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

話分兩頭,永年公主出宮的頭一天晚上,大將軍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也出現在了中常侍張讓的府邸。前文已經介紹過,何苗早已被十常侍收買,成了十常侍安插在何進身邊的最不容易被發現也最不容易被懷疑的暗線。

何苗深夜來到張讓府中當然不是喝酒敘舊,而是告密來了,是以當張讓聽何苗說何進今天早上已經密詔涼州牧董卓和幷州牧丁原率軍進京勤王,心下大驚。要知此事極爲隱秘,知道此事的人算上何苗在內不過七八人而已,而且皆是何進的心腹,若不是何苗前來報信,恐怕待到董卓的兵馬到了洛陽城外,張讓纔會知道。

何進招董卓和丁原進京是對付誰,不言而喻,是以張讓雖然心中震驚之極,但他畢竟是無比奸猾之輩,自是不會在何苗面前表現出任何慌亂,只是對何苗連番道謝,並在何苗臨走時還不忘塞給了他一雙價值連城的玉馬。

送走何苗之後,張讓連忙派人將趙忠、曹節、郭勝、段、封等人連夜請來。接到張讓的連夜邀請過府議事,衆人雖然不知是什麼意思,但張讓從未在如此之晚還要請衆人過府議事,皆知必然事關重大,所以,在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之後,趙忠、曹節、郭勝、段、封等人全部來到。

聽到張讓將大將軍何進已經密詔董卓和丁原率軍進京勤王的消息,衆人自然也是大驚失色,其驚訝的程度皆在張讓之上。此時,他們慢慢地啜着啤酒,咀嚼着鹿脯或桃子,鎖着眉頭,似乎這些吃的、喝的都已經沒什麼滋味了,統統都是心神不寧的樣子,不停地吃喝也只是想掩飾內心的恐慌和不安。

終於,趙忠第一個打破了沉悶的氣氛,首先發表意見道:“何進既然這樣苦苦相逼,我們豈能坐以待斃。”

曹節微微笑了笑,只是這笑容很不自然,點了點頭道:“這是不言而喻的,俗話說‘狗急跳牆’嘛,更何況我們並不是狗,我們是比狗還厲害的會吃人的太監。”

段是裡面最年輕的一個,今年只有三十六歲,此刻有點沉不住氣,粗聲道:“如今最要緊的是如何在各路諸侯進京之前對何進發出致命一擊,然後迅速接掌禁衛軍,加緊洛陽的防禦,然後再以聖旨讓董卓和丁原退回去,否則的話,董卓和丁原只是第一撥,後面勢必還有其他心懷野心的諸侯會假冒已死的何進的名義率軍進京,若是一旦各路諸侯進京,我等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張讓斜眼看了自己這個還不能達到無論遇到什麼大事都做到冷靜思考問題的徒弟一眼,嘴角微微向上一斜,陰森森道:“何進這個屠夫也太小看我們了,以爲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豈不知我們有何苗那個蠢才做內線,他的什麼動靜能瞞得住我們。豈不聞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我們已經對何進的情況瞭如指掌,何進想要我們幾個的腦袋就不那麼容易了。”

封聽了張讓的話,忽然怪怪一笑,在燈火搖曳的屋內,封的笑容顯得特別陰森,只聽他對張讓說道:“是呀,何進既然想要我們這麼早死,我們當然不能不拉着他下水了,此事若想成功,看來還得需要你那媳婦幫忙。”

原來,張讓的養子娶的正是何進的外甥女,其實這是張讓等人幫助何貴人當上皇后之前的聯姻,明擺着也是一種政治婚姻。於是,何、張兩家便有了拐彎抹角的親戚了,這也是張讓深謀遠慮的地方,沒想到今日果然能夠派上大用場。

可見張讓不但安插了何苗一個內線之外,何進的這個外甥女也是張讓的一個通風報信者,更是日後一旦與何進發生衝突且自己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向何進母親舞陽君求情的一個牽引線。

聽了封的話,張讓會心一笑,其實此事根本不用封提醒,張讓心中早就想到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張讓等人商議瞭如何除去何進的計策之後,這時更鼓已敲五更,青灰色的曙光已經灑遍了張讓的庭院,張讓吩咐僕人在院子裡設下香案,供上“三牲”,然後張讓等人就在案前盟誓,約定共誅何進、患難與共的決心,將雞血滴入酒中,衆人一飲而盡。

其實,在十常侍之間,這樣的盟誓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因爲上次的蹇碩之亂,衆人之心似乎不再團結,蹇碩之亂的最後,蹇碩大勢已去的時候,曾求救於趙忠等人,但是趙忠因爲何進勢大而見死不救,才使得蹇碩、程曠、夏惲、侯覽爲何進一黨所殺。

所以,這一次張讓之所以再次讓大家一起盟誓,其實就是告訴大家,這一次和上一次的蹇碩之亂還不一樣,這已經是他們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六人就像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不向一個方向使勁,大家都不能活命。

待到衆人散去之後,張讓便端坐於上房,等候養子和媳婦前來請早安。在漢末的權貴家庭,兒子和媳婦每天早上都要向父母請早安,這是多年的規矩,即使是身爲太監的張讓也是如此,每天都會端坐在上房等候養子和媳婦來請早安。

然而今天的情況似乎不太一樣,張讓的養子和媳婦剛剛走到張讓跟前,只聽“撲通”一聲下跪的聲音,下跪的不是張讓的養子和媳婦,而是張讓自己,他所跪下的方向正是他兒媳婦的位置,這使得張讓的養子和媳婦大驚失色。

還未等二人反應過來,張讓已經對養子大聲喝道:“兒呀,快向你媳婦跪下,你與爲父乃至舉家性命全在你媳婦手中,快快跪下,快快跪下。”說完之後,張讓早已是淚流滿面,哽咽不語了。

張讓的養子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再去思考這一切是爲什麼了,只是機械地按照父親的命令,“撲通”一聲也跪在了自己媳婦的腳下。張讓的兒媳這下子更是驚慌了,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只能急聲道:“父親,您這是……”

之後,張讓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媳婦道明瞭原委,並請他速回孃家,和她的母親一起去找舞陽君,然後由舞陽君帶着她們一起到何太后那裡求情,不然的話一家五十餘口將會全部喪命。張讓的兒媳婦原本就是膽小之人,此時聽到全家五十餘人將會全部沒命,登時嚇壞了。

張讓知道她這個兒媳婦口才不好,而且腦子還有點問題,試想如果是像蔡琰一樣才貌雙絕,何進又豈能將他嫁給一個太監的養子。所以,張讓連如何對舞陽君求情的話都爲她想好了,只需背會即可。

這段話是:“老臣得罪於大將軍,不爲其所容,本該辭職歸鄉頤養天年,然老臣每每念及先皇、太后的恩德,便不忍棄職遠離。然此次大將軍受他人蠱惑,誓要老臣等人之項上人頭方纔罷休,臣唯恐將死無葬身之地,這才厚顏求救於太后。懇請太后看在老臣服侍先皇多年,如今已是風燭殘年,時日無多的份上,命令大將軍刀下留人,使老臣等能夠再於太后駕前捧盂持節……”

待到張讓將這段話念完,他兒媳早已哭成淚人,說也奇怪,原本張讓兒媳背個什麼東西,沒有十多遍是不可能記住的,何況張讓教的這段話也不算短,而且極爲繞口,但是張讓兒媳竟然一遍就記住了,而且還是一個字都不錯,看來人在面臨死亡關頭時候的潛力是無窮的。

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二百二十九章 塞北雙姝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1)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1)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六章殺雞駭猴(1)