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

和瑞園裡,藍嬤嬤正在黃氏跟前念念叨叨:“也不知因着何事,太夫人竟然交待推託了宴請應酬,便是世子,這些時日出入都讓帶着親兵,突地這般戒備防範,倒像是要出大事一般,偏偏沒有交待仔細,別說夫人疑惑,老奴也覺得七上八下。”

黃氏輕輕一笑:“應是朝堂上的事兒吧,太夫人一貫就防着我,瞞得一句不漏的,當日與五娘往幷州,不也是說走就走,哪曾提前知會一聲兒,外頭鬧得沸沸沸揚揚了,咱們在這深宅大院兒裡,竟還不知疫情已經那般嚴重。”

“太夫人到底還是偏心,雖說後宅婦人也插手不了朝堂政事,可但有風波,總得有個交待吧,夫人心裡也纔有底兒,只不讓人出門兒,又不說緣由,不是白讓人擔心麼?國公爺偏又孝順,對太夫人言聽計叢……”藍嬤嬤只顧發泄不滿,兩片嘴脣翕翕合合,話題越扯越遠,一忽兒是五孃的婚事,一忽又說崔姨娘,病了這麼久,早該送去莊子云云。

黃氏的心思早沒在藍嬤嬤的嘴上。

直到白露入內,湊到跟前兒:“夫人,奴婢打探得知……”

黃氏眉梢漸漸挑高

“百餘親兵!”藍嬤嬤驚呼:“即使五娘現在是郡主,出個門兒也不需要這般陣勢吧,又有那一番安排,倒像是料定會出意外一般,越發讓人不安。”

黃氏沉吟片刻,卻也沒有讓白露再去打聽,打發了她出去,這才囑咐藍嬤嬤:“我不能出門兒,只好讓你明兒個跑一趟腿,請二嫂過來一趟,就說三侄子的親事已經有了幾分眉目,我要問問她主意。”

一夜無話。

爲保萬全,次日,衛國公親自護送旖景出城。

百餘公府親兵,身着軟甲,長劍鐵腰,擁護着一輛紫檀朱蓋雙騏車穿街出城,這般赫赫揚揚,自然引得往來行人頓足觀望——京都雖是貴胄聚集,但這般陣勢倒也不是日日常見,人羣裡難免會有議論。

“車上嵌個衛字,莫不是大長公主出行?”

“聽說車前那騎紫駒上,身着紫氅的貴人,正是衛國公,應是護送公主。”

“你們難道不見儀仗上頭有廣平的字號,怎會是大長公主,應該是新冊的郡主纔是。”

“聽說宮裡皇后娘娘衝厄,郡主是去清平庵替娘娘行齋戒解厄。”

“原來如此,怪不得國公爺親自護送呢。”

“我有熟人兒在國公府裡當差,據他所說,原本大長公主也與清平庵住持尼師投緣,待郡主三日齋戒後,要去清平庵拜訪呢。”

“嘖嘖,都說這位廣平郡主受寵,果不其然,去時由父親護送,歸時由祖母接返。”

“這話說得,怎麼一股子酸味兒,假若是我有這麼一個才貌雙全、聰明伶俐的孫女兒,也把她當得如珠如寶。”

“呸!你也不怕大話閃了腰,你再怎麼寵,能寵出這般陣勢來?”

一陣鬨笑。

既是自家親兵隨行,又有衛國公親自帶領,旖景在城郊別苑略停兩刻,自然不會有任何阻礙。

這一處別苑,原本也是國公府諸人盛夏就近消暑的地方,或者偶爾宴請之處,往常只有負責灑掃修護的粗使僕婦在此,人數不多,之所以春暮爹孃被調來此處,原本也是因爲大長公主示下——旖景及笄,已是議親的年齡,春暮將來定會陪嫁,大長公主有意春暮一家爲旖景陪房,春暮爹孃原本是國公府內外管事,依例,要提前交付手中差使,別苑本無事務,可讓他們在此過渡空閒期。

至於已經確定的另外兩家陪房,楊嬤嬤原本就在旖景院子裡,秋月祖父打理的榮慶齋又是旖景的嫁妝,倒不必交付差使,並夏柯之母雖在府內領着差使,卻不是管事之職,也沒有交付的必要。

尚餘一家陪房,大長公主尚且還在擇選當中,並未確定。

且說眼下,當旖景跟着春暮娘到了別苑西側的跨院兒裡頭,才掀開廂房的錦簾,竟瞧見了一幅“情深意長”的和諧畫面。

臥榻上一牀厚重的錦被下,男子睡得似乎不太安穩,額頭上覆着條冒着熱氣兒的棉巾,一旁春暮正看着那張眉心淺蹙,眼瞼輕跳的面孔出神,時不時用手裡的絹帕,替灰渡抹了一把臉上滲出的熱汗。

目光甚是溫柔。

旖景竟看得怔住,猶豫起該不該干擾房中二人。

身後忽而一聲輕咳——“怎麼不進去?”

卻是衛國公緊隨其後。

旖景才見春暮吃了一驚,轉頭看來,手足無措地起身,竟像是做了什麼壞事被當揚拿住的慌亂,心裡那層預感,便又確定了幾分。

只灰渡卻猛然驚醒,一個翻身下榻,險些踉蹌着絆倒。

多得春暮順手扶了一把,灰渡才又站穩,定了定神,一步上前,恭身一禮。

“屬下參見五娘、國公爺。”

旖景打量他,且見比當日幷州時瘦了整整一圈兒,應當是高熱未退,黝黑的面孔上透出一抹銅鏽般的黯紅。

“快些免禮,坐下吧,不需客套。”旖景忙道。

衛國公這時也已入屋,自尋了把椅子落座,便聽旖景詢問灰渡病情。

“小病無礙,不勞掛心。”灰渡急吼吼地一句,伸手取出貼身放着的密函,呈給旖景:“五娘,世子囑咐屬下務必親手轉交給您,其上所書,應是要事!”

灰渡自從奉命,日行百里,風雨無阻,好不容易趕回京都,卻撐不住昏厥,又知五娘被詔入宮,更是焦灼了幾日,這會子纔算鬆了口氣,哪有安坐的心情。

旖景拆了密函,須臾看完,卻是一嘆:“灰渡,你被騙了。”

連衛國公都吃了一驚,疑惑地看向旖景,灰渡便更是如遭雷擊,整個人活像是燒焦了的木樁。

“你看看吧,世子的信。”旖景將手裡的一張薄紙,遞給灰渡。

灰渡自然是看不出什麼名堂來。

“五娘,世子信中所書,可是大事!”

旖景接過信來,又轉交衛國公。

她當然明白虞渢的用意。

信上所書的確是計劃之一,便是將金榕中謀逆之心上稟天聽,諫請聖上下諭,着河南、湖北都司演出一幕鬧劇,誆得金榕中以爲一切順利,楚王果然投誠,助袁起數萬“叛軍”直抵河南直隸,與之匯合,進攻京都,如此,便能使金榕中自入陷井,將其一網打盡。

可這計劃原本早已策定,何勞灰渡再遞一回。

虞渢用意,無非是要誆得灰渡自離險境罷了。

縱使灰渡起疑,拆信來看,也不會察覺。

而之所以叮囑必須親手轉交旖景,是他知道旖景見信便會明瞭,假若事有不順,總有辦法絆住灰渡,使其不再赴險。

心細如髮,他總是如此。

當聽旖景略作解釋,灰渡又是一個踉蹌,轉身欲走。

“灰渡,世子之意你該明瞭。”旖景輕嘆一聲:“他是不欲讓你涉險,而我既以實情相告,便是證明眼下情況有利,世子大有成算能平安歸來。”

而這時,春暮總算也忍不住了,竟拉了一把灰渡的衣袖:“你病未痊癒,高熱未退……”

“五娘恕罪,並非屬下信不過您,只世子於屬下有活命之恩,唯有生死與共,才能報世子多年照護之情。”灰渡依然堅持要返回湘州。

旖景也知灰渡心意已決,不再多勸,只是說道:“你要返回湘州未嘗不可,但眼下有一件事,關係世子安危,交給你才能放心。”

灰渡當然是半信半疑。

旖景卻對衛國公說道:“父親,陽泉郡王親赴湘州關係重大,雖有楚王府親衛護持,女兒卻仍覺不安,灰渡本是世子信重之人,萬不會有半點疏忽,若由他隨護郡王,更添一分穩妥。”

虞渢本意,雖是不讓灰渡犯險,眼下事態,他之安危卻全系陽泉郡王能否順利到達湘州,當旖景得知灰渡回京,這個打算便已經釀成,而灰渡又決心要去湘州,她並無能力強留,只要陽泉郡王平安抵湘,一切計劃便有八成把握。

生死與共,是她眼下做不到的,唯有交託給灰渡。

“灰渡切記,陽泉郡王之安危關係着能否使這場兵禍消於無形,更關係到世子能否平安歸來,你肩上責任重大,萬不能有半分大意,定要保護郡王平安抵達,面見袁起。”旖景沉聲而言。

而對於灰渡來說,最重要的便是再返湘州,在此條件下,他情願赴湯蹈火,當然不會再有半分猶豫。

只一旁春暮,目光留連在男子有如刀斧刻成的利落面頰上,飽含擔憂,與莫名不捨。

旖景看在眼裡,一時卻沒有閒睱過問春暮的心思,又囑咐了灰渡留在別苑等楚王令下,便繼續往瀾英山去。

果如所料,當大長公主三日後將去清平庵的風聲一張揚開來,旖景在佛庵裡齋戒的三日倒也風平浪靜。

那百餘親兵,當然駐守在清平庵外,甚是嚴陣以待。

而幽谷佛堂裡,時光仍是那般波瀾不驚,半分不受庵*謀醞釀的影響。

在旖景眼裡,淨平尼師卻不似都中貴女傳言那般“陰森可怖”,話自然是少的,當然也不會諂媚奉迎,她五官生得甚是清秀,倒與佛翕上手持淨平的觀音像有幾分相似,雖說年過半百,眼角依然舒展,未染歲月雕痕。

因着大長公主並非佛前信徒,旖景打小也沒受到什麼薰陶,對於早晚一個時辰的靜坐誦經,只覺有些難捱,但是蒼山幽谷的靜謐怡人,倒是極合旖景心意,也並不覺得離了丫鬟隨侍便是受苦,反而對動手摘菜洗米,生火煮食的“粗活”興致勃勃,但短短三日下來,她便自食苦果——那養尊處優的小手開始萌生凍瘡,灼癢難忍。

三日齋戒轉眼而過,明日便是歸期。

這一晚,旖景自然輾轉難眠。

因爲明日,應當便會有“變故”迭生,金相開始策動,而一應計劃也當逐步展開。

幽谷靜夜,風聲掃過山林,起伏有如濤音。

衾寒枕冷難入夢,披衣躡履出客廂。

一彎殘月,冷峭地斜在黯雲移走間,清光蘊透天地,使得萬樹朦朧,柯葉扶疏卻清晰地畫在階前石道,一路翦翦。

旖景攏着肩上白狐裘披,踏着月色信步往前,才轉過幾株梅花,便見往西的一排庵堂,窗內燈影搖曳。

夜半三更,是誰還在佛前誦經?

心裡微微的一陣疑惑,便使步伐下意識地往那而去,纔到門扇下,便聽裡頭似乎有依稀的哽咽聲。

旖景心下大奇,往門扇縫隙處一望。

一席緇衣跪坐,背影清瘦。

一排燭燈,照亮翕上靈位,當旖景看清其上字跡,心下越發驚奇。

宛妃藍瑛?

大隆建國,幾代帝王妃嬪,宛氏便只有一人。

卻聽哽咽聲中,地藏經低誦。

一連三日早課晚省,旖景對這聲音已經十分熟悉了。

正是住持淨平尼師。

但爲何這清平庵裡會有宛妃的往生靈位?淨平尼師又何故哽咽?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親西樑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五十六章 虞洲獻計,勢不罷休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長輩,登門問罪楔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計,更改姻緣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兩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計,有人隱忍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動,慈安生疑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窺破韻事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兩百四十二章 喬縣來客,再引覷覦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應死,何故病逝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