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鳳凰涅槃

因此,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貞觀年間的科舉制度,才能在中國歷史上傳承不絕,並且在東西方的文明碰撞和文化交流中,綻放出”歷久彌新“的光芒。也唯其如此,它纔會在神州大地上,湮滅和消逝了將近一個世紀後,仍然用一種嶄新的面目,重新回到它誕生的國度,並以其固有的精神和價值,融入現代社會的制度框架之中,獲得一種“鳳凰涅槃”似的重生。

科舉制度雖好,但能否適用於現在的大漢皇朝呢?劉病已可以肯定的說,沒問題。

對於現在大漢皇朝的政冶生態,劉病已瞭解到以下幾點:首先,可以絕對肯定的一點是,此時門閥政治還在萌芽狀態,壓根就沒個影。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列國政治門閥、豪強大族,被秦國的統一戰爭,和其後的秦末農民起義、楚漢戰爭,給摧毀的”乾乾淨淨“,連跟毛都沒剩下來,以至於後來,孝武皇帝做了天子,想要找個姬氏(周天子)的嫡系血脈都不容易。

再者,太祖皇帝鼎定天下,分封功臣,舊的貴族體系被徹底毀滅,而新的貴族政治卻還在襁褓之中。

大漢皇朝建國時,分封的功臣徹侯們,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時光,到了如今混得都不怎麼樣好......

留候張良的後人,太宗孝文皇帝時就奪去了封爵,削爲庶民了……

舞陽侯樊噲的後代,在平滅”諸呂之亂“(繼劉邦之後,執政大漢的呂皇后死後,曾經發生過擁劉氏與擁呂氏的激烈政冶鬥爭,原因很複雜,對漢文帝一朝及以後的政冶影響也很大,但與本文關係不密切,不詳細展開說)的過程中不小心成了犧牲品,太宗孝文皇帝好心給他找了旁系子弟,過繼給他繼承香火,但他實在不爭氣,就像俗話說的:”亂泥扶不上牆“,居然被人戴了頂綠帽子,等那位舞陽侯死後被人揭發,於是,舞陽侯也成了歷史名詞。

”帶頭大哥“尚且如此,小弟們混的也不是很好。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徹侯們,都是些飯桶,不足爲懼。

更重要的是,他們手裡沒兵……

後世天朝太祖說的好:“槍桿子裡出政權!”

而在中國,只有進了政權裡面才能發出聲音讓人聽到。

更何況,這科舉現在進行明明是對貴族的保護!

所以呢,所謂的科舉,真的施行天下的話,那麼必然是貴族豪強的盛宴,跟平民基本沒關係!就算偶爾漏出幾個平民中了,那不也無傷大雅嗎?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經過呂氏亂政,諸侯大臣再反撲,再接着太宗孝文皇帝害怕權臣們功勞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脅而心有疑慮。他玩了一個漂亮的手段,把陳平、周勃統統趕回封國,前後三次清洗,直接導致了一個令所有徹侯們恐懼的惡果:他們在朝廷中竟然沒有了代言人。

而當朝廷沒有了這些人的代言人後,後果開始顯現。當官?沒他們的份!

各地郡守、各諸侯國的監督大臣、丞相、太尉這些有權有勢的位置,基本沒他們的份!

想撈錢?廷尉的屠刀正愁沒沾血呢!漢室對於徹侯犯法,基本上是抓到了就絕不輕饒的原則,動不動就粗暴的廢除封國。孝武皇帝時,天子藉口貴族們,因爲供奉給先人和宗廟的黃金成色不足,最大限度的加大對不法行爲的懲治力度,一口氣革掉了一百五十位列侯的爵位,把他們統統貶爲庶民。從這些事情就能看出來,漢室根本就沒有所謂門閥的生存土壤,有的不過是肥豬跟米蟲。

至於地方上的豪強,那就更是個笑話了。很淺顯的一個證據,還是孝武皇帝時,郅都就任濟南郡守,上任之後先把郡內的大戶人家碾壓一遍,結果殺得人頭滾滾,卻連聲抗議都沒有人敢喊,濟南郡甚至因此大治,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

歷史上真正的門閥政治,那要等到劉秀恢復漢室,他當初依靠的是地主豪強的支持,取得政權後,便對這些人“投桃報李“,致使地方豪強坐大而難以收拾,之後的曹魏司馬氏又推行九品中正制,這才最終放出了門閥勢力這頭怪獸。

正是基於這些認識,劉病已纔敢在此時推行科舉。

因爲首先,地方豪強也好,徹侯貴族,都不會拒絕也不可能拒絕科舉。只有傻子纔會拒絕一個明顯對他們有好處的制度。

在此時,科舉非但不是貴族豪強們的攔路石,相反還是一張門票,一張可以讓他們“光明正大“的參與政治,擁有發言權的門票!要知道此前的所有舉薦制度,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譬如說,首先你要在地方上有名,並且這名望還得達到一定高度,才能被舉薦,或者是孝子賢孫,因爲道德高尚而被舉薦。

再者,就算他們反對也是無效的!沒兵、沒權、沒勢,誰會聽他們的反對!

當然,劉病已也不會天真到馬上就能讓科舉取代目前的舉薦制度,那不現實!

後世從隋朝開始推行科舉,到宋代歷經數百年光陰,科舉才真正的取代舉薦制度成爲主流。

大家想想看,一羣連舉薦制度的作弊,都還沒有學會的傢伙們,會想得到這科舉可能會妨礙他們的未來嗎?

再一個,科舉其實不算出格啦,孝武皇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玩的更出格,一口氣把黃老派、法家、縱橫家等等全部罷黷,但是也沒人敢反對,大家反而興趣很濃厚,情緒很高的玩起了儒皮法骨的把戲。

對匈奴等對外戰爭的勝利,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更關鍵的是,壓根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政治勢力和團體,沒有帶頭大哥,鬧不起來啊......

此時的長安作爲大漢皇朝的神都,天下首善之地,跟後世大天朝的北京一樣,都生活着一個特殊的羣體。

北京有北漂,長安有長漂。北漂爲了夢想打拼、努力、奮鬥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不樂觀,甚至有些人過着“飽一餐、餓一餐”的生活。而長漂的情況卻比北漂更悽慘。長漂的主要組成羣體,都是來自關東各地的各學派士子。

第五百三十六章 馭氣乘風第六百零二章 璀璨星空第三百八十八章 射天狼第八十八章 千嬌百媚的異族姑娘(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斬妖伏魔第一百九十二章 生命的舞蹈第一百零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七十二章 轟天霹靂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暴怒的沙漠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四)(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三)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第八十四章 視戰爭爲遊戲(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 活着的傳奇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難於抗拒的容顏第四百八十九章 搗破蜂巢第七十九章 今晚讓奴家陪你(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枕頭風第三百八十章 仁慈的霸權第六十九章 鑄造大師(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章 霍成君(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魂牽夢繞第二百七十八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四百九十章 一錯再錯第十章 爾虞我詐(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奮武揚威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能拿得出來見人的高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國師戰書第五章 霍成君(四)第一百四十章 大哥身上的味道好香(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千載難逢的奇緣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網不漏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二)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九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立皇太子(一)第七十八章 離奇失竊事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十四章 鳳凰集膠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能拿得出來見人的高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四十五章 九章算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漢室特色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孝廉第四百七十一章 誘兵之計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二)第五百零六章 欲蓋彌彰第五百零七章 以假亂真第四百六十七章 黑暗立轉光明第九十章 壓緊她動人的嬌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精氣神的奇異結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 烽火品約第三百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八)第五章 御賜寶馬(二)第六章 訪客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時間拿捏得如此準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九十七章 煞星來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二)第六十六章 與匈奴人的戰爭(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二章 決戰時刻(二)楔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塵緣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一百一十三章 超凡脫俗(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八十六章 最古怪的武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九十三章 寶劍贈俠士,紅粉送佳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燎原之勢第五百零二章 名不虛傳第一百一十二章 侵略如火、迅猛突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十八章 你背後的是大漢皇朝(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亡的陷阱第一百一十九章 經歷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 立皇太子(一)第七十八章 離奇失竊事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零一章 明升暗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七十二章 整冶官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舍我取誰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取先予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一)第三百一十章 邪不勝正第四百零一章 大道至簡第四百六十九章 如影隨形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椒房殿主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失蹤的皇子(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藏身處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完美復仇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神入化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價之寶第二十四章 參奏霍光第二百九十三章 可怕的草根皇帝(三)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四)(求訂閱、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