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秦直道

九原,這是一個極富盛名之地。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疆拓土,“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從那時起,包括九原在內的河套地區便是在趙國的疆土中。後來趙國亡,河套地區又是爲匈奴人所據,秦始皇在位時,又讓蒙恬出兵三十萬,北卻匈奴三百餘里,收復整個河套地區,並置九原郡。更是在咸陽甘泉宮起,至九原,修了一條千八百里的秦直道。據記載,這個秦直道其道路平坦開闊,可供數車並行,可以說算得上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了。”

作爲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決定修建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自然也不可能是爲了玩的。正如他費盡人力物力去修建那一條萬里長城去抵禦那匈奴的威脅一樣,他修建這條秦直道的目的就是爲了方便遷民於北地,從而完成他的移民實邊的偉大構思。只不過大概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王恐怕也不會想到,他竟然未曾看到這個偉大工程完工的那一日,便是長眠於巡視天下的路上,崩於沙丘。而從他的小兒子胡亥帶着他的遺體從井陘至九原,又從秦直道抵達咸陽,繞道三四千裡,其目的就是怕天下人懷疑的情況來看,不免可以猜測出來這位千古一帝在巡視天下時,還有去視察一下這秦直道的工程進展如何的想法。

殊爲可惜的是這位千古一帝看不到秦直道竣工的那一日。而他的那個好兒子胡亥在和趙高狼狽爲奸,禍害這個國家的同時,倒是沒有忘記繼續完成他父皇的遺願,續修這秦直道。不知道這位秦二世是不是經歷過那秦直道的顛簸,還是什麼別的想法,總之這個起自咸陽甘泉,終止九原,塹山堙谷,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千八百里的秦直道,在秦二世的手上終究是修建成功了。也不知道這秦二世明不明白他父皇修建這條秦直道的偉大用意,秦朝便是迅速湮沒在了歷史潮流之中。取而代之的便是高祖斬白蛇起義所建立的大漢!而這條秦始皇所惦記的秦直道,也和長城一樣,成爲遺留給後人的豐富財產。更是在另一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元朔二年,匈奴侵掠北地,漢武帝令車騎將軍驅逐匈奴,在秦九原郡的故土上,將其分置爲兩郡,一爲朔方一爲五原!如秦始皇一般,漢武帝這位也有拓土開疆之志的雄主,也開始向北地實行他移民實邊的舉措。秦始皇未曾完成的遺願,漢武帝倒是將它做成了。通過秦直道,漢武帝前後遷民數十萬於河套地區,從而讓河套地區十分繁榮興盛。

數百年的光陰,彈指而過。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是灰飛煙滅了。就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移民實邊的偉大功業也是煙消雲散了,可唯獨這一條寬闊的秦直道依舊是留了下來。當呂布走上這條秦直道,望着那遠處的九原城郭時,這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覺。

此時的九原,也已經是五原郡的治所了。數百年的滄桑,恐怕不知道變化了多少模樣。別說是趙武靈王那時所建立的九原城,就是秦皇漢武曾經所巡視過的九原,和如今的九原都不知道變化多大。即使是呂布記憶中的九原,都有很大的區別。

近鄉情更怯!

呂布不知道爲什麼他竟然會對於眼前的這個九原,也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縱然他的夢中,總是會出現九原的模樣,可那畢竟只是夢啊!說到底,還是前身對於九原的一種永不消逝的執念吧?

五百名甲士護衛着呂布漸漸抵達九原城。在呂布這一行人中,還有十數名匈奴騎兵,相隨在大軍左右,在呂布的一側還有一位較爲年輕的匈奴男子。

這個匈奴男子,正是如今的匈奴大單于於扶羅之子匈奴右賢王劉豹。

在晉陽遷往河套的路途上,呂布的所作所爲,讓那些流民大受感動,更是傳出歌謠來傳頌,期待着未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而呂布在一路相隨那些流民抵達至南單于庭美稷時,受到了匈奴單于於扶羅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的熱情相待。也是在那裡,呂布僅率領五百甲士便是往這九原來了。而那些流民們,則會在韓浩程種還有張楊的安排下,分散在朔方五原雲中雁門諸郡。至於這右賢王劉豹,則是於扶羅爲了表示誠意,讓其隨身服侍於呂布的。事實上,無論是於扶羅還是呂布,兩者都明白劉豹這一次跟隨於呂布,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

劉豹可不僅僅要陪同呂布在這九原轉上一圈,就是呂布迴歸晉陽之後,也是要將劉豹給帶回去的。這是漢朝對待諸胡的一種手段。爲了防止諸胡反覆無常,一般地來說,這些單于之子,都是要入朝爲質的。呂布在掃平匈奴之後,立於扶羅爲單于,而於扶羅自然也是要將劉豹送去晉陽爲質子了。只是上一次呂布大軍走的匆忙,晉陽又爲袁軍所圍,故而沒有將劉豹帶回去。而如今晉陽安定下來,呂布更是成爲了大漢的鎮北將軍,這個於扶羅肯定也是得知了一些傳聞,這才很主動地讓劉豹服侍在呂布左右了。

在如今這樣的情勢下,他於扶羅就是萬般不情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呂布只率領五百甲士去九原,在別人眼中倒是很大膽的事情。至少在呂布身邊的劉豹便是這麼認爲的!他想着,此時如果能夠有千餘騎兵襲來,只怕這五百甲士便會盡皆覆沒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

在此時的九原,還有何人膽敢襲擊呂布?別說那還在他們王庭美稷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在,就在那勢力遍佈朔方五原的左谷蠡王須卜鵠都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這位大漢溫侯的。

那個左谷蠡王須卜鵠,如今可是妥妥地漢狗!他的父王於扶羅都是無可奈何!畢竟這個須卜鵠的左谷蠡王可是呂布立下的,更是依靠漢人的幫助,坐穩了這谷蠡王之位。而且這須卜鵠可是須卜氏的子弟,這個強大部落的勢力,讓於扶羅殊爲忌憚,即使是明白鬚卜鵠並不尊敬他這位匈奴的大單于於扶羅,可是於扶羅也是毫無辦法。

第291章 白丘之戰(三)第206章 破城!第109章 謹記我等之名(求訂閱!)第71章 壺關攻防戰(二)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27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爾!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曹軍缺糧第四百八十八章 虎豹騎第27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爾!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355章 暴風驟雨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382章 羌人豪帥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359章 關中旱,饑荒亂第四百六十五章 小霸王孫策第428章 勸降第54章 狼騎至第四百八十六章 督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152章 太原王凌第329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2章 司馬防第269章 爾等凡夫俗子,豈可與吾相提並論乎?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317章 帥旗,倒!第9章 王允宴請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422章 兵進太行第371章 吾要三千騎!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惜才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206章 破城!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92章 立威第21章 牛輔之死第61章 司馬家的千里駒第44章 此酒,當祭諸位!第471章 正名第403章 歲舉第231章 夜觀天象第60章 賈詡歸來!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128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卞氏第380章 戰鼓響起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07章 寇亦往,我亦可往!(求訂閱!)第99章 三十煉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61章 司馬家的千里駒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77章 呂布的小舅子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308章 打曹操的臉第四百七十九章 興奮的袁術第208章 君侯會如何做?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63章 君侯爲曹袁所逼,誰能救之?第430章 勝敗之論第83章 王凌第121章 休走!第410章 賊匪攻城(4k)第320章 火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21章 牛輔之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婁圭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第275章 立足之戰第158章 匈奴於扶羅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88章 趙雲vs張遼第297章 鞠義第158章 匈奴於扶羅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439章 望子成龍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306章 亂第98章 環首刀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