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恆理想

在古代中國,對於身處社會中下層的廣大寒門庶族而言,能夠切實獲得一個公平、公正的發展機會,能夠以自由競爭的方式公開參與一個社會的“上層再生產”,其意義顯然是非同小可的。“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平民理想,從貞觀時代起,就有了一種制度化的保障,在以後一千多年的中國社會中,更是表現爲隨處可見的現實。

隨着唐代科舉制的確立、完善和全面實行,寒門庶族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平民子弟通過努力躋身於社會上層,進入了帝國的權力中樞,甚至官拜尚書、宰相。

由此可見,自貞觀時代起,終唐之世,唐朝社會已經從根本上打破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國家政權向着廣大的寒門庶族開放,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各個階層的優秀人才,從而充分體現了“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

科舉制作爲一種具有顯著優越性的選官制度,一經奠定便被歷朝歷代所繼承,從而對隋唐以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無與倫比的深遠影響。一直到公元1905年被廢除爲止,它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長達一千二百多年。一種制度的生命力能夠如此長久,足見它在誕生和確立之初,一定有着極大的合理性與超前性,才能被歷朝歷代的百姓、士人和統治階層所信受奉行。

然而,時代畢竟是不斷髮展的,無論再好的制度,也會在歷史的變遷中生髮出種種流弊。尤其到了近代,當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時,日益僵化的科舉制,再也無法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需求,終於在舉國上下的”口誅筆伐“中”壽終正寢“,退出了歷史舞臺。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几十年後,當改革開放的中國人,通過借鑑西方的文官制度,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建立了公務員考試製度之後,他們卻不無驚訝地發現——這套“先進”的西方制度居然是淵源於中國。

原來西方文官制度的鼻祖,恰恰就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歷史真是充滿了弔詭!

1983年,美國人事總署署長艾倫·坎貝爾應邀來北京講學,他所講的第一句話就是:“當我被邀來中國講授文官制度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爲在我們西方所有的政治學教科書中,當談到文官制度的時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創始者歸於中國。”

很多西方學者認爲,科舉考試製度是中國在精神文明領域對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貢獻之一,是堪與物質文明領域中的四大發明相媲美的貢獻。爲此,西方人把科舉制視爲“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四大自然科學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對此,今天的中國人感到既驚訝又困惑:爲什麼早在20世紀初就被國人,視爲傳統糟粕並“棄之如敝屣“的科舉制,居然成了西方文官制度的鼻祖,並且備受推崇呢?

而更加讓人感到諷刺的是——時隔八十年後,它居然又被我們自己如獲至寶地“學習和引進”了回來!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科舉制爲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西方人對它如此青睞、推崇備至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產生的影響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後半葉。最早向西方介紹中國科舉制的是葡萄牙的兩位傳教士:克魯茲和胡安。前者著有《中國遊記》一書,對中國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做法極力稱頌,後者則在《偉大的中國》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科舉考試的方法和內容。他認爲,中國是世界各國中治理得最好的一個,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具有“競爭性”的科舉制度,通過競爭開放一切官職,從而利用了所有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這兩本書在歐洲出版後,迅速流傳開來,引起了歐洲人對中國政治制度極大的關注和興趣。據統計,1570—1870年之間,用英文出版的有關中國官吏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書籍就多達70餘種。

18世紀以前的歐洲各國,其文職官員的選用辦法,要麼是君主賜官制,要麼是貴族世襲制,要麼是政黨分肥制。而無論這其中的哪一種,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任人唯親“,進而引發吏治腐敗,同時極大地壓抑人才的發展,其合理性和公正性顯然要遠遠落後於“公開取士、擇優錄用”的中國科舉制。

所以,歐洲人一旦瞭解中國的科舉制後,無不交口稱讚、欣羨不已。他們普遍認爲: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優秀制度”。法國啓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中國只有通過嚴格考試的人才能出任官職,而且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同時代的另一位學者聲稱:“中國通過卓越的考試製度,錄用文官武將,這是他們制度,唯一不同於古今任何一個偉大的君主國家的地方。”

在中國科舉制的影響下,西方國家在19世紀前後紛紛廢除了那些腐朽落後的制度,開始確立從競爭性考試中選拔文官的制度。1829年,英國爲東印度公司選用文職人員實行了公開考試;1855年,英國政府成立了第一個文官委員會,開始推行文官考試,並於1870年正式頒佈法令,使其規範化和制度化。由於英國當時國力強盛,所實行的文官考試製度又較爲系統並且卓有成效,因而成爲其他歐美國家效法的榜樣。1883年,美國也建立了文官考試製度,並於1893年進一步完備。

《大英百科全書》在談到英國文官制與中國科舉制的淵源關係時說:“在歷史上,最早的考試製度出現在中國,它用考試來選拔行政官員,並對已經進入仕途的官員實行定期考覈。”孫中山先生也在其所著的《五權憲法》中說:“現在各國的考試製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製度,原來還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

隋唐的科舉制,之所以能對後世和西方,產生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究其原因,就在於它充分體現了“政權開放、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正。無論何時,“社會公正”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永恆理想。甚至可以說,它是一種超越時空、超越國界、超越種族和文化差異的普世價值。

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裂地崩第二百七十章 孽債第五百三十五章 背生雙翅第一百三十章 親近你的人受財神保佑(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之大事第一百一十章 奇功秘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最大的那條魚第五百八十一章 輸粟捐爵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縱奇才第五百五十九章 千年呼應第五百零八章 失之東隅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典註釋(祝大家新春快樂!)第五百一十章 騎上虎背第十一章 漢宮比武(一)第五十八章 你背後的是大漢皇朝(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花下醉第三百七十二章 時空錯位第九十六章 正午的惡魔(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匈奴高手排行榜(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九十九章 雄鷹折翼第三百三十七章 社稷基石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山神主第二十一章 善後事項(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雄才大略的君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社稷基石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三)第四十四章 鳳凰集膠東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骨錚錚鑄軍魂第六章 接風晚宴(一)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五章 御賜寶馬(三)第二百零八章 集中外兵器的大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收別人的情緒(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北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神仙託生第五百零五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有一老第一百九十九章 妙若天成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二)第二十六章 上林圍獵(四)第二百零五章 動靜之要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淺言深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一)第三十四章 牽紅線還是拉皮條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羣星拱月第三百五十一章 宰相之姿第九章 摘星樓第一百五十五章 強者爲王的作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來呵,我絕不反抗第五章 御賜寶馬(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經歷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講理第五百一十七章 殺妖奪函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十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格殺勿論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縱奇才第二百五十七章 惡浪中的船長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包藏禍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活命木第二百四十六章 罪魁禍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立爾威福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擊六識的異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章 爾虞我詐(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殺妖奪函第四百八十三章 驚心動魄第三百七十章 陛下的時代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五)第三百九十章 坐北朝南第五百五十一章 流氓有文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通天徹地第三十六章 劉病已發威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戰中的奇蹟第三十五章 霍光,你的反對無效第二百六十九章 效忠或反叛第四百三十五章 險中求勝的戰術第七十三章 獵人者慘變獵物(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講理第五百四十三章 滾雪球第八十一章 你怎麼補償奴家(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零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純真無邪第二百六十章 山河同悲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玩物第二十七章 田延年之死(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戈璧的傳奇第八章 奔赴伊闕第九十三章 寶劍贈俠士,紅粉送佳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雷動如何說從頭第三十八章 父子爲皇后鬧翻第二百七十六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二十七章 玩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精靈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