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星期一,田宓兒早早起來,她今天上午倒是沒課,可得捎着王文靜去上班,本來能賴一早上的。【蝦米文學 趴在被窩裡哀怨了半天,趙方毅知道她喜歡賴牀,挑挑眉問她:“不然讓她自己去,咱們趁時間趕趟再幹一炮?”

田宓兒用眼狠狠剜他,倒是想給他一電炮,這男人在沒人的時候實在是太粗俗了,太下流了,總往不健康的地方上拐。

喊了一聲,翻身到浴室洗漱,好久沒起來這麼早了!不過山裡的空氣真是清新,有陽光植物溪水泥土的清甜味道!

“冰箱裡給你包了餃子,掛麪放在櫥櫃裡,餓的時候自己做,滷肉在冷藏裡,吃多少熱多少不然容易壞。”每回走都得囑咐囑咐,不會照顧自己,圖省事就願意對付。現在部隊的伙食也不太好,唉,作爲軍嫂,她現在希望對軍人的福利早些提高。

‘嗯。’聽的人都會念了,不過媳婦兒喋喋不休的樣子真是可愛,紅潤潤的小嘴兒叭叭的一張一合,讓人想一口吞進肚子裡。

“別光會嗯,要執行!冰箱裡的東西要在我回來之前吃掉,明白!”

和大人在一起待的久了,口氣學的也有八分像了!趙方毅挑眉,語氣夠衝的啊!田宓兒乾笑兩下,真是的,一吐露就出來了,忘了他強大的自尊心了。

剛好外面楊翼的聲音招呼:“嫂子起來了麼!”汗,這話問的,纔起來的話你媳婦就得遲到了。

把他們兩口子讓進來,田宓兒問:“吃了麼!?坐下一起再吃點!”

楊翼也實在,說:“吃了!怕小靜太早起不來做飯,昨天特意在食堂多打點飯菜,早上熱了熱!”

“那哪能吃好啊,早餐得吃好!一日之際在於晨,快坐下再吃點,也沒啥好的,別嫌棄啊!”

田宓兒熱情十足,真心留客,楊翼以前就經常蹭趙方毅的吃喝,也沒客氣。再說趙大隊家的飯菜就是香啊,小米粥熬的金黃粘稠,五花肉大白菜餡的山東大包子,兩碟醬菜,一盤土豆絲,一盤炸菠菜沾辣椒醬。

早餐田宓兒更喜歡吃點清淡有湯水的,可趙方毅運動量大,光吃稀的不抗餓。所以她就按兩個人的口味做,田宓兒幹活利索不拖拉,包個包子做頓餃子也就一個來小時的事。一般早飯還都是頭天晚上準備好的食材,第二天早上一上鍋就妥了。

楊翼嘴上說吃飯了,可還是沒少吃,田宓兒又蒸了一盤蒸餃,倆男人吃的油嘴肚圓的。王文靜喝了碗小米粥,對包子裡包肥肉她很不感冒,心下覺得田宓兒在怎麼優秀也改不了小農的本質,大魚大肉的沒個節制。

田宓兒又讓:“我包了不少餃子還做了燉肉,都在冰箱裡呢。你們隊長自己也吃不完,要是回家住不願做飯就上這來吃一口。”

“嗯哪,謝謝嫂子,每回你給隊長準備的東西都有不少便宜我了!嘿嘿。”他們訓練體力消耗大,肉吃的少就渾身沒勁兒。

“醫生說你脂肪肝,我告訴你多少回了,不給你買你倒有地方吃,以後別跟我說你這難受那難受啊!”王文靜撇青啦怪的說。讀看看小說網更新我們速度第一)

田宓兒看了趙方毅一眼,趙方毅一放筷子,說:“今天我巡營,你跟我一起走還是一會在走!”

楊翼正尷尬着呢,吃了人家的卻被媳婦說成是害他,趙方毅說話,剛好給他解了圍,抓起帽子追着出去了。【蝦米文學

田宓兒簡單收拾下屋子,看王文靜一直看錶,也沒多耽誤就出門了。本想提前半個小時就夠,她們學校20分鐘左右,現在提前將近一小時出門了。

王文靜有些抱歉的說:“要領着孩子們上早自習,現在孩子不好管,老師不在光知道玩也不好好。做班主任的,總得對學生們和孩子家長負責任。”

田宓兒笑笑表示理解,儘量把車開的快些。王文靜的單位在田宓兒去學校路上的一個岔道里,若是把她放到路邊,她自己走個兩百多米就到了。可要是把車開進去送她到校門口,那條路窄,上學的點學生還特別多,車特別不好轉彎,得開到前面路口繞一圈才能再回到主道上。

到了路口王文靜沒說話,田宓兒就直接把車轉進去了,停在她們學校的大門口。下車的時候王文靜還說:“嫂子謝謝你了,我週六那天學生考試,得批卷子可能得晚點出來,你要是有事晚來點也沒事。”

“不客氣!我週六沒事,你忙你的不用着急,出來找我就行,我還停這等你!”

真是用人不當刀啊,還要拿別人說事,當誰軟柿子怎麼的。田宓兒也不跟她客氣,笑着給了她兩句,王文靜面不改色的,優雅的告辭轉身進了學校。

有老師看見她坐小汽車來上班,問是不是她們家的私家車,王文靜笑笑和那老師說起別的話題。

不過可把田宓兒給氣夠嗆,上了公路,用平常一半的時間就開到了學校。回家屬樓補了個眠,只要她回去,晚上趙方毅就不帶讓她消停睡一覺的。起來看離上課時間還早,就給田野去了個電話。

新廠建設的很順利,廠房基本完工了,r方來的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機器。田野說他嚐了第一爐出來的麪餅,味道很好,他有信心一定會做好。

田宓兒也給他出了不少後世的主意,現在的快餐面只有調味包,可以創新醬料包。一些脫水的肉丁燉骨汁,能讓麪湯喝起來更鮮美。還可以加一包脫水烘乾的蔬菜,放在面裡顏色好看還增加營養。田野一聽覺得這主意簡直是太好了,現在大城市已經有不少進口的快餐面佔據市場,要是他們的面有創新,肯定是能搶佔更大的市場。不過技術是個問題,還得仔細研究研究。

做榨菜滷味的工人和設備倒是都齊全了,也開始生產了,不過跑市場的業務不太理想。田宓兒想想,又出了個做碗麪的主意,再把榨菜做成小包裝,和滷蛋放在碗裡隨機贈送。碗裝面雖然比袋裝面貴,可加了醬料包和蔬菜包還有小菜,會更受一些注重口味的人的歡迎。

一語驚醒夢中人,田野有點撥開雲霧的感覺,隨即也想了不少好點子。在電視和廣播裡做些廣告,先期將貨品佘放到市場,打響名頭之後又招了各地的代理,公司逐步的穩健發展中。

年底,就已經有一筆不小的分紅了,不過大家又都將分紅做了投資。因爲惦記着回去看看工廠,過年的時候趙方毅和田宓兒回省城過年。開始爲了方便,田野一直在工廠附近租住民房,後來有了盈利,田宓兒建議他不如買塊地皮蓋個小樓,也能接爸媽過來,他住着也方便。

田大河現在給工廠看大門打更,本來接老兩口來是讓他們享福的,不過他們說幹了一輩子的活,一嫌下來心難受,就跟兒子討了這麼個活兒。王四妹兒就在門房跟老伴做個伴,帶給兒子做做飯,時間長了和附近的附近的人家熟悉了,也偶爾出去串個門子。

知道田野休學的時候,老兩口生了好一頓大氣,可兒子在另一個領域出類拔萃,也是孩子們所追求的,他們也替孩子高興。心寬體胖,這小一年下來,再看他們老兩口,就跟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似的,精神頭也足了,人看着都年輕不少。

兩家現在離的近了,人又難得湊的這麼全可,就想着不如就合在一起過年吧。有句老話說,嫁出去的姑娘年下不能看孃家燈,不然孃家越過越窮,現在田野做生意,老人就多了些講究。方怡和趙國棟正也想把人歸攏到自己家來,家裡換到新的幹部小區,上下兩層複式樓房,一百多坪米寬敞得很,而且在市區裡要比在市郊方便多了。

到年底趙國棟和方怡單位忙的腳打後腦勺,孩子們今年都回來,就商量着讓親家兩口子先過來張羅張羅。兩家親家處的親親熱熱的,廠裡放假了,田家的老兩口就去親家備年去了。要說逢年過節,還是在農村更有節氣的味道,家家打豆包打粘糕蒸棗饅頭蒸發糕,殺豬宰羊灌血腸乎頭肉燒豬蹄,進了臘月天天坐席打麻將玩撲克,處處都透着節裡的喜氣。

前幾年爲了供孩子,田大河和王四妹兒一直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現在孩子們都能掙錢了,他們也願意做些好吃的給孩子們。也不用在乎花多少錢,厚厚的備了一大堆的年貨。倆人都有點老手藝,做的東西都好吃,田宓兒的手藝也是有淵源的,連帶着方怡和趙國棟倆人都跟着吃出了雙下殼。

不少人都在背後笑話趙家結了窮親還好意思顯擺,可田野開着最新款的小轎車來回進出搬送年貨後,大家也都住嘴了,又說田家是掏上了,靠着姻親趙家發大發了。

年頭上,田宓兒倆人也回來了,趙方毅一身軍裝,看的王四妹兒心裡這個喜歡,有點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滿意的意思。給趙方毅做了不少好吃的,親姑娘兒子都往後靠了!兩家親家心裡都有數,人家看重自家的孩子,對待人家的孩子,更得精心十倍來還。

趙國棟和田大河都能喝兩口,平常也沒個人陪,竟幹喝悶酒了,現在趙方毅和田野陪着,還有親家在旁邊坐着,倒痛快的喝了個過癮。多少年都沒這麼和絡過了,真是打心底裡開心。

田野買了不少煙花炮竹在工廠的空地上燃放,辟邪迎新,好像人做了生意之後,都帶了些迷信的心裡。剩了一些,留着家裡人過年放着玩,丈夫在身邊,田宓兒也多了份小女兒的嬌態,哄着趙方毅帶她出去放鞭炮。

趙方毅點了根菸,抽出菸頭上的明火點炮竹,田宓兒看着高興也要放一下。拿着趙方毅的菸頭,又想捂耳朵又害怕嘣着手,閉眼睛把手伸過去隨便點一下,就尖叫着往後跑。跳到趙方毅懷裡,半天沒聽見響動,才發現好像沒點着引線。

“完蛋!看你這小膽兒,一邊兒看着!”趙方毅把煙花炮竹挨排放好,支不住的就插在雪堆裡,一個接一個點着,一時間乒乒乓乓耀眼絢爛。花火映着飄飄灑灑的晶瑩雪花,一時間漫天光閃。

田宓兒凍的小臉通紅,笑的眼兒彎彎的仰望着天空,趙方毅把她摟進呢料軍大衣裡,和她一起享受着難得的清閒。田宓兒圈着他的健腰,吸取他身上的溫暖,擡頭與他對視,趙方毅緩緩低下頭,兩脣相接,煙花襯在二人相交的身旁綻放出愛的光芒。

初二是姑娘回門子的日子,趙芳霞和趙芳娟之前也來了電話說往回走了,趙方毅和田宓兒也回孃家了。農村還有不少親戚,逢年過節纔看出近乎,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得去問候問候。

姐倆回來沒看着兄弟,埋怨他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一年到頭也不容易見幾回,好容易回來了還竟圍着他媳婦兒轉悠。

平常不回家,一回來就挑撥,這大姑姐小姑子是最難討好的。

劉子軒哧鼻:“你這人可真難伺候,剛纔還嫌我不抽時間陪你,現在又煩方毅粘着媳婦兒,你對人對己可真是雙重標準啊!”

別看趙芳娟和劉子軒是自由戀愛結合的,可倆人都是天之驕子,心氣脾氣都不讓人。搞對象的時候覺得放個屁都是香的,真到柴米油鹽過日子了,難免磕磕碰碰的,還都是誰也不讓誰的主,幾年下來磨掉了感情現在只剩互相抱怨了。

趙芳娟結婚這些年還一直沒孩子,也不知道是兩口子不要,還是哪一方有毛病。趙芳娟的婆婆盼了幾年也盼不來孫子,現在的臉色也不太好看。婆婆管不住媳婦兒,就給兒子施壓,兩口子一說這事免不了一場戰爭。

趙芳霞和妹妹嫁到一個城市,對他們家的那點事門兒清,說了倆人一句:“行了,大過年的,非得弄的大家都不自在啊!沒事就會閒嗑牙,跟沒長大似的。”

趙芳娟挺委屈的,說:“我說一句,他八百句在那等着對付我呢,一點都不知道讓着我點!”

“人家幹嘛得讓着你!看你說那些話,我都想給你兩句,過了年又長一歲了怎麼光長歲數不長腦呢!”方怡端着醒好的麪糰和餃子餡,準備包餃子。年前給小阿姨放假了,過個年有親家和兒媳婦幫手沒覺得如何,今天姑娘姑爺回來了感覺有點手忙腳亂的。看來還是得生兒子,能娶媳婦回來孝敬婆婆,姑娘姑爺回來了就是客,還竟惹她生氣。

不過到底是自己生的,嘴上沒把門的,心地卻不壞,方怡笑着和劉子軒說:“子軒啊,小娟兒就是這過嘴不過腦的脾氣,你平常多擔待點啊!她要真說啥不好聽的你別往心裡去,該說就說,回頭告訴媽,媽幫你收拾她!”

劉子軒也是場面上的人,兩家的婚姻有很多盤根錯節的關係,他能權衡利弊。趙芳娟再不好,可心眼少好拿捏,而且對他的心沒得說,跟他結婚後連父母都得排第二了。

“她就那麼一說,我也就那麼一聽,我倆掐慣了,天天不逗都嘴還感覺缺點啥呢!”

呵呵,大家都上手幫忙包餃子,男人們就是添亂,還弄的漫天麪粉飛。趙芳娟和趙子軒又掐起來了,你扔我一下我扔你一下,弄得方怡腦袋直大。又開始想她的兒媳婦了,要是田宓兒在,這點活兒一會就乾的利利索索了。

作者有話要說:超大一章啊,今天就這些了,明天還是更新5000左右。這兩天晚上寫文發現時間不夠用,明天白天就開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