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

狠狠站穩了腳,旖景攸而轉身,霧藹蒼薄間,那傲然而立的玄披玉領,修長身姿,顯得尤其刺眼。

看他這時,一張玉面更是蒼白驚心,脣角含笑,一步逼近,眸底蘊涵魅珀幽光,攸忽間,那狠戾陰冷,再無掩示。

讓人不由相信,剛纔那句話並非他信口說出——

“怎麼纔會讓五妹妹相信呢,你說,假若太子這時有個好歹,聖上最疑會是何人,我那四弟還有沒有爭儲的資格,五弟六弟可是我之對手?再不論那幾個更小的,衛國公與楚王都是忠正之臣,必會遵循聖意,那麼,於我而言,途徑可還只有一條聯姻?”

一些隱約的過往忽而浮現,彷彿幽潭水涸,顯露潭底猙嶸。

遠慶九年秋,太子於西郊濯纓園遇刺,刺客無一落網,盡數逃脫,以致滿城震驚、風聲鶴唳。

短短數月間,先是貴妃被禁於冷宮,陳氏一族軟禁府邸,若非當時風頭還盛的金榕中這個岳父力保,四皇子險些也被囚禁皇子府。

緊接着,德妃長兄入獄,其族人多被罷職,便是那幾個軍中統領,也被衛國公奉天子御令扣押詔獄待審。

麗嬪不過多久,患疾不治,六皇子軟禁皇子府邸。

唯有與世無爭,萬無奪儲之能的二皇子,與沉迷女色、遊手好閒的三皇子沒有被這場血案波及。

而後事究竟如何,旖景已無從得知,因她在那個緊接着的元宵夜,便已殞命。

這時細想,怎不驚心!

當年太子一死,勢力稍顯的皇子盡有嫌疑,而所謂“清白無辜”者,唯有三皇子身份最貴。

儼然他便是最大的獲益者。

可他與太子“情同手足”,與皇后“母子情深”,多年來吟風弄月、遊山玩水,活脫脫一個繡花枕頭,紈絝不肖,有誰會懷疑他是隱忍多年,圖謀後動?

便是眼下,三皇子“改邪歸正”,但太子遇刺,只怕天家首先懷疑之人,也是四皇子!

當年真的是他……

一股寒意,抵足而起,讓旖景頓生驚懼。

長兄蘇荇,便是死於那場災難,而主謀刺殺太子之人,便是罪魁!

可假若他當真有這番盤算,爲何脫口而出,毫不諱言?

這不是信口之言,若無分析情勢、洞悉聖心,怎能將這陰謀厲害脫口而出!

瘋了!這人瘋了!

旖景深吸一口氣:“殿下果真有此圖謀?”

她看見三皇子輕輕一笑:“怎麼,五妹妹總算相信我的一片真心?”

那狠戾陰冷依然沒有半分消減。

可旖景不知,三皇子這時情緒也完全不受他自己控制。

今日所言,除了那句“亡母生忌”,沒有一字是在三皇子計劃當中。

西樑一行在即,三皇子眼看旖景態度仍是那般“禮數週道”而拒人千里,自然煎心如焚,不由想起郫南那時,丫頭在心神大亂時說的那一番話,又聯想到當年湯泉宮,旖景對虞渢的處處關注、時時體貼,便是太后跟前兒的女官閒來也有幾句感慨,當時三皇子湊在太后面前逗趣,聽宮女閒話,說五娘對世子那般關注,倒像是虧欠了多少人情趕着還債一般。

太后當時還有“糾正”——五娘與世子是同病相憐,都是自幼喪母,兼着世子自幼體弱,家裡長輩說來無不憐惜,五娘耳聞目睹,才待世子不同,世子在冀州求學多年,五娘從哪兒欠他人情?

三皇子聽了也沒放在心上,還滿肚子冷諷,那小丫頭奸滑得像個狐狸,怎會那般心軟。

可後來幷州之時,又再目睹旖景對虞渢處處上心,三皇子逐漸認爲太后的話頗有道理。

他不知道那兩人之間究竟有何瓜葛,也沒有閒心細察旖景“周身的債”究竟是怎麼欠下的,但說到“同病相憐”,他豈非與那丫頭更是貼切?

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三皇子,總算是打起了博取同情的算盤。

之所以建議皇后想輒,誆了旖景來清平庵,當然不僅僅是爲了“私會”。

今日也的確是宛妃的生忌,只皇后口裡與宛妃“情同姐妹”,卻早將這事忘到九宵雲外。

原是想借着這個日子特殊,表現出痛徹心扉的憂鬱,讓佳人溫言安慰,打破她心裡的鐵壁堅堡,侍機再傾心吐膽……豈料才一謀面,那丫頭竟然就口出譏言,雖她說的也是事實,到底讓三皇子憂憤難耐。

而更讓三皇子不甘的是,那丫頭不知何故曉得他是來拜忌之後,不過也就一句敷衍的歉意,壓根沒有半分關切。

甚至當聽說“亡母生忌”四字,更是避之不及!

幷州之時,他將真心脫口而問,只換她一個頓足,連回眸都不捨。

今日再說“非她不可”,竟得了一句“無權干涉、敬而遠之”!

三皇子原本的盤算被滔滔醋意衝成了斷壁殘垣,說話就沒怎麼經過大腦過濾,直接走了胃……

而心裡的不甘與怨憤也一發不可收拾。

世上唯有面前女子,才能讓他失控,恨不能強取豪奪,再不講什麼風度禮讓。

“殿下果真有此圖謀!”旖景卻再問一句,眸底同樣幽涼,指甲卻已掐緊了袖口雲邊。

關於前世種種,已不可察,但這一世……

太后待她一片真心慈意,便是因爲如此,也不能冷眼袖手,坐視皇室子孫手足相殘,使國政混亂、君上痛心疾首。

“若我說有,你會如何?”三皇子脣邊含諷,挑眉之間,陰沉更重:“五妹妹連太子的安危都是這般看重,唯獨對我,何故如此冷漠?”

“太子是你長兄,就算不是一母同胞,也是血濃於水。”旖景咬牙:“殿下莫要忘記,你之姓氏。”

“我是恨不得他死!”三皇子眼底,殺意更是瀰漫開來:“若我當真有此圖謀,五妹妹可會告之聖上?”

旖景脣角緊抿,狠狠地盯緊三皇子:“信口之言,聖上如何盡信?但殿下應知有所不爲的道理,您身爲皇子,即使心懷抱負,也不應行這逆君罔上之罪。”

“原來,五妹妹是關心我?”妖孽脣角半卷,眸光又是一變。

“殿下如行此大逆之事,可曾想過,無論勝負,太后會如何,聖上會如何?”

“最是無情帝王家,若是心軟,只能爲人俎上魚肉。”三皇子忽而擡手,折下身旁一枝新綻的朱梅,置於鼻尖一晃,卻又棄之足下:“不過五妹妹,我若當真有了決意,你認爲我會輕易出口?”

旖景挑眉,不置可否。

這妖孽行事不依常理,她委實難以度其心意。

“但假若五妹妹肯爲我賢內助,我必然會聽你勸言,光明正大的奪取,而不行這陰私詭詐之策。”

妄想!

旖景好不容易忍住惱火,略退一步:“殿下方纔恨意,不像作僞。”

“我不恨誰,但一定要奪了太子儲君之位罷了。”此時,三皇子眸中殺意已緩,眼角眉梢,狠戾仍在:“五妹妹,就算我不動手,太子也是必死,我那四弟,又企止是蠢蠢欲動,他已經對我下手,郫南刺客,便是他之死士,我不過就是一個潛在威脅,而太子,卻佔得了名正言順,你說,老四會不會放任他這個嫡子安好,順理成章地克承大統?”

“是四皇子?”旖景當真有幾分訝異。

“貴妃這些年來,與皇后明爭暗鬥,企圖顯然,五妹妹聰慧,必之我所言不假。”

的確,就算四皇子當年因太子遇刺受疑,可本身也不能保證青白無辜。

聖上重嫡,即使明知太子能力不顯,也無易儲之心,而四皇子要奪儲位,難保不會鋌而走險,太子只有死了,他纔有一線機會。

以三皇子之陰險,只要袖手旁觀,在關鍵時刻,讓四皇子“罪證確鑿”,便能除去這個對手。

“但殿下剛纔脫口而出,並條理分明,顯然早有謀劃。”旖景依然還是滿腹懷疑。

“對,這事我一早就在盤算,但若非不得已,卻不願鋌而走險,不過眼下看來,老四很有可能已經摁捺不住了,我之目的,不過是要看皇后痛不欲生,順便圖謀皇位罷了。”三皇子這會子已經從失控的情緒平靜下來,又開始圖謀起佳人芳心了:“我不作爲,便能達到目的,當然樂享漁翁得利。”

旖景險些失笑:“順便?殿下也太虛僞了些吧,難道說您心目中,皇后倒比大位更重?”

只這話才一出口,便見三皇子神色一變。

旖景立即悔之不迭。

剛纔被妖孽那話驚得不淺,竟忘記了要避而遠之,居然使話題越發深入……

但只不過,剛纔被那一逼,卻忽生念頭——既然怎麼也繞不開儲位之爭,莫如掌握先決,便似這回平息內亂,竭力消彌蕭牆之禍、太子橫死。

避免天家骨肉手足相殘,也算是不枉太后多年疼寵。

至於誰能繼承大位,且看天子聖意。

旖景一念及此,神情又是一緩,掐在袖口的手掌微微一鬆:“恕我直言,多年以來,皇后雖對殿下多有防備,但到底不曾虧待,便是太子,待殿下之情也有幾分真誠,殿下當真不該……”

“你可知我母妃因何而逝?”三皇子忽而打斷了旖景的話,此時,他的思維徹底恢復清明,這話走的是腦子,並非是胃。

他看出來了,旖景對儲位之爭並非全不關心,基於什麼理由,那不重要。

他決定豪賭一把,將那件隱事揭露,說不定能讓旖景心生同情,雖不至與他同仇敵愾,但總算是分享了一個機密。

交心,才能使距離更近。

據他觀察,旖景對皇后並無多少好感,當不會把這事告之皇后。

再者,他視她爲正妃不二人選,將來若能成就姻緣,這些事情也不會隱瞞着她。

又說旖景,本是打的竭力勸說三皇子莫要執迷不悟,暗害太子的主意,忽聽此問,下意識一怔:“宛妃難道不是因爲病逝?”

“病逝。”三皇子忽而垂眸:“曾有傳言,母妃還是被我命硬剋死的呢。”

旖景:……

好吧,她承認有些微的同情。

“殿下莫非因前些年那些傳言,懷疑皇后?”旖景自然這般以爲,宛妃病逝之時,三皇子尚是襁褓嬰幼,當不知事實真相,無非聽信謠言罷了:“殿下本智,不過關心則亂。”

“本智”?三皇子又一挑眉,這似乎是,首回讚美之辭?

“宛妃爲西樑公主,身份尊貴,當年雖居側妃之位,地位卻與正妃並無多少差異,當年病中,就算聖上不在東宮,太后也甚多關注,皇后即便懷有惡意,也難以做到掩人耳目。”旖景並沒察覺三皇子神情間的微妙,自顧分析:“可見,那些傳言不盡不實,是心懷叵測者捏造罷了。”

“你隨我來,聽聽當年真相究竟如何。”三皇子心平氣和,擡足便走。

而旖景稍經遲疑,想想還是當以大局爲重,且聽聽三皇子對皇后之疑來自何因,有無化解之機。

可旖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是,她接下來耳聞目睹的,會是一樁悚人聽聞的秘事。

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窺破韻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惡名,全靠輿論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兩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計,有人隱忍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