊堅求的,而楊堅同意免去今年青州等地租稅,也着實經過了一番心裡鬥爭。

按理說災後請免一年賦稅,也不算過分的要求,但時間卻不趕巧,今年春耕灌溉期,關中又經歷了一場小旱,秋糧註定歉收。

在這樣情況下,楊堅依然同意崔澈所請,自然是看在鹽利上。

隨着與突厥、南陳、吐谷渾、高句麗等國展開食鹽貿易,有效地舒緩了財政壓力,就連民部尚書蘇威的白頭髮,也少了許多。

在青、膠、光、莒四州百姓對崔澈的頌揚聲中,開皇四年(584年)九月,關中果然爆發饑荒,就連楊堅夫婦都不得不東出潼關,往洛陽就食。

當然,這一幕在唐朝時已經成爲常態,如今不是秦漢,關西的水土條件早就變了模樣,時不時鬧上一場饑荒,若非易守難攻,實在難稱是王霸之地。

在北方,突厥大可汗攝圖終於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曾挑唆攝圖出兵爲北周復仇的千金公主宇文氏向隋朝上表,請求改爲楊姓,認楊堅爲父。

楊堅於是改封千金公主爲大義公主,算是認下了這段父女關係。

兩國互通使者,突厥態度盡顯卑微。

出使突厥的虞慶則逼迫攝圖跪受楊堅璽書。

攝圖將璽書頂在頭上,事後自覺羞恥,與部下相聚慟哭。

虞慶則又要求突厥向隋朝稱臣。

攝圖不知其意,詢問親信,親信直言:

‘所謂稱臣,便是爲人奴僕。’

堂堂突厥大可汗,攝圖卻只能奴顏婢膝:

“我能做大隋天子的奴僕,都是虞僕射成全!”

爲了感謝虞慶則讓他如願做了大隋天子的奴僕,攝圖贈其一千匹馬,並將堂妹下嫁。

對比三年前聲稱要爲北周復仇時,雄姿英發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原因自然是攝圖在與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的較量中已經出於下風,逐漸不支,甚至攝圖已經起意將部落遷往漠南,徹底依附隋朝。

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初攝圖勢衆,隋朝聯合達頭可汗與阿波可汗,如今眼看形勢逆轉,楊堅又開始扶持起了攝圖,自然是想讓突厥疲於內鬥,也能讓隋軍騰出手來,準備滅陳。

楊素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被免職後,賦閒在家的他效仿崔澈,獻平陳策,深合楊堅心意。

楊堅於是再度啓用楊素,任其爲信州總管,管轄鄂西、川東等地13州,命其打造艦船,爲將來南征早做準備。

得知楊素重獲任命,崔澈亦去信爲之賀。

楊素賦閒期間,澈哥兒沒少與他通信勸慰,再怎麼說楊素過去確實幫了他許多,況且崔澈也清楚,楊素只是暫時失意,這種順水人情做做又無妨。

隋朝已經爲滅陳在做準備,而長江以南的陳朝,也做了好大的事。

南陳天子陳叔寶在光昭殿前修建臨春、結綺、望仙三棟樓閣。

樓閣各高數十丈,連延數十間。

以沉香木、紫檀木打造窗戶、壁帶、懸楣、欄杆等,每當起風,香飄數裡。

又用黃金、玉石、珍珠、翡翠加以裝飾,瑰奇精美。

閣下堆石成山,引水爲池並雜種奇花異草。

陳叔寶自居臨春閣,貴妃張麗華居於結綺閣,龔、孔兩名貴嬪居住在望仙閣,複道相通。

宰相江總不理政務,與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等文士十餘人,侍奉陳叔寶在後宮遊玩宴樂,不講君臣尊卑次序,時人稱之‘狎客’。

十一月二十四,又是一個清晨,崔澈侍衛們的護送下,去往總管府。

自從上任青州總管後,崔澈便組建了親衛隊。

曾經的他沒多少仇家,在大興、晉陽時,崔澈總是領着幾名親隨走街串巷。

但今時不同往日,去年處死了大批官吏,誰又知道會不會有死者家屬爲父、爲夫報仇,總得對自己的安危上點心。

置身於侍衛們的前呼後擁下,崔澈與街道兩旁的百姓們揮手致意,盡顯親民姿態,而沿街百姓的迴應更是熱烈,甚至有不少婦人女子向澈哥兒投擲瓜果,眉目傳情。

馬車行到總管府外,傘蓋下的崔澈已經是瓜果滿懷。

進得總管府,但凡碰見幕僚書吏,崔澈就從懷裡摸了一顆瓜果扔給對方,笑道:

“都是百姓饋贈,正新鮮着,給你試試味。”

走到處事的廂房時,總算是兩手空空。

崔澈這些天心情大好,去年年末向楊堅許下的豪言壯語已經實現,四州十萬畝灘田,得鹽超過千萬斛。

一開始食鹽還得運往大興讓楊堅過目,到後來徹底相信了食鹽的產量,便命崔澈按照朝廷制定的份額,將食鹽運往各地。

今年最後一批食鹽已經裝船,將送往營州,幽州等地,販往高句麗。

入冬以後常有風雪,崔澈索性給鹽工們放了假,讓他們能夠在忙碌了一整年後,好好休息一段時間,與家人團聚,待開年以後,再重新集結。

崔澈的好心情不僅是產鹽數量達標,更因爲鹽工、鹽兵們徹底歸心。

凡事都怕對比,在崔澈刻意縮減早晚兩餐的經費,給補貼到自己提供的午飯後,不僅是鹽兵將士,就連鹽工們提起自掏腰包供養他們的崔總管,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

要不是楊麗華產期將近,崔澈早就趁熱打鐵,巡視灘田,慰問鹽工、鹽兵們的生活,並趁機發現他們早、晚兩膳餐食惡劣的情況,再由他崔總管變賣祖產,爲衆人貼補早晚兩膳的費用。

這招一魚雙吃,自然不會真的用到崔澈的祖產。

這一年他與韋藝的販鹽生意收穫巨大,韋藝用食鹽在海外諸國換取特產,再帶回國內販賣。

隋朝並不徵收商稅,甚至就連其他朝代極力控制的鐵、酒、鹽等商品,隋朝既不專賣也不徵稅。

楊堅並沒有禁絕私鹽,但鹽販子的日子着實不好過。

由於崔澈曬鹽成本低廉,產量又大,楊堅在國內推行薄利多銷的政策,在價格上對私鹽形成了降維打擊。

(本章完)

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70章 擊鼓鳴冤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98章 新婦奉茶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6章 鋃鐺入獄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章 封家六子請假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70章 擊鼓鳴冤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83章 太子設宴第28章 雄主崩殂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87章 姻緣已定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446章 東隋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